30臉譜

童年時候跟着祖父看電視,常看戲劇,但不喜歡聽,聽不明白那一跟板二跟板無跟板散板拖聲慢調到底是個啥意思,只是覺得賞心悅目,故事場景佈置得很養眼,而且幕布背後一定有神仙點化的秘密,每一次拉開時都煥然一新,桌椅硯臺總是會隨着彩幕拉開變成另外一種樣式和顏色。讓人感到奇幻而真實。戲劇唱詞也非常耐人尋味,只是那時候我識不了幾個字,問祖父又聽不懂他的湖南口音,而且我那時候是個悶葫蘆,悶葫蘆的心理通常是與其聽得一知半解,不如不聽,與其語言溝通效率那麼低,不如不問。

上世紀80年代中葉的時候,我初在黑白電視上看戲劇,發現有很多男人反串美女比美女更像美女,如上世紀初期就有國劇大師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等保留至今的經典戲劇作品。他們是國劇首屈一指的四大宗師,又都是已經去世很久了都被人們記在心裡揮之不去勇於創新的奠基人。

不過我所瞭解的民國烽煙讓有天分的人,都被薰染得儘可能的魅力無限,半現代半古典,半開放半封建,半快樂半痛苦。反串角色出演戲曲作品,多是男扮女裝,扮相美豔動人,婀娜多姿,那個時代,總會有人糜爛在歲月裡的一片狼藉中,他們雖然是文化傳播者,唱的是國劇,但同時也是文化行業中最底層的藝人之一,與娼妓歌舞伎電影明星基本是同屬一類的“戲子”。所以他們無論演出多麼成功,總是有不盡人意的困惑,比如被迫去給沒有良知的財主或京城惡少當玩偶,慘遭人倫迫害。但是想想也是對的,靠美色出名付出點代價怎麼說都合情合理,這與良知無關,但與遊戲規則有關,這是寰古至今開天闢地的真理。

戲曲我雖然不喜歡聽,但卻還是覺得非常有意思,單是會千變萬化的場景就很吸引觀衆的眼球了,還有那些臺上的男扮女裝女扮男裝,每次都要把臉上塗得夠白

夠紅完全失掉自己本來面目才肯出場,粗粗一看他們的臉上,好像都是一樣的顏色和五官,除了高矮胖瘦、粵繡戲服上面的色彩和花紋圖案不一樣之外,光看臉上的紅白黑妝容,是很難分清楚誰是誰的。讓我覺得很奇特的是,那些演員的頭髮,一律都用黑緞面裹住自己的腦袋,不管生旦淨末醜,額頭上不留一絲亂髮,也不管他唱主角還是唱配角,全都收拾的妥妥帖帖。額頭上的裝飾貼片,那一定要秀外慧中的旦角貼上纔有美感,前腦門微微凸出,而又寬闊的額頭是最適合做崑曲貼片的。華麗璀璨的桂冠鳳釵插一頭,只要她的夫君還對她很好,父母健在,兒子沒有犯法打入天牢,總之大禍沒有臨頭,她那頭又長又黑又無光澤的假髮就不用披散下來,桂冠退去,華服解帶的時候畢竟是潦倒殘破之境地了。那時候讓我覺得充滿不解的是,爲什麼戲劇旦角的行頭裝扮大致都差不多,然而愛好國劇的老年人一眼就能認出誰是唱青衣的,誰又是唱花衫的,老年人們一般會比今天吃的什麼菜都還記得清楚。也許在千年不變的國劇面前,統一的妝容能夠讓經歷頗豐的人於辨識之間得到相等的樂趣吧。看來愛好和興趣能夠讓人更加具備辨識力和記憶力。

這就說明遇到很難的辨別題的時候,也只能找到你爺爺前來考證。幾十年前的童年,常常有很多疑問,由於不喜歡說話,也錯失了很多學習的最佳時刻。

說到多姿多彩的面譜,京劇中的花臉和川劇裡的變臉,都是極其完美的藝術,它們象徵着中國古代男人強硬性格和多元化內心世界。在京劇裡面臉上畫得五彩斑斕的叫做淨生,這稱呼當然是反義詞了,但是我們中華漢民族自古都非常信仰四個字,面惡心善,而淨這個字,充滿着正能量,是正面文字,淨生表現的多是懲惡揚善的英雄人物,所以花臉更能顯示出他們滄桑的面頰,面越黑心越紅,這其實在今天這個以貌取人的世界裡已經是句不

時興的廢話了,證明不了什麼,不過是一門高雅藝術,一般愛好者只需要觀賞它愛護它收藏它,這樣就很好。更有心者,拿它當家裡的裝飾品也是極好的。

川劇中的變臉快速準確的純熟技巧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一個接一個的色彩搭配大不一樣的花臉一轉頭一伸手臂一眨眼的瞬間裡變幻無窮,高度鎮定的眼睛也看不出什麼破綻來。

變臉的意義在於讓人們懂得,變得起臉的人就會有很多追隨者和崇拜者,如果一個人實在具有先發治世的力量,就一定不能一成不變,無論內在或是外表都需要有一種千變萬化的氣質。人有內外變化之分,內在蛻變是一種潛移默化,它給外表變化奠了基,幫助有效的越變越耐人尋味,越變越有看點,越變越雅緻,越變越好。轉變,也是一種修行,變好變壞都是你心裡的意念,可是有很多不相干的各種因素,讓人們把心都變成雜貨鋪了,這也許是順其自然的轉變,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上,都會堅持捂住一段時間自己無邪的心,但總有一些時候,落花流水之間,摻進生命的卻是無奈的炙手可熱與狂躁不安,當初信誓旦旦要保全的清淨之心靈,現在還有,還在,但只是個用來眺望的藝術品,身不能近,意不能隨。總有一天,時光停滯不前,他們會去到遠方,那時候人們才終於知道生活和生計永遠不可能同坐一條船。不要說他們的遭際與你無關,因爲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

就像那些花臉標本,小的比鵪鶉蛋大一點點,大的比鴕鳥蛋小一點點,石膏粉做蛋模子掏光打磨光滑之後,才能用來描畫各式各樣色彩豔麗明確的濃妝豔抹的整個面龐。

臉譜就是沒有文字的真情寫照,每個譜都被風雅集成,被亂世集成,被大器集成,被民族集成。它包涵着一切中華文明最優良的陳舊,永遠擁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