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初見

我一直在現實中尋找這樣的感覺,但是又把這個淡如煙雨一樣的感覺輕易放掉,所以一直不曾懂得什麼是納蘭先生教給屬於幾百年以後的詩詞愛好者的我們“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難道就只是納蘭先生對於他最純粹、也是最深厚的感情的一些追憶和一些悔意嗎?

如果這闕詞僅僅是爲悼念愛人,那將不會有許多人喜愛,因爲已經跟不上多數人的思想,畢竟我們見到的鰥寡孤獨並不多,認識的人中間有一個如此不幸者,都已經讓我們有淚眼模糊的感覺了,可是更多的人對此反應並不很大,最多隻是看一眼需要同情的那個罕見的人,那眼光還帶着一點恣意的憐憫,眼睛裡閃着狐疑的光,像是不清楚你隱藏在心裡那許多的真實,更像是不確定你的哀傷,是否真實。

經過一些會自動翻篇的故事以後,我無心地發現,越想隱藏的事,越容易被無意的眼睛看清楚。所以我便不去經歷,我也疲於經營,一直不擅長於做人生這筆交易的我,無法理清我欠誰的恩情,誰欠我的承諾。我知道賬單越來越厚重,感情卻越來越淡薄,也知道初見的景色最美,如果再見,那便要幾生幾世修來的絕對緣分,纔會覺得有點意義。無論花草,或是魚鳥。更何況長短不一各有千秋好壞難分的人類。

所以,既有初見的美好,那就不必奢求同樣的美好能夠在有生之年再度重現。相同的景緻總是以相同的心情重新瀏覽,相信每個人都會找不到通往至美至純的透徹和清新之路。只是在塵世間渾渾噩噩地追問甚至疑惑,這一生,剩下的光陰究竟是絢麗芬芳還是自覺平庸,誰能看懂這發乎於情的寂靜探究?誰會希望理解這不近情理的思維方式?在意這個想法的人,又有幾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