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好奇

都會有這樣的階段,孩提時候看見每一種新鮮物體便向大人開問,那是個什麼?看見一個不合常規的人,更加深自己想要探索的意願,不管大人怎麼言窮詞盡,他們都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自己的那份善於求索的天性。或者他們只是缺乏滿足感,缺乏精神需求的實際性。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便不會再有什麼值得他們不恥下問的了,好像他已經懂得每一件明朗的物體,都有着不明朗的內裡。

小時候常常問父母一些無關痛癢的傻問題,什麼叫電視?什麼叫貓咪?什麼叫花?什麼叫房子?什麼叫衣櫃?什麼叫小鳥……一切能想到的物件,都問光了,父母也在他們知道的範圍內做了簡單明瞭的解答,可還是在模模糊糊的映像中度過恍惚無知的幼年,“以後長大了便什麼都明白了”這是父母回答問題後,怕你還是不懂,自願加註的“詳情”。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可愛的小孩用好奇心求索真理,三五個小學生結伴,徒步翻山越嶺到環境險要地勢複雜的荒郊野嶺,好奇心讓他們對大自然產生了感情,這樣的電影情節,曾經也是無數孩子的夢想,就算是在山上遇到危險,赤子誠心,也許可以化險爲夷。所以當你還是孩子的時候,有過這樣一次獨立野營生活經歷,少年初成之後還會有什麼遺憾呢?

可是我們除了在電影裡或小說中看見過這樣的孩子,真實人生中誰有膽量讓自己孩子去做這樣危險的事?

我們一輩子都很好奇,爲什麼我們會變成這個樣子,而不是心裡想的那個樣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