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的奮鬥目標。2013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發表的近25分鐘講話中9次提到中國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號召,全黨同志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中國夢是中國人的嚮往和追求。從孫中山的振興中華到李大釗的中華民族之復活,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其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第一,國家富強,指民富國強。從橫向上來看,國家富強意味着經濟發達,人民富裕,國家強盛;從縱向上來說,有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2049年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有未來的進一步發展和強盛。

第二,民族振興,指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意味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繁榮;意味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三,人民幸福,指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經濟上富裕,精神上充實。近期,意味着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態環境;遠期,意味着人的全面發展。

國家由民族和人民組成,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富強,民族纔會振興,人民纔會幸福。國家富強、

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密切聯繫,共同構成中國夢的有機整體。

夢想成真的基礎是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深入研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等重大問題,揭示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經濟規律,並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根本之路。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就必須鞏固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不懈地奮鬥。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熱愛祖國、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民族精神,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民族團結, 同仇敵愾,衆志成城,維護國家利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要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知難而進、艱

苦奮鬥、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等時代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衝破思想藩籬,破解發展難題,跳出發展陷阱,釋放改革紅利,形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

知識鏈接

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在《美國史詩》中指出:“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國夢,這是我們迄今爲止,爲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教職石毓智認爲,中國夢與美國夢的差別及其原因可以概括爲:中國夢是國家的富強,美國夢是個人的富裕;中國夢的目的是民族振興,美國夢的目的是個人成功;中國夢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實現,美國夢可以利用其他國家的人才資源達到;中國夢是羣體的和諧幸福,美國夢是個人的自由和快樂;中國夢具有縱深的歷史感,美國夢只有現實的體驗;中國夢依賴羣策羣力,美國夢靠的是個性張揚;中國夢是爲了民族光榮,美國夢是爲了個人榮耀。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凝聚中國力量。人民羣衆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動力。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中國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要全面深化改革,真正走羣衆路線,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權利,增強人民團結,維護公平正義,解決上述問題,使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進而使13億人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用,增強發展合力,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本章完)

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二、增進人民福祉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二、增進人民福祉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三、堅持協調發展,着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三、堅持協調發展,着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
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五、堅持開放發展,着力實現合作共贏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二、增進人民福祉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四、堅持綠色發展,着力改善生態環境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一、新常態是經濟演進的必經過程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二、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徵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三、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第八章 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_複習與思考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三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_複習與思考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二、增進人民福祉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一、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四章 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_複習與思考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複習與思考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第十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_四、實現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第一章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_複習與思考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複習與思考第五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四、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五、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二、堅持創新發展,着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三、社會主義本質的重大意義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獲得的感性認識的昇華和理論總結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一、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三、堅持協調發展,着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三、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四、實施五大支柱性政策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二、社會主義本質的基本內涵第九章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_二、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五、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第二章 社會主義本質_複習與思考第六章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_五、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六、堅持共享發展,着力增進人民福祉三、堅持協調發展,着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_複習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