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月26日週六,農曆臘月初六,大霧。如果在21世紀,絕對是一個結婚的好日子,六六大順。七天很快過去,唐凡丁和點點如約來到小學校。
早到的孩子正各自組隊玩着接力比賽,來抵禦大寒節氣後清晨的寒冷。霧氣濃重,孩子接力的距離比較短。唐凡丁和點點決定沿操場最外緣慢跑,一些孩子也陸續加入進入。開始唐凡丁和大家隨意地跑,兩圈後讓點點帶頭跑着,他則跑到隊伍中間,教這些孩子比較正確的呼吸方法: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慢慢地隊伍越來越龐大,這種有氧運動一直持續到上課鈴聲響起。
然而濃霧沒有散去,教室裡光線很差,黑板都難以看清楚,好在只有三天就期末考了,虎媽已經沒有上新課了,讓大家自習。虎媽前腳剛出教室,李秉超就竄到唐凡丁身邊問:“相婆,今天有什麼好玩的?”
“安靜,保密,下課再說。”
“你莫翹時,現在就說嘛。”大家的興趣都起來了,教室裡面頓時亂成一鍋粥。
唐凡丁無奈只得大聲說:“反正書都看不清楚,乾脆我跟大家講講韓信的結局怎麼樣?”
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好!”
唐凡丁只得來到講桌前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起來:“韓信自小父母雙亡,漸漸不受嫂子喜歡,開始出去討口(乞討)或者捕魚。一天,街上的二流子屠夫看着韓信天天腰間掛把青銅劍,挑釁他說,要麼打一架,要麼從自己的胯下鑽過。韓信毫不猶豫地鑽了過去,從此身上被永遠刻上了‘胯下之辱’四個字。我猜韓信的劍是他學兵法的人給他的,所以再窮他也沒有當掉,他的劍不是用來殺敵的,跟合唱團指揮的指揮棒差不多:指揮打仗的。你們說韓信爲什麼不打一架呢。真打不得!秦朝的法律特別嚴,私下打架很可能被抓去勞改,再說屠夫還沒有資格當韓信的敵人,不值得爲他去勞改,吃點虧就吃點虧,鑽就鑽吧。
“後來秦朝動盪了,到處都是起義,韓信最開始跟着楚國的項羽幹,沒得到重用。‘良禽擇木而棲’,名聲不好的韓信跑到了劉邦那裡,也沒有得到重用準備離開,劉邦的大總管叫蕭何就把韓信請回去了,幾十年後,就是這個蕭何設計殺了韓信,於是就有一個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就像我們喜歡玩,玩也可以鍛鍊身體,但因爲太貪玩不學習了,我們就可以用這個成語。
“漸漸地劉邦信任韓信,請他當將軍,問韓信要多少兵馬,韓信說‘多多益善’,意思就是越多越好。你李超兒這樣的調皮娃兒,如果有人問你爹媽想要幾個,會多多益善嗎,估計一個都嫌多。只有像我這樣優秀的細娃兒,纔是多多益善的。”
切和白眼,這是大家對唐凡丁的一致看法,可是冬霧下能見度太低,被唐凡丁忽視了。
唐凡丁笑着說:“韓信帶領部隊百戰百勝,把項羽的楚軍打敗了,把項羽包圍起來,還唱起楚歌,楚軍常年在外打仗,一聽楚歌就十分想家,加上被包圍,於是紛紛當了逃兵,項羽就自殺了。這裡又出現了一個成語:四面楚歌。你李超兒逗貓惹騷的,得罪完男同學,又去得罪女同學,你就會陷入四面楚歌、孤立無援的境地。
“韓信立的功勞越來越多,被封的官也越來越大,劉邦一死,他的婆娘呂后怕韓信造反,就和蕭何設計把韓信殺了。這就是典型的‘功高蓋主’:手下的功勞太多,已經威脅到主人的地位。”
“相娃,你家的點點那麼受歡迎,會不會‘功高蓋主’?”蔡琴問道。
“對呀,它已經‘功高蓋主’了,我在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落在點點的身後,屈居第二名了。好了,好了,大家別切我了,下課出去玩囉。”
唐凡丁從書包中取出一根10米長的尼龍繩,帶着同學們涌出教室來到操場上,他讓兩位高大的男同學唐平和馮七娃搖繩,兩人協調了好久,終於步調一致地搖動起來。唐凡丁瞅準時機,衝進繩影中,成功地跳了一下,然後再衝出來。他接着把計劃跟大家講了一下:“我們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去跳繩,誰把繩子絆停了,誰就來換七娃他們搖繩,好,大家排好,我再示範一下。”
說完,唐凡丁又成功地跳了一個。同學象一條長龍慢慢流動起來,但繩子搖得時斷時續的,總有男同學跳卡殼,尤其是李超兒,一次也沒有成功,極不開心的他在搖繩的時候也開始使壞,唐凡丁告誡他說:“李秉超,你好好搖,你以前沒跳過,你看女同學經常跳繩就很流暢嘛,你再亂搖就別跟我們玩了,自己體會‘四面楚歌’去。”
李秉超老實了,後來他也成功幾次。課間十分鐘在歡聲笑語、歡蹦亂跳中愉快地度過。中午唐凡丁和點點先把煤送到了碑高街上,又去裝煤。春節近了、年味濃了、煤的需求量多了、唐凡丁和點點更忙了。
1月28日,臘月初八,霧,唐凡丁和點點忙裡偷閒,嚐了一點臘八粥。
1月29日星期二,臘月初九,晴,唐凡丁上午完成了語文和數學的考試,下午又去工作了,同學們的愉快寒假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