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巧妙應對

[======

=====]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五章

巧妙應對

“給。

”段幹木很是不高興,把一杯熱水遞給李雋。

要是在以往,他肯定是以非常親切的口吻說“皇上,請用茶”。

象今天這樣黑着一張臉孔,簡潔明快地對李雋說話,還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李雋何等樣人,哪會不知道他心裡的想法,把目光從地圖上收回來,接過段幹木遞過來的熱水,對着杯子吹吹,喝了一口熱水,道:“這水很滾燙,喝了可以暖和暖和身子。

我給你說,你不要整天黑着一張臉,要笑,任何情況下,你都要笑。

你要知道,笑一笑,十年少,愉快的心情可使你年輕十歲。

段幹木嘿嘿一笑,呲牙裂嘴的,比哭還要難看,很是不高興地埋怨李雋,道:“皇上,你也真是的,我們身在險地,你爲什麼要答應他們?救了他們已經很不錯了,把他們遣散不就得了。

他說的很在理,李雋他們身在中原,處在蒙古勢力範圍內,李雋卻不顧危險救下了那些要給蒙古人吊死的老百姓,後果非常嚴重。

蒙古人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會出動軍隊趕來對付他們,而這些老百姓拖家帶口的,走又走不動,絕對稱得上累贅,李雋要是真帶着他們去找朝廷,向南行進的話,無異於自殺。

“我也想把他們遣散,可是他們不走啊。

”李雋無奈地雙手一攤,衝段幹木道:“能有什麼辦法?”

特種部隊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創造了很多神話一般地戰績。

大名早就傳遍華夏,李雋一打出他們的旗號,無助的老百姓自然把他們當作主心骨,哪裡會輕易離去,李雋費盡了口舌都不能說動他們離去。

老百姓非常堅決,決心跟特種部隊到底,他們說出一句讓李雋無話可說的話。

他們的話是:就是死,也要跟着特種部隊!他們的決心如此堅決。

李雋只好不得已讓他們跟着。

李雋接着道:“你說怎麼辦?他們回家是必死無疑,我總不能眼看着他們給蒙古人殺害吧?我要是見死不救,我還能是人嗎?他們之所以有今天,還不是因爲朝廷的緣故?我說過了,朝廷決不辜負百姓,我要是就這樣離他們而去,就是朝廷對不起百姓。

”嘆了口氣。

道:“朝廷對不起老百姓已經一百多年了,不能再對不起老百姓了!”

李雋這人有情有義,要他置這些可憐地百姓於不顧,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他無論如何是做不到。

這話也對,自從宋室南遷之後,中原老百姓就生活在中水深火熱之中,無日不盼朝廷光復故土。

可是南宋朝廷不僅沒有光復中原,趙構還親手撲滅了中原百姓反抗異族壓迫的火焰,南宋朝廷真地是太對不起中原的老百姓了。

段幹木明明知道李雋這話很是在理,嘴上仍然很硬,道:“皇上,你的主意多。

你出個主意,把他們支走就是了。

”話說得很生硬,臉色已經好多了,不再是黑旋風般的臉色了。

“我不是正在想嗎?”李雋拍拍額頭,道:“這事乍見之下是對我們極爲不利,不過,那要看我們如何應對了。

要是應對得好的話,壞事就會變成好事,對朝廷有百利而無一害。

段幹木跟隨李雋日久,知道李雋如此說話。

肯定是胸有成竹了。

雙眼中全是美妙的小星星,急不可待地問道:“皇上。

你有主意了?皇上,快說,什麼主意?”

李雋微一點頭,道:“你先去挑一些身強力壯,走路要快,熟悉情況,而又善於應變的老百姓來。

”段幹木站着不動,直勾勾地看着李雋,他地意思非常明顯,就是想知道李雋的主意。

不是他不知道好歹,是因爲他實在是太好奇了,現在的情況對他們極爲不利已經是很高的評估了,準確地說應該是:萬難逃過一劫。

如此困難的局勢,李雋居然有主意,不要說段幹木好奇,換作任何人都會和他一般反應。

李雋笑着道:“你呀,就知道好奇。

好吧,我說給你知道。

朝廷北伐中原馬上就要進行,要是能在中原打入一個楔子的話,我們的勝算就大多了。

有了這事,我想過了,就趁機做大,把這些老百姓組織起來,發展壯大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到時可以給軍隊以有力地側應。

南宋軍隊邀擊於外,中原老百姓亂於內,對於南宋有多少好處,這事不需要很聰明的頭腦,只要不是一個特別笨的傻蛋都會想得到,段幹木不會不知道這點,很是讚賞地點頭,道:“皇上,要真是這樣,朝廷是必勝無疑!”想了一下,問道:“可是,現在才幾百老百姓,還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怎麼才能發展得起來?”

被救下來地那些老百姓因爲長期營養不良,身體嬴弱,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沒有武器,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很難與蒙古正規軍隊抗衡。

再說,他們拖家帶口的,難度就更大了。

要把他們發展成一支強大的作戰力量,不是天方夜譚的話,難度也會很大,大到讓人難以想象。

“你說得很對。

”李雋對段幹木的說話很是讚賞,道:“你能想到這點,說明你很有長進。

現在的中原情勢就好比是一片乾燥的草原,只需要一點火星,就可以發展成燎原大火。

有了這些老百姓的幫助,再加上朝廷的支持,這事準成。

李雋是個謙遜的人,準成一詞很少從他嘴裡說出來,他如此說是因爲他已經有絕對把握了,段幹木很是興奮地道:“皇上,那我去了。

”也不等李雋說話,飛也似地衝了出去。

“見過大人。

”十幾個身強力壯地老百姓在段幹木的帶領走了進行。

向李雋躬身行禮。

對於他們來說,李雋能夠不顧危險把他們從蒙古軍隊地魔爪下救出來,這是救命大恩,不由自主地給李雋跪了下來。

牛遠輝也在其中,他還是穿着他那一身臭氣熏天而又破又舊的衣服。

他一進來,整個屋裡一下子充滿了臭味,好象豬圈。

“起來起來。

快起來。

”李雋忙着扶他們起來。

李雋這人特別親切和藹,更不會嫌棄牛遠輝這樣一身臭氣熏天的人。

扶着他起來,拍着他的肩頭,道:“你叫牛遠輝?孝子!”非常感嘆。

牛遠輝的行爲地確當得起“孝子”二字的稱譽,李雋這話一點也不爲過。

一個可以代母親去死地人,要是還不能稱作孝子,還能有什麼人當得起呢?

一提到孝字,牛遠輝馬上就想起遇難的母親。

雙眼一紅,泫然欲泣,道:“大人,我一身又髒又臭,大人不怕弄髒了你的手?”這屋裡的人除了李雋和段幹木外,那些老百姓哪一個不是一身臭氣?段幹木領他們進來,好象是帶了一羣豬。

李雋笑着道:“臭,當然難聞。

我的鼻子還聞得見。

可是,你們想過沒有?是什麼原因讓你們穿着這身衣服?”右手捏着牛遠輝的衣袖抖抖,看着老百姓。

要是說聞不到臭味,肯定是假話,顯得很虛僞,李雋直言聞到臭味。

卻不嫌棄他們,對於牛遠輝他們來說就顯得很實在,對李雋的好感倍增,牛遠輝抽泣着答道:“大人,是韃子做地孽。

我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地,糧食全給了韃子不說,韃子還把我們的牛給殺着吃了。

“說得對!”李雋鏗鏘有力地下結論,道:“這都是韃子造的孽。

韃子的罪惡過多不勝數,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你們親身經歷過很多。

我也就不多說了。

和你們一樣遭受韃子蹂躪的百姓還有很多。

他們現在正向南趕去,他們想回歸朝廷。

我相信。

他們的遭遇和你們一樣,會給韃子抓住,會給韃子吊死。

我給你們一個任務,那就是你們去通知他們,不要向南去,趕來與我們會合。

人多力量大,只要我們在一起,就不怕韃子。

韃子要是敢來,準叫他有來無回。

迴歸因然是好事,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老百姓如此自發地迴歸朝廷,比散沙還要散,蒙古人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只需要守住交通要道就可以對付他們。

那樣地話,他們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迴歸這件好事就會變成悲慘之事。

老百姓的心願是迴歸朝廷,李雋要他們不向南行,事與願違,很是不情願,都不說話。

李雋接着開導道:“我的意思不是不要你們去朝廷,是不要你們分散去,是要你們集中在一起,一起去朝廷。

這樣的話,即使有韃子也不怕。

要是分散的話,就三五個韃子,你們都對付不了,還是聚在一起地好。

牛遠輝這人其實一點不笨,只是沒有人發現他的才幹而已,想了想,明白李雋的意思,道:“鄉親們,大人說得對,我們一家一戶地迴歸朝廷,我們的糧食夠不夠吃先不說,要是遇上韃子了,我們真對付不了。

我就是給五個韃子抓回來的,可惜我娘,她老人家……”想起親孃,眼淚又下來了。

老百姓一想也是這個理,道:“我們聽大人的。

李雋很是讚賞牛遠輝的反應,道:“這事,就牛遠輝給你們分一下任務吧。

牛遠輝熟悉這裡的情況,在李雋的指點下給他們分派任務。

牛遠輝不笨,李雋又是一個很好的導師,兩人合力,不多一會兒功夫就把任務分派下去了。

許久以後,已經成了李雋手下一員悍將地牛遠輝回憶說:“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指揮,雖然我指揮地只有十幾個和我一般可憐的老百姓,但是皇上細心地教導使我很快成長起來,成長爲一位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

要是沒有皇上的細心教導,我無論如何不可能成爲將軍。

牛遠輝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民。

當他成了一員良將後仍然保持着節儉地生活作風,從不奢侈,請人吃飯不會超過三個葷菜。

他這個規矩對誰都一樣,就是對李雋也不例外,因而他有一個綽號“一餐不過三”。

他和李雋第一次見面穿了一身髒衣服,他又有另一個外號“邋遢將軍。

說他邋遢是冤枉他,他並非喜歡邋遢。

並非不愛衛生,是爲艱苦的生活環境所逼。

不得不邋遢。

望着牛遠輝他們的背影,李雋扭頭對段幹木道:“幹木,你趕快回關中去,要柳將軍趕快趕來,與我會合。

關中的事,就交給道長處理。

李雋的意思非常明白,他是不可能在中原久呆。

組織這些農民的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給足智多謀地柳河子了。

柳河子能生善戰,能夠審時度勢,加上他有極其豐富的敵後鬥爭經驗,有他坐鎮中原,要想這支力量不發展壯大都不行。

段幹木要保護李雋,哪會輕易離開,道:“皇上,我不去。

我派個人去。

“不,就你去。

這事,關係很大,你去,我才放心。

”李雋開導段幹木。

段幹木仍是不願意,道:“可是。

皇上地安危更重要。

李雋笑道:“你言過其實了。

老百姓纔是根本,他們比我重要得多,沒有了老百姓,我們什麼都不是。

你要是不去的話,你就是朝廷的罪人。

”說到後來,語氣已經很是嚴厲。

段幹木知道李雋決心已下,無法更改,只得道:“皇上,我去就是了。

皇上,那你去哪裡?這裡很危險。

不能呆了。

“這事。

你就放心吧,我哪會笨到呆在這裡讓蒙古人來抓我。

我要去做一樁大買賣。

”李雋淡淡地道。

段幹木卻明白。

李雋已經有很好的主意,放心了不少。

太平鎮是緊鄰伏牛山的一個小鎮,不過幾百戶人家,總人口不過千把人,根本就不重要。

然而,這個小鎮正在發生的事情在南宋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正是從這個小鎮開始,中原百姓開始了轟轟烈烈反抗蒙古統治地鬥爭。

南宋大軍在李雋的統率下大舉北伐,光復中原之時,這支力量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給南宋軍隊以有力的支持。

沉沉夜色中,天空中只有一輪長着毛的彎月亮,老百姓稱之爲毛月亮。

毛月亮的光輝很是黯淡,夜晚朦朦朧朧,非常的靜謐。

正在熟睡中的老百姓給一陣驚天動地地聲音驚醒過來,道:“王師來了,朝廷打回來了。

”這聲音驚天動,震得地皮都在抖動,就是睡得再死也會給驚醒過來,要是醒不過來,恐怕只有四隻腳的某種動物了。

老百姓給驚醒過來,無不是擺出一副驚愕驚訝的神色,不知所措。

南宋現在的形勢很好,戰場上節節勝利,蒙古軍隊一敗再敗,南宋北伐中原之事早就傳得沸沸揚揚了,然而,這事也太突然了,任誰都難以相信這是真的。

老百姓不相信,李雋是早就想到了,早就做好了安排。

老百姓還在驚疑之中,就有人來敲門了,敲門的都是老百姓,他們和當地老百姓有共同語言,說起話來親熱得多,他們一邊敲門一邊說些家常話,太平鎮地老百姓不得不來開門。

這門一開,問題就來了,一切都變了。

李雋帶來的老百姓正在完成李雋交給他們的任務,那就是馬上收拾東西,跟他們一起行動,因爲他們得到警告:韃子的大軍正從後面追來。

其他的話,老百姓也沒有說,太平鎮的老百姓不會不知道後面的話就是:韃子大軍來了,你們也活不了,唯一的活路只有跟着他們一道行動。

太平鎮的老百姓雖然戀家,但是性命畢竟重要,哪有不怕的道理,馬上收拾起東西,跟着李雋他們出發。

李雋已經有了主意,就是要給老百姓們找到一個可以安身地地方,換句話說就是要找到一個根據地,經過權衡,最好地去處就是不遠的伏牛山,一定要在蒙古軍趕到之前進山。

同時,還要有足夠多地人手,足夠多的糧食。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李雋充分發揮了他“廖作僞言”的本領,每到一處都要老百姓吼“朝廷打回來了,王師來了”,再派一些精明能幹的老百姓去幫忙,要當地的老百姓跟着他們行動。

李雋摸準了老百姓怕蒙古人的心理,只要他派出去的人一說“韃子大軍就在後面”,由不得當地老百姓不跟着他們走。

是以,李雋的隊伍好象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不出三日功夫就有上萬人了。

李雋的話也不全是僞言,蒙古軍隊真的是跟在後面追,要是這些老百姓不跟着他們走的話,肯定是要遭殃。

蒙古人的反應也不慢,很快就集中軍隊從後趕來。

李雋派出侍衛帶着挑選過的精明老百姓四處活動,給蒙古人製造假象,讓蒙古人以爲他們是向南去。

眼下正是迴歸熱潮大起之時,蒙古軍隊真的以爲他們會向南去,派人向南追去。

直到追不到人,他們知道上了大當,再回頭從後追來,可惜的是已經晚了,李雋已經帶着老百姓進了伏牛山。

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1章 暴虐獸行第54章 郭侃入伏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42章 閃電戰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68章 宮闈秘情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8章 合圍汴京第31章 新技術(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61章 郭侃入關第9章 軍事變革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7章 一網打盡第67章 另類研究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57章 突圍之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46章 還我河山第64章 渭水軼事第82章 北伐序曲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61章 郭侃入關第66 古剎梵聲第77章 復仇火焰第54章 危機重重第40章 針鋒相對第60章 席捲淮西序言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37章 大都血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5章 花好月圓第25章 廢除科舉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5章 廢除科舉第42章 閃電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13章 增兵四川第31章 新技術(下)第89章 光復大都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49章 戰火重燃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42章 閃電戰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4章 大軍入川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8章 連環計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15章 英雄歸來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7章 初戰告捷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86章 神奇的進軍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29章 突破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41章 御駕親征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0章 變生肘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
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1章 暴虐獸行第54章 郭侃入伏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42章 閃電戰第9章 權臣伏誅(上)第68章 宮闈秘情第36章 援軍到來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8章 合圍汴京第31章 新技術(下)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61章 郭侃入關第9章 軍事變革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7章 一網打盡第67章 另類研究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9章 軍事變革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57章 突圍之戰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46章 還我河山第64章 渭水軼事第82章 北伐序曲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61章 郭侃入關第66 古剎梵聲第77章 復仇火焰第54章 危機重重第40章 針鋒相對第60章 席捲淮西序言第18章 城頭罵賊(下)第35章 戰略對話(下)第37章 大都血戰第64章 渭水軼事第9章 舌戰忽必烈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5章 花好月圓第25章 廢除科舉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5章 廢除科舉第42章 閃電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7章 貴妃柔情(下)第22章 淮西兵變(下)第13章 增兵四川第31章 新技術(下)第89章 光復大都第34章 忽必烈的計謀第49章 戰火重燃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70章 清風子的手段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42章 閃電戰第27章 意料之外第14章 大軍入川第40章 針鋒相對第2章 兵臨城下(上)第28章 連環計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15章 英雄歸來第65章 會師汴京第17章 初戰告捷第7章 貴妃柔情(中)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86章 神奇的進軍一些問題的說明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29章 突破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41章 御駕親征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50章 變生肘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