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圍困郭侃

不用說,郭侃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追了一夜都沒有打個名堂,他有一種不祥的預兆,就是宋軍這個陰謀很大,他要是再追下去的話,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稍一權衡之後,他決定不再追擊,立即後撤。

郭侃的決定下得很正確,在目前的情況下,他後撤是唯一的出路,可惜的是就是時間有點太晚了,他已經一頭栽進了宋軍的包圍圈中。對於宋軍可能會採取包圍戰術一事,郭侃不是沒有想過,而是不相信李雋有那能力圍得住他。郭侃的想法不是沒道理,而是很有道理。李雋才五十萬軍隊,郭侃也有五十多萬軍隊,兩人的軍隊數量相當不說,要是從戰鬥力來說,蒙古軍隊還要佔上風,郭侃手中還有數十萬騎兵,李雋就算把他包圍住,他也可以衝破李雋的包圍圈,所以他根本就不怕。要是他知道李雋手中那張牌是專門對付他騎兵的話,他就不會這麼樂觀了,這張牌弄得騎兵一點用處也沒有,幾乎就是擺設。

郭侃正要傳令後撤時,宋軍又列成陣勢,有求戰之意。這次,宋軍與以往不一樣了,最前面的只有一排人,不是用的嚴密陣勢,而是人與人之間有一定距離。宋軍手裡拿的不是武器,而是用絲帛寫就的橫幅,上面寫的是“郭侃,你也是漢人,趕快投降,不要辱沒了郭氏祖宗,丟了郭子儀老令公的臉。”

郭侃一生很少在漢地活動,廖勝功他們是頭一次聽到他的名頭,對於他的家世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居然給人寫在橫幅上,郭侃這個神人還真有點想不明白了。

不要說郭侃這個假神人,他就是真神人也想不到李雋來自二十一世紀,熟知《元史》,對他的家世瞭解得一清二楚。

這橫幅好長,向左右兩邊拉開,望都望不到盡頭。而且橫幅很寬,垂到地面,讓他看不到後面的情形。

郭侃極盡目力方纔看清,在這一排人後面還有不少宋軍,他們東一簇,西一簇,一點陣勢也沒有。這太不合兵法了,郭侃奇怪得差一點把眼珠都掉下來了。

越是智慧高的人越是不能存有疑問,郭侃很是奇怪,想一窺究竟,立即命令一隊重騎兵進行試探性進攻。重騎兵排成整齊的陣勢衝了過來,按理說這些宋軍應該馬上應戰,讓郭侃奇怪的是,宋軍一點應戰的打算也沒有。×?s!?5說5?5首發

郭侃還沒有想明白怎麼一回事,讓他更吃驚的事情發生了,當重騎兵衝到身前時,幾千宋軍突然消失了,好象給蒸發了似的。要是那時候有魔法這一詞的話,郭侃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說這些宋軍會魔法。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郭侃更加驚奇,重騎兵一頭栽倒在地上,人仰馬翻,馬嘶人喊之聲不絕,亂成一團。郭侃瞪得象銅鈴的眼睛看見讓他終生難忘的一幕:人頭象雨點似的飛了起來,砸在地上發出咚咚的響聲。人頭落完了不說,還有馬頭也給人扔出來了。

這支重騎兵不多,只有一千人,轉眼間就死得乾乾淨淨,一個不剩。

現在,郭侃終於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原來他眼前出現了象蜘蛛網一樣密實的坑道,一道又一道,不知道有多少。這就是李雋用來對付郭侃騎兵的王牌。

挖坑道是李雋從現代戰爭的戰壕獲得的啓發,戰壕是熱兵器時代的產物,是用來躲避火炮轟炸,在宋代哪有戰壕這一物事,郭侃自然是想不到。

在古代,對付騎兵的挖土作業就是抗點陷馬坑之類,有時也會挖點壕坑,那也是爲數不多。象李雋這樣挖得象蛛網一樣,還從來沒有過。

蒙古騎兵勇悍善戰,着實讓人傷腦筋,李雋在接到柳河子的報告後就和廖勝功高達他們商量如何對付數十萬蒙古鐵騎。高達力主挖陷馬坑,挖他個不計其數,不愁對付不了騎兵。廖勝功也是持這種看法,他的法子比高達多了幾個,按照他的法子架起火炮猛轟,再配合手榴彈,利用步兵遊鬥,慢慢把郭侃消耗掉。

郭侃如此多的軍隊,不要說僅憑爲數不多的幾百門火炮,還是老得掉渣的銅炮,就是全部換成現代大炮也不可能把郭侃的軍隊轟掉。要知道把騎兵逐出戰場的不是火炮,而是坦克,大量集中使用裝甲部隊之後,騎兵這一古老的兵種才告別戰場,光憑李雋那幾百門土炮是不可能把蒙古騎兵打敗的。

最讓李雋擔心的是,忽必烈zhan有原來金國的全部領土,再加上陝西,原西夏部分,總人口接近五千萬,可以輕鬆再拿出一個五十萬大軍,更不用說還有歐洲部分。要是在勝利的時候,歐洲部分不一定會聽忽必烈的,但在失敗的前提下,他們就會聽忽必烈的,因爲他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不容許失敗,即使不聽,忽必烈也可以通過政治交易獲得,他們就會聯合起來,那樣的話,忽必烈的實力就會大增。小x說s屋5$5整?5理

而長江水道又由蒙古水軍控制,忽必烈糾集起大軍,可以輕鬆運過長江,前來增援郭侃,所以曠日持久的戰爭對李雋沒有好處,李雋必須得趕在忽必烈新的援軍到來之前幹掉郭侃,不然,後果會非常不妙。

李雋把擔心一說,廖勝功他們心想長江水道不在控制之中,蒙古人要獲得增援還不是喝南瓜湯一樣容易,立時傻眼了,一齊望着李雋。

高達心急地道:“皇上,你說怎麼辦?總不能眼睜睜地任由韃子在眼前晃來晃去,一點辦法也沒有。”

他所說正是廖勝功他們所想。這個難題確實太大,連足智多謀的廖勝功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你說的那個挖陷馬坑的法子不可用,東一個,西一個,人家會不會踩進去,就要看運氣了,機率太低。”李雋首先否決了高達的建議,李雋本想說和摸彩彩票差不多,中獎率太低,還費事,道:“要挖也不能這麼挖,我們可以挖大點。”在地圖上一劃,道:“在這一帶挖壕溝,挖深點,挖多點,比蛛網還要密實。在壕溝裡面那些沒有挖過的地方撒上棱棱角角的碎石,以防騎兵跳過壕溝。”

李雋的話音一落,一片叫好聲響起。這確實是對付騎兵的不二良法,要是按照李雋所說挖下去的話,陷馬坑那種和摸彩票差不多的中獎率一下子變成了百分百的中獎率,其中的好處自是不用說。明擺着一個壕溝在眼前,要是不跳百分百分會栽進去,即使騎兵跳過壕溝,還有碎石在等着他,還是要倒黴。

石頭墊腳這是一個生活常識,朋友們都知道,就不用多說了。高速衝來的騎兵一下踩在棱棱角角的碎石上,後果都想得到,馬蹄經受不起,肯定是人仰馬翻的結局。

廖勝功這人的思維絕對夠細緻,微一凝思,道:“皇上所言雖是良法,恐怕難度很大。一是要很多人手,二是要把郭侃誘到預定戰場,要不然一番努力都是白費。”

“嗯,廖將軍所言不無道理。”李雋深表贊同,道:“這壕溝確實是個浩大的工程,需要調動很多人手。×?s!?5說5?5首發我的意思是,我們的時間有限,不能光靠軍隊,還可以調動老百姓,要他們來幫忙。”

“對對對。”心急的高達打斷李雋的話,興奮地道:“老百姓痛恨韃子,恨得入骨,他們一定會來幫忙。皇上,這事就交給老臣去辦,要是辦不好,臣提頭來見。”他說的是真話,蒙古人在江南沒少幹壞事,江南老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髓。

李雋拍拍高達的胸口道:“你呀你,也太心急了。我們還得好好合計合計,這壕溝要怎麼挖。我的意思是先挖淺一點,多挖一點,能夠困得住郭侃就行,等把郭侃困住了,我們再加深加寬,可以在裡面貯存武器盔甲糧食之屬。”現代戰爭中的戰壕就有這種功用,李雋照搬就是,一點也費力。

“等到把郭侃困住,我們就可以向裡挖,把他的陣地一點一點地縮小。”廖勝功補充,他說的是蠶食辦法,道:“我們可以先挖正面和兩翼,等把郭侃誘入口袋裡面,再派重兵守住後路,再來挖。只要幾天時間,郭侃包證跑不了。”

趙僉和黃漢一齊請命道:“皇上,請讓臣去守後路。”郭侃一旦發現前面和兩翼不能突圍,就會從後路撤退,將是一場非常慘烈的廝殺,二人想到這一層,主動請纓。

“自然是少不了你們。還要把炮兵調上去,嚴密扎住口袋。”李雋非常滿意趙僉和黃漢的戰意,道:“我們再來合計合計,要怎麼誘使郭侃中計。”

廖勝功點頭道:“皇上,這臣倒有七成把握。不過,要皇上以身赴險才行。”

李雋知道廖勝功謙遜,他說七成和十成沒有多少區別,欣然道:“只要能夠把郭侃誘入埋伏,我又何惜一身。”

一個誘使郭侃上當的計劃就給他們敲定了。層層阻擊郭侃,一是爲了把他誘入伏地,二是要他催動後軍壓上來,好扎口袋。幾十萬軍隊不可能走在一起,會連綿很長一段距離,通過層層阻擊,郭侃後軍會不斷到來,那麼包抄他的後路就容易得多。

這一計劃能夠取得成功,柳河子的功勞最大,他的阻擊行動已經使郭侃的後軍到得差不多了,李雋他們只要順勢而爲就行了。

這個包圍圈很大,費如大的精力,挖掘如此之多的壕溝,在古代又哪裡有過,郭侃雖有神人的稱號,也是想不到,纔會追着李雋一個勁跟下來。

等到郭侃弄明白怎麼一回事,不由得驚得臉上變色,這個擁有神人稱號,喜怒無動衷的人破天荒的第一遭感到束手無策。

作爲軍事家,郭侃不會不明使用騎兵的條件:要有開闊的地勢,足夠的空間,地形不能太複雜。騎兵要部署在平地,不能用在山地,要有足夠的空間便於衝鋒,地形複雜了的話,騎兵根本就派上用場。

岳飛擊垮僞齊政權皇帝劉豫之前就曾斷言劉豫非敗不可,後來果如他所言,劉豫敗得一塌糊塗。岳飛部下就問岳飛爲什麼提前知道。岳飛就說劉豫佈陣錯誤,他把步兵部署在平地,而把騎兵部署在山地,本末倒置,岳飛用騎兵對付劉豫的步兵,用兵步對付劉豫的騎兵,好象砍南瓜一樣容易,輕鬆打敗劉豫。

江南之地,一馬平川,除了水網多點外,還是挺適合騎兵作戰,經李雋這麼一挖原本一點也不復雜的地形立時變得複雜了,擁有大量騎兵的郭侃不傻眼纔怪。騎兵是蒙古人最爲犀利的利器,要是沒有了騎兵,其後果只要不是神經有問題都想得到。

郭侃以大行家的眼光一眼就看出,壕溝密佈地帶是步兵的樂園,騎兵一點用處也派不上。更不用說那後面的碎石專爲對付馬蹄撒的,要想不怕,除非馬蹄變成坦克的履帶。

宋軍打起橫幅,一是爲了羞辱郭侃,二是爲了遮住他的眼光,要他看不清後面的機關。郭侃不知道究裡,下令進攻,自然是要吃虧。好在他這是試探性進攻,損失不大。

爲了給郭侃一個下馬威,李雋特地命令趙僉率領擅於砍人腦袋的玄甲騎兵蹲在壕溝裡,重騎兵人仰馬翻之下,這些砍了不知道多少顆人頭的好手砍下騎兵的腦袋還不是輕鬆之極的事情?趙僉他們砍得性發,砍了人頭不說,居然連馬頭也給砍了。

正在郭侃驚疑之際,宋軍又吼起來:“郭侃,你中計了,快快投降。不要丟了郭子儀老令公的臉。”不知道有多少人一齊呼喊,聲音驚天動地,比一百個焦雷的聲音還要大。

郭侃智慧超人,馬上明白前路不通,兩翼也沒戲,唯一的出路就是後路,要在宋軍合攏之前迅速衝出去,立即指揮蒙古軍隊後隊變前隊,前隊變後隊,調頭向來路全速開進。

現在,只有一個字,那就是快,越是迅速,越是容易衝出包圍圈。時間,也就成了生命。

蒙古軍隊才一動,宋軍又喊起來了,道:“郭侃,後路不通,你已經給我們包圍了,投降吧。少給郭子儀老令公丟點臉。”

宋軍一口一個郭子儀老令公,要是換作別人,肯定會生氣。郭侃明白這是激將法,一點也不生氣,只管指揮軍隊往撤。

宋軍也不追擊,仍然站在原地喊話:“郭侃投降了。郭侃投降了。郭侃昨天晚上給皇上送信了,要把韃子賣給我們。”

這是反間計,雖然對忽必烈這個雄材大略的人沒用,但對於小兵兵和蒙古衆將不同了。反間計有多種,可以間君臣關係,可以間將帥關係,還可以間將帥與士卒之間關係,畢竟在當時蒙古人纔是最值得信賴,漢人給啓用的不多,間君臣沒用,間將帥與士卒的關係還是有不錯的功效。

郭侃知道其中的厲害,立即要蒙古軍卒齊喊:“郭侃元帥一定要踏平江南,滅了南朝。”

一邊喊一邊撤退,倒也氣勢不凡,就是他們的喊聲沒有持續多久。蒙古軍隊還沒有撤退多遠就遭到宋軍猛烈的攻擊,鋼弩對準他們猛射,箭矢好象不要錢似的,對準他們沒完沒了地射擊,不知道射殺了多少蒙古軍卒。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是萬分危機,趁宋軍沒有合攏之前衝出去纔是避免失敗的唯一辦法,郭侃也顧不了這麼多,下令要蒙古軍隊用散兵線衝擊宋軍的陣勢。

鋼弩雖是火力密集,在空曠的原野裡對付散兵,作用會大爲減低,雖是殺傷不少,蒙古騎兵還是有不少衝到近前。好在宋軍還有手榴彈,對準蒙古士卒猛擲,炸死炸傷不少。這仍然不給阻擋蒙古軍卒衝鋒,好在宋軍還有土牆可以依賴。

黃漢率領的步兵好象釘子一樣釘在那裡,任憑郭侃如何努力都不能打退他們。現在,郭侃終於弄明白宋軍壘的土牆有什麼用,那是爲了防止他後撤時用的。有了這道土牆,宋軍無異於多了一道屏障,多了一個依賴,對付蒙古騎兵就方便多了。

郭侃平生少有地後悔了一回,早知道宋軍的土牆是對付他的,剛纔何不摧毀了,宋軍現在就少一個依靠,問題就好解決了。

第1章 政治黑手第10章 戰略佈局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31章 光復蘄黃第71章 預料之外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68章 合圍汴京第39章 壯懷激烈第65章 羣星閃耀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7章 不期而遇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1章 夜襲江陰第66 古剎梵聲第31章 細菌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68章 宮闈秘情第30章 賊船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46章 還我河山第46章 郭侃之謀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25章 廢除科舉第61章 炮擊安慶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61章 炮擊安慶第37章 不期而遇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79章 郭侃之死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5章 渡江北伐第55章 圍困郭侃第31章 新技術(中)第76章 血債血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81章 渡河準備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0章 變生肘腋第78章 出兵東瀛第51章 西進北上第70章 決戰江南第64章 渭水軼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67章 另類研究歷史與小說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9章 運籌幃幄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1章 炮擊安慶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71章 預料之外一些問題的說明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63章 再接再勵第48章 各出奇謀第71章 預料之外第64章 馳援江南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50章 懲漢奸詔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74章 屠城慘劇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58章 難解玄機第30章 衝冠一怒(中)
第1章 政治黑手第10章 戰略佈局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31章 光復蘄黃第71章 預料之外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62章 大獲全勝第二 卷巴蜀篇序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68章 合圍汴京第39章 壯懷激烈第65章 羣星閃耀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11章 全面改革第37章 不期而遇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24章 亡國之君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1章 夜襲江陰第66 古剎梵聲第31章 細菌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三卷汴京篇二十五章 天津登陸戰上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49章 揮師洛陽第68章 宮闈秘情第30章 賊船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37章 臨安解圍(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中)第46章 還我河山第46章 郭侃之謀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38章 醫學奇才第16章 重建計劃(上)第25章 廢除科舉第61章 炮擊安慶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61章 炮擊安慶第37章 不期而遇第14章 糧食危機(下)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79章 郭侃之死第69章 運籌幃幄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75章 渡江北伐第55章 圍困郭侃第31章 新技術(中)第76章 血債血償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81章 渡河準備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中)第50章 變生肘腋第78章 出兵東瀛第51章 西進北上第70章 決戰江南第64章 渭水軼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67章 另類研究歷史與小說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40章 血戰嘉興第69章 運籌幃幄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2章 兵臨城下(下)第61章 炮擊安慶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71章 預料之外一些問題的說明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43章 南洋賓服(上)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63章 再接再勵第48章 各出奇謀第71章 預料之外第64章 馳援江南第45章 喜慶春節(下)第50章 懲漢奸詔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8章 忽必烈的反應第74章 屠城慘劇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58章 難解玄機第30章 衝冠一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