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技術(下)

李雋說得很是委婉,黃永善可是知道其中的份量的,忙道:“皇上聖明,還請皇上明示。”

“我們這是研討技術,不要提這些了。”李雋左手拉着黃永善,右手拉着章超玄回到黃永善的房間,指着圖紙道:“蒸汽在汽缸裡冷卻,效率低,也浪費熱能。在汽缸外做一個分離冷凝器,把蒸汽用管子接出來,在分離冷凝器裡冷卻,效率會高得多。”

黃永善的眼睛發光了,猛拍一下額頭,道:“我怎麼沒有想到呢?這可是個好主意啊。”

李雋接着道:“活塞的直線運動不方便,可以設計一個齒輪聯動裝置,把直線運動轉變成圓周運動。再裝上一個飛輪,就能很方便地帶動了。”

“啪”的一聲響,黃永善狠狠給了自己一個耳光,道:“我真是笨得可以。”

“你已經很聰明瞭。這可是瓦特研究了幾十年纔想到的主意,你這個古人又哪能會在短時間內想到這些。”李雋在心裡對黃永善盛讚不已,道:“蒸汽從一端進入,效率很低,可以從兩端進入,活塞往返都可以工作。”

黃永善一跺腳,道:“這可是很簡單的法子,我怎麼老是想不到呢?”

“簡單?這東西貌似簡單,實則複雜,要不然瓦特也不會花了那麼多時間才完成改良。”李雋有點腹誹這位科學家,道:“還可以把飛輪,齒輪聯動裝置和汽缸進行綜合組裝。”

李雋邊說邊比劃,黃永善有撥開雲霧見青天之感,興奮得一下蹦起來,道:“這簡直太神奇了。皇上,你真了不起,幾句話可以頂我幾十年的苦功。”

這就是瓦特針對紐可門蒸汽機進的四次改良,獲得的四個專利。

李雋指點道:“至於密封嘛,就用石棉繩塞實就行了。”

說起石棉繩,有人會認爲那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其實這是傳統制品。也就是中國古書上說的“火浣布”,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在使用。對於宋人來說,這根本就不是難事。在沒有更好的密封技術之前退而求其次,選擇現成的技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按:據我所知,在化工生產中受熱處的密封使用的是石棉製品而不是橡膠,因爲受熱後橡膠容易老化。)

“這有什麼神奇的?瓦特的蒸汽機早就給封存在歷史中了,現在社會早已是電力時代了,想看瓦特的蒸汽機只有進博物館了。”李雋在心裡偷笑,道:“蒸汽機的生產很複雜,章師傅一刀一刀雕刻的話,也不是個辦法。”

章超玄是個實心眼人,沒有聽出李雋話裡的意思,忙道:“草民無能,請皇上責罰。”

黃永善輕輕捅了一下他,道:“皇上不是這個意思。皇上,你有什麼辦法?”

“蒸汽機,我們用得很多,就算雕出一臺,後面的怎麼辦?一臺一臺地雕的話,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李雋分析,道:“我給你畫一張圖紙。章師傅按照圖紙雕出來,把這種機器組裝起來,生產蒸汽機就快捷得多了。”

黃永善忙鋪上紙,李雋提筆就畫了起來,畫完把筆放在筆架上,道:“這東西叫機牀,裝上刀具,可以車鉗銑刨。方便得很多,效率也高。就是嘛,這動力在沒有解決之前,還是老辦法,趕驢。”

黃永善和章超玄伏案細看,臉上的神色變幻不已,看完之後,黃永善拍案叫好,道:“簡直是巧奪天工之傑作。”

章超玄不善言語表達,不住點頭表示贊同。

文天祥他們湊過去看,滿紙張的線條,頭有點大,不明所以。

“什麼巧奪天工?這種老得掉渣的機牀也是傑作的話,現代社會的數控機牀又算什麼呢?”李雋忍住好笑,道:“這第一臺就由章師傅雕出來,後面的就用機牀生產吧。”

黃永善一顆頭直點,道:“對對對,簡直是太對了。”

高達雖不懂技術,見李雋君臣三人興奮的樣子就知道又有好東西了,很是高興地對黃永善道:“你小子一直叨嘮人手不夠,現在這問題解決了,你可得給我多生產點裝備。你生產的裝備只能裝備很少一部分軍隊,再這樣下去,我可要你小子用脖子去擋韃子的彎刀了。”

“那也不是我的錯啊,實情如此。”黃永善在心裡叫屈,道:“高將軍放心,我也想早點生產出來,把韃子趕走,也圖個耳根清靜。一天到晚貓叫驢叫的,讓人受不了。”

“你知道就好了。”高達沒忘了威脅黃永善,誇讚起來道:“不過,你小子還真有幾下子,比起老愛吹牛的布伯韃子強得多了。那韃子,只知道吹牛,說他如何如何牛,造炮第一流,一點真本事也沒有。”嘴角不住地撇,很是瞧不起布伯。

李雋有點好奇,問道:“高將軍,布伯說什麼了?”

“那韃子盡吹牛,一天到晚就吹自己是造炮專家,天下間沒有人比得過他,造出來的炮如何如何好使,還不是給我們幹掉了。”高達很是不屑地道。

“布伯說得沒錯,他確實是是造炮專家,要不然襄陽怎麼會給拿下。”李雋在心裡如是想,朝黃永善看去,只見他不以爲然,很明顯他不贊同高達的話。李雋心裡雪亮,黃永善會過布伯,知道布伯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現代社會,國家之間削尖了腦袋想獲得別國先進的技術,老美更是無恥之尤。二戰結束時,得到了德國八成以上的先進技術,著名的錢學森博士就曾和他的老師馮·;卡門一起審問過他的師祖,德國著名的後掠翼飛機設計師。

黃永善這個技術專家雖不貪婪,聽說布伯的言行,自然要去會會的。李雋並不奇怪,問黃永善道:“布伯怎麼說的?”

“回皇上,布伯說他是優秀的造炮專家,沒有他造不出來的炮。”黃永善微微搖頭,道:“他還想和臣打賭,說要是臣贏了他,他願意協助臣造炮,要是臣輸了就放他走。他已經是我們的階下囚,這是妄言,臣沒有答應。”

“你答應了也沒有用,決斷權又不在你。”李雋心裡有點不贊同黃永善的說法,問道:“布伯這些天過得怎麼樣?”自從把布伯抓住後,李雋一直忙於指揮戰爭,早就把這個歷史名人忘得一乾二淨了,要不是高達提起,想起來也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高達嘴一撇,道:“還能怎麼樣?往大牢裡一關,兩碗豬食一放,象豬一樣養起來。這韃子,不能給他吃飽了,一天到晚都在嚷嚷,說他是最好的造炮專家,煩死人了。”

“這些色目人,當了俘虜還這麼囂張,就憑他那幾手歷史博物館都不收藏的技術,還到處嚷嚷,真以爲中華無人了,不給他點厲害他還真以治不了他。”李雋在心裡憤憤不平地想,道:“襄陽給攻下,和他有直接關係,要不是他們造出了回回炮,襄陽也不會失陷了,這帳我們要算算。他落在我們手裡也別便宜了他,找幾個手黑的獄卒,好好侍候侍候他,有什麼好點子儘管往他身上招呼,越狠越好。”

一切的一切都是從襄陽開始的,因而襄陽失陷是宋人心中永遠的痛,文天祥他們默然不語,一臉的悲憤。

高達高聲贊成,道:“這下,有這韃子好受的了。這韃子吵得很,是該給他點厲害瞧瞧。”

“皇上放心,獄卒的手都很黑,找起來很方便。”文天祥領命。

有關色目人幫蒙古人造炮攻打漢人城池一事,李雋很是氣憤,常常說:“這些色目人真是見利忘義,中國人和他有什麼仇,他造那樣的利器?”布伯大叫大嚷的,撞到他手裡,不吃虧纔怪。

李雋拍拍額頭道:“布伯的話倒提醒我了,我們是應該造一種威力更大的武器來對付蒙古的騎兵,這就是火炮。”

第3章 力挽狂瀾(上)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31章 新技術(下)第51章 夜襲江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65章 會師汴京第26章 揚州會戰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87章 第二戰場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24章 全民教育第85章 威震東洋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63章 再接再勵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1章 暴虐獸行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7章 大都血戰第52章 伯顏去世第24章 亡國之君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48章 寧波海戰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22章 連戰皆捷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36章 援助非洲第47章 火燒碭山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9章 軍事變革第38章 醫學奇才第60章 奇計破城第26章 揚州會戰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5章 廢除科舉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62章 世外高人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68章 合圍汴京第45章 揭竿而起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4章 賢德皇后第76章 血債血償第72章 逼降漢軍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24章 亡國之君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31章 細菌戰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57章 郭侃受命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61章 炮擊安慶第65章 會師汴京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37章 大都血戰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40章 血戰嘉興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55章 僱傭軍第66章 毒氣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1章 全面改革第16章 三千壯士(下)
第3章 力挽狂瀾(上)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31章 新技術(下)第51章 夜襲江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65章 會師汴京第26章 揚州會戰第62章 焦山水戰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27章 臨安大捷(下)第87章 第二戰場第61章 炮擊安慶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24章 全民教育第85章 威震東洋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63章 再接再勵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19章 戰爭措施(下)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1章 暴虐獸行第71章 光復汴京(下)第37章 大都血戰第52章 伯顏去世第24章 亡國之君第12章 開發廣州(下)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48章 寧波海戰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22章 連戰皆捷第58章 奇襲略陽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26章 天津登陸戰(下)第70章 光復汴京(中)第36章 援助非洲第47章 火燒碭山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86章 神奇的進軍第24章 揚州解圍(中)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9章 軍事變革第38章 醫學奇才第60章 奇計破城第26章 揚州會戰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74章 圍殲旭烈兀(中)第79章 洛陽流血夜第25章 廢除科舉第12章 開發廣州(上)第62章 世外高人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33章 喋血江漢第68章 合圍汴京第45章 揭竿而起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7章 貴妃柔情(上)第4章 賢德皇后第76章 血債血償第72章 逼降漢軍第30章 衝冠一怒(上)第24章 亡國之君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31章 細菌戰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21章 絕密武器(下)第57章 郭侃受命第31章 新技術(下)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61章 炮擊安慶第65章 會師汴京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21章 絕密武器(上)第23章 特種作戰(上)第6章 斷然收網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51章 西進北上第77章 處決旭烈兀第37章 大都血戰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40章 血戰嘉興第10章 敵後戰場(下)第55章 僱傭軍第66章 毒氣戰第69章 大破郭侃(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11章 全面改革第16章 三千壯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