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逼降漢軍

“臣參見皇上。尐?χ說?箼5?手5?5打ち()??”廖勝功急急忙忙地跨進屋,向李雋施禮道:“請問皇上召臣有何要事?”廖勝功在指揮軍隊進行部署,爲第二階段作戰做準備,突然接到李雋十萬火急的口諭,要他馬上趕來。??廖勝功知道李雋是個謹言慎行的人,思慮嚴謹,處處爲臣下考慮,要不是有非常緊急的事情,他是不會在如此緊急時刻召見他,接到口諭後馬上趕來。

李雋把手裡的情報遞給他,道:“廖將軍,你看看。??錢仁通已經給郭侃關起來了,錢良能也給抓起來了,郭侃真是神通廣大,居然給他先下手了。??如此一來,漢軍就落入了郭侃的掌控中,在以後的作戰中必然會參與到與朝庭對抗的行列中來,我們一定要想個良策。??”

按照先前的部署,只要打掉郭侃三個主要大營就可以收到敲山震虎之效,再輔以策反工作,可以兵不血刃就能收降漢軍,現在的漢軍落入了郭侃的掌握中,問題就變得複雜了,圍殲戰的阻力會增大許多。

“原來是這樣的大事情。??”明白了原委的廖勝功在心裡如是想,沉思了一會,道:“皇上,臣以爲郭侃既然已經先下手了,我們要是再按既定策略打下去的話,傷亡會大許多。??兵法之要在於因勢利導,敵變則變,我們也該調整部署,臣的意思集中兵力,先把漢軍吃掉,再來端郭侃大營,問題就輕鬆多了。??”

李雋點頭贊同道:“我也是這麼想。只是。??我們的第二階段地部署正在進行,臨時變更的話,時間上要拖上幾天。??”第一階段作戰結束之後,宋軍並沒有馬上發起第二階段作戰,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火炮的重新部署需要時間。??除了原來的兩百門外,其餘近兩千門火炮都沒有炮架。??要靠將士們去擡去扛,部署起來花費的時間自然是長了許多。

李雋是個絕不浪費時間的人。??他趁進行重新部署的時間要求軍隊認真總結,把第一階段作戰地得與失,好與不好,都重新審視一遍,再進行鍼對性突擊訓練,以期在第二階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皇上,臣認爲時間不是問題。??部隊早就處於臨戰狀態。??隨時可以投入戰鬥。??問題是我們地火炮要重新部署的話,要花點時間,臣預計三天時間足夠了。??”廖勝功略一估算,信心滿滿地道。

李雋贊同他的看法,道:“對於漢軍,我相信他們還記得他們是漢人,他們的祖宗曾經飽受異族的鐵蹄蹂躪,只要我們發起進攻。??再輔以分化瓦解之策,相信他們不會象蒙古人、色目人一樣死戰到底。??所以,我認爲,我們投入的火炮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夠阻住郭侃的援軍就行了。??”

廖勝功點頭道:“臣也是這個意思,估計有五到六百門火炮就位足以解決問題。小x說s屋5$5整?5理??”

其實。??李雋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都是漢人,要是把所有地火炮集中起來犁上幾遍,死傷太慘重,成了同室操戈,於情於理都不太過得去。

李雋想了一下,道:“我們得把天氣變化預估進去,就算是天氣突然變化的話,估計有四天時間火炮也能就位了。??要是四天後的天氣允可,我們就如期發起進攻。??”

戰爭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天時要是不考慮進去在戰爭中往往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拿破崙遭遇滑鐵盧之敗就是因爲一場突然其來的晨雨造成地面潮混,不利於騎兵攻擊。??拿破崙權衡之後不得不推遲發起進攻,才使得布留歇爾在他即將取得勝的關鍵時刻趕到戰場,最終結果自然是拿破崙飲恨終生。

李雋的思慮嚴謹,算計不會有遺漏,於天氣自然是要計算進去。??現在的宋軍與以往地宋軍已經大不相同了,除了軍紀更嚴明、賞罰分明這些軟環境(按:套用現代語),在武器裝備上也大不相同,裝備了不少火器。??但是,火器太原始,很容易受天氣影響,要是突然下雨,手擲式鑄鐵炸彈沒法使用,火炮打不響,會給進攻造成很大的困難。

廖勝功不得不佩服李雋思慮周詳,道:“皇上聖明!”

李雋接着道:“我的意思是我們這次行動以攻擊東營爲主,對於北營就擺出殲滅姿態,再派人去策反,我相信東營被殲,北營也該破膽了,不得不降,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漢軍就可發完全解決。??當然,我們也要做好勸降不成的準備,到那時,我們就毫不留情,進行剿滅。??”

(按:我個人認爲《孫子兵法》裡面有一句空談之言,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了。??這固然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但是也是最難的,縱觀古今中外地戰史,不戰而屈人之兵都是以強大的武力爲後盾,要是沒有強大的武力,談什麼不戰而屈人之兵,反而會不戰而爲人屈。??)

“皇上聖明!燭照萬里!”廖勝功打從心裡贊同李雋的看法,道:“要是皇上沒有其他的事,臣就去部署。??”

李雋點頭道:“你去吧。??記住,這一戰除了武力外,還要給他們點新鮮感。??”

“何靜,你這次的任務很重大,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李雋親自送何靜出門,叮囑道。

何靜也是跟隨伯顏大軍到達臨安,在臨安保衛戰中給宋軍俘虜,經過洗腦之後歸順朝庭,他和郭侃北營主將孫初是舊識,兩人曾經是私塾好友。??做好孫初的工作,要他投降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他肩上了。

何靜忙道:“請皇上放心,臣明白。尐?χ說?箼5?手5?5打ち??臣一定小心。??把孫初勸降。??”

“我相信你,也相信孫將軍還記得自己是漢人。??”李雋停步,道:“我就送到這裡了。??你見到孫將軍時,請轉告我一句話。??”

李雋的預料是準確地,在這三天部署期間真地是下了一場小雨,使得火炮地重新部署一度進展緩慢,直到第四天快過去時方纔部署完成。

也許老天喜歡開玩笑。??火炮部署完成時還是細雨霏霏,第四天天氣也放晴了。??太陽公公一早就爬上山頭,把他的笑臉露給人們,李雋一確認火炮能夠投入戰鬥,毫不猶豫地下旨給廖勝功,要他發起進攻。

廖勝功一道命令下去,數百門火炮立時怒吼起來,對着東營猛轟。??在驚天動地地爆炸聲中東營的漢軍驚恐不安,四處奔走,躲避火炮。??他們也是沒有經歷過火炮的洗禮,也不知道如何應付,除了亂跑躥外實在是不知道怎麼應付。

火炮打來時,應該臥倒,他們如此亂跑,往往會成爲火炮地靶子。??傷亡會大許多,好在李雋不想同室操戈,漢族自相殘殺,投入的火炮數量少,傷亡纔不大。??要是李雋把攻擊南營地火炮全部投入的話,東營肯定會變成火海。??會成爲一片焦土。

趁着混亂之際,混在漢軍中的特種部隊開始行動了,他們把早就準備好的傳單散發下去,有機會就吼上幾聲“朝庭招降啦!投降無罪!”或者是吼“漢人不打漢人,趕快投降!”“他**的,老子不給韃子賣命了,老子找朝庭去!”

有些口號是經過李雋批准的,有些口號就是他們臨時起意,隨口說的,反正在混亂之際。??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爲了把戲演得逼真。??一些特種部隊故意把手裡地武器一扔,雙手高舉在頭上。??大吼道“投降,投降,投降啦!”一羣特種部隊跑到一些,裝作膽顫心驚的樣子,蹲在地上。

驚恐會傳染人,有了特種部隊的表率作用,正沒頭蒼蠅似的漢軍馬上好象找到主心骨似的,學起了特種部隊蹲在地上,雙手高舉在頭上準備投降了。

這消息在特種部隊的渲染下,以最快的速度傳了開去,整個東營都亂了套,亂哭亂喊的,亂跑亂躥地,到處都是。??只要哪裡有人蹲在地上,馬上就會有一羣人圍上來,蹲在一起。??不多一會兒,不知道有多少漢軍蹲在地上,不準備抵抗了。

爲了配合這次行動,許光漢精心製作了一個計劃,決心要最大限度地招降漢軍,準備得很是充分,除了散發傳單,誘惑漢軍放下武器外,還有就是演講。??等人聚得差不多了,特種部隊好象說書先似的開始控訴蒙古人的罪行,訴說漢軍內心的極度委屈。尐?χ說?箼5?手5?5打ち

比如先是蒙古人如何如何蹂躪他們的祖宗,強搶他們祖先的母親妻子姐妹,現在又是如何虐待他們,給他們低下地地位,把他們不當人看,當作支來喚去的奴隸,當作工具使用。??打仗的時候功勞是蒙古人的,罪過是他們的,蒙古人笑而他們只有哭的份,更有甚者就是如伯顏之流在攻打臨安時居然要漢軍去填護城河。

這些都是血淋淋的事實,有好多他們親身經歷過的,即使沒有經歷過,他們祖宗的仇恨也傳給他們了,聽到這些事自然是憤恨難平,有的咬牙切齒,有地眼睛瞪得象銅鈴,有地抱頭痛哭,渲瀉心中的委屈。??一遍又一遍地宣傳,再輔以血淋淋地事實,要漢軍不產生共鳴都不行。

看看效果達到了,特種部隊再宣講朝庭如何仁義,如何掛念這些淪陷區的子民,始終沒有忘記解救他們,現在皇帝派出大軍要打過長江,收復失地,打過黃河,光復北方領土,他們的苦日子馬上就要完結了,他們的新生從此開始。??給他們一通宣講,說得天花亂墜,就是文壇聖手恐怕也要自嘆不如了。

自從高宗南遷以來,宋朝一直沒有忘記收復淪陷區,這是不爭的事實,不能因爲他們無能就抹殺掉了。??只是,由南宋一直積弱。??並沒有因爲短暫和平時期而休養生息強大起來,反而越來越弱,收復失地的心願最終變成了一句空談。

這些,要是在以往說出來,絕對沒有人相信,誰也不能相信那個象病得快死地駱駝一樣的宋朝會有這樣的雄心。??現在就不同了,宋軍在臨安取得了一個大勝仗。??打出了軍威國威,一連串的勝利。??全殲了伯顏的大軍不說,伯顏本人也給氣死了。??現在又把郭侃這個神人給圍困起來了,剛剛結束的第一階段戰役就是活生生的教材,自認爲戰無不勝地蒙古軍隊在宋軍新式武器面前全軍覆滅,這是漢軍親眼看見的,還有誰敢不信?

聽了特種部隊聲情並茂地演說,漢軍激動得流下了熱淚。??好象沒有人疼的孩子突然之間找到了父母一樣盡情地渲瀉心中的委屈。

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生來就是政治的人”,確爲至理名言,人打從生下來起就註定要過政治生活,在失去了朝庭一百多年後朝庭突然表現得如此神奇,無論怎麼說漢軍在心裡也會爲朝庭自豪,也許他們不敢表露出來,但在心底肯定會說“朝庭如此了不起,大長我們漢人威風。??要是韃子再欺負老子,再不把老子當人看,老子找朝庭去。??”

也許他們不敢行動,也許他們有很多顧忌,也許他們只是出於氣憤想想而已,畢竟潛意識還是認同自己是漢人。??漢人的朝庭來招降他們,潛意識裡的東西給激發起來,要他們不激動都不行。

炮兵號稱戰爭之神,威力很大,要是照人多的地方開炮地話,聚在一起聽演講的漢軍肯定會成爲活靶子,所以李雋要求把炮擊時間改在白天進行。??還給朱瑞祥下了一道與炮兵攻擊絕對不符合的命令,那就是不許照人多的地方開炮,往空地開炮。

這種本末倒置的命令,一生中不知道能遇到幾次。??頭一遭碰上這麼奇怪的命令。??朱瑞祥驚奇得眼睛瞪得老大,都不相信這是真的。??還是出於英明神武的李雋之手。??看着在炮火紛飛中越聚越多地漢軍,朱瑞祥終於明白李雋這一命令的妙處,那就是起個震懾作用,讓漢軍知道他們還處在炮火的威脅中。

最後,特種部隊要漢軍去給他們的親朋好友說道理,要他們不與朝庭對抗。??給洗過腦的漢軍馬上就散開,去找他們的親朋友好去了。??爲了讓漢軍放心,李雋要求他們做地不多,只有一條,就是不要拿起武器,其餘他們做什麼都可以,一旦拿起武器,格殺勿論。??對於這一點,給特種部隊洗過腦的漢軍自然是樂於遵從。

郭侃對東營加強了控制,除了派來新的主將外,還派來了一個執法隊,相當於現在的督戰隊或憲兵隊之類,目的是監視漢軍的行動。??漢軍聚在一起聽特種部隊演講,他們當然是要來干預,可惜的是,他們給火銃轟得血肉模糊,乖乖地倒在地上。

在特種部隊的努力下,東營漢軍很快就沒有了鬥志。??在東營搜索東營新主將的許光漢看看時機成熟,打成信號,火炮馬上停了下來,宋軍在黃漢,高達,趙良淳等人的帶領下馬上發起進攻。

宋軍手舉寶刀,寶刀在日光下閃閃發光,讓人心中生寒。??更讓漢軍奇怪地是,宋軍手中地刀舉得老高,就是不大落下來,大叫大嚷“有武器者誅!無武器者生!”數十萬宋軍大吼這句話,匯成一首驚天動地的壯歌。

此時地漢軍不要說放下武器,就是要他們拿起武器去殺蒙古人都沒有問題,紛紛拋下武器,跑得遠遠的,生怕宋軍再吼出一句“離武器近者死!”那就麻煩了。

這次戰鬥,攻心之策用得非常成功,當宋軍會師時,戰鬥也就結束了。??按照宋軍的想法,他們哪裡是在打仗,純粹就是在進行賽跑比賽,漢軍看見宋軍衝來馬上給讓出路,有些還給指點方位。??宋軍也不去理他們,只管往前面衝就是。

這次戰鬥創造了一個奇蹟,那就是被殲一方的傷亡很小,只有那些不夠幸運的傢伙給火炮誤炸造成的傷亡,其餘的都活了下來。??對於進攻一方來說,傷亡也是極小,小得幾乎沒有。??當然,這麼大規模的戰鬥,意外肯定是有,在意外中傷亡也是必然,總數不到五百。

以五百人的傷亡殲滅十萬人,這是奇蹟中的奇蹟。

當李雋在廖勝功和李庭芝等人的簇擁下出現在戰場上時,宋軍立即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勝利時刻的歡呼發自內心最深處,將士們無比高興。

漢軍受到感染,也跟着高呼萬歲。

按照現代人的觀點,萬歲聲是踐踏人權,對於這些一百多年處在異族蹂躪之下的漢軍來說,要他們高呼萬歲都不可得,此時方纔一圓先輩之夢,心中那個激動已經不是筆墨能夠形容的了,拜倒在地上,泣下沾襟,已是難以言語了。

自從宋室南遷以來,北方淪陷,北方人民先是處在女真的統治中,後是處在蒙古人的鐵蹄之下,異族在這片領土上爲所欲爲,燒殺搶掠家常便飯,北方人民忍無可忍,揭竿而起,奮起反抗,多少仁人志士爲此拋頭顱,灑熱血,心向朝庭,希望朝庭發兵北伐,解民於倒懸。

陸游的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說出了多少人的夢想,得到人們的認同。??然而,由於宋室的積弱,這一願望都沒有成真。??雖然先輩倒下了,但是他們把他們的心願留給了後人,這些漢軍不會記不得他們祖輩的心願,直到此時纔有機會對着漢人的皇帝高呼萬歲,心神激盪難已!這一聲萬歲聲得來有多不容易,有多少曲折,就是用光所有的言詞恐怕都說不清。

百多年的傷痛,百多年的委屈,百多年的心願,無人的夢,都在這無言的飲泣中!

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萬歲之聲,萬歲的呼聲直衝雲霄,響遏浮雲。

“孫將軍,該說的我都說了,何去何從,你自己抉擇吧。??”何靜站起身道:“我也該走了。??走之前,我提醒你一句:你聽聽這萬歲聲就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勝利,這是勝利之後將士們的歡呼,將士們對皇上的愛戴之情都在這歡呼聲中。??想想當年的真宗皇帝,當宋遼交戰之際,宋軍處於劣勢,士氣不振,真宗皇帝的御駕到達前線,將士們看見黃羅傘蓋,山呼萬歲,最終打敗了遼國。??現在的情勢與此大不相同,現在是宋軍強,而你們弱,你們的覆滅是遲早間事。??皇上仁德,不想做這種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纔派在下來向你曉以大義,要你認清形勢。??”

孫初想了一想,道:“你說的何嘗沒有道理,可是我要是投降的話,不就成了二臣?”

“孫將軍錯了,你這不是二臣。??二臣是指投靠異族的人,比如呂文煥,那纔是二臣。??你是漢人,你迴歸朝庭,這是歸順,名正言順之事,何來二臣之說。??”何靜整整衣衫,道:“皇上要我捎一句話給你。??”

孫初眼睛放光,道:“陛下雄材大略,詩才卓爾,《罵賊詩》罵死呂文煥,橫批一幅氣死伯顏丞相,陛下的話一定讓在下茅塞頓開。??願聞其詳。??”

“謝謝孫將軍對皇上的讚譽。??”何靜先是道謝,接着道:“不過,孫將軍恐怕要失望了。??皇上這句話是曹子建的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下言盡於此,孫將軍何去何從,儘快抉擇吧。??要是遲了的話,這裡就不是你我敘舊的說話聲,而是將士們高呼萬歲的歡呼聲!”

“何大人請留步。??”孫初忙叫着急欲離去的何靜,道:“我願意歸順朝庭!”

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46章 異軍突起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7章 駕臨劍閣第35章 皇城激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8章 寧波海戰第77章 復仇火焰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52章 阿鼻地獄第58章 突出部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68章 合圍汴京第4章 賢德皇后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62章 世外高人第31章 新技術(上)第31章 細菌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39章 壯懷激烈第34章 戰略轉折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3章 叩闕事件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5章 花好月圓第85章 威震東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57章 突圍之戰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68章 宮闈秘情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31章 新技術(上)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48章 各出奇謀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49章 揮師洛陽第20章 生財之道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48章 寧波海戰第14章 糧食危機(下)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12章 軍事學院第16章 亂臣賊子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80章 直奔日本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77章 復仇火焰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3章 佛門弟子(下)序言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章 政治黑手第1章 政治黑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34章 戰略轉折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
第5章 名臣氣節(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7章 戰爭措施(上)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76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27章 鐵血雄師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46章 異軍突起第5章 名臣氣節(中)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7章 駕臨劍閣第35章 皇城激戰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48章 寧波海戰第77章 復仇火焰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2章 威振異域第52章 阿鼻地獄第58章 突出部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68章 合圍汴京第4章 賢德皇后第18章 戰爭措施(中)第62章 世外高人第31章 新技術(上)第31章 細菌戰第25章 臨安血戰(中)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39章 壯懷激烈第34章 戰略轉折第6章 大戰伏牛山第3章 叩闕事件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5章 花好月圓第85章 威震東洋第57章 突圍之戰第57章 突圍之戰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21章 經濟對策(下)第90章 忽必烈之死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66章 王師已定中原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68章 宮闈秘情第51章 殘暴的旭烈兀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31章 新技術(上)第10章 戰略佈局第40章 釣魚城之戰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17章 初戰告捷(中)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48章 成都戰役(上)第48章 各出奇謀第53章 博爾忽入伏第49章 揮師洛陽第20章 生財之道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48章 寧波海戰第14章 糧食危機(下)本書部分書目公告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12章 軍事學院第16章 亂臣賊子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3章 叩闕事件第15章 新式武器(下)第80章 直奔日本第80章 元太子真金第77章 復仇火焰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62章 世外高人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7章 大都血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3章 佛門弟子(下)序言第三 卷汴京篇序免費第27章 臨安大捷(上)第1章 政治黑手第1章 政治黑手第31章 新技術(下)第34章 戰略轉折第34章 戰略對話(上)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28章 多情皇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