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開發廣州(下)

“海途遙遠,補給困難,可以把船造大些,裝上泥土,帶上種子,種些蔬菜,既可以讓水手觀賞,還可改善生活。”李雋心思細密,交待細節。(按:據考,鄭和下西洋的船隻上就專門有種植蔬菜的空間。)

李雋如此細密的心思,不是度宗能夠做到的,文天祥等人震驚不已,感佩得五體投地,道:“皇上聖明!皇上仁德!”

李雋嚴肅地道:“海外多奇事,與大宋不同,切不可自侍天朝上國不尊重他國的風俗,三佛齊的風俗是不能摸小孩的頭,要是摸了,就會結仇,小孩的父親非把你殺了不可。”

中國風俗摸小孩的頭是很親熱的動作,沒想到三佛齊竟然有如此古怪的風俗,文天祥等人覺得不可思議,還是點頭稱是。(按:三佛齊就是現在的馬來西亞一帶的一個強國。倭國都知道是小日本。身毒是現在的印度。)

“講課也沒有這麼費口水嘛。”李雋感到口水有點少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道:“這些國家不僅風俗不同,語言也是不同,商隊要和當地人打交道將非常困難。朕的意思是,從貿易所得中撥出一部分銀兩,從長年進行海外貿易,懂得當地語言和人文地理的人中篩選出一批,發給他們薪俸,要他們教授給其他人。優秀者,可以給予爵位。教授的對象可以從那些有才有德的學子中篩選,優秀者不僅給予薪俸還給予爵位,甚至可以做官。”

“皇上聖明!燭照萬里!”文天祥等人中知曉商隊往往受制於語言關,鬧出很多不該有的麻煩,這也是制約宋朝海外貿易擴大的一個原因。要是按照李雋所說,要不了多久,就會有一批掌握語言,瞭解異國風情的翻譯人才,海外貿易就容易多了。

中國歷史上有一條爲歷朝歷代奉爲經典的治國策略,那就是“重農抑末”,重視農業,抑止商業的發展。這一傳統政策在歷史上起過極爲重要的作用,本身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

重視農業固然是好事,要是把農業視爲唯一重要的行業,反而會束縛歷史的發展,明朝末年出現的資本主義經濟之所以被扼殺在搖籃中,和這一思想不無關係。李雋力主貿易,販有市無,促進了商業的繁榮,打破了這一傳統政策,爲實現生產力結構的多元化滌訕了基礎,爲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誕生做好了準備,進而把中國這個歷史上典型的農業大國變成一個農工商服務業並存發展的新型國家。

李雋這一決策,其歷史意義非常深遠,從短期來說,直接促進廣州的海外貿易,使廣州逐步成爲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積聚了大量的財富。從長期看,使中國以廣州爲開端,逐步走上了重商主義的強國路線,導致了一系列新生事物的產生,比如海關的設立,專門處理海外貿易。借鑑廣州成功的經驗,在全國推而廣之,修建開發了香港,澳門,深圳,上海,大連,青島,旅順,威海衛這些在歷史上已經存在或尚未存在的港口城市,有力地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帶動全國的大開發。

戰爭是流血的傷口,往往使得國家越來越弱,經濟實力嚴重下降,在李雋新政的治理下,南宋不僅沒有給削弱,反而獲得了更加充足的財政收入,經濟實力越來越強,爲擴軍備戰,完成華夏的大一統做好了物質上的準備。

因而,這次御前會議是中華新史的開端,影響到的不僅僅是中國歷史的走向,而是整個世界的歷史走向。新商路的開闢,新大陸的發現,促進了世界的交流,爲世界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按:著名的經濟學創立者亞當·;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一書中揮舞自由貿易的大棒把重商主義鞭笞得體無完膚,而德國著名的經濟學、也是務實的外交家李斯特卻提出了相反的理論,他認爲:重商主義是發展和保護民族工業的一劑良葯。事實證明,英國的工業革命是在重商主義的保護下完成的,要是沒有重商主義這把保護傘,工業革命會有那麼順利嗎?這很難說。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鼓吹自由貿易,那不過是一個幌子,真正使用的還是李斯特的理論,借自由貿易這面旗幟保護民族工業之實。比如說老美,整天打着自由貿易的旗幟,要求別國開放軟件市場,好讓獨霸天下的微軟殺個片甲不留。老美之所以敢打自由貿易這張牌,是因爲在軟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具有競爭優勢,要是別國實行自由留易,後果是不言自明的,微軟會把別國的軟件產業摧毀。在不具備競爭優勢的行業,比如鋼鐵行業,老美就不敢打自由貿易的旗幟,想盡一切辦法保護美國的鋼鐵行業,甚至不惜動用蠻橫的“超級301法案”。

依照我的觀點,推行重商主義是一個國家發展民族工業必不可少的手段。重商主義能夠很好地保護民族工業,在李雋治理下的南宋走上重商主義之後會有一系列的好處,到時會一一介紹出來,在此不再贅述了。)

正在君臣談興正健的時候,全皇后急急忙忙地衝了進來,道:“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壽和聖福要去出家。”

“出家?”李雋暈乎乎的,安慰全皇后道:“你別急,慢慢說,說清楚。”

全皇后嘀咕一句:“這麼大的事,還不急,那要什麼事纔算急?”喘口氣道:“皇上,事情是這樣的。壽和聖福好像是在看一本什麼帳冊,一邊看一邊流淚,飯也不吃。我看皇上忙着作畫,就沒有啓奏皇上。剛纔,壽和聖福把帳本往地上一扔,罵了一句‘賈似道,好你個賈似道,老太婆待你不薄,你居然如此陰險,殘害了多少無辜的百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大宋律法沒有饒過你。’接下來,她老人家就要人收拾東西,說要去棲霞寺長住。”

謝道清看的不是別的,是賈似道家產明細表,也就是一本帳本,詳詳細細地記載着賈似道家產數目和來源,也可以說是賈似道最有力的罪證。這都是百姓叩闕之後李雋特地拿給她看的,目的是要讓她知道賈似道的罪行,免得以後再舊事重提,節外生枝。

李雋暗暗好笑,心想謝道清的性格多變,拿不定主意,還真的不假,之前是死活不肯殺了賈似道,現在是巴不得多殺幾次。這臉變得說句不太好聽的話,比脫褲子還快。

謝道清去和尚廟長住,和出家差不多,這有關皇家尊嚴,怪不得全皇后如此着急。李雋微微一笑,一點也不急,道:“走,去看看。”

文天祥他們站起來,就要跟去,李雋擺擺手道:“你們在這裡等我,我一會就回來。”心裡想的是:“你們現在跟去了,她就真的要去找和尚解寂寞了。”

文天祥他們無奈地搖搖頭,只好坐下來,心裡想的是謝道清真會添亂的,這都什麼時間了,她還有心情去和尚廟長住。蒙古大軍一圍城,還不把她給抓起來,那樣的話,造成的影響就大了去了,以她要脅皇上還得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淨添亂!”文天祥他們在心裡如是腹誹謝道清。

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10章 臨安新貌第66 古剎梵聲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42章 閃電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67章 再戰郭侃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57章 郭侃受命第64章 渭水軼事第78章 以血止血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52章 阿鼻地獄第57章 郭侃受命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36章 十萬火急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48章 各出奇謀第72章 重拾民心第63章 再接再勵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5章 花好月圓結束感言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76章 血債血償第36章 援軍到來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55章 圍困郭侃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4章 誓師北伐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59章 長江水道第48章 寧波海戰第51章 西進北上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59章 長江水道第26章 揚州會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46章 還我河山第47章 火燒碭山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9章 婦女權益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52章 伏兵四起第26章 揚州會戰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42章 閃電戰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63章 淮西混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64章 渭水軼事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32章 鄂州惡戰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72章 逼降漢軍第24章 全民教育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67章 另類研究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62章 世外高人
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73章 圍殲郭侃(上)第10章 臨安新貌第66 古剎梵聲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42章 閃電戰第22章 淮西兵變(上)第67章 再戰郭侃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57章 郭侃受命第64章 渭水軼事第78章 以血止血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52章 阿鼻地獄第57章 郭侃受命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36章 十萬火急第15章 新式科技(上)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48章 各出奇謀第72章 重拾民心第63章 再接再勵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5章 花好月圓結束感言第56章 東線圍殲戰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68章 大破郭侃(上)第76章 血債血償第36章 援軍到來第6章 威壓權臣(下)第55章 圍困郭侃第26章 航海時代(上)第63章 和尚原誓師第49章 揮師洛陽第44章 誓師北伐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59章 長江水道第48章 寧波海戰第51章 西進北上第4章 威懾羣臣(下)第59章 長江水道第26章 揚州會戰第15章 新式科技(下)第46章 還我河山第47章 火燒碭山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41章 整訓軍隊(上)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39章 臨安解圍(下)第20章 經濟對策(上)第2章 幕後主使第31章 新技術(下)第15章 英雄歸來第10章 敵後戰場(上)第38章 忽必烈震怒第42章 遠洋艦隊第39章 婦女權益第54章 圍殲博爾忽(上)第29章 新的威脅(下)第82章 北伐燕雲第27章 臨安大捷(中)第64章 郭侃的末日第52章 伏兵四起第26章 揚州會戰第56章 圍殲博爾忽(下)第26章 航海時代(下)第49章 成都戰役(下)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17章 初戰告捷(上)第30章 衝冠一怒(中)第42章 閃電戰第14章 糧食危機(中)第63章 淮西混戰第18章 重慶戰役第64章 渭水軼事第38章 臨安解圍(中)第32章 鄂州惡戰第12章 新事新氣象(下)第8章 運籌幃幄(上)第73章 關中父老第72章 逼降漢軍第24章 全民教育第50章 攻佔松江第13章 佛門弟子(下)第3章 悲慘人生第64章 馳援江南第14章 糧食危機(上)第33章 大都風雲(下)第67章 另類研究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下)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14章 新式裝備(上)第62章 世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