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是在實幹中成長起來的,而經濟學家是在學術中探討和總結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家的觀點更客觀,更能聯繫實際、比較實用,所以企業家偏重於幹;經濟學家的觀點傾向於主觀認爲,並且大多滯後,屬於總結性的觀點偏多,所以經濟學家偏重於說。
什麼意思?
因爲兩者有着本質上的區別,所以我們在網絡、報刊上更多的是看到某某經濟學家對某某領域、某某產業的觀點和看法,很難看到真正企業家對某個領域、某個行業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就造成了經濟學家氾濫,只要你臉皮夠厚,敢對某某領域某某產業胡說八道一番,都會被冠以某某經濟學家的頭銜,然後招搖過市、四處演講評論。
華國的人民還沒吸取到教訓,或者說正在經歷‘經濟學家’、‘專家’氾濫的場面,可美國人民早把經濟學家的話當屁話。相比於經濟學家的話,他們更信任企業家的話,這又是爲什麼?
乾和說差別太大,因爲說永遠不會錯,即便是錯了,再換一種自圓其說的說法就行了,不用負什麼責任。可實幹不行,要麼成功,要麼失敗,你沒得選擇,所以你在幹之前,就要想好若干應對的方法;不然失敗了,你要承擔所有的責任。因此,企業家會謹言慎行,不會輕易發表看法和觀點,一旦發表了,那就是他有把握的觀點和看法。
可美國人民真瘋了,把經濟學家的告誡全當放屁,把企業家的看法當成了金科玉律。
英特爾公司的口號是:趕快跳上互聯網的高速列車,否則你將死無葬身之地!
已經現實贏利的aol更是義無反顧,其總裁吉姆.金賽聲稱:根本沒時間考慮所謂的“泡沫問題”,他覺得也沒必要向市場解釋爲什麼會出現虧損或贏利,因爲他還有更多有價值的事情去做。
“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個念頭是,互聯網是以每年2300%的速度在增長,aol也要以每年23倍的速度向外擴張。”
完了,由李家明挑起的論戰,隨着無恥的丁雷他們,把半年前英特爾公司的口號和aol總裁的公開表態、以及記者們遠赴重洋的採訪實錄貼上網站,李家明可謂是全面敗落,起碼在輿論上一邊倒得慘敗。
‘大話王’
這是李家明的新花名,與sohu競爭得最厲害的中華網最早在評論裡給他冠以‘大話王’的美名,再到網易、tom等等。李家明的大名,可謂是天下皆知,連在他積威之下不敢胡說八道的fm365的ceo周東旭,都敢在電梯裡和他玩笑幾句。
可是,以一億人民幣入主‘極速’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鍾朝誠不以爲然,他是見識過李家明的穩重、狠辣,敢打包票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李家明絕對不會這樣大放厥詞。鍾朝誠本人也是學經濟的,而且有碩士學位,仔細分析正反雙方的觀點、數學模型,不敢斷定哪一方是正確的,但非常理智地選擇了保守——接受軟銀的融資。
不能再拖了,眼看着鍾朝誠選擇融資,正跟高盛、yahoo扯皮的顧震雲和章昭洋也立即決定融資。
5000萬!
5000萬!
9800萬!
三者的估值都是美元!
這他媽/的就是火上澆油,一兩年工夫,sohu大廈裡又冒出三家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中關村裡的老闆們簡直就瘋了。風水寶地啊,有些進駐不了這幢大廈的老闆,跑到一至四樓的電子市場裡跑馬圈地,以高價轉讓那些商鋪,再改成辦公室。
這火熱的場面,誰他/媽的會信李家明那一套?
可天下也有清醒的人,比如來北平找李家明談判的馬鄖。
這兩年阿里一直保持着贏利,連續被李家明融了兩輪資後,更是不差錢。這老小子腦子一熱,將公司從杭城搬到了滬市,結果撞了個鼻青臉腫,又跑回了杭城。可這老小子的運氣好啊,回了杭城就時來運轉,被高盛一位姓蔡的投資經理看中了,深談幾宿後居然辭職去給他當副手,還鼓搗出個合夥人制度。
要搞合夥人制度,最大的股東李家明就繞不過去,雖說協議上保證了馬鄖有45%投票權,那幫創業元老也聽他的,可那幫創業元老只有期股無權投票。如果沒李家明點頭,他別說達到2/3的票數,去制定能影響股權結構的根本制度,連過50%都不行,因爲第二大股東yahoo正恨不得跪舔李家明。
馬鄖可是聽楊至遠說了,yahoo正和hh談投資,金額達到了嚇死人的20億美元。相對於那案子,阿里這點算個屁,搞不好就讓yahoo當添頭送人了。
有朋自遠來,正忙着論文答辯的李家明只能停下手裡的活,跑來陪這醜人喝酒,可這醜人當着馬樺騰他們的面就道:“兄弟,你夠陰的啊!”
“什麼?”
“你認準了股市泡沫,還跟yahoo談融資?這要是一破,楊至遠不死也脫層皮!”
能出頭的人,沒幾個是好人,以傳統道德來說,稱之爲人渣都不爲過。隨手就給李家明釦個帽子,不就是想讓他退讓,答應搞合夥人制,以保證對公司的控制權?
“你知道個鳥!老子費盡口舌,他都不聽老子的,與其讓他見財化水,還不如送給老子做事。”
“得了吧,我都勸動了,你那張能把死人說活的嘴,還會勸不動?”
有點意思了,李家明玩味道:“說說,你怎麼勸的?”
“他的股票值100億,套現1/3以防萬一,你就真沒想過這樣勸?”
媽的,習慣了把所有籌碼都扔桌上,居然忘記了不能把所有雞蛋放一個籃子裡,李家明認輸道:“你吊!這幾年走得太順了,總是習慣豪賭。”
可即使是認輸,李家明也幾次把話題扯開,絲毫不接他那合夥人制的茬。
沒辦法嘍,大家都是個性極強的人,不可能讓某人絕對控制公司,沒辦法說服李家明的馬鄖,只好按照李家明設定的話題談互聯網泡沫。這次他從楊至遠那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融資,李家明又不缺錢,居然還不跟進?
“還記得上次我跟你說的事嗎?”
“操,你不是真的準備幹了吧?”
李家明正煩着呢,收購帝盟不過是個糊弄yahoo的藉口,可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纔是個真正費錢的事。現在的技術條件不成熟,想開發一個那樣脫離實際的系統,那得花多少錢?
王志棟他們大概估算過,沒五六億美元,談都不要談。軟件研發就要這麼多,硬件開發呢?而且這是有風險的,得先做模擬手機積累技術,搞不好扔幾億下去泡都不冒一個。
不從yahoo那搞筆錢墊底,李家明也下不了那決心。敢全部押上的是賭徒,不到萬不得已,哪個成功後的人會那麼幹?
可看現在越來越瘋狂的股市,李家明真不敢保證能搶在泡沫破滅之前,跟yahoo達成投資協議,更不敢保證泡沫會在sohu股票禁售期後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