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

曹孟德要屠徐州,管不着燕北什麼事,何況他和陶謙還有血仇在身,巨馬水沒殺了陶謙是他運氣好,下一次戰場相見燕北照樣也要殺了他。徐州的百姓要被屠,實際上也管不着燕北什麼事,路遙千百里,天底下人這麼多,總是他管不到的。

但燕北要管。

沒拿下中原的曹操,纔是好曹操啊。和陶謙一起對抗曹操的劉備,燕北希望他們三個打到地老天荒,誰也別死了,誰也別輸了。

公孫瓚死後,袁紹打東萊前。這段時間足夠讓燕北弄清楚許多事情,比方說,曹操屠徐州是單純的報父仇嗎?

當然!當然大部分是爲了復仇。

燕北收到曹操要屠徐州的消息時想了很久,最後決定無論曹操的動機是否單純,都要制止……這是制止曹操得到徐州、擴大地盤成爲天下第三個擁有二州地盤之諸侯的唯一手段。

簡單,有效。

曹操被鮑信等人推舉爲兗州牧,隨後的施政受到本地士人的強烈反彈,以至於除了抵禦外敵之外近乎毫無建樹,只靠着幾個潁川智囊幫助施政。那麼他打下徐州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徐州本土的士人同樣會帶給其強烈反彈;戰火會毀掉徐州今年七成的收成;緊跟着便是層出不窮的叛亂與幾十萬飢腸轆轆的災民。【】

燕北是很願意給曹操帶來麻煩的,甚至比解決袁紹帶給自己在東萊郡的麻煩更加熱情。

更何況,拿東萊一郡換冀州全境安定再加上陳留郡這個添頭,值啊!

太值了。

燕北打的算計就是曹操不會同意,甚至理都不會理會自己派去的使者孫綜……所以在孫綜走後他還派人給宋總送去一封密令,因爲這密令是不能叫韓馥、黑山、白波等人知曉的。

‘操不允,則傳徐州郡縣,燕某將攻陳留爲其民復仇。’

曹操同意了,徐州他便拿不下,拿下了也燙手;曹操不同意,燕北便有了攻打陳留的藉口。

更何況無論他同意不同意,燕北輕飄飄地派個說客去聊幾句話,徐州百姓便能記住遠在北方的燕將軍之仁德,這是多好的事情?

如果以後會與陶謙一戰,說不準會有百姓簞食壺漿迎燕師呢!

“袁本初派兵進青州,渤海水師壞黃縣港口,圍我千餘士卒於城池,南北長山島、大黑山島多半也已失守。目下我軍有張儁義校尉部屯於渤海之北的河間莫縣,高將軍屯兵信都,麴將軍屯兵鉅鹿……議一議,如何在三個月收拾河北之地,都說說吧。”

三個月,盡收河北之地?

“將軍這……”

閻柔耐不住性子,開口卻發現老資格的遼東衆諸如王當、李大目,還有潘棱等人皆未開口,就連郭嘉徐庶這兩個偏將軍、裨將軍的幕僚都不說話,自己開口似乎有些唐突,話便噎在口中說不出去,便聽燕北笑道:“且說。”

閻柔這才細細思慮後說道:“屬下唐突,還望將軍勿怪。屬下絕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論地域,將軍有幽州之廣、冀西之闊;論軍卒,將軍有十萬帶甲且挾烏桓鮮卑之利,皆遠勝袁紹。可渤海雖是一郡,卻好似一州,其漁鹽、鐵監,皆不遜遼東,袁氏經營久已、施恩亦是久已。目下我弱地強,宜今日一城、明日一縣,緩緩蠶食徐徐圖之,望將軍明鑑。”

燕北隨着閻柔的話臉上揚起笑意,擡手道:“有見地,大善。”

但說完之後,卻沒有順着閻柔的話去說,而是轉而望向其餘衆人,等待他們的意思。單憑閻柔此次進言,燕北便決定今後對其委以重任。

潘棱笑起來無比地憨,仨月吞併河北,這幽州和冀州合在一塊不就是北方了?好傢伙,若能成真,自明年開始他們君侯可就過河都不用舟了!

王當和李大目更不必說了,他們和潘棱一樣,頭腦裡想的基本上都是與戰局無關的事情。他們不指望自己說出什麼有見地的話,也知道燕北沒指望他們破敵之策說個一二三。

要他們陷陣殺敵,抱着必死的決心那是家常便飯,可若要他們去想什麼‘破敵之策’,未免是強人所難了。

郭嘉拱拱手說道:“將軍,閻司馬說得有理,徐徐圖之是穩中求勝,渤海雖可比一州,但袁氏治下城池不過雙十之數,便是一城一地三月亦是足夠,唯一的難點,在於其督淳于瓊所率顏文二將屯於武邑的那支兵馬罷了……至於清河呂奉先,不過是首鼠兩端之人,未必會真爲袁氏與我等死戰,何況他也盯着曹操呢。”

郭嘉說到這就笑了,這麼想來曹操真是不容易,陶謙和劉備合夥準備和他在徐州打一仗就算了,燕北和呂布還都算計着他……這幾個鄰居,真是沒個好東西!

不對,袁紹對曹操還是很好的。

“武邑的淳于瓊?那是先帝時的人物了,燕某還在邊境上作匪,人家就是朝廷八校尉,不可小覷……調麴義和高覽一同對付他!”燕北眯着兩眼,淳于瓊和顏良文丑這三人,即便擊敗公孫瓚讓他變得有些狂妄,卻也絕對不會小瞧了他們,當即挑出自己部下最得力的大將,隨後說道:“潘校尉,你領本部前往鉅鹿吧,那裡多山澤,你的部下熟悉地勢;王校尉前往常山,守備常山中山一帶。眼下冀州粗定,燕某最擔心的並非對外作戰,而是兵馬調動後郡縣動亂,你們要代我多多彈壓。”

二校尉領命應諾,又召來傳信軍卒道:“對了,去向高將軍傳令時找到太史校尉,讓他在與淳于瓊戰後帶本部回鄴城。青州是他的家鄉,東萊的事於子義而言怕是切膚之痛,等掃平了袁紹鎮守渤海的這支軍隊,和我一同去青州走走。”

這話雖說的是走走,可難道還真能是走走那麼簡單?

“行了,都下去吧,該出征的出征,該調動的調動。”燕北揮手屏退衆人,端起冰碗卻發現早就化成一碗水,不由莞爾地再度放下,口中喃喃道:“汶縣水寨,應當也知曉了吧?”。

a

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六章 鎮關中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
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十三章 教習弓術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六章 鎮關中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跳起來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五十五章 震天鑼鼓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