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

新書推薦:

歐景心接着說道:“不過這個聯合軍團的兵力和裝備短期之內是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根據中情局、戰情局的專業分析,目前協約國能夠抽調到亞洲的兵力主要來源是英國和日本,當然日本要佔更大頭。除了剛纔所說的四個外籍僱傭團之外,英國在香港還有六個火槍營,西藏有一個野戰團和一個外籍混編團。”

何福光問道:“總兵力大約多少?”

歐景心說道:“英國兵力應該只有八千人左右,而這其中大部分不是正規軍。諸位應該清楚,所謂的外籍僱傭兵團幾乎連二等兵團都算不上,尤其是混編外籍兵團,人種複雜、宗教信仰複雜、語言複雜,協調力和戰鬥力大有侷限。”

吳紹霆當然很清楚英國在印度目前的狀況,幾乎所有精銳資源全部投入到歐洲戰場,留在亞洲的所剩無幾。他甚至懷疑這倉促編成的四個外籍兵團會不會都是老弱病殘,連武器都還是燧發火槍、鳥銃之類。

歐景心繼續說道:“日本在臺灣的兩個師團已經全部抽調到朝鮮,這次越南聯合軍團的組建,他們可能會從本土抽調一個師團的兵力,當然,這是我們做出的最大估算。以日本目前的財政和戰爭消耗,他們很難維持兩個大型戰場的開銷。更何況越南和西南中國根本不是日本的利益範圍。”

何福光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日本人只會慫恿英法兩國在越南發起行動,他們真要加入聯合軍團只怕不會那麼容易。照此推算,法國人應該不會有太多做爲了。”

歐景心說道:“是的,法國本土的戰況越來越艱難,德國在一個半個月之前發動了凡爾登戰役,這可是一場高消耗的大型會戰,單單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裡雙方几乎損失了數萬兵力。不過法國在印度支那聯邦有一個大約三千人的常備兵團,海軍方面還有一支南洋巡邏艦隊,大部分是一千噸位以下的內河艦艇,只有一艘圖爾維爾號裝甲巡洋艦。”

何福光一邊思考着一邊問道:“法國人應該還有一些可以控制的地方軍隊。”

歐景心回答說道:“是這樣的,越南軍隊,暹羅軍隊,都是一些殖民地本土軍隊。不過這些法國人同樣擔心這些軍隊,畢竟他們在南亞的統治不像英國人對印度的統治,爲了更容易掌握這些國家政權,西方人不會給本地軍隊裝備精良的武器。”

這時,吳紹霆不動聲色的說道:“我記得張盛霆涉外公司有一套不同程度的應急方案,包括收買當地軍隊。情報部門對此有沒有做過相關評估,一旦戰事爆發,我們能通過收買噹噹地軍隊來瓦解敵人的勢力可行性是多少?”

歐景心不能確定的說道:“誠實的說,這方面目前還無法說的準。但根據我們的預測分析,完全不需要多此一舉,只要擊敗了越南聯合軍團,整個南亞的被殖民國家都會引起政治大地震,很有可能促成一批民族獨立運動家的出現,來推翻遭受奴役的傀儡政權,這其中不排除有地方軍閥參與的可能性。”

吳紹霆微微點了點頭,近代亞洲的殖民統治造成的民族x矛盾,這一點是自己發動南亞戰爭最好的契機。他鄭重其事的說道:“情報部門要做好相關的工作,要像朝鮮那樣儘快找到可以利用的代理人,好好利用這一點,我們才能佔據優勢。”

鄧鏗應道:“這一點我會親自跟進。”

吳紹霆接着又說道:“南方兩個集團軍準備的怎麼樣了?”

陳炯光坐直了身子,一絲不苟的說道:“請元首放心,廣州和昆明從年中開始就已經蓄勢待發,如今早已進入最高等級的備戰狀態,隨時可以發動進攻。不僅如此,我們集團軍的情報機構業已疏通所有渠道,香港、西藏安排好了接應工作。”

吳紹霆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我決定策劃一系列‘斬首行動’。你們都是跟我一起經歷過廣東戰爭的,當時爲了扭轉戰爭局面,同樣制訂了一套‘斬首行動’的計劃。”

何福光立刻問道:“元首的意思是指,派出特種部隊執行鍼對敵人首領的計劃?”

吳紹霆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沒錯,就是這樣,香港、西藏的戰事我不希望拖的太久,如果可能的話,在越南甚至南亞的戰爭我也不希望拖延的太久。”

何福光進一步問道:“那元首,您打算如何安排斬首行動?直接殺死總督和高級將領?”

吳紹霆略略沉思,說道:“如果可能最好能抓活的,一則是要注意我們的名聲,二則有這些人質在手裡,以後總會有用處的。當然,未必一定要抓活的,畢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如何以戰爭大局爲重,只要能贏的戰爭,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

何福光說道:“我明白了,我會親自給集團軍司令部下達指示。”

吳紹霆補充的說道:“具體計劃由下面來負責安排,不過不必急着開始行動,當務之急我們還是要走好輿論這一步。這是我們整體行動的開端信號,只要國內的情緒沸騰了,接下來一切就能順水推舟。”

隨後,會議上又進行了更詳細的討論,陳炯光把南方兩個集團軍的戰略計劃草案做了彙報,鄧鏗也把與德國人的聯絡進展交代了一下。既然中德盟約正式曝光,中國以同盟國身份加入世界大戰陣營,做爲亞洲重要的戰略核心部分,中國自然要拿這個幌子來向同盟國的老大哥討要一筆經費。

在中德外交的事宜上,吳紹霆做了一些交代,他讓鄧鏗回頭給外交部去一封電報,派伍廷芳親自到德國公使館會見德國公使辛慈,並且質問中德盟約曝光是否由德國故意泄露。先把氣勢打出去,然後再開口要錢,無論能要多少都比沒有得要強。

十二月註定不是一個寒冷的冬季,在之後的幾天時間裡,中國國內各大報紙報道了關於“中德盟約”的消息,南京總統府在沉默了數日之後,正式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承認中德盟約的存在,但沒有表示中國將會以同盟國身份介入歐洲戰事。

然而沒過多久,十二月一日那天吳紹霆於奉天召開緊急會議的內容也不脛而走。這自然是吳紹霆故意安排的風聲,他讓一些元首行營的官員私下把消息散播出去,包括自己在會議上鄭重其事的講話。

很快,這股旋風就席捲了整個大江南北,甚至還刊登到了歐洲諸國的主流報紙上。

南京總統府新聞部配合這些消息,開始鼓吹中國與德國結盟的原因,不管其內幕究竟是什麼,對外而言一律是遭受列強的壓迫,爲了保衛中華民國的國權利益,只能藉助同盟國陣營的援助來對抗外來威脅。

“這一點毋須多疑,從青島戰爭我們就不難看出,協約國遲早會進一步瓜分我們中國,日本遲早會進一步吞併中國領土。”

“日本所謂的大陸政策,這已經是忍無可忍的威脅!”

“沒有德國提供超過兩億帝國馬克的資助,南北鐵路不可能在一年之內竣工,青島戰爭更不可能三天大獲全勝。”

“英國人在策劃西藏分離,沙俄人一直鼓吹蒙古x獨立,東洋小鬼子更是厚顏無恥的制訂所謂的大陸政策。這就是協約國的嘴臉,這就是協約國的陰謀,現在不反抗待在何時?”

“朝鮮戰場上我們已經勝利在望,這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好時候,中華民族不應該再懼怕那些紙老虎!”

無論是在北京、南京、廣州、武漢這樣的大城市,又或者是在其他小縣小鎮,市面上到處流傳着諸如此類的言論。時評專家,著名學者,政府官員,紛紛在報紙上發表自己的言論,聲援南京中央政府向協約國開戰,收回協約國在華所有特權,維護完整的國家主權利益。

在這樣強烈的輿論氛圍薰陶之下,知識分子們熱血衝動,老百姓們情緒激烈,在他們眼裡不必關心更深層次的東西,只知道誰在欺負中國,誰又在保護中國。“好”和“壞”就這麼簡單。元首吳紹霆給國內帶來了和平,結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改革稅政、肅清吏政,解決了許多就業問題,改善農業、發展工業,這些都是難得一見的大實事。

更重要的是,元首吳紹霆喚醒了中華人民的民族性,將一個貧弱、受人欺凌的弱小民族,一躍而起轉變爲與列強爭雄的大國風範。

這些年來,吳紹霆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恢復中國“亞洲大國”的身份地位。

在新聞部和各情報單位的輿論監控之下,國內的氣氛很快狂熱起來。

經過幾天時間的分析和調查,新聞部很快發現國內對中德盟約事件,更多表現在寄託着強國強民的願望上面。隨即在緊接着的宣傳煽動過程中,新聞部更多的在民族主義上投入手筆,大肆鼓吹中華民族的優越高等。

配合硬性的輿論宣傳,大學裡舉辦學術講座,社區開辦公益路演,用工單位張貼大字報,村鎮則召開集體大會。這些活動全部是爲宣揚民族主義做鋪墊,把中國五千年優越文化全部掏箱底的拿出來,什麼漢唐時期先進文化、什麼四大發明絲綢之路、什麼天朝上國,但凡是值得稱讚或者值得意淫的物事,經過包裝之後全部拿出來做典範。

歸根結底一句話,那就是中國自古以來是全世界領先的國家,如今中華民國不僅要恢復這些過往的殊榮,還要把這份殊榮提升到更高的檔次。

一股狂熱的民族主義旋風很快形成,由上而下的席捲了全中國。

國民們徹底沸騰了,就連家庭主婦、深閨繡女們都認爲中國應該更加富強,而要證明中國富強的方式那就是與世界列強爭雄。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632章 ,夾擊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645章 ,遷徙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16章 ,千總衝突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35章 ,條件第191章 ,老狐狸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732章 ,答應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1027章 ,在越南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482章 ,宋教仁到訪第969章 ,強攻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439章 ,見面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530章 ,急流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763章 ,孫傳芳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232章 ,暴風雨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424章 ,在日本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29章 ,又見刁蠻第6章 ,將軍召見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638章 ,分割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914章 ,變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48章 ,血性之怒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370章 ,梁啓超第281章 ,伏擊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1020章 ,列車炮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220章 ,岑春渲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
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632章 ,夾擊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645章 ,遷徙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16章 ,千總衝突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35章 ,條件第191章 ,老狐狸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732章 ,答應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1027章 ,在越南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482章 ,宋教仁到訪第969章 ,強攻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439章 ,見面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530章 ,急流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763章 ,孫傳芳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232章 ,暴風雨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424章 ,在日本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29章 ,又見刁蠻第6章 ,將軍召見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638章 ,分割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914章 ,變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48章 ,血性之怒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370章 ,梁啓超第281章 ,伏擊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1020章 ,列車炮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220章 ,岑春渲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