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

新書推薦:

工人們爲什麼在面對槍炮時依然選擇前進,是因爲他們已經絕望了,對沙皇政府的絕望,對以往所有革命手段的絕望,對生存下去的絕望。!。然而在這些絕望中間仍然保留着唯一一絲的希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夠活的更好。

他們願意用這種流血犧牲,來向沙皇政府發起最後的控訴,哪怕這是以卵擊石!

雖然沙俄國內下對工人暴力反抗沙皇軍隊的行動愈演愈烈,對革命派的同情心理也越來越廣泛。許多警察、士兵甚至那些剛從歐洲回來的沙皇軍隊,紛紛開始露出動搖的心態。

從二月下旬開始,參與鎮壓工人運動的軍隊逐漸開始儘量避免與工人發生衝突,除了莫斯科之外,其他城市的傷亡有明顯下降。

甚至保衛冬宮的沙皇禁軍部隊都開始向着革命,他們在私底下集結,討論現狀、痛斥現狀。到了三月一日這天,所有的中下級軍官發佈了一份聯合請願,希望沙皇能夠體恤國內民情,接受資產階級政治改革。

正是這份聯名請願,立刻讓尼古拉二世感到恐慌起來,他萬萬沒想到革命分子竟然滲透到自己眼皮底下。他不清楚禁衛軍中到底有多少革命人士,更不清楚禁衛軍是否會做出更激進的行動。在這樣的心理之下,他只好先採取安撫手段,鄭重其事的對軍隊下達命令,所有士兵原地待命,停止與工人發生衝突,同時也要求工人們停止暴x動,等待國家召開相關會議,討論政治改革的具體事項。

然而,在暗地裡他急匆匆的派出自己的親信,將莫斯科周圍忠於沙皇的軍隊全部集合起來,並且以各種理由將參與聯合請願的禁衛軍軍官調職。正如所有遭受革命之前的君主那樣,尼古拉二世骨子裡是絕不容忍皇權旁落,因此他一如既往的選擇採用欺騙的手段,先轉移所有人的視線,再漸漸消弱國內的矛盾。

三月旬,幾天前還是內亂不止的局面,隨着尼古拉二世發佈的命令竟然一下子緩和了不少。幾乎就是在同一天的時間裡,全國各地的鬥爭活動開始收斂,無論是工人還是士兵全部自覺的停止了對抗。

當尼古拉二世收到這個消息之後,爲自己的計劃再次得逞感到心滿意足。可是他根本沒有發現,這次他錯了。短暫的停息並不意味着結束,甚至這種平靜都算不是革命者們需要休息一口氣。因爲在這場已經進行兩個月的革命運動當中,革命者們清楚的認識到,他們不僅僅要爭取工人和社會中下階層的老百姓站在自己這邊,更要爭取士兵支持他們的行動。

面對殘暴和出爾反爾的沙皇政權,妥協和退讓不會再有任何意義。

相反,只要讓尼古拉二世真正意識到危險時,這個暴君纔會知道讓步。

而這次革命絕不會再因爲尼古拉二世所謂的“妥協”而結束,革命者們一定要團結在一起,使用真正的武裝力量來完成革命的目的。

趁着尼古拉二世沾沾自喜、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國家社會工黨與其他勞動代表的黨派紛紛開始奔走,向地方軍警進行遊說,爭取更多的武裝力量加入革命陣營。

與此同時,原本支持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黨社會革命黨,暗中與社會工黨的孟什維克派取得聯繫。雙方進行了簡單的幾次會議之後,達成一項共識,那就是爲了確保資產階級的利益,以及在日後對抗“不確定反對勢力”,需要儘快成立一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武裝。

不過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派並不是像布爾什維克派那樣,利用教條似的革命理論宣傳,來拉攏地方部隊加入革命陣營。這些資產階級手裡掌握着不少國家財富,他們打算直接從國外購買軍火,組成武裝商團,名義是保衛工廠和資本勢力圈,實際就是在蓄養自己的武裝力量。

而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派的這一做法,在某種程度正好迎合了尼古拉二世。

既然武裝商團的目的是保衛工廠,那自然是站在反對罷工的一邊。讓這些資產階級去鎮壓工人罷工,不僅可以避免沙皇政府與工人階級的矛盾,還可以達到雙方制衡的效果。

因此,尼古拉二世非但沒有阻止資產階級發展私人軍隊,相反還進行了許多鼓動。

儘管許多保皇派的王公貴族們向尼古拉二世發出嚴厲警告,一旦資產階級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那沙皇政府必然會沒辦法再像以前那樣控制這些鬧事分子。資產階級雖然不像工人那樣情緒激動,甚至還與工人階級存在嚴重的矛盾,可如果事情不能像預料中的那樣發展,到頭來反而養虎爲患。

“有哪一個政權會輕易讓民間發展私人軍事?”

“要麼他們是土匪,要麼他們就是軍閥,我們不可能寄希望於他們安分守己。”

“軍事大權是最危險的權力,它能幫助我們穩固國家統治,也能顛覆我們的統治權。”

面對這些危言,尼古拉二世確實猶豫了起來,可是最終還是沒有理會。

他並不是完全喪失了警覺,沙俄國內發生的革命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做爲一個國家的君主,自己當然知道什麼東西是最讓自己害怕的。可是他現在不得不賭一把,因爲目前沙俄國內的許多軍隊已經不可靠,而國家財政也不足以在培養一批新的終於沙皇的軍隊,如果沒有資產階級的這支第三勢力攪亂國內的局勢,只怕國內所有矛頭都會指向自己。

沙俄的局勢一日不如一日,儘管資產階級不是一個很好的盟,但卻是一個目前還能利用的棋子。尼古拉二世不希望資產階級能做出什麼驚天地的事情,畢竟資產階級發展起來,後患同樣很嚴重。他僅僅只是希望能暗中操控國家矛盾的走向,挑起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矛盾,讓這兩個羣體互相爭鬥,爲沙皇政權爭取更多的時間。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沙俄國內漸漸形成了三大勢力,分別是:以尼古拉二世爲首的沙皇王公貴族,開明貴族與資產階級改良派,以及國家社會工黨的布爾什維克黨。三方勢力相互之間都希望彼此能夠牽制對方,王公貴族想要捍衛沙皇政權,保住國家統治地位;改良派一方面要求瓜分政治權力,另外一方面也遏制工人罷工;而布爾什維克派在二月革命爆發之後,終於確定要推翻沙皇政府,建立屬於工人和無產階級的新政權。

這正是沙俄歷史發展走向岔路之後最顯著的表現,一場複雜而又曠日持久的角逐正在拉開帷幕,這也將爲日後的俄羅斯變革以及世界大局的改變產生意味深遠的影響。

資產階級改良派在探索改變國家政治的道路時,免不了要積極學習國外革命的方式。

比如成立商團武裝,正是從日本、中國以及美國南北戰爭的案例中獲得的經驗,沒有一支效忠於改革的武裝力量,就沒有足夠的話語權。中國的百日維新失敗了,但十多年後的南方武裝革命卻成功,甚至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將中國發展到與世界列強爭霸的地位,這就是最典型的速成法。雖然現在看去顯得太晚,但只要還有一線機會就不能輕易放棄。

不過沙俄資產階級改良派目前的處境仍然欠缺決心和魄力,畢竟在他們當中還有一批沙皇政權的開明貴族,他們最終想要達成的效果是改良,而不是革命!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648章 ,動身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1022章 ,遊鬥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632章 ,夾擊第15章 ,借力打力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16章 ,千總衝突第664章 ,動變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201章 ,拜年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28章 ,張家小姐第246章 ,窗戶紙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530章 ,急流第117章 ,會莫擎宇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851章 ,真格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851章 ,真格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16章 ,千總衝突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294章 ,貸款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294章 ,貸款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0章 ,空額規則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21章 ,見革命黨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55章 ,按部就班第677章 ,鉅變發生第351章 ,委屈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851章 ,真格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937章 ,預計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370章 ,梁啓超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300章 ,佈局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880章 ,鞏固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679章 ,梧州事後
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648章 ,動身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1022章 ,遊鬥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632章 ,夾擊第15章 ,借力打力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16章 ,千總衝突第664章 ,動變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201章 ,拜年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28章 ,張家小姐第246章 ,窗戶紙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530章 ,急流第117章 ,會莫擎宇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851章 ,真格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851章 ,真格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16章 ,千總衝突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294章 ,貸款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294章 ,貸款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10章 ,空額規則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21章 ,見革命黨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55章 ,按部就班第677章 ,鉅變發生第351章 ,委屈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851章 ,真格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937章 ,預計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370章 ,梁啓超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300章 ,佈局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880章 ,鞏固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679章 ,梧州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