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德里會議

隨着長達半年時間的惠山戰役告捷,整個朝鮮戰場的局勢再次發生改變。

東三省統帥部正式開始制訂“南方總攻”戰略,旨在調集所有在朝鮮的作戰部隊,以強大的火力攻勢侵入朝鮮南部,徹底將朝鮮境內已經元氣大傷的日本軍隊擊垮。

第七師團和第十七師團相繼覆滅,對日本來說已經是非常沉重的打擊。

儘管日本本土在倉皇之下向朝鮮增援了三個師團的兵力,但面對大勢已去的局面,這三個師團根本沒有任何迴天的機會。

畢竟新義州和惠山相繼陷落之後,中國徹底解決了後顧之憂,北方第一集團軍所有主戰師都能從容的向前推進。

日本參謀本部制訂的第二期防守策略原本是寄託着許多希望,可惜咸興被攻破之後,第二道防線已然是漏洞百出,中國軍隊完全可以通過咸興這個突破點,利用鐵路快速饒過第二道防線,直接襲擊大後方。

進入二月份的日本國內,冥冥之中開始浮現出停戰議和的聲音,最開始提倡這一點的自然是日本內閣中的民主派人士。然而沒過多久,包括一些財政官員、商務官員甚至經濟學家們都加入了反戰行列,他們不需要太多的理據,唯一認知的一點那就是日本政府已經沒錢了。

日本內閣的軍閥們表面上保持着鎮定,可是他們心中早已禁不住生出惶恐。

大日本帝國的國威就要毀於一旦,甲午戰爭的歷史要顛倒過來重演一次!?

這些可不是軍閥們想要看到的一幕,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如果不能改變現狀、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幕遲早還是會出現的!

對於整個日本內閣來說,他們現在僅剩的希望還是英國的援助,甚至連越南聯合軍團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日本外務省頻頻與英國駐日使館聯絡,希望能獲得更多的資金和物資,以維持在朝鮮的統治和戰爭。

儘管在中國宣佈加入同盟國陣營之後,英國意識到來自中國的重大威脅,在遠東地區只能依靠日本的軍事牽制,來阻止中國向南亞滲透的進程。

可是日本在朝鮮節節敗退,已經國內經濟出現越來越大的漏洞,讓英國政府實在難以再繼續相信日本的能力。這就好比是一個無底洞,英國把資金都砸了進去,可日本一點應有的反應都沒有。

二月初,南方第二集團軍順利完成對河內的戰略包圍,截斷河內防線與緬甸、暹羅乃至臺灣的所有聯繫,河內的聯合軍團只有六個兵團的兵力,卻要抵擋來自南方第二集團軍四倍之多的敵人,實在是有心無力。

正是因爲河內防線的困境,更加推動了英國對日本態度的轉變,因爲一個月的時間之內日本承諾的四個聯隊居然還徘徊在臺灣,就連所謂的軍官代表團主席菊池慎之助中將都不是死在越南戰場上。

二月五日,英國外交部特派代表來到印度德里,在這裡召開了一場秘密的外交會議。

出席會議的不僅有英國外交部駐印度代表、印度王室代表、南亞各自治領官員以及聯合軍團印度參謀處軍官,甚至還包括美國駐印度通商代辦。

特派代表名叫斯賓塞·丘吉爾,是現任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的弟弟,可以說他這次來到印度組織這場秘密會議,正是奉行英國政府五大部長碰頭會議的指示,也將是改寫亞洲歷史的一場重要行動。

在等待所有受邀出席秘密會議的人員到齊之後,斯賓塞·丘吉爾命令印度籍侍從關閉會議室大門,再會議結束之前不許任何人出入。隨後,他來到長杉木會議桌的首段,表情嚴肅的看着衆人,開口說道:“在正式開會之前,我希望列位先生們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我們討論的結果如何,這次會議的內容必須嚴格保密。”

這一席貌似是開場白的演講,爲現場的氣氛徒添了幾分嚴肅。

衆人沒有說話,僅僅是面面相覷了一番,每個人心裡都在做着不同的打算。

斯賓塞·丘吉爾轉向聯合軍團印度參謀處軍官,不疾不徐的說道:“高爾樂少校,我希望由您來向在座各位做一下關於聯合軍團的介紹。”

聽到這裡,大家不禁有些驚奇,聯合軍團是最近歐洲一直傳的沸沸揚揚的話題,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清楚聯合軍團的情況,又有什麼好介紹的?

年輕的高爾樂少校站起身來,表情顯得很凝重,語氣很不好的說道:“先生們,我必須很嚴肅的告訴各位,我們聯合軍團參謀處經過兩個月時間的討論……”

印度王室代表突然開口打斷道:“等等,聯合軍團不是成立才一個月時間嗎?”

高爾樂嘆息的說道:“是的,也就是說,在聯合軍團還在籌備期間,我們已經開始進行這一項討論。請允許我接着剛纔的話題繼續說下去。經過我們參謀處的鄭重討論,就在上個星期我們做出正式決定,我們將會放棄聯合軍團。”

會場一片譁然,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

“什麼叫放棄聯合軍團?”

“哦,我的天,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要放棄我們的孟加拉兵團?”

“先生們,先生們!冷靜一下!”斯賓塞·丘吉爾大聲的安撫着會場,“請大家冷靜下來,參謀處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有必然的原因才其中。再者,這件事是經過大英帝國首相先生親自核準的。”

會場總算安靜了下來,但是每個人的臉上依然透露着驚愕的表情,尤其是那些印度官員和其他自治領的官員,這次聯合軍團的主力部隊全部是從英屬殖民地抽調的兵力,對於他們而言自然要更加關心自己軍隊的安危。

斯賓塞·丘吉爾向高爾樂點頭示意了一下,於是高爾樂接着說道:“其實在座的各位應該心裡都有數,中國人早就破獲了我們成立聯合軍團的情報,並且中國軍隊也比我們更早一步做好戰爭準備,這是東方人有預謀的行爲,而我們從一開始就慢了一拍。”

有人嚴厲的質問道:“既然如此,那爲什麼當初還要成立聯合軍團?你們比我們更清楚,組成聯合軍團的外籍兵團是我們手裡目前僅有的兵力了,要是放棄了聯合軍團,南亞就陷入無兵可守的境地了。”

高爾樂鄭重的說道:“聯合軍團只不過是我們拖延時間的計謀而已,我們之所以讓日本、讓臺灣、讓美國,甚至在歐洲本土的報紙大肆宣傳這件事,就是爲了給中國人制造一個假象,讓他們以爲我們現在只能依靠聯合軍團。”

英國駐印度外交官皺着眉頭問道:“那然後呢?拖延時間,然後呢?”

高爾樂沒有急着回答,因爲接下來的內容將涉及到最高機密,他向斯賓塞·丘吉爾看了一眼,等待對方的示意。斯賓塞·丘吉爾沒有讓高爾樂回答這個問題的打算,他略微走了兩步,來到長杉木會議桌的中央,然後說道:“我們已經在澳洲集結了一支八萬人的部隊,全部是來自澳洲、新西蘭、加拿大以及南美洲自治領。所有士兵都是由當地預備役部隊抽調組成,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和默契。”

斯賓塞·丘吉爾的這番話讓全場再次陷入一片譁然,原本英國政府居然在背地裡進行了一次如此巨大的軍事行動,真正是讓人意料不到。這個消息連他們這些英屬聯邦、殖民地的官員都不知道,更不用說中國人了。

“天啊,爲什麼你們不早說?”

“在美洲和澳洲居然有這麼多部隊,既然如此,何必還要調動外籍兵團?”

“這對我們來說很不公平!”

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54章 ,巷戰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58章 ,變中變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858章 ,預示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803章 ,大夜襲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211章 ,震動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42章 ,初次立功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45章 ,施恩人心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5章 ,初識倪端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648章 ,動身第55章 ,按部就班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95章 ,談判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643章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280章 ,策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36章 ,識野追蹤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404章 ,洪門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75章 ,以德服人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914章 ,變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638章 ,分割
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54章 ,巷戰第310章 ,打垮蕭耀南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58章 ,變中變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858章 ,預示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803章 ,大夜襲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211章 ,震動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42章 ,初次立功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45章 ,施恩人心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5章 ,初識倪端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1077章 ,朝鮮預警第1119章 ,貿易共同體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648章 ,動身第55章 ,按部就班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95章 ,談判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21章 ,屠殺戰列艦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643章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280章 ,策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36章 ,識野追蹤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404章 ,洪門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75章 ,以德服人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914章 ,變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638章 ,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