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岑春渲

廖仲愷之所以一定要求吳紹霆前來,並非是爲了讓吳紹霆這個軍事部長策應安全,主要目的還是希望藉助吳紹霆革命首義功臣的名聲,來聲援孫中山。

吳紹霆心裡很清楚全國的形勢,所以不在乎讓廖仲愷利用自己這次。同時他前往南京也能獲取一些政治資本,拋頭露面一番,在接下來的南北議和中扯上一席之地,爲今後自己在廣東種田打下基礎。

抵達都督府,蔣志清代表陳其美設宴爲吳紹霆接塵,晚宴十分豐盛,同是在海港城市生活的吳紹霆甚至看到了自己還沒見過的海鮮。他欣然與蔣志清等人喝了幾杯酒,享用了這頓晚宴。陳其美這個人未曾上臺之前生活就十分闊張,擔任上海都督之後經常出遊外治、花天酒地,江浙一帶爲其取了一個外號“梅花都督”。

蔣志清爲吳紹霆安排的行程是二十九日下午乘坐火車前往南京,晚宴過後吳紹霆與蔣志清閒聊了一下上海革命的過程,然後前往江南製造局招待所休息了。

次日一早,吳紹霆好不容易從搖晃的軍艦換到地面的牀鋪上睡了一個好覺,可是早上八點時就有人前來敲門。吳紹霆穿着睡衣,睡眼朦朧的打開了房門,只見是一個上海都督府的侍從官站在門口。

“有事嗎?”吳紹霆問道。

“吳部長,有一份急郵,都督府秘書室讓卑職送來。”侍從官匆匆忙忙的說着。

“急郵?”吳紹霆心裡一堵,不禁猜測是不是廣州發生什麼事了,如今也只有這件事讓他最爲擔心。他趕緊接過了郵件看了一眼落款,卻發現是這郵件就是從上海本地發來的。“這是什麼時候收到的?”

“昨天…….凌晨的時候是從專線派來的。”侍從官有些倉皇。

吳紹霆看了對方一眼,對方這麼緊張,搞不好上海都督府的人已經提前查看了信件的內容。他不知道這封信是誰寄來的,落款地址僅僅是吉祥街海藏樓,自己初到上海可不曾認識這裡的任何人呢。

“行了,你先去吧。”吳紹霆吩咐了一聲,然後回到了房間裡。

拆開信封,取出信文,只見信文是用毛筆以前清舊有格式中規中矩寫的。他沒有急着讀信得內容,而是先翻到最後一頁末端查看了一下寄信人的名字。只見落款人大大方方寫着三個字:岑春煊。簡潔明瞭,沒有任何頭銜。

吳紹霆倒吸了一口冷氣,岑春煊?這是他寫來的信?

“南岑北袁”的岑春煊可是清末民初響噹噹的人物,此老原本是大清忠臣,擁有極高的愛國情懷,只可惜大清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巴,遲遲不肯立憲改革。岑春煊在存國還是存政權的問題上經過激烈的思考,最終於辛亥革命之後宣佈贊成共和。自從以後岑春煊便一心一意站在維護共和民主的大義之下。在1913年護法討袁運動時,岑春煊還以個人名義向日本政府貸款一百萬,借兩師軍火,大力支持南方討袁軍的行動。說來讓人敬佩,能以個人名義向外國政府貸款,只怕古今罕有了。

吳紹霆還是很仰慕這位岑春煊,此人與廣東頗有淵源,1907年時岑春煊肩負極大的壓力,將粵漢鐵路承辦權交給國商承辦,在當時頗深廣東國人的支持。就算岑春煊現在回到廣東振臂一呼,極大多數粵商依然會站在他的旗下。

感慨了一陣之後,他開始閱讀信文內容,大致上是說悉聞首義功臣抵滬,於革命於大義頗有仰慕之心,希望能夠拜會一番。

看上去煞有其事,可是仔細一想如今的岑春煊還沒有完全站在共和立場上,怎麼可能會仰慕首義功臣?就算仰慕革命派,也應該是孫中山,跟區區吳紹霆有什麼關係?

不過一番思索之後,吳紹霆決定赴約,無論是出自好奇還是對這位愛國志士的尊敬,這值得走上這一趟。

吃過早飯之後,吳紹霆只帶了一位隨從,換上一身便裝低調的離開了江南製造局。

約定的地點就是寄信的地點吉祥街藏海樓,在江南製造局外面叫了兩輛黃包車,告知了地址之後就由車伕拉着去。黃包車與二十一世紀的的士同屬於出租交通單位,可是坐黃包車可不擔心車伕繞路,因爲繞路是體力活,繞來繞去到終點還是那麼點錢。

下了車,付車資時多給了三毛錢的小費,車伕感天謝地一番之後,還熱心的爲吳紹霆指了指道路:“這條弄堂走進去,到底,那棟大宅子就是鄭公館。鄭公館有一個牌子寫的就是海藏樓。”

吳紹霆謝過,帶着隨從走進了弄堂,這條小巷子不深,很快就走到了盡頭。果不其然,盡頭是一個三層高的小洋樓,院牆燙金門牌上寫的是鄭公館,可是玄關處還掛着一個古色古香的匾額,刻着大楷“海藏樓”!看到這裡,他忽然從記憶深處找到了幾分線索,這海藏樓應該就是鄭孝胥的別業了。

鄭孝胥(1860-1938),近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福建閩候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後以遺老自居。1932年任僞滿州國總理兼文教部總長等。1935年下臺。書法工楷、隸,尤善楷書,取徑歐陽詢及蘇軾,而得力於北魏碑版。所作字勢偏長而蒼勁朴茂。爲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

當代很多人都將鄭孝胥視爲認賊作父的大漢奸,但吳紹霆看來,鄭孝胥是儒家思想薰陶下的愚忠者。鄭孝胥除了忠於滿清帝國,反對革命思想,積極響應復辟之舉之外,並沒有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即便在僞滿政權時,他多次以皇帝總理大臣的名義與日本人抗禮。甚至日本爲了湊夠軍糧,在僞滿國內大肆搶糧時,也是他站出來向日方強烈抗議。最終日本人認爲鄭孝胥太過強橫,勒令其辭職。傳言鄭孝胥的暴死有可能就是日本人暗中謀害。

原來這是鄭孝胥的別業!吳紹霆心中思索着,既然鄭孝胥是一個愚忠的人,對方見了自己這個革命首義功臣,會是如何表現呢?早知道如此,應該回信讓岑春煊另選見面地址纔是。不過既然來之則安之,區區一個鄭孝胥還能吃了自己嗎?隨即,他讓隨從上前應門。

鄭公館看門人通報了一聲,接着一個年輕人迎了出來開門。

第16章 ,千總衝突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881章 ,索要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9章 ,留下印象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375章 ,泄露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269章 ,爭奪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41章 ,援軍到來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217章 ,談不攏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416章 ,交心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1053章 ,預兆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852章 ,放言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28章 ,張家小姐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231章 ,在瀛臺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13章 ,是死是活誰說的算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851章 ,真格第44章 ,立功升官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916章 ,被俘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889章 ,分寸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76章 ,散財人氣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649章 ,離間第884章 ,閉幕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135章 ,改制第351章 ,委屈第82章 ,不期而遇
第16章 ,千總衝突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881章 ,索要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1043章 ,霍爾維格計劃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9章 ,留下印象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375章 ,泄露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269章 ,爭奪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41章 ,援軍到來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217章 ,談不攏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416章 ,交心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1053章 ,預兆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852章 ,放言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28章 ,張家小姐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231章 ,在瀛臺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13章 ,是死是活誰說的算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851章 ,真格第44章 ,立功升官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916章 ,被俘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889章 ,分寸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76章 ,散財人氣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649章 ,離間第884章 ,閉幕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135章 ,改制第351章 ,委屈第82章 ,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