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簽署和約

電子書下載功能暫停使用!預計需要到下週完成!

中俄議和談判的會議很快就進入了正規,從六月七日下午的初次碰頭會一直到六月十三日的協議推定會議,期間中俄雙方確實發生過一些爭執,但總體而言一切都還算順利。之前中國方面的熱情外交顯然發揮了不少作用,讓克倫斯基在議和條款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讓步。關於中國提出的大部分議和條件,克倫斯基和他的代表團基本上全部同意,當時卻額外的在外興安嶺的測量新國土邊界問題上,做出了一些爭取。

測量新國土邊界將不會採納之前《璦琿條約》的概念式方式,也就是以什麼什麼爲界限,這個界限以南歸誰、以北歸誰。因爲這樣的概念式方式只會讓兩國邊疆問題陷入模棱兩可,甚至還有可能成爲長此以往的隱患問題。

中俄雙方在外興安嶺的國土劃分,雙方將會派遣外交特遣團抵達當地,按照議和談判會議上的地圖疆界爲準,通過實地考量來設定新的界碑。

此舉雖然過於麻煩,但畢竟是長治久安的辦法,省的日後中俄兩國會在外興安嶺的土地問題上發生局部衝突,影響兩國的外交關係。

而就在關於外興安嶺的國土劃分談判上,克倫斯基唯一堅持將外興安嶺北邊的烏第河劃歸爲俄國領土,其餘部分則全部歸屬於中華民國所有。

嚴格的說,克倫斯基的要求並不算完全過分,因爲早在清朝康熙皇帝與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時,烏第河到外興安嶺這段土地屬於待議土地,並沒有任何明確的規定歸屬問題。也就是說,烏第河原本就在中國歷史疆土之外,而且無非是幾百公里的土地,在這方面爭執下去只會浪費時間,而且還會顯得中國咄咄逼人。

畢竟在日後與沙俄的外交活動上,中國還要儘量拉攏克倫斯基一派,這個時候索性就送一個人情給克倫斯基,暫時把這件事給議定清楚好了。

到了六月十五日,中國外交部代表與沙俄議和代表團正式簽署了議和條約。

在這份條約裡面,沙俄承認烏梁海三部、外蒙古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也承認中**方在烏梁海地區採取的民政安撫政策,即只要在烏梁海登記身份證明的沙俄人將被視爲脫離沙俄國籍,成爲中華民國合法國民。另外外興安嶺除北部烏第河之外,全部歸屬於中華民國領土,在疆界上就以烏第河爲橫向標準,設定爲最新的兩國邊境。

除此之外,緊挨着中國黑龍江省的沙俄國土,同樣將遵照昔日《尼布楚條約》規定,承認以琿春周邊地區的土地,包括海參崴、納霍德卡、斯帕斯卡達利尼等地區,全部交還給中華民國政府。

從地圖上來看,就是將沙俄在東方的一角全部挖掉,自此之後沙俄不再與朝鮮接壤,也將喪失部分日本海的海權。

做爲附加條款,克倫斯基要求中國方面不準強迫沙俄遞交投降書,這次談判議和是本着平等友好的身份關係,目的僅僅只是爲了化解中俄雙方的矛盾衝突。除了在條款中規定的土地問題之外,沙俄帝國也不會再提供其他方面的賠付,比如戰爭賠款、軍事限定等等。

至於兩國通商往來的事情,可以在基於友好關係的出發點上,另外簽訂互惠同等的通商條約。反正現在沙俄帝國與中國接壤,相互之間開通自由貿易不算什麼壞事,也不會因爲地域的原因而造成不平等的狀況。

對於這一點提議,中國方面經過幾個小時的商討之後,最終同意了下來。

反正因爲與沙俄議和的事情,已經弄得同盟國陣營內部風聲四起,雖然奧匈帝國、意大利和奧斯曼土耳其等國家並沒有太過看重,一方面是因爲骨子裡仍然看不起東方國家,另外一方面則是中國能做的已經做了,在南亞打敗了英國,在朝鮮打敗了日本,爲歐洲戰場爭取了不小的幫助。

只不過因爲德意志帝國的從中影響,導致這些國家不得不對中國產生一種偏見。

如今中俄議和的事情低調處理,未嘗不是一種緩解同盟國內部壓力的辦法。

在簽訂完畢協議的當天傍晚,吳紹霆再次在總統府舉辦宴會,熱情的招待克倫斯基等衆人。議和的事情塵埃落定,中俄雙方總算可以名正言順的化解衝突,這對吳紹霆和克倫斯基二人來說都算是了卻一份心病。

放下了這份心理包袱,這次宴會上大家都十分盡興。

就在宴會中途,克倫斯基還特別提出與吳紹霆單獨會晤,不過這次會晤並沒有交談任何正式的事情,只是克倫斯基向吳紹霆親自了解一些關於亞洲共同體計劃的事情,包括共同體計劃的宗旨以及未來發展的走向等等。

吳紹霆對此倒是多藏了幾分心思,畢竟亞洲共同體計劃是以中華民國爲核心,整體計劃的利益最終是匯聚到中華民國身上。因此關於亞洲共同體的內容是有可能不可告人的內幕,他當然不會什麼事情都說出來,甚至連一些原本是半公開的官方介紹都儘量含糊其辭。

他不是傻子,克倫斯基既然如此有心的來找自己打聽亞洲共同體計劃,那自然意味着沙俄帝國對這個計劃有幾分興趣。不管沙俄帝國在打什麼算盤,在中國沒有打下亞洲共同體牢固的基礎之前,任何不在計劃之內的國家都是一種威脅。

如今的世道可不是什麼和平發展的時期,任何試圖分裂本國利益的行爲,都是會被視爲敵對甚至極有可能引發戰爭。

吳紹霆並非沒有想過真正意義上的擴大亞洲共同體,到時候爲了應付西方列強的威脅,儘可能的團結亞洲各國是在所難免,哪怕像日本、印度以及沙俄帝國都是可以爭取。只是目前而言,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利用沙俄帝國國內混亂的局面,藉機從沙俄帝國內部蒐集利益,並沙俄帝國無暇對外拓展之際,儘可能的搶佔亞洲勢力版圖。

假如讓沙俄帝國加入亞洲共同體,從而讓沙俄帝國藉助亞洲共同體發展起來,到時候不僅有可能會讓這些老毛子反客爲主,更是直接導致中國喪失了獲得更多利益的機會。

因此,在這個時候他不希望沙俄干涉亞洲共同體,僅僅只是礙於雙方融洽的關係上,略作寒暄似的介紹了一下。

克倫斯基雖然隱隱約約感覺到吳紹霆在亞洲共同體計劃上面的保守一面,但也沒有太過多想什麼,他之所以要詢問這方面的內容,只不過是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共同的利益點。再者,他現在對亞洲共同體計劃也沒有確切的概念,就算吳紹霆向自己做出詳細的介紹,自己也沒辦法立刻進行決定。

宴會結束之後,中俄雙方的官員都已經盡興,大家相互打了一聲招呼,然後就各自返回休息處,結束了這一天的活動。

從第二天開始,吳紹霆便將所有精力放在文化教育建設工作上,不管章太炎的態度是如何,既然自己已經鄭重其事的向對方做出口頭承諾,身爲國家元首就要去履行這個承諾。不僅如此,這既然原本就是國家事業,理應要盡心盡責,沒有雄厚文化教育基礎的國家,即便有再強的工業基礎都只是一副空架子。

就在章太炎大鬧總統府的當天晚上,大總統辦公室的幕僚們就開始積極奔走,與新聞、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職能部門進行聯絡,開始起草相關的預算預案,並且重新統計全國上下的教育資源,將中國目前的文化教育事業現狀擬出基本的框架和基礎情況。。.。

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12章 ,小恩小惠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879章 ,元首制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41章 ,援軍到來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360章 ,緊盯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855章 ,支走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884章 ,閉幕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117章 ,會莫擎宇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5章 ,借力打力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858章 ,預示第69章 ,營銷思路第217章 ,談不攏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1053章 ,預兆第217章 ,談不攏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21章 ,見革命黨第913章 ,前兆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4章 ,明降實升第347章 ,得手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424章 ,在日本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953章 ,毒氣彈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919章 ,真相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643章第485章 ,扶助農業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912章 ,暗流第1026章 ,風滿樓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332章 ,思索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167章 ,重傷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
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12章 ,小恩小惠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879章 ,元首制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41章 ,援軍到來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360章 ,緊盯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855章 ,支走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884章 ,閉幕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117章 ,會莫擎宇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5章 ,借力打力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858章 ,預示第69章 ,營銷思路第217章 ,談不攏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1053章 ,預兆第217章 ,談不攏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21章 ,見革命黨第913章 ,前兆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4章 ,明降實升第347章 ,得手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424章 ,在日本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953章 ,毒氣彈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919章 ,真相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643章第485章 ,扶助農業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912章 ,暗流第1026章 ,風滿樓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332章 ,思索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167章 ,重傷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159章 ,沙俄首都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