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

經過上下齊心協力的工作,中央政府終於制訂了一套詳細的七年發展計劃。

這份七年發展計劃主要涉及四個重點內容,分別是從工農行業、地方民政、國防軍事以及對外國際政策四個方面着手,通過統一併且協調的政治思路來引導全國上下進入大規模的發展階段。中央政府預計在這個七年發展計劃裡投入三億共和幣,除了維持政策執行之外,大部分則用來興建現代化的工農業項目,甚至連軍事開支都佔不了多少。

按照“七年發展計劃”的內容規劃,吳紹霆決定再次下調農業、工業的稅率,因此來鼓勵工農行業振興發展。在這次下調稅率的政策上,農業徵稅從之前的十二分之一下調到十五分之一,工業則由十分之一下調到十二分之一。

不僅如此,吳紹霆還以元首的名義向各省地方政府發佈通知,要求所有省府和市府的行政單位,全面落實鼓勵本省工、農業的發展工作,通過政策獎勵、銀行貸款惠利、引進外資以及社會性質的鼓勵等方式,限期一個月之內製訂詳細的方案,並儘快公佈出來。

他希望通過政府的正面引導,爲民間的發展創造更多的空間和積極性,等到民間工、農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之後,反過來就能減少官辦企業的社會負擔。

在民生保障方面,中央政府還公佈了一系列控制物價上漲的政令,通過對中央銀行流通貨幣的嚴格控制,保證共和幣在國際市場的穩定,又以高強渡的法令限制投機倒把活動,最大化避免戰後發展期間出現經濟泡沫。

吳紹霆之所以很關注流通貨幣這一項,正是考慮到二十一世紀天朝政府濫發貨幣,導致人民幣不斷貶值,中央政府不僅藉此掠奪了人民大衆的財富,還導致一系列通貨膨脹。雖然說這未必是唯一的原因,但絕度可以算得上是主要原因之一。

他要求共和銀行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管理好中國流通貨幣的運營情況,爲中國發展奠定良好的金融環境。

在所有政令當中,南京中央政府的惠利政策全部集中在實業上面。一個國家要想發展,一定要腳踏實地的發展實業,而不是走投機取巧的路線,把希望寄託在一些漂浮不定的行業上面。因此,在未來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的金融業和部分風險投資行業幾乎沒有太大的進展,所有社會資源都會有效的運用在實業上面。

爲了緩解裁軍之後勞動力鬆動的情況,南京中央政府擬定了十三個大型國家工程項目。

其中包含有在成都、昆明、雲南、漢口、廣州五個城市興建現代化城鄉結合系統,儘快推進這五個地方完成全面城市化的過度。在這個系統裡面,不僅有現代化保障房屋、城鄉公路以及城鄉共同市場之外,更是專門設置了統一的對外市場代辦機構。

這個代辦機構由省政府直轄,屬於政府事業單位,專門負責爲本省多餘的商品尋找對外銷售的出口。之所以由省政府直轄,就是希望能有一個以省爲片區單位的市場規劃,城市與城市之間可以通過代辦機構第一時間瞭解彼此市場,甚至還能更有效的獲悉外省甚至外國的市場現況,從而達到彼此之間互通有無的效果。

只要能讓商品流通起來,就能避免商品囤積從而創造利潤,有了利潤就代表有可觀的市場,有了市場也就意味着能夠向前發展。而省政府直轄的代辦機構從中也能獲得不錯的抽成,不僅爲民間帶來商機,也爲國家收入做貢獻。

另外一方面,在省政府直接管理之下,還能有效的監控代辦機構的辦事效率,不至於消極怠工或者貪污腐敗,把原本是幫助老百姓的事業發展成魚肉老百姓的深淵。

除了城鄉結合系統項目之外,吳紹霆特別叮囑的水利大壩工程同樣搬上了議程。

南京總統府根據元首的指示,經過十多天的論證和初步考察,終於通過了在七年發展計劃之內興建三座大型水電站,分別是三門峽水電站、龍羊峽水電站和丹江口水電站。

如今水電站已經不是什麼新興科技工程,早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法國就成功建造了一座水電站,而中國最早的水電站則是在一九一二年完工的昆明石龍壩水電站。

不過,這次預計興建的水電站全部將是庫水量超過二十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電站,因此不僅需要龐大的工程經費,也需要可以配套的水電機器。全國大部分科研機構會在這份計劃正式確立之後,立刻着手研究新一代的水電機器,無論是中國科學家還是外國科學家,都將利用這次大型水電站的項目得到一次極大的科技推進機會。

根據目前中國國內狀況的推測,這三座大型發電站前後可能需要二十年的時間才能竣工。時間長並不算什麼,在三座水電站開工的時候,不僅可以減少失業率,還能提供各種各樣的工業發展。等到三座水電站全部竣工之後,華中地區、華北地區和中原一帶的電力問題可以得到完全的解決。

有了充足的電力能源,自然也能帶來相對應的其他行業發展,比如可以加快城市化建設,也可以加快機械化農業的運用,與電相關的廣播、電影等等產業都會大幅度的推動。有了電力能源,就連最基礎的人民生活都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水電站計劃之外,探討已經長達數年之久的長江大橋工程,也出現在這次十三個國家項目的名單上。吳紹霆擬定在七年之內修成兩座長江大橋,其一是武漢長江大橋,其二是南京長橋大橋。

這兩座長江大橋並不是單純銜接長江兩岸那麼簡單,而是連接南北雙方的經濟命脈,同時更有利的貫徹南北交通的聯絡能力,消除國家內部隔閡,弱化地域性的經濟差異。長江大橋的歷史功績必然會成爲世紀壯舉。

總得來說,十三個國家大型工程項目將會成爲“七年發展計劃”之中的主體部分,是南京中央政府直接斥資投入發展的實際效果,也是帶動“七年發展計劃”積極向上的助推劑。

當十三個大型工程項目公佈出來之後,無論是政府官方的顧問機構,還是民間的專家學者,全部都認定這絕對是振興中國的奠基石。從經濟角度上來說,這些大工程會極大的拉動內需,改善市場環境和民生基礎;從科技角度上來說,也會帶動一批先進科學技術的改進或誕生;從社會角度上來說,也是緩解三年對外戰爭造成國內影響最好的途徑。

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765章 ,見曹錕第94章 ,明降實升第1129章 ,內幕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836章 ,瓜分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664章 ,動變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516章 ,克廈門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852章 ,放言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922章 ,對話張作霖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648章 ,動身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960章 ,戰況第765章 ,見曹錕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982章 ,肇事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140章 ,佈政第530章 ,急流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5章 ,借力打力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653章 ,大言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39章 ,突然交火第461章 ,夜闖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23章 ,虎頭蛇尾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2章 ,小恩小惠第819章 ,誘敵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54章 ,拯救行動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797章 ,血色破曉
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765章 ,見曹錕第94章 ,明降實升第1129章 ,內幕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1032章 ,最後的準備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836章 ,瓜分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664章 ,動變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516章 ,克廈門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852章 ,放言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922章 ,對話張作霖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648章 ,動身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960章 ,戰況第765章 ,見曹錕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982章 ,肇事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140章 ,佈政第530章 ,急流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5章 ,借力打力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653章 ,大言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39章 ,突然交火第461章 ,夜闖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23章 ,虎頭蛇尾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2章 ,小恩小惠第819章 ,誘敵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54章 ,拯救行動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797章 ,血色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