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

新華門位於北京西城,南坊則在新華門往東南方向的大道走出五、六裡的距離。角濱茶樓是南坊老字號茶樓,四平八穩的座落在巷子外面三岔口處,歷經風霜的木頭結構八角小樓,頗有老北京的古風古色。茶樓門框兩側掛着兩副牌聯,上聯寫的是“處處通途何去何從居兩間分清邪正”,下聯是“頭頭是道誰賓誰主吃一碗各自西東”。

牌聯的漆還是新近剛刷上去的,可見這副對聯也是最近才添加。

不過有不少上了年紀的茶樓熟客,還能清晰的記得之前一副用了足足三十年的對聯。那上聯是“春風解惱詩人鼻”,下聯則是“非花非葉自是香”,取自宋朝大文豪楊萬里之筆。

這個兩幅對聯的更替,足見世道人心的變遷,茶樓的老熟客見了,無一不自嘆自息。

岑春渲曾經出任朝官時,閒暇之餘就很喜歡到角濱樓飲茶,不過闊別幾年再次到此時,已經物是人非,老掌櫃一年前去世,新掌櫃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青年後生。能維繫這座茶樓,完全是靠上一輩積累下來的客源。

昨天傍晚在新華門晚宴散去後,岑春渲特意用招待所的電話與幾個舊友聯絡,相約今日一早來角賓樓一會。雖然約定的時間是九點鐘,而他七點鐘過後就帶了兩個隨動身來此,倒不是爲了表示尊重,只是想抽空感受一下昔日的故地。

兩盞茶過後,已經是八點過半,茶樓吃早茶的客人依然閒情逸致相聚玩耍,雖然初春的天氣較冷,那些昔日的遺老各個擰着飼養名鳥的籠子,小心翼翼把圍在上面的綢布鋝出一道縫,相互調侃玩耍。

岑春渲百無聊賴,一直在看着這些老人逗鳥,偶爾還笑呵呵的跟這些老京片子閒聊兩句。

跟着岑春渲的兩個隨從其中一人是廣東都督府特勤處的特工,他的心思一直不在喝茶上面,而是警惕的巡視着四周。在從新華門招待所出來時,他就已經發現有人在跟蹤岑春渲,不過一開始並沒有急着告訴岑春渲這一點。直到快到九點時,他多了一個心思擔心岑春渲這次相約的幾個舊友會有秘事交談,所以提前支會了岑春渲一聲。

“先生,咱們肯定讓人落下尾巴了。”他壓低了聲音,裝作若無其事向門口瞥了一眼。

岑春渲聽到這句話時,表情依然十分淡定,甚至連回頭想門口看一眼都沒有。他輕鬆的笑了笑,手裡把玩着青瓷茶碗,自若的說道:“咱們的袁大總統可不是愚蠢的人,這點手段我早料到了。”

“先生,難道不需要注意一下嗎?”

“這裡是北京,就算我們想要注意又能如何?始終是別人的地盤,既然大總統有這個心思,就由得他去好了,我們按照原計劃一步一步的來,目的就是要引起大總統的關注,毋須太過多慮。”岑春渲說完,慢條斯理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接着又專心致志看着鄰座的老人們逗鳥玩耍。

九點鐘過後,岑春渲相約的客人陸續到場。

兩個隨從起初是陪同岑出現坐在一張桌子,這個時候自然識趣的起身挪到了大堂一側落座,好讓岑春渲的友人能坐在一起。今日的相約的友人不算多,一共只有五位,年紀都與岑春渲相仿。這些人昔日都與岑春渲有過厚的交情,要麼是欠下人情,要麼是被欠人情,總之這層關係算得上牢靠。

整個上午岑春渲與這些昔日老友只是絮叨一番這些年的近況,並沒有說到什麼要緊事。唯一算得上正經事的,還是他拜託這些舊友,希望通過他們的關係儘快與京城乃至北方的文化人建立聯繫。

大家一直料到晌午時分,才越好了下次見面的時間,之後便各自告辭。

岑春渲等人返回新華門是十一點過一刻,剛好趕上了午飯準備停妥,吃過午飯之後稍適休息了兩個小時,下午接到代理國務總理熊希齡的電話,熊希齡已經在國政辦公廳的貴賓室等候會見。

在北上之前的預知電報裡,岑春渲提到這次來北京的目的,並沒有直接說明是爲廣東戰事議和而來,而是以“分析南北局勢、促進民國團結的請願”爲內容。如果換作普通老百姓來請願,別說能否進入新華門,北京政府甚至連回應都免了。恰恰是岑春渲在南方的名氣,以及他這次是從廣州這個敏感的地方前來,其隱射的目的昭然若揭。

袁世凱雖然不喜歡岑春渲,也不願意跟岑春渲談論什麼請願或者議和,可是接任趙秉鈞爲國務總理的熊希齡並非北洋派,沒有必要完全站在袁世凱的立場上。北京政府這次之所以高調的答應接受岑春渲會訪,其主要原因還是熊希齡在背後推動。

熊希齡(1870-1937),字秉三,別號明志閣主人,雙清居士。因晚年學佛,又有佛號妙通。湖南省鳳凰縣鎮竿鎮(今沱江鎮)人。中國資產階級政治家,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總理。熊希齡幼時天資聰明,勤奮好學,並能舉一反三,聞一而知十,少年時就初露鋒芒。被譽爲湖南“神童”。清光緒年間先中舉人,繼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受梁啓超、唐才常的影響,主張維新立憲。

袁世凱本意並不甘心讓熊希齡來繼承趙秉鈞的位置,趙秉鈞或多或少算是北洋派的人,又是早年跟隨自己的老部下。總統府和國務院都由北洋來掌控,這樣的中央政府操作起來才得心應手。只可惜趙秉鈞太讓人失望,偏偏在宋教仁案子裡落下口實,不得不提前告老還鄉。

趁着趙秉鈞倉促下臺之際,進步黨人士看準時機立刻造勢,將熊希齡推到代理總理的位子上。當時袁世凱要避嫌獨裁的風頭浪尖,只好順水人情讓熊希齡成爲代理總理。

進步黨是在梁啓超的主持之下,聯合共和黨、統一黨以及民主黨組成的國會第二大黨派,而撮合這三黨聯合幕後力量還是袁世凱。在宋教仁領導下的國民黨勢力膨脹之時,袁世凱必須扶持國會的小黨派來抗衡國民黨,於是就有了進步黨。

二次革命爆發之後,袁世凱以北京政府的名義x解散國民黨,進步黨衆人也一起聯名附議,蛇鼠一窩的打倒了國民黨。可是袁世凱自己也沒有料到,國民黨被裁定爲叛黨之後,進步黨漸漸有了**,不甘心受北洋派的控制。一個個昔日立憲派的士紳們企圖在中央政府獲得實權,真正意義上與大總統共同執掌這個國家。

如果袁世凱真心要建立一個資本主義民主的政權,他早先就選擇跟國民黨合作,只可惜進步黨的人太天真、太理想,沒有看透袁世凱的權欲之心。這也是爲什麼歷史上熊希齡上臺不到一年的時間,二次革命剛剛結束,袁世凱故意策劃新聞界重提熱河行宮盜寶案,污衊熊希齡涉嫌其案,導致熊希齡被迫辭職的原因。

京城近幾天的報紙一直都在報道岑春渲北上的消息,就連市井說書的先生都知道岑春渲這次進京肯定與廣東戰事有關,更不用說身爲代理總理的熊希齡。

熊希齡之所以要跟岑春渲會談,是因爲進步黨人士也認爲南方持續七個月之久的戰爭是時候停止,這場戰爭打下去不單單勞民傷財,更重要的是讓北洋派的軍事力量實力越來越壯大。進步黨這些政治官員在中央政府唯一的實權,就是微弱的掌控着國家財政,熊希齡、張謇甚至黎元洪一直打算利用國家財政來掌握話語權。

對於進步黨人來說,這場戰爭北洋派戰敗的話,對北京政府是一場極大的災難,不僅權威盡損,還白白浪費了那麼多資源;若是北洋派戰勝的話,袁世凱的地位會大幅爬升,隨之相對應的進步黨在中央政府的實權又會縮水。

所以,無論戰勝還是戰敗對進步黨人來說都不是好事,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關鍵還要看岑春渲此番北上是否帶足了誠意。

第1176章 ,調查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47章 ,交通意外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1176章 ,調查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404章 ,洪門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791章 ,開戰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826章 ,損傷第23章 ,虎頭蛇尾第505章 ,在柳州第799章 ,再戰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827章 ,白熱化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26章 ,協助進城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1020章 ,列車炮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649章 ,離間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451章 ,醒來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7章 ,追擊行動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1044章 ,伏筆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935章 ,條件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84章 ,張謇青睞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881章 ,索要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98章 ,風聲第406章 ,進京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698章 ,杭州軒波
第1176章 ,調查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47章 ,交通意外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1176章 ,調查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404章 ,洪門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817章 ,海戰開始第791章 ,開戰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826章 ,損傷第23章 ,虎頭蛇尾第505章 ,在柳州第799章 ,再戰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827章 ,白熱化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26章 ,協助進城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1020章 ,列車炮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649章 ,離間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451章 ,醒來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7章 ,追擊行動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1044章 ,伏筆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935章 ,條件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84章 ,張謇青睞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881章 ,索要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98章 ,風聲第406章 ,進京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698章 ,杭州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