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議和談判

從三月份中旬開始,整個亞洲的輿論氣氛越來越熱烈。()

在中國一手策劃之下,越南女皇發佈的《反殖民侵略宣言》,以及朝鮮臨時執政府通告的《民族獨立宣言》立刻成爲人們關注的頭等消息。

這兩份宣言首先在中國引起了強大的共鳴,畢竟中國在遭受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毒害之後,對“殖民”和“侵略”都有十分深刻的認識。如今中華民國得以自強,甚至還能幫助周邊國家恢復獨立,更加讓國民感到自豪和光榮。

沒過多久,這種共鳴就漸漸席捲了整個亞洲。

做爲文明盛行的古老大洲,亞洲許多國家都遭到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吞併,即便是通訊落後的南亞諸國也都受到這兩份宣言的刺激。許多民族人士在私底下大肆傳播“獨立”、“復國”的思想,一些地方軍閥也跟着推波助瀾,希望能在日後“復國運動”、“獨立運動”當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和名聲。

事實上吳紹霆特意扶植已經失勢的東京阮家稱帝,已經給許多人立下榜樣,只要能抓準機會,不管自己是怎麼樣的出身,都有可能平步青雲。而這正是許多勢單力薄的野心家所期待的願望。

一股蠢蠢欲動的反殖民暗流,已經在冥冥之中埋下了導火線。南亞諸國正在凝聚着一股可以點燃導火線的火焰,不難想象,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掀起一場大風暴。

除了反殖民的各種輿論之外,中國各大報紙很快又爆料出一則重大新聞:日本政府於三月十九日正式向中華民國提出停戰議和的請求。

這爲中華民國膨脹的民族情緒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在之後短短三天的時間裡,全國上下被一股狂熱的勝利感所籠罩。從青年軍官到各年級學生,從學者到工人農民,甚至連街頭行乞的流浪者都感到大快人心。

“在偉大元首的領導下,我們一雪甲午戰爭的前恥!”

“倭國自古是我大中華藩屬國,甲午僭越,今日嚴懲,揚我大國雄威!”

“號外號外,二十二日最新戰報,國防軍在妙香山殲敵三千。”

街道小巷、酒樓茶肆,處處可見的都是諸如此類的言論,中華民國在今時今日得以揚眉吐氣,把整個民族積蓄了一百多年的怨氣全部發泄出來。南京、北京、上海和奉天甚至由民衆自發組織起慶祝活動,各式各樣的表揚,各式各樣的聚會,簡直比過新年還熱鬧。

隨着日本向中國求和帶來的民間情緒高漲,中國老百姓對國家元首吳紹霆的信任更加遞增一步。從去年開始爆發的元首崇拜氛圍再次走向一個全新的高潮,各階級人士對吳紹霆的推戴和信賴愈發狂熱,許多國學院的學者不由自主的開始研究新課題“吳紹霆主義”。

歷史學家在報紙上發表論文,認爲“吳紹霆主義”是一種推行“漢武帝立國安邦、威服四海”的強國精神,只有通過高度集中的中央政權,以及強硬的外交手腕,才能恢復民族的自信心,恢復大國的國際地位。

軍事評論家們也在這個時候高聲附和:“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南亞諸國自古是華夏番邦,在西方侵略者肆掠之時,就必須有一個強權手腕的領導人挺身而出,帶領我們中國恢復華夏大國的威風。用鐵和血換來新的國家命運!”

到了三月底時,就連外國報紙也開始報道關於中日戰爭最新的消息,而在這些內容當中不得不提到亞洲新生的強力領袖“吳紹霆”。

“儘管中國人已經過度狂妄,可我們必須承認元首吳紹霆帶領中國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美國《華盛頓郵報》時政版的一篇文章末尾是這樣寫着。

最近一期《時代》週刊再次將吳紹霆的肖像做爲封面,這次的肖像上吳紹霆左手拄着一把軍刀,右手緊握着中國特色的“紹霆”式自動步槍,很明顯是在暗示新一代的“戰爭狂人”。而在週刊內容裡面,著名的國際政治新聞記者豪不保留的寫着:“如果要在最近一百年裡找到一個類似的人,我相信只能是拿破崙·波拿巴,吳紹霆的的確確是中國的奇蹟製造者。”

南京中央政府一直在監控外界輿論,不過這並不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從三月中旬到三月二十五日,中日雙方一直以電報通訊爲主,協商停戰議和的相關事宜和正式外交會談的安排。直到二十六日日本大正天皇召開最終御前會議,正式確定終止戰爭,與中國達成和議。

到了三月二十八日,日本外務省特派官員乘坐美國商船抵達上海,南京外交部派出副部長陸宗輿和顧維鈞前往上海,雙方於萬國大飯店內展開首次議和談判。

在此之前,中國外交部早已經遵照吳紹霆的吩咐,準備了一份和談的條件。

這份條件包括日本從朝鮮撤軍,取消在朝鮮的所有特權,承認朝鮮獨立的國家主權。同時歸還臺灣、澎湖列島等所有之前從中國竊取的領土,賠償戰爭軍費三千萬美元。中日朝三方簽訂《軍事戒備條約》,中朝雙方限定朝鮮海峽爲海軍共同警備區,在條約生效期間,日本任何武裝力量不允許進入朝鮮海峽範圍。不僅如此,在《軍事戒備條約》裡還規定,割讓日本對馬島歸屬中國所有。

日本方面事先同樣做好相關談判準備,根據日本內閣會議定下的要求,和談代表團在臺灣和本國領土問題上絕不能退讓,最多承認朝鮮國家獨立,或者進行適當的軍費賠償。如今日本已經失去朝鮮的統治權,如果再失去臺灣,本土必將徹底陷入資源匱乏,不僅對戰後恢復造成嚴重的創傷,對國民信心更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二十八日當天,中日雙方直接交換了彼此停戰的意見,日本對中國提出的要求當場否決。不管是交還臺灣,還是割讓對馬島,這些都是日本內閣明令要求的禁區,即便是中國提出的戰爭賠款也實在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三千萬美元幾乎可以抵掉政府發行的一期公債了。

第一天談判未果,雙方立刻電聯各自本國國府,等待進一步的指示。

南京方面在幾個鐘頭之後就給予回覆,馮國璋親自批示,此次和談條件是中方最低限度,如若日方不肯接納,那就無從再談。這份電報甚至沒有加密電文,任由日方特務監聽得手,擺明就是要讓日本人知道中國的決心。

在接下來的幾天和談當中,中方堅持原條件一步不讓,而日本代表則不得不改變態度,儘量提高籌碼以求達到目的。

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916章 ,被俘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485章 ,扶助農業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558章 ,碼頭上第254章 ,巷戰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60章 ,裝模作樣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82章 ,不期而遇第41章 ,援軍到來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801章 ,制空權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87章 ,似有隱情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969章 ,強攻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416章 ,交心第8章 ,初到後哨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1186章 ,華盛頓計劃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12章 ,小恩小惠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741章 ,泄密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819章 ,誘敵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401章 ,北上前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664章 ,動變第434章 ,清數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694章 ,長江戰略
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916章 ,被俘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485章 ,扶助農業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558章 ,碼頭上第254章 ,巷戰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60章 ,裝模作樣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359章 ,北方和談之前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82章 ,不期而遇第41章 ,援軍到來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801章 ,制空權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87章 ,似有隱情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969章 ,強攻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831章 ,神尾光臣之死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416章 ,交心第8章 ,初到後哨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544章 ,誠懇挽留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1186章 ,華盛頓計劃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12章 ,小恩小惠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741章 ,泄密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819章 ,誘敵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401章 ,北上前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664章 ,動變第434章 ,清數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694章 ,長江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