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

“這都什麼時候了?這個時候還不重要嗎?大總統,咱們一開始就太低谷吳紹霆了,戰爭打到今天的地步,還有必要繼續打下去嗎?咱們是時候關心一下真正的國事了!”王士禎直言不諱的說道,他的表情一點都不畏懼袁世凱的震怒。

“你以爲我不想嗎?南方的都督們一個個恃兵自重,手頭上的兵力都放在了長江上面,現在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去理會這些蠻夷之地?照你的說法,你現在是讓我從廣東撤兵,你知道這樣做就等於宣佈戰敗嗎?革命黨勢力不僅會死灰復燃,還會再次膨脹起來,到時候的麻煩比起蒙古、西藏更棘手千倍萬倍。”袁世凱大聲的說道。

站在辦公室門口的張一麐見情勢不妙,大總統氣的說話都不遮掩,趕緊上前把剛纔那些讀報紙的文員連同其他無關人員都轟了出去,並囑咐門口侍衛任何人進來先得通報。

王士珍語重心長的說道:“大總統,廣東都督吳紹霆爲什麼反,真正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要說因爲宋教仁遇刺的事件,可終歸宋教仁沒有死,吳紹霆絕不是那種追隨孫文小題大做的人。真正要除掉吳紹霆的是大總統你,吳紹霆堅持到今天就是要保住自己而已。”

他緩了一口氣,更加認真的說道:“一開始大家都認爲吳紹霆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可是這大半年過去,廣西的陸榮廷被打廢了,湖南的曹錕給打殘了,江西李純的銳氣也挫沒了,福建李厚基的實力還不如李純。事實證明吳紹霆不是背水一戰,這是早有預謀啊!”

袁世凱哼了一聲,不滿的道:“他一個毛頭小子能有什麼預謀?”

王士珍強調的說道:“岑春渲都南下了,這還不能徵明吳紹霆的能耐?”

袁世凱慍色十足,不耐煩的說道:“冠儒,你不要在漲南方人的士氣,廣東這一戰我是勢在必得,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收拾了吳紹霆。這不是我私人恩怨,廣東的勝敗關乎着我北京政府的切身利益,若是剷除了吳紹霆這個土軍閥,那些革命黨再無翻身的餘地,我北洋政府的中央權威也得到彰顯。”

他下意識的頓了頓,用一種陰冷的口吻又說道:“要是如你所說,現在撤兵,這可就不是中央政府顏面的問題了,而是向全國向全世界宣告,革命黨是有能力取代我北洋的地位。你知道嗎?”

“這一點從一開始大家都清楚。可是局勢已經發生變化,此時非彼時,我們的對策也應該跟着變化纔是。我的意思,大總統應該好好籌備開春後的大選,吳紹霆再怎麼能打,他也要顧慮廣東全省乃至全國的民意。北京政府從南方撤兵,北上平定蒙古、西進收復西藏,這兩件大事的功績爲大總統迎來的名聲,絕對要比平定廣東更加有意義。”

“唉……冠儒,你說的輕巧,蒙古和西藏的幕後錯綜複雜,哪是那麼容易就能出兵的事?”袁世凱沉重的嘆了一口氣。

他固然知道王士珍的意圖,利用平定蒙古、收復西藏的武勳,名正言順的參加七月份的大選。憑這兩項穩固國家主權的壯舉,再加上北洋軍的底氣,獲得正式大總統的位置易如反掌,也能在輿論上蓋過南方革命黨的聲勢。

可是西藏幕後是英國人一手策劃,英國人是善後大借款的五大國家之一,如今善後大借款的合同雖然已經簽訂,然而英國人始終可以拿西藏的問題來拒絕或者拖延交付尾款。

中華民國成立,可是各省軍閥壟斷本省的稅收,北洋政府除了轄下的幾個省之外,幾乎拿不到任何財政收入。這個總統府所有對外命令的執行,以及北京政府的日常開支,基本上都是依賴善後大借款的費用。一旦借貸款項不能如期交付,那就等於讓中央政府陷入癱瘓。

所以在對待西藏的事上,他已經有自己的打算,就讓英國人先去折騰,等自己統一南方之後再來處理這檔子事。

至於蒙古的情況,支持蒙古親王叛亂的沙俄帝國同樣是善後大借款五大國家之一,只是在局勢上顯然要比西藏略微好一點。

英國人在西藏是直接攤牌,意圖將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成爲其在海外殖民地之一。

外蒙古的幾個親王僅僅是在沙俄帝國暗中資助之下,發動意圖獨立的叛亂暴動,但終歸還是屬於中華民國內部的一次罷了。以沙俄帝國目前的情況,是不可能像英國那樣直接跳出來支持蒙x古獨立。

相比之前若是讓北京政府現在發兵平息外蒙古的叛亂,這種可能性自然要比處理西藏要高。可是擺在袁世凱面前的選擇不多,他手裡現在幾乎無兵可調,而且出兵外蒙古的利益未必比剷除吳紹霆更加實際。後者可是平定整個南中國的轉折點。

尤其是沙俄帝國這個幕後陰影,誰也不知道這羣老毛子在情急之下會不會撕破臉。對於俄國來說撕破臉無非是國際輿論和其他列強的看法,可對於北洋政府來說那就是沉重的打擊,甚至還會直接導致中俄戰爭。

袁世凱並非沒有冒這個險的膽量,只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必要冒這個險嗎?

平定廣東之後,完成南中國的一統,建立真正完整的中華民國。就像日本那樣由半殖民地變成列強之一,到時候別說西藏、蒙古,就連臺灣、香港、澳門和其他所有租界一起收回,豈不是更好?

“大總統,我知道西藏和蒙古的背後有英俄的勢力,這正是在考驗大總統您的魄力。您要是有這個決心,國際上還怕找不到支持我們中國的國家嗎?更重要的是,大總統你要向國人證明我們北洋政府真正的國威。一旦咱們北洋政府證明了權威,南方那些革命黨就算再狂妄,也只會被認爲是一羣反賊,孫文之流再也不是什麼革命領袖,無非是一個反賊頭目罷了!”王士珍堅持不懈的說道,情緒激動之下,讓他的老臉都漲紅了幾分。

“說來說去,你的意見不過是圖一個虛名。冠儒,沒用的,地方上的那些都督們個個不是省油的燈,以德服人那是往年子的事,現在誰還跟你講這些?”

“大總統……”

“冠儒,不用再說了。”袁世凱冷森森的打斷了王士珍的話,“開春正月初十是太后的生辰,這件事我交給你負責。另外我也會囑咐燕蓀(樑士詒),讓他協同你辦好這樁子事。沒什麼其他話就去吧。”

王士珍聽到這裡,臉色由激憤轉爲了驚愕,隆裕太后的生辰往年都是交給內政部負責,他是一個掌兵的老將,八竿子也打不着這茬子上。這隻能說明大總統是故意這麼吩咐,目的就是要下自己的兵權。

他呆愣了半晌,隨後失心瘋似的笑了起來,說道:“大總統真是考慮的周全,我這把老骨頭也只能爲太后辦辦生辰了。好的很,好的很。”說完,他提起柺杖,轉身邁着大步走了。

袁世凱看着王士珍的背影,直到王士珍走後十分鐘,他忽然抓起了辦公桌上的茶杯,狠狠的擲在了地上,光禿禿的腦門陰雲密佈,就像是一隻狂怒之下的禿鷲。

張一麐不敢去叫外面的侍從進來收拾,他連連跑了上來,親自動手把地上的碎片一片片拾了起來,放進一邊廢紙簍。他抽出絲巾擦了擦手,來到袁世凱面前勸說道:“大總統,王老將軍的話雖然不合心意,可畢竟也是爲了大總統您和咱們北洋着想,何必動怒?”

“公紱,你說,南方都僵持到這種地步,我哪裡還有心思去應付蒙古、西藏的事?你說吧,這王士珍是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氣死我了,氣死我了!”袁世凱肥碩的身子顫抖着,他剛纔一直極力控制自己,省的讓王士珍下不了臺。要說這北洋三傑在北洋軍中各自有勢力,他這個大總統可還指望着這些人匡扶天下呢!

“總統,若是要我說實話,我倒認爲廣東的戰事確實不宜再拖了。”張一麐委婉的說道。

“什麼?你什麼意思?”袁世凱惡狠狠的瞪了張一麐一眼。

“大總統細想一下,江蘇、江西、上海的戰事,還有資助陸榮廷和各地海軍的支出,這些原本都是計劃之內的財政經費。可是廣東戰事從七月份打到現在,單單軍餉糧草的費用已經超過了前面所有的計劃,這還不算戰後重建和安撫的費用。”張一麐小心翼翼的說道。

說到這裡,他故意停頓了一下,觀察袁世凱的臉色。

袁世凱沉吟了一聲,只是緊緊的皺着眉頭,什麼話都沒有說。

“昨天財政部已經送來了詳細的報告,洋人借款的頭三期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其中有兩成左右竟然全部消耗在廣東戰事上。前線那些將軍們不知道中央的苦楚,一有什麼缺失就一個勁兒向上面催要。大家都知道大總統平定廣東心切,所以中間都不敢拖延遲緩,前線要什麼上面就給什麼。”張一麐繼續說道。

“這果然是一個問題。”袁世凱沉沉的嘆息了一聲。

“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大半年來前線將軍們索要的物資軍費,有的合情合理,有的模棱兩可,其中是否渾水摸魚也未可知。尤其是第二鎮和第三鎮……唉……”說到這裡,張一麐覺得自己有些太婆媽了,於是中途腰斬了自己的後半段話。

世凱追問道。

“段總長和馮老將軍兩個人的矛盾似乎越來越深了。但凡第二鎮索要的物資,第三鎮不管需要與否,都要爭奪同樣的規格。反之亦然。如今曹司令的南征軍失利,正面戰場上只剩下第二鎮和第三鎮作戰,這讓段、馮兩位大人更是操心不少呀。”張一麐語重心長的說道。

袁世凱明白張一麐所謂“操心不少”的意思,他臉色更加不好看,北洋這個班子還沒把中央政府坐穩就開始鬧矛盾,這比在廣東打敗仗更爲可怕。他不能讓這種裂痕越擴越大,北洋派只有團結一致才能謀取最大利益,一旦分裂那就意味着消亡的日子不遠了。

“明天發電報讓芝泉和華甫來北邊,我要跟他們好好談一談。”他果斷的吩咐道。

“大總統,其實我的意思是廣東的戰事……”張一麐想要把話題扯回自己的本意上來。

“廣東的戰事我自有分寸,你不懂軍國大事,這方面不要插嘴。”袁世凱心情很煩,他現在最反感的就是別人對廣東戰事的評足論手。

“是一麐嘆了一口氣,連連的承應下來。

他無可奈何,大總統習慣獨斷,連王士珍都勸說不動,自己又能怎麼樣?他有一種強烈失望的感觸,如果廣東戰事再不能取得進展,北洋派的前景勢必讓人堪憂。不過造成這一切的不是別人,擺在大總統面前明明還有選擇的餘地。

第958章 ,鏖戰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1096章 ,突遭變故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90章 ,先斬後奏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106章 ,琉球第41章 ,援軍到來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356章 ,碰巧第116章 ,將軍家宴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280章 ,策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771章 ,威脅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465章 ,清理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6章 ,張家大少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65章 ,自討苦吃第451章 ,醒來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5章 ,初識倪端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198章 ,安撫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401章 ,北上前第632章 ,夾擊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959章 ,斷交第28章 ,張家小姐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899章 ,到福州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855章 ,支走第482章 ,宋教仁到訪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5章 ,初識倪端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558章 ,碼頭上第91章 ,鬧大事情第406章 ,進京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
第958章 ,鏖戰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1096章 ,突遭變故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90章 ,先斬後奏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106章 ,琉球第41章 ,援軍到來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1061章 ,大勢已去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356章 ,碰巧第116章 ,將軍家宴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905章 ,第二代戰鬥機試飛第280章 ,策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771章 ,威脅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465章 ,清理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6章 ,張家大少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65章 ,自討苦吃第451章 ,醒來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5章 ,初識倪端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198章 ,安撫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401章 ,北上前第632章 ,夾擊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959章 ,斷交第28章 ,張家小姐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899章 ,到福州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855章 ,支走第482章 ,宋教仁到訪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5章 ,初識倪端第136章 ,故佈疑陣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558章 ,碼頭上第91章 ,鬧大事情第406章 ,進京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