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

在場三人都是武將出身,當然看得懂現在局勢的微妙。

北洋軍若不支援福建,那這場戰爭僅僅是南方兩省之間的衝突。一旦北洋軍正式介入作戰,那這場戰爭立刻就會升級爲南北對決的國戰,就像去年的廣東戰爭那樣。勝者爲王敗者爲寇,這一戰足以決定兩股勢力之間的主導地位。

表面上來看,區區廣東一個省怎麼可能與坐擁大半個中國的北洋政權較量?

可是去年廣東一戰已經嚴重挫傷北洋軍的銳氣,更重要的是誰都看得出來,那些名義上歸屬北洋集團的地方督軍們,每個人都有割據一方的野心。真正的北洋團體早已經開始從內部鬆散,即便要破釜沉舟的殊死一搏,也必須有充足的準備和底氣。

廣東實力有多雄厚,不是但從軍備來看,還要考慮政治聲望。

進步黨選擇南下廣東與國民共進會合作,這已經可以看得出廣東在國內的影響力。

地盤可以不多,軍隊可以不多,可一旦有了聲勢和影響力,前兩者遲早會多起來。

三位將軍在上海協商了兩日,到了九月二十六日下午總算開始陸續發兵。

援閩滬軍先發了一個團大約一千三百人,新八師跟着發了一個團和一個炮兵隊。先頭部隊預計五天之後抵達溫州,與吳佩孚的觀察團會合,再等候下一步的指示。在部隊出發的同時,曹錕、楊善德和鄭汝成三人一起聯名電告福建護軍府,表示援軍不日即到,讓李厚基務必堅持下去。

任宗然敲了敲督軍辦公室敞開着的房門,略有緊張的等着裡面的迴應。

“進來。”辦公室裡傳來了吳紹霆的聲音。

任宗然整理了一下衣服下襬,推開房門步履缺乏信心的走了進去。

吳紹霆正在處理一些福建送來的軍務,在見到任宗然進來孩子後,他收拾了一下桌面的文件,帶着熱情的笑容站起身來說道:“新田先生來了,來來,快請坐。既然您是四先生的親戚,你我就是自家人,用不着客氣。”

任宗然心裡微微鬆了一口氣,他這才記得眼前這位年輕的督軍大人是張直的女婿,當真可以算得上是自家人。他微笑着謝過,然後在吳紹霆辦公桌對面坐了下來。調整了一下坐姿,他儘量用輕鬆的語氣問道:“將軍大人特意請在下前來,不知所爲何事?”

吳紹霆也坐了下來,他好整以暇的笑道:“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近日得聞新田先生和巍然先生積極與江浙聯絡,精心打理五省革命援助籌備會,已經爲我廣東軍政府捐贈了超過五十萬的經費物資,實在是感激不盡。我還聽說新田先生在上海打理過一些交通行業的公司,最近手裡恰好有一個發展計劃,正愁無人策應,思前顧後才覺得新田先生是自家人,又是爲我廣東出過力的,因此倒是希望能與新田先生合作這件事。”

任宗然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好奇,他雖然很少見過大場面,但是仍然知道發現機會,吳紹霆特意請自己來商議一個與交通有關的發展計劃,十之八九是有大利可圖的。他連忙問道:“吳將軍,這.........不是在下不願意,只是在下昔日出入的是一些小門小戶,大部分時候還得仰仗四先生的名望和關照。若吳將軍的計劃是大事業,在下生怕擔當不起,反而會誤了吳將軍的大事。“

吳紹霆看得出來任宗然果然沒有做大事的氣魄,不過這並不重要,他需要的不是這個人的能力,而單單就是這個人。他輕鬆的笑了笑,說道:“新田先生你太謙虛了。不管怎麼說,這次既然請來新田先生商議此事,自然是因爲能擔此大任的人只有新田先生你了。不妨先聽我說完,相信一定是新田先生在行的事。”

任宗然想了想,沒辦法拒絕,只好連連點了點頭說道:“吳將軍請明示。”

吳紹霆說道:“前不久我與德意志帝國簽署了一項飛艇合作計劃,我們廣東軍政府即將引進德意志帝國原廠製作設備和技術專利,在廣東自行生產飛艇。這種飛艇將會成爲我中華民國交通事業劃時代的工具。”

任宗然立刻有些泄氣,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吳將軍,雖然之前我在上海見過洋人飛機表演,可是.........可是這飛艇倒真的是一竅不通。在下不懂的工科,什麼製造飛艇、什麼機械設備,當真是無能爲力啊。”

吳紹霆罷了罷手,哈哈笑道:“新田先生你誤會了,這引進設備、製造飛艇我會交給專門的人來負責,不會有勞新田先生大駕操心。我找新田先生是另有原因。我計劃在五年之內開闢整個南方的民用航空路線,東起上海,西至昆明,甚至還預想開設到越南、暹羅等地。隨着這些航空線的開通,緊隨其後會有一系列參與運營航空線的公司成立,就如同海上航線一樣,從廣州到上海這一條線上會有包括火輪、碼頭、貨運等等在內的衆多公司各司其職。這樣才能把航線辦好,也能最大化的產生利潤。”

任宗然恍然的點了點頭,要是拿海上航線來對比他就明白過來了,當即亢奮的說道:“原來如此,吳將軍真是太有目光、太有能力,竟然能從歐洲引進這麼先進的運輸技術。相信一旦發展起來,一定會成爲中國最便捷、最熱門的交通工具了。”

吳紹霆欣然說道:“沒錯,所以我剛纔纔會說這會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展計劃。航線上有許多需要經營的地方,哪怕是最簡單的票務工作也需要人來負責。新田先生既然有這方面的經驗,不管能承擔多少環節的運營,對我來說都是極大的幫助。”

就算任宗然再沒有能力,承擔票務、倉儲或者空港管理之類的子業務還是不在話下,這些業務只需要派人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固定方式來打理,真正是簡單的到極點,甚至自己都不需要親力親爲。他可以想象的出來,在廣東軍政府的下,空中交通線必然會蒸蒸日上,做爲新興又快捷的運輸,很快會成爲最流行的載具,換言之這可是大賺特賺的好機會。

“多謝吳將軍關照,這可是便宜在下的大好事呀。在下一定竭盡所能,盡出綿薄之力,爲吳將軍把這件事辦好。”任宗然迫不及待的許下承諾,就好像擔心倒手的鴨子飛走了似的。

“那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我會盡快安排新田先生接手這次商務合作,也會派專員協助新田先生,到時候新田先生可以與專員一起協商細節問題。一旦前期工作準備就緒,用不了多久就能開展計劃執行。”吳紹霆故作高興的說道。

他當然不會傻乎乎的找一個外人來發展空艇計劃,並非是因爲不信任,最重要的原因是空艇計劃絕不會一開始就投入民用。如果他要發展民用航空飛艇,根本不需要五年時間這麼久,之所以提出五年時間就是爲了拖住任宗然。

儘管在歐洲空艇已經進入民用航空,可是中國不是歐洲,不僅老百姓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對飛在天空的交通工具會有恐慌心理,再者中國人均收入也沒有歐洲那麼高,坐輪船有便宜三等艙和下等艙、坐火車還有站票甚至逃票擠一擠,哪裡會有多餘的閒錢去乘坐費用昂貴的空艇呢?

他之所以這麼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自己僅僅是想借助拉攏任宗然來引導張謇的判斷力。他可以預料南北雙方對峙的局面短期之內不會了解,因此進步黨人還會留在廣東一段時間,諸如張謇這樣的實力人物,與其讓他整日無所事事,還不如儘量吸納到團體內部來發揮更多的價值。

之前他確實考慮過讓張謇自己決定去留,可是隨着南北局勢日益趨惡,他需要找到一股真正的底氣來繼續走下去。或許張謇不是唯一的選擇,但最起碼是一個擺在眼前選擇。他不會威逼利誘張謇,但旁敲側擊給與暗示還是有必要的。

任宗然只是第一步,之後他還會想辦法把顧長衛拉到身邊來。

一旦這兩個張謇身邊的人開始爲廣東軍政府效力,多多少少會站在廣東軍政府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到時候自然而然會影響到張謇。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再次響起,鄧鏗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士元,什麼事?”吳紹霆知道鄧鏗最近在負責與德國人交涉,所以打算當着任宗然的面透露一些能增加可信力的消息。

“霆帥,安德烈爵士那邊都已經辦妥了,他答應與德國國內協商,盡一切可能更換飛艇製造商。他還承諾這件事問題不大,十之八九能談妥。”鄧鏗看了任宗然一眼,接着有條不紊的說了道。

上次安德烈爵士前來與吳紹霆會談技術交換的合作,對吳紹霆而言這次是一筆大賺的交換,唯一有些遺憾的地方就是他不想跟舒特朗茨飛艇製造公司合作。雖然舒特朗茨公司是德國老牌的軍工業供應商,不僅生產空艇,還代工生產飛機。之前廣東軍政府從德國訂購的飛機,其中有八架就是出自舒特朗茨公司。

不過最關鍵的是舒特朗茨公司現在還沒有生產硬式飛艇,並且在吳紹霆心裡早有更想合作的對象,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齊柏林飛艇創始人斐迪南·馮·齊柏林。

正好三年前斐迪南·齊柏林正式離開德意志飛艇製造公司,選擇自主創業建立齊柏林飛艇公司。這家公司生產著名的齊柏林硬式飛艇,一度引起德國軍方的關注,可惜後來發生了幾次意外,整個公司都陷入了低迷狀態。

在這個時候與齊柏林公司合作,不僅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高的回報,更能滿足廣東軍方對硬式飛艇的需求,不可不謂是一舉兩得。

“好的很。士元,新田先生已經答應參與民航計劃的發展,過幾天你安排商務部和交通部的專員跟新田先生詳細溝通。”吳紹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

“明白了。”鄧鏗說道。

任宗然知道鄧鏗還有其他事情要向吳紹霆彙報,自己自然不敢多加叨擾,於是很識趣的說了一些信誓旦旦的話,然後告辭離去。

等任宗然離去之後,鄧鏗立刻又說道:“霆帥,剛剛又去見過奧匈國的艾斯曼貝格爾先生,細節上差不多都談妥了,價格也定下來,是按照與德國方面的同等優惠來算單價。唯一剩下的就是時限和分期付款的階段。”

前天下午安德烈爵士再次找上門來,把上次答應答應引見的一個“朋友”也帶了過來,這人原來是同盟國之一奧匈帝國的軍火中介商,經過德國介紹特意來廣州採購一批新式軍火。有生意做自然是好事,吳紹霆沒有理由不答應,爲此他還特意好好感謝了安德烈爵士一番,當天晚上就派人到安德烈爵士的官邸,送上了一尊價值上萬元的精品玉雕。

吳紹霆慢慢的點了點頭,問道:“志誠式輕機槍確定是八千挺?”

鄧鏗打開了手裡的文件夾仔細看了一看,隨後回答道:“是的,八千挺志誠式輕機槍,五百架一三式迫擊炮和兩百架一一式迫擊炮,除此之外還有紹霆式自動步槍的代理生產權和戰術背心的專利。”

吳紹霆思索了一會兒,嘆了一口氣說道:“說到輕機槍咱們自己部隊還沒裝配齊全,之前還又德國人一萬挺輕機槍的訂單沒有交全,現在又來了八千挺的訂單。錢是能賺到手,可是還是有諸多不便的地方。”

之前參謀總部規劃的輕機槍裝備計劃,一個步兵連是六挺以上,可是時至今日除了一團、二團裝配齊全之外,其他部隊每個連最多隻有三挺,有的還只有一挺。換做任何國家都不會在本國軍隊制式武器裝備齊全之前,把制式裝備當作商品來販售。

吳紹霆也迫於無奈,與德國人的訂單簽署時是和平發展時期,並沒有料到北洋政府會這麼快動手,歸根結底還是賺了一筆不小的收入。至於這次與奧匈帝國的人交易,一方面是看在德國人的介紹,另外一方面反而因爲戰爭爆發,他更需要經費來維持軍隊。

綜合來看,在中國戰場上重機槍加大炮,再配合迫擊炮、自動步槍已經足以應付。輕機槍少了一點也無所謂,趁着新武器熱門之際還能賣一個好價格。

此外,吳紹霆心裡還有一個隱藏的打算,因爲他知道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會瓦解,之前對外所有合同都會作廢。所以這次利用與奧匈帝國的合作,只要儘量拖延一下時間,說不定拖延到一戰結束,到那時錢在手裡、貨卻不用交付,算是白白賺了一筆。

鄧鏗等了一會兒,見吳紹霆沒有下文,這纔開口說道:“霆帥,不管怎麼說,您之前既然已經答應了艾斯曼貝格爾先生,現在反悔的話實在於情於理不符。再者,安德烈爵士一直都在叮囑,他是在照顧我們廣東軍政府的軍火生意。要是咱們得罪了艾斯曼貝格爾先生,只怕同時還會得罪安德烈爵士。”

吳紹霆聳了聳肩膀,一臉無謂的說道:“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之前只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剛纔你說時限和分期階段還沒有談定,這樣吧,回頭你仔細跟艾斯曼貝格爾說,我們廣東軍政府與德國的訂單還沒有交清,新訂單恐怕要延長一些。儘量談到五年,分十八次交貨,最起碼不能低於四年。”

鄧鏗點了點頭,之前與德國人的一萬挺機槍的訂單是分兩年時限,如今一年還不到交了三批貨。儘管新訂單數量要比德國人的訂單略少一些,可新帳舊帳疊加在一起,再加上廣東軍政府現在處於戰爭時期,分五年期限算得上合情合理。

他答道:“好,我會盡量談下來。”

吳紹霆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既然有錢賺,那就讓所有廠子的工人們都加緊趕工,年底每個人都有分紅,明年再看情況提高工資來鼓勵工人們的積極性。”

鄧鏗沒有異議,他知道吳紹霆對錢財看得很淡然,再者如今生產壓力確實很大,有必要施行一些鼓勵來刺激工人們的工作效率。

【萬分感謝總管兄指出的錯誤,真是汗顏,我會多加註意的。同時也感謝今日打賞的讀者大大,你們的是我的動力】

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505章 ,在柳州第979章 ,七月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261章 ,絞肉機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54章 ,巷戰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140章 ,佈政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38章 ,偷聽內幕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912章 ,暗流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5章 ,初識倪端第58章 ,雞毛令箭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11章 ,整頓軍務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418章 ,公開言論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1044章 ,伏筆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664章 ,怒火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847章 ,病況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66章 ,承受下場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799章 ,再戰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404章 ,洪門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1220章 ,野心家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986章 ,市場花園行動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645章 ,遷徙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16章 ,克廈門第868章 ,探監第465章 ,清理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665章 ,事未息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351章 ,委屈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74章 ,展示效果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
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505章 ,在柳州第979章 ,七月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261章 ,絞肉機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54章 ,巷戰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140章 ,佈政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38章 ,偷聽內幕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912章 ,暗流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5章 ,初識倪端第58章 ,雞毛令箭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11章 ,整頓軍務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418章 ,公開言論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1044章 ,伏筆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664章 ,怒火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847章 ,病況第145章 ,五月之後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66章 ,承受下場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799章 ,再戰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1200章 ,預備還政第404章 ,洪門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1220章 ,野心家第237章 ,刺殺宋教仁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820章 ,膠州灣大陷阱第674章 ,第三軍佔領第986章 ,市場花園行動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645章 ,遷徙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516章 ,克廈門第868章 ,探監第465章 ,清理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487章 ,國民共進會成立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665章 ,事未息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351章 ,委屈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74章 ,展示效果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