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虛情假意

“震之你不是一直心懷愛國之熱忱嗎?愛國可不是嘴巴上說說就是,這個道理你我都明白。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倘使我決心平復蒙古、收復西藏,委任震之爲前敵總司令,震之你敢接嗎?”袁世凱深意的說道,眼神咄咄逼人的盯着吳紹霆,似乎要把吳紹霆整個人都看穿。

吳紹霆很清楚,袁世凱這是要借刀殺人。廣東一戰讓北洋軍顏面盡損,就算外人看不出這一點,袁世凱身爲北洋掌門人心裡在清楚不過。他現在已經成爲袁世凱的頭等敵人,廣東停戰協約看上去雖然北方佔了便宜,可是廣東的實力和根基依然頑固,用不了多久還會膨脹起來。爲了遏制廣東的實力,借力打力是最好的辦法。

這一仗打贏了,廣東元氣大傷,北洋政府也贏的名聲,不可不謂是一舉兩得。就算因爲粵軍長途跋涉戰力不足,導致作戰失利,倒頭來粵軍可能從此一蹶不振,而北洋政府也有理由拿吳紹霆問罪。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北洋都穩賺不賠的買賣。

他的臉色漸漸冷酷起來,袁世凱抓住自己的軟肋,若真的下令粵軍北上平復蒙古,自己根本沒有理由拒絕。國內的老百姓不是政治家也不是軍事家,他們纔不在乎政治局勢和作戰環境因素,一旦拒絕發兵,他吳紹霆的名聲徹底完了。

不得不說,袁世凱這一招十分歹毒!

“只要大總統下令,紹霆莫敢不從。但是請大總統你捫心自問,究竟大總統是爲了維護國家大義還是爲了維護一己私利。別人不明白,紹霆心裡清楚。與國家的敵人作對,拼光了打光了沒得說,我們粵軍有這樣的覺悟,試問北洋軍有嗎?”

“好你個吳震之,一張嘴巴比一門大炮還厲害,一點都不留情面的。”袁世凱冷笑道。

“大總統若真有心讓我粵軍北上,其他不說,紹霆只求一件事,望中央政府能保障後勤供應。”吳紹霆臉色堅毅的說道。

“哈哈,震之啊震之,你還真是一腔熱血。你不用緊張,我老袁就算心眼再壞也不會拿國家大事來耍陰謀,讓你們廣東軍大老遠開赴到北方來,只怕黃花菜都涼咯。”

“那大總統究竟是何意思?”吳紹霆心中沒有放寬,他不相信袁世凱是故意戲弄自己。

“我的意思只是想讓震之你明白一個道理,平復蒙古和收復西藏,看上去是維護國家主權的豐功偉績,可是背後卻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不是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俄國紅毛鬼和英國佬也要受其他列強所制,我所擔心是放眼環宇之內,那些地方投機分子無一不是在伺機而動,我對付他們尚且心力不足,若他們趁着我北洋動作時再起波瀾,你說我這個國府中央還能坐的穩嗎?”袁世凱拿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口吻,語重心長的說道。

“大總統,你顧慮的太多了。中央爲維護國家大義而動干戈,舉國上下只會萬衆一心,一致對外。倘使這個時候有大總統所說的投機分子,那可就是天下人共擊之的大罪人。”

“震之你今日能坐在這裡與我談話,讓我多多少少看到了一些信心,也總算知道下面那些人當中是有真心實意爲國效力。不過,若震之能幫我一個忙,出兵外蒙和西藏指日可待。相信這對大家都有好處。”袁世凱慢慢的說道。

“請大總統吩咐,正如在下先前所說,只要是爲了國家大義,哪怕真讓我粵軍揮師北上,在下也在所不辭。”吳紹霆斬金截鐵的說道。

“好,很好。不管怎麼樣,震之你始終是一個革命派,但是你的革命思想與那些亂黨是不同的,你一百個心思都用在國家大義之上,誰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利益你就認可誰。孫文之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昔日他們爲了推翻清王朝、締造共和之民國花了不少心思,可是如今也變成了爭權奪利之輩。就說宋教仁吧,誅心之言,他在上海發生的意外我委實不知情,而孫文竟然拿這件事挑起戰爭?試問這是何居心?”

“大總統,這些話你用不着向在下解釋,大家各執一詞,真相總是入雲見霧,索性不追究過去的痛苦,轉而展望未來的希望。”

“既然如此,我要請震之幫的忙,正是希望震之你能趁着此次北上,公開聲明你的立場。”

“大總統是要讓我宣佈歸附北洋派?”

“不,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這原本在停戰協約上已經有過明文,不過我更希望吳震之你能在這個時候發表正式的言論,這麼做不爲其他,只希望讓天下人都知道你吳震之是支持我北洋政府揮師外蒙和西藏。倘使真有宵小之徒在此前後鬧事,吳震之你也應該有明確的應對態度纔是。”袁世凱語氣有力的說道,像是在威脅,又像是誠懇,更像是歪曲真實意圖。

吳紹霆略微沉思了片刻,他終於徹底明白了袁世凱的意思,從一開始的隆重招待,到剛纔的拿自己與孫文區分的言論,再到最後的攤牌,原來袁世凱是要挑撥自己與革命陣營的關係。讓他公開發表擁護中央政府的聲明這並不難,自己也早已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但是要在北洋軍出兵蒙古和西藏之後,死心塌地爲北洋派賣命,對付與北洋派作對的勢力,這可就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了。

他很清楚袁世凱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看出了廣東軍政府的實力,一個能與北洋政府抗衡的力量,既然不能完全根除,也只能拉攏之後慢慢消磨。

這一招對北洋派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北洋軍揮師蒙古和西藏大賺名聲,讓廣東軍政府在南方牽制或者威懾叛亂分子。就算收復蒙古和西藏的時候國內一片支持,幾乎不需要廣東軍政府做任何事,但經過這次公開聲明之後,勢必挑起了廣東軍政府與南方軍閥的對立關係。日後再想策動熊克武、楊希閔等人那就難了,弄不好還會成爲西南軍閥集體的眼中釘。

不過他不能不答應,袁世凱既然已經決定出兵外蒙和西藏,這無論如何都是好事,自己再有什麼野心和**終歸是中國人的身份。往大的方向說,前不久的廣東停戰已經鋪墊了今日的抉擇,這是勢在必行之事;往小的方向說,袁世凱要一個聲明總比要粵軍代替北洋軍出征好的多,更何況出兵外蒙和西藏這段期間,對自己也沒有太大的不利,反倒更能安安心心大力發展和積蓄實力。

“大總統此言當真,北洋軍真要出兵蒙古和西藏?”他沒有急着回答,先是情緒振奮語氣強調的附文了一遍。

“第四師、第六師和西北邊軍已經在抽調人馬,不日即可組成平叛大軍北進蒙古。外交部還忙着跟列強們談判,盡一切可能阻止他們干涉這次中國國事。有些事可爲,有些事不可爲,我老袁心裡有數。”

“我明白了,今日與大總統一言,紹霆心中寬慰至極。從前只以爲袁大總統是一個野心家,但自我當政廣東軍政府以來,我才明白任何一個政客都應該是一個野心家。所以野心家不是衡量一個人的好壞標準,關鍵還是要看他的所作所爲。大總統以維護國家利益爲己任,這纔是中華民國需要的大領袖。紹霆能爲大總統出兵外蒙出一份綿薄之力,這是紹霆的榮幸,絕不敢推辭。”

“吳震之這番話,老袁心中同樣寬慰至極呀。”

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81章 ,做小生意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26章 ,協助進城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42章 ,初次立功第39章 ,突然交火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76章 ,散財人氣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60章 ,裝模作樣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530章 ,急流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203章 ,在北方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505章 ,在柳州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511章 ,驚人一鳴第48章 ,血性之怒第56章 ,張家大少第765章 ,見曹錕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982章 ,肇事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78章 ,轎車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1022章 ,遊鬥第1004章 ,發落第53章 ,義正嚴詞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305章 ,破襲戰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15章 ,借力打力第52章 ,上任新軍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87章 ,似有隱情第1089章 ,僵局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8章 ,初到後哨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836章 ,瓜分第195章 ,談判第892章 ,朝鮮人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771章 ,威脅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78章 ,拜訪恩師
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81章 ,做小生意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26章 ,協助進城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42章 ,初次立功第39章 ,突然交火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76章 ,散財人氣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60章 ,裝模作樣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530章 ,急流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203章 ,在北方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505章 ,在柳州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511章 ,驚人一鳴第48章 ,血性之怒第56章 ,張家大少第765章 ,見曹錕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982章 ,肇事第207章 ,訂購德械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78章 ,轎車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1022章 ,遊鬥第1004章 ,發落第53章 ,義正嚴詞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305章 ,破襲戰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15章 ,借力打力第52章 ,上任新軍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87章 ,似有隱情第1089章 ,僵局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8章 ,初到後哨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836章 ,瓜分第195章 ,談判第892章 ,朝鮮人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771章 ,威脅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78章 ,拜訪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