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張家大少

倪端感嘆不已,說道:“震之兄真是大義呀,你放心,這次小弟與震之兄一同肩負行動,如果不幸露了馬腳,我願意陪震之兄一同慷慨赴義。”

吳紹霆微微笑了笑,說道:“倪兄,不要太悲觀,這次行動我還是很有把握的。”

倪端點了點頭,說道:“有震之兄這番話,我就放心了。”

當天下午,趙聲就將吳紹霆找到了司令處,先說了一堆無關緊要的廢話,然後暗示最近革命黨在城內活動十分猖獗,第一標總稽查官空缺無人任職,無法主持標內的法務。

吳紹霆自然是配合着趙聲的話來應答,只到最後趙聲說自己深受將軍器重,若自己代理第一標總稽查官的職權一定會不負重任。他欣然應答了下來。

趙聲當場就命人將第一標總稽查官的印記交給吳紹霆,說但凡軍中法務只要吳紹霆認爲該辦之事,毋須再向他進行請示,直接可以蓋印執行。

傍晚,吳紹霆親自先起草了一份調查命令,然後在命令上蓋了總稽查官的大印。嚴格的說,即便如此這一紙命令尚且不夠完整的資格,因爲按照正式的程序,軍中法務命令必須一式四份,一份稽查官自己拿着,稽查處備案一份,標統留下一份,執法處再交代一份。並且,後三個部門都是要再蓋上批准的命令才行。

當然如果是軍營內部簡單的法務命令,只蓋上稽查官的大印還是可以生效的。不過很顯然,這次去巡警營要人並不是簡單的法務命令。但是吳紹霆已經想好了說辭,反正他第一次擔任稽查官,又沒有專人指引稽查官執法的程序,事後責難下來大不了就推給趙聲,說趙聲讓自己便宜行事的。

吃過晚飯之後,吳紹霆找到倪端,讓倪端去找幾個信得過的執法官和士兵,順便將狸貓換太子時的屍體準備妥當。

倪端欣然應答了下來。

現在前期準備都已經妥當,只剩下將革命黨與綁架案有關的消息散播出去。

而散播這個消息最好的途徑,理所當然還是要從綁架案受害者張小雅身上來辦。

於是,次日一早,吳紹霆決定去拜訪一番張小雅。

他換上了一身新軍軍官常服,在去張家的路上,順便還買了一些水果花籃。

張家的別墅座落在白雲山下麓湖湖畔,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段。雖然別墅不在城區之內,卻距離城區不過三五里的路途,正所謂遠離了喧囂而又不失交通便捷。換在二十一世紀,只怕房價肯定夠人受的了。

吳紹霆下了人力車,向守門的門房通報了一聲。

門房聽說過吳紹霆的大名,畢竟是前不久親自救了大小姐的人物,於是並沒有怠慢,匆匆的就進屋通報了。片刻過後,門房又快步跑了回來。

“吳大人,不巧我們家老爺現在不家中,早上花旗銀行來電話,所以去租界辦事去了。”老門房很客氣的說了道。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叨擾了,還請老先生幫忙把這些水果和花籃代爲轉交給令小姐,聊表在下慰問之意。”吳紹霆微微有些失望的說道,不過這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另尋機會再來拜訪了。

“吳大人稍候,我只是告訴吳大人一聲我家老爺不在罷了,不過我們大少爺尚在家中,先前小的通報了大少爺,大少爺正在客廳等候吳大人呢。”老門房連忙笑着說了道,然後將院子的鐵門打了開,請吳紹霆進來。

吳紹霆心中暗笑,原來是自己誤會了。他向老門房道了一聲謝,然後就走進了張家大院。

張家大院是按照西式風格建築,但是座落在院中的別墅確實採用西式牆體、中式外觀,看上去有些怪怪的感覺。不過好在吳紹霆的靈魂來自二十一世紀,再怪的建築風格都是有見過的,所以並沒有大驚小怪。

老門房將吳紹霆引給了一個下人,下人帶着吳紹霆直接來到了客廳。

客廳中央正站着一位年歲相仿的青年,張小雅被救回的那天晚上吳紹霆是見過對方的,正是張直的長子張志誠。

吳紹霆將水果和花籃交給了下人,空出雙手來向張志誠拱手行禮,笑道:“下官吳紹霆,見過張大公子了。”

張志誠呵呵的笑了笑,他倒沒有向吳紹霆拱手,而是走上來伸手要行握手禮。

吳紹霆尷尬了幾分,只好又與張志誠握了握手。

“吳大人你是舍妹的救命恩人,也就是我張家的恩人,毋須這般客氣呀。”張志誠說了道,語氣不冷不熱,聽不出什麼感情色彩來。

“讓張大公子見笑了,看樣子張公子也是留洋歸來的學者呀。”吳紹霆看了一眼張志誠整齊的三七分發型,微笑着問了道。

“這麼說,吳大人也曾留洋?”張志誠神色微微好奇了起來。

“是,在下今年剛從德意志帝國學成歸來。”吳紹霆如實的回答了道。

“這樣呀,那吳大人應該是零四年出洋呀。我倒比吳大人更早一些,我是零二年前往花旗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只學習了三年就回來了。”張志誠哈哈笑着說道,有幾分得意之色。

“這麼說來,在下還要稱呼張公子一聲前輩了。”吳紹霆笑道。

“哈哈,來來來,我們坐下再聊。”張志誠倒還真是當仁不讓了。他現在對吳紹霆漸漸有了幾分好感,正所謂留洋歸來的人大多都會自恃高人一等,也只願意與相同身份的人論交。

吳紹霆在心裡笑了笑,這張志誠好像真是一副書生性格呀。

兩個落座,張志誠命人看茶。

“唉,今日家父不在,倒是讓吳大人不巧了。”張志誠說道。

“哪裡哪裡,今日在下前來,原本只是爲了探望張大小姐。畢竟令尊與我們二十四鎮頗有淵源,上次讓張大小姐受驚,我等理應前來慰問的。”吳紹霆微笑應道。

張志誠緩緩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說道:“原來是這樣,吳大人還真是有心了。不過舍妹自從前幾日遭此厄運,如今受驚不小,正臥病在牀,只怕不方便接見吳大人呀。”

吳紹霆尋思一陣,繼而露出一副關注的神態,說道:“原來張小姐受驚抱恙,真是好事多磨呀。既然如此,在下自然不方便多叨擾張大小姐了,還請前輩代爲轉達慰問之意。”

張志誠笑着應了道:“這是自然。不過吳老弟今日老一趟不容易,不妨你我傾談一下各自留學的經驗吧。”

吳紹霆呵呵笑了笑,看來這張志誠也夠無聊的,估計這些時日一直呆在家裡,沒地方炫耀自己當初留學的經歷了。不過他還是願意多巴結一下張家的人,畢竟這個大財主日後還是有很多利用之處。

“唉,小弟留學四年,無非就是專研德國軍事之學,軍事乃匹夫之道,只怕與前輩無法相提並論呀。小弟可不像前輩,留學歸來是改頭換面,而小弟依然是恍如昨日。”他謙虛的說了道。

“你是說我剪掉辮子嗎?唉,你是軍人,有些話我倒是不願意跟你說。”張志誠嘆了一口氣,神色顯得有幾分憤慨。

“前輩,你這是在擔心小弟會拿辮子來做文章嗎?呵呵,前輩是有所不知呀,我新軍不比舊軍,私下剪掉辮子的人多不勝數。關鍵是我們新軍的軍帽是仿照西式,西方人可沒有在腦袋後面掛一根辮子,所以戴新式軍帽很不方便。要不是礙於身份,我也早就學着前輩,把辮子剪掉了呢。”吳紹霆言辭振振的說了道,繪聲繪色,彷彿煞有其事似的。

說到這裡,他忽然又想起了一點,忙又道:“前輩是零六年歸國,那時似乎正遇上官府嚴抓剃頭的人呀。哎呀呀,前輩在風頭浪尖之上都有這般氣魄,讓小弟佩服不已。”

張志誠聽到這裡,心中洋洋得意了起來,說道:“看來我是誤會吳老弟你了。要說到這辮子,我只身恨之入骨、痛之碎牙呀。”於是,他將自己在美國求學時,遭遇洋人戲弄後腦勺辮子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說到最後,情緒激動之下還重重拍了一下桌子。

吳紹霆聽到這裡,覺得這張志誠還是一位有血性的中國人,先前對其那種迂腐的印象稍微有些改變。他深深嘆了一口氣,凝重的說道:“其實在下在德國時也曾遇到過與前輩一樣的遭遇,當時心中懷恨不已,只求有朝一日能改掉這該死的累贅。只可惜,在下不似前輩這樣自由自在,身爲官職身份,不得不繼續隱忍呀。”

張志誠搖了搖頭,無奈的道:“我怏怏中國不似改進,去執着於這些烏煙瘴氣的蠢物。要知道日本維新之時,全國下令剃掉武士髮髻,這纔是自強不息的決心呀。在我眼裡,這大清國已然沒有生氣了。”

吳紹霆微微一怔,問道:“前輩,莫非你是革命黨?”

張志誠尷尬了起來,趕緊收斂了一番,咳嗽了一下,說道:“吳老弟,你這是什麼話。”

吳紹霆呵呵笑了笑,說道:“是,是我多嘴了。不過也請前輩放心,小弟是明白人,絕不會亂說話的。”

張志誠心中對吳紹霆好感倍增,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吳老弟與我果然是投機呀,你這個朋友我倒是很願意深交呀。”

吳紹霆笑道:“能與前輩結交,是在下的榮幸呀。”

不過他心裡卻覺得很彆扭,張志誠只是比自己早兩年出國,論年齡最多相差一二歲左右,這樣以前輩稱呼還真是有些肉麻!

第57章 ,張小雅言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677章 ,鉅變發生第424章 ,在日本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687章 ,雲南聲勢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12章 ,小恩小惠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1107章 ,預備針對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278章 ,商隊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588章 ,議定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1094章 ,突破口第462章 ,口供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203章 ,在北方第706章 ,大戰前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791章 ,開戰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643章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920章 ,處理第167章 ,重傷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92章 ,大校場上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791章 ,開戰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23章 ,虎頭蛇尾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516章 ,克廈門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
第57章 ,張小雅言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677章 ,鉅變發生第424章 ,在日本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687章 ,雲南聲勢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12章 ,小恩小惠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1107章 ,預備針對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278章 ,商隊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588章 ,議定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1094章 ,突破口第462章 ,口供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203章 ,在北方第706章 ,大戰前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791章 ,開戰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643章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920章 ,處理第167章 ,重傷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92章 ,大校場上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791章 ,開戰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667章 ,通宵之會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23章 ,虎頭蛇尾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516章 ,克廈門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