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

對於北洋的這次動態最擔心的人還是熊克武,四川地理位置處於長江上游,兩年前陳宦入川時已經調來兩個北洋師,如今中央陸軍再次壓境長江,一旦南北發生衝突,四川勢必會成爲要衝之地。他之所以參加這次共商大會,就是爲了尋找強力的後援,否則北軍一動,自己在四川的根基必然會不保。

熊克武馬上說道:“臨時執政府可以慢慢商議,不過既然北洋已經提前有了動作,我們斷然不可毫無準備。若是北洋軍趁着我們共商大會協調期間突然發難,只怕不僅共商大會可能遭到破壞、失去意義,更有可能讓咱們南方陷入被動。我提議,在臨時執政府成立之前,我等可先組成統一的軍事聯合會議,統一規劃南方軍隊,儘快做出反應!”

楊希閔點了點頭,極爲贊同的說道:“熊將軍所言極是。南方不可羣龍無首,尤其在應付北洋軍事行動方面,更應該有密切的合作和統籌。再不能像以前那樣一盤散沙了。”

他的地盤在廣西西北地區,與湖南省接壤,論實力還不如熊克武,所以他的想法與熊克武完全一致,儘快發揮南方聯合的優勢才能更安心。

這時,唐繼堯不疾不徐的說道:“成立軍事聯合會議,跟成立臨時執政府又有何差別?還不如把精力直接放在執政府上面,爭取儘快完善我們南方的聯合核心。到時候由執政府統一調兵遣將,我等盡心盡力表示誠服,爲促成南方公約以及對抗北洋盡出全力。”

熊克武接着又說道:“既如此,事不宜遲,索性我們儘快談定臨時執政府的方案。北洋軍可是先發一步,我們已經慢了一步,如果北洋突然開戰,咱們該如何以應對?”

坐在唐繼堯旁邊的劉顯世轉向梁啓超,用一種迫切的口吻問道:“卓如先生,若是現在開始聯絡那些咱們南方的國會議員,最快需要多久時間方可落實?”

梁啓超回答道:“半個月前我已經聯繫秉三先生,他正在北方積極籌劃此事。上週接到他的電報,說是已經說服了十二位議員,擇日即可南下。不過具體來說,只怕還需要一段時間,年關之內應該能召開南方國會。”

劉顯世“啊”了一聲,嘆息的說道:“年關之內?這會不會有些太遲了?”

唐繼堯也故作憂愁的嘆了一口氣,無可奈何的說道:“如果沒有國會的聲音,我們南方臨時執政府那就是一副空軀殼,無論是在北洋眼裡還是在老百姓眼裡,咱們都不過是一個非法的、反動的組織。這在名份上可是毫無優勢的。“

劉顯世與唐繼堯一唱一和,已經把他們的意思表露的很明白,雲南和貴州仗着有四川頂在前面,對這件事一點都不着急。而唐繼堯一直在強調直接成立臨時執政府,並以臨時執政府來統籌南方全軍,同樣是在影射着他對臨時執政府的重視。這種重視可以一分爲二來看待,要麼是重視執政府首席的位置,要麼是重視坐執政府首席位置的人是誰!

熊克武立刻有幾分氣惱,這唐繼堯、劉顯世擺明就是不在乎。他對滇軍、黔軍早有不滿,之前大革命前後的那段時間,滇軍、黔軍倒是派兵入川援助革命,可是到後來這些部隊霸佔四川地盤不肯退讓,反倒演變成地方軍閥勢力,在四川境內巧取豪奪,幹了不少壞事。尤其是在去年袁世凱頒佈新法之後,面對陳宦、劉存厚的突襲,這些昔日的“友軍”竟然不聞不問,簡直讓他看透了這些人的本質。

“好,好,好的很!照你們這麼說,就是對北洋的調兵不聞不問,任由北洋氣焰高漲。咱們南方本來就是一盤散沙,這次共商大會的目的正是撮合這盤散沙。現在可好,你們一個個心思打着自己的算盤,全然不顧大局利益,那這共商大會還有什麼意義?趁早散了各自未戰,或投降或屈服,繼續讓北洋做大好了。”他重重的“哼”了一聲,一時忍耐不住內心的怒火,一口氣的全部發泄了出來。

楊希閔本來還想附和熊克武,只不過熊克武這時的話太尖銳,自己不敢輕易表態。

倒是另外一邊的劉震寰毫無顧忌的說了道:“不是我斗膽,熊將軍這番話簡直就是一針見血。若是大家之前沒有決心跟北洋對抗,何必還要答應參加這次大會?弄得現在裡外不是人,談又談不攏,說又說不下去,到頭來還是一盤散沙,盡惹得外人笑話。”

劉顯世連忙用一副和氣的態度解釋道:“兩位,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咱們若不是下了決心,今天又怎麼會坐在一起呢?北洋那邊也是突然來了動作,這讓咱們也是始料未及。臨時執政府尚且還未成立,大家各有意見那是情理之中。何必如此大動肝火?開會嘛,就是討論矛盾、解決矛盾,要是意見都一致,那還開什麼會呀!是不是?”

熊克武深吸了一口氣,他看了一眼在場所有人,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顯然是自己剛纔那番話有些嚴重了。他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接着又說道:“那好,既然是開會,那我們就把問題擺出來好好討論。大家現在都已經很清楚,成立臨時執政府頗費周章,我熊克武雖是粗人,卻也明白國會賦權的意義,同樣認爲臨時執政府應該更神聖、更莊嚴。所以我才建議在臨時執政府成立之前,先以軍事聯合會議爲主要,統籌南方全軍。”

楊希閔總算找到了機會,一邊點着頭一邊說道:“正是這個道理啊。”

熊克武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統籌南方大軍原本就是重中之重的事,就算臨時執政府成立之後,這件事也必然是首要。咱們南方鬆散了這麼多年,要想統一軍事不容易,越早落定越好,一則省得日後再煩心,二則還能讓外人看到我們南方這次的決心!”

聽到這句話,就連梁啓超都忍不住開口讚歎道:“熊將軍此言甚是。這個提議未嘗不是解決眼前危機的辦法。”

唐繼堯看到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倒向了熊克武,他自然不會硬着反其道而行之。默然尋思了片刻,他換上一副語重心長的口吻說道:“錦帆兄,你以爲老弟我就這麼刻板自私嗎?我提議只成立臨時執政府是有我的道理,斷然不會拿個人私利在這個節骨眼上亂來。”

熊克武仍然沒好氣,哼聲哼氣的說道:“是嗎?你倒是說說,你的道理是什麼?”

唐繼堯好整以暇的說道:“剛纔老兄你自己也說過了,咱們南方一盤散沙的情況好多年,要想湊在一塊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說在臨時執政府之前成立軍事聯合會議,是不是也要先選舉一個會議主席來指揮南方全軍?”

熊克武不假思索的說道:“這是當然!要是沒有一個領導人來指揮,倒頭來各行各的,不還是一盤散沙嗎?”

唐繼堯說道:“沒錯。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裡。大家試想,如今選舉出來的軍事聯合會議主席,等到了臨時執政府成立時再選首席,究竟是讓軍事聯合主席繼任執政府主席,還是拋開軍事主席不算,另外再選?若是前者倒無妨,若是後者,那置於軍事主席於何地步?萬一期間出了差池,弄得兩家不歡,我等寄予厚望的南方聯合豈不是又成泡影?”

熊克武怔了怔,他倒是沒料到還有這一層顧慮,當即他說道:“要是這麼說,不如我們直接定下一個規定,如今推選出來的軍事主席日後即爲執政府主席。”

這次不等唐繼堯說話,梁啓超嚴肅的說道:“熊將軍,這事可不能草率處置啊。執政府主席必須是衆望所歸,而且也要有國會公選得出,這麼倉促的就蓋棺定論,大有不合適。”

唐繼堯點了點頭,附和的說道:“卓如先生所說的,正是我要說的。咱們都是武夫出身,做事總只看一面。可現在關乎整個中華民國的前途命運,斷然不可魯莽。”

熊克武喪氣的說道:“那你們說吧,現在如何是好?”

會場沉默了起來,所有人都似在低頭沉思,可是久久無人想出對策。

就在這時,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吳紹霆,忽然向對面的朱成貴使了一個眼色。

朱成貴會意,轉向同樣一直沒有說話的蔡鍔,打破沉默的問道:“鬆坡將軍,您對此可有什麼建議?如今正是困境頭上,還望鬆坡將軍不吝賜教。”

所有人聽了這番話,目光齊齊的落在了蔡鍔身上。

唐繼堯忙不迭的也請示了道:“將軍,在這裡就數您的名望最高,還是由將軍來定奪吧。”

他這番話說得很託大,直接把蔡鍔奉上了會場領袖的地位,甚至還推說由蔡鍔來決定對策,這已經是在爲蔡鍔登上南方領袖造勢了。

蔡鍔本來是有話要說,不過聽到老部下唐繼堯這番話,頓時又有一些不自在起來,腦海中不禁聯想起中午在陽臺上與吳紹霆的對話。他知道唐繼堯對自己的尊敬是發自內心,可是尊敬歸尊敬,利益歸利益,唐繼堯要推自己當南方領袖,只不過是想利用自己來壯大雲南的利益。他現在想得很清楚,不管是唐繼堯推舉還是吳紹霆推舉,自己都只是一個傀儡罷了。

他在心中喃喃自語:與其當一個受人擺佈的傀儡,還不如當一個帶兵衝鋒的小將,最起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能用自己的方式爲國家盡力!

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1201章 ,拜年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602章 ,在宜賓第281章 ,伏擊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356章 ,碰巧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741章 ,泄密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4章 ,陸軍衙門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604章 ,升級第665章 ,威壓第826章 ,損傷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401章 ,北上前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876章 ,決裂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952章 ,態勢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59章 ,別有用心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78章 ,拜訪恩師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1106章 ,琉球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9章 ,又見刁蠻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648章 ,動身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92章 ,朝鮮人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1030章 ,收網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1章 ,歸國途中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12章 ,小恩小惠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1022章 ,遊鬥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799章 ,再戰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95章 ,調任營長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30章 ,小惡作劇第32章 ,遭遇劫案第827章 ,白熱化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914章 ,變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648章 ,動身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44章 ,立功升官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
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1201章 ,拜年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602章 ,在宜賓第281章 ,伏擊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356章 ,碰巧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741章 ,泄密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4章 ,陸軍衙門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604章 ,升級第665章 ,威壓第826章 ,損傷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671章 ,陸榮廷野望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401章 ,北上前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876章 ,決裂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952章 ,態勢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59章 ,別有用心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78章 ,拜訪恩師第825章 ,空襲旅順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1106章 ,琉球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9章 ,又見刁蠻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648章 ,動身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92章 ,朝鮮人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1030章 ,收網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1章 ,歸國途中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12章 ,小恩小惠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1022章 ,遊鬥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799章 ,再戰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95章 ,調任營長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30章 ,小惡作劇第32章 ,遭遇劫案第827章 ,白熱化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914章 ,變第383章 ,吳紹霆的條件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648章 ,動身第446章 ,一場密談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44章 ,立功升官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