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

吳紹霆仔細思索了起來,羅哈德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弗倫奇元帥與中國私下議和,先將生米煮成熟飯。一旦雙方公佈了停戰協議,從政治角度上來說,就是大英帝國政府宣佈放棄緬甸、暹羅以及其他已經被佔領的殖民地。如此一來,對這些殖民地的本地人而言,只能說是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不管英國政府是不是承認這份協議,在這份協議公佈出來的這段時間裡,這些殖民地政府會認爲已經失去英國政府的支持,完全沒有必要在繼續作戰下去。中國軍隊只需要趁勢接收殖民地,加強對所有佔領區的統治鞏固和培養傀儡。等到大英帝國正式外交辭令下來時,一切爲時已晚,中國早就成功完成了這些地區的控制。

不過吳紹霆仍然沒有放下疑心,他微微的哼了一聲,揶揄的質問道:“你們弗倫奇元帥真有這樣的魄力,這可是叛國通敵的大罪。”

羅哈德表情嚴肅的說道:“弗倫奇元帥之所以這麼做,自然還是爲了大英帝國的根本利益。我希望元首閣下您能瞭解我們目前的處境,至於弗倫奇元帥的責任,他本人非常清楚,不過這與您沒有任何關係。”

吳紹霆眯起了雙眼,冷笑着說道:“如果與我沒有任何關係,那我該怎麼確定弗倫奇元帥不是別有用心?要知道,簽署這份停戰協議對你們大英帝國會有影響,對我們中華民國同樣有所影響,這可是一把雙刃劍。”

羅哈德只感到心中有一股躁動,雖然他在來到昆明之前已經做好了所有心理準備,但對於中國元首吳紹霆的估測還是失準了。在他看來,對方簡直是一個滴水不漏的人物,不僅所有的談話都充滿咄咄逼人的語境,更是事無鉅細全部考慮的周全,實在是讓自己感到一點保留的餘地都沒有。

“元首閣下,能說的話我已經全部都說出來了。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獲得而不付出的事情,利益和條件已經全部擺在了您的面前,關鍵就在於您是否願意相信我們的誠意。”羅哈德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現在能做的事情已經不多,能夠做出的承諾也不多,只能用這種豁出去的口吻來回答吳紹霆的質問。

“哈哈。”吳紹霆笑了起來,他果斷的站起身,準備退出會議室。

看到這一幕,羅哈德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難道吳紹霆還真是不吃自己這一套?

不過就在吳紹霆剛要邁步走出會議室時,他突然留下了腳步,回過頭來對羅哈德說道:“你可以在昆明留上幾天,等我考慮清楚之後自然會給你答覆。”

羅哈德稍微鬆了一口氣,只要對方能夠認真的去考慮那就最好不過了,一旦中國軍方綜合對比目前南亞戰場的進度,自然而然會加大議和的可能性。畢竟戰爭沒必要繼續下去,擺在大家面前的利益是已經確定的事情。

烏梁海三部地區總算趕在農曆新年到來之前恢復了一定社會秩序。

北方第二集團軍在烏梁海北方的野外佈下防線,謹防沙俄軍隊會尋找機會發動反攻。而在烏梁海地區之內,隨着臨時政府和集團軍司令部頒佈的一系列安民政策,儘管還是處於戰爭時期,但各大城鎮早已看不見戰爭的恐慌,一切僅僅只是像發生過一次經濟蕭條事件而已,之前戰火留下的硝煙一掃全無。

韋汝驄知道烏梁海地區的老百姓沒有過中國新年的概念,不過這也倒好,省的中國軍隊和臨時政府爲老百姓的新年慶祝而勞神傷力。

對於烏梁海臨時政府來說,目前首要的工作還是穩定佔領區的秩序,加大對流民的控制力度,把人力資源掌握在能夠駕馭的範圍之內。爲此,不少老弱婦孺依然被拒絕發放身份證明,只能等待被驅逐或者自行離開。

經過集團軍司令部和臨時政府的多次會商,最終確定烏梁海三部地區的行政制度。

唐努、阿泰斯、阿爾泰諾爾三地合爲一個行政級別,暫命名爲烏梁海邊疆特區,之前阿泰斯臨時政府榮升爲烏梁海特區政府,負責全權管轄三地的所有民政工作。

就在三天前,張盛霆北方事務公司的業務團抵達阿泰斯,在這裡開設了一個辦事處,負責招募一批工人前往蒙古參與鐵路建設。蒙古鐵路計劃早在兩個月前便開始草擬方案,這條鐵路雖然耗資巨大,但是卻具備軍事、政治和民生三方面的重要意義,因此哪怕向國外貸款也要儘快落實下來。

蒙古鐵路北起庫倫,銜接呼和浩特,然後與北京鐵路完成對接。預計工程時間需要八個月到十四個月,關鍵就在於能否合理的安排烏梁海的沙俄勞動力。

一旦這條鐵路線正式開通,中國對蒙古地區的統治將會更加穩固,同時軍事運輸、民生髮展都會隨之提升好幾個檔次。

整個鐵路工程由中央政府委派給張盛霆北方事務公司全權負責,而因爲項目龐大,需要足夠的資金依賴,更需要獲得當地百姓的支持,因此張盛霆北方事務公司將整個項目分拆,採用官商合作的方式,每個地區的地方政府和地方商人負責承包一段鐵路的運營。

但經營權全部歸張盛霆北方事務公司負責,倒不是因爲張盛霆公司要一家獨大,而是避免各段落出現惡性競爭,導致鐵路運營混亂。每年鐵路經營所獲得利潤,都會如實向所有股東彙報,並且第一時間分派紅利,絕不會虧待這些參與鐵路建設的人和單位。

如今庫倫出發點向南一百公里的鐵路段已經募集資金,基本上是張盛霆北方事務公司佔八成股份,而這也是張盛霆公司在整個蒙古鐵路項目中僅有的一次大規模投資。一切準備就緒,聘請德國工程師爲主設計,中國亦派出七、八名理工大學的畢業生,美其名爲工程師助理,跟隨德國工程師認真學習鐵路勘測、設計等工作。

另外一方面在阿泰斯設置的辦事處也緊鑼密鼓的開始招募工人,爲了生存,報名者自然絡繹不絕。再加上韋汝驄之前原本就搞了幾個空頭的招聘單位,簽下了不少工人,現在正好轉給北方事務公司這邊用工。

“張盛霆北方事務公司是元首開辦的公司,是我中華民國第一大企業,合法用工,合理用工,絕無違反《勞工法》之事。”

“所聘工人包食宿,包來往路費,一日三餐,一週三次葷食。蒙古牛羊多,肉食多得吃不完,所以大家放心,管保好吃好喝!吃飽了纔有力氣幹活,對不對?”

“每週結算工錢,起薪十二塊到二十四塊不等,只要乾的好就能賺大錢,多勞多得。”

“只要完成這次鐵路工程,參與修築鐵路的人能夠優先獲得中華民國身份證明,享受與所有中國人一樣的福利待遇。我們中國沒有民族歧視,沒有國別偏見,只有宣誓加入中華民國,那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中華民國身份證明要比烏梁海臨時身份證明更可靠、更有用,一旦拿到正式身份證明,你可以在中國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裡買房子定居,娶妻生子,成爲一個不受壓迫、剝削並且個人資產受到國家保護的自由人。沒有農奴,沒有奴隸,沒有種族等級,一切按勞分配,一切以法制爲基礎。”

在阿泰斯城內各大招工地點,時時刻刻都有人拿着大喇叭做着宣傳,用工協議和工人待遇用中漢蒙三種語言清清楚楚寫在告示上,張貼在最顯眼的地方。

烏梁海的沙俄流民大部分是流離失所的農奴和無產階級者,在沙俄國內恰恰是這些人羣還處於民智混沌的階段,在他們思想裡面沒有太濃厚的國家概念,沒有強烈的民族精神,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在爲填飽肚子而奔波勞累。

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203章 ,在北方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343章 ,信誓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851章 ,真格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1110章 ,擺架子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799章 ,再戰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665章 ,威壓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97章 ,陳芳提醒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1217章 ,內況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52章 ,上任新軍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39章 ,突然交火第982章 ,肇事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741章 ,泄密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462章 ,口供第94章 ,明降實升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645章 ,遷徙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1129章 ,內幕第1081章 ,應對之策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246章 ,窗戶紙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332章 ,思索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90章 ,先斬後奏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516章 ,克廈門第917章 ,行刺第215章 ,開刀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1114章 ,預言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
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203章 ,在北方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343章 ,信誓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851章 ,真格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1110章 ,擺架子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799章 ,再戰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665章 ,威壓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97章 ,陳芳提醒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1217章 ,內況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433章 ,廣東內部小派系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52章 ,上任新軍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386章 ,擺了蕭耀南一刀第39章 ,突然交火第982章 ,肇事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741章 ,泄密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462章 ,口供第94章 ,明降實升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645章 ,遷徙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1129章 ,內幕第1081章 ,應對之策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246章 ,窗戶紙第755章 ,宋教仁的態度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332章 ,思索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90章 ,先斬後奏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94章 ,青島要塞第516章 ,克廈門第917章 ,行刺第215章 ,開刀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1114章 ,預言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