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德國反應

幾天之後,馮國璋在南京總統府公佈國家元首刺殺最新調查結果,按照之前與日本合謀的計劃一一行事。當天下午,中日雙方又分別在日本駐華公使館以及總統府召開了兩場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日方宣讀了大正天皇的親筆道歉國書,並決定爲了補償中國損失而取消在華的所有特權,包括漢口、旅順兩處租界,至於臺灣也是二十年以來首次取消“日本領土”,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否分割的國土,只是目前暫借臺灣使用。

總統府新聞部不僅開始製造新的輿論方向,而且還在這天新聞發佈會之後,放出消息稱日本支付的八千萬日元租金實際上對刺殺事件的賠款。隨後張謇以政務廳長官的身份公佈,這八千萬日元的賠款,將會用在改善民生、發展國民教育、進一步穩定市場價格等方面上。張謇站出來說話的目的,就是要讓國民百姓知道中國並非一無所得,儘管元首大人冒了生命危險,可在不久的未來給國家帶來了一批新的民生基礎建設工程。

中國方面早幾天已經在爲這件事謀劃輿論導向,國內各界的聲勢雖然對這次最新調查結果不滿,認爲中央政府應該採取強硬措施打擊報復日本,可是大部分人並沒有把矛頭指向中央政府,而是對列強強行干涉中日矛盾大爲光火。當然,短暫的輿論控制並不能徹底改善所有人的意見,一些情緒激動的人士仍然站出來指責中央政府的軟弱無能,爲了一筆金錢竟然可以放下國家尊嚴,這簡直就是欺軟怕硬的表現,之前所說的所謂第一階段制裁措施完全只是一句空話罷了。

爲了儘快消除民間的議論,新聞部在之後的兩天時間裡立刻轉移了中心話題,把各大報紙頭版新聞的側重點放在了國家建設、歐洲戰事上面,不僅如此,鄒魯還接到吳紹霆的指示,開始由弱漸強的透露一些朝鮮方面的新聞,爲“亞洲戰略”下一步計劃做好鋪墊。在朝鮮新聞蒐集方面,一開始僅僅是報道一些文化學術的內容,隨後又隱隱約約透露了朝鮮目前的政治局面,包括一些朝鮮學者描述日本統治下的悲慘生活,以及未經考證的朝鮮國王的言論。

所有朝鮮方面的新聞,目前都只是在一些不起眼的版塊上刊登。

就在總統府新聞部努力抹去中日友好聲明以及之後不久補充發布的中日互不侵犯備忘錄的輿論影響時,德國公使辛慈對這件事非常惱火。就在前不久他還積極幫助中國在其他中立國家的公使中間遊說,儘可能的讓這些國家站在中國的立場上,一致針對日本的陰謀,可是沒想到自己的這些努力轉眼之間竟變成徒勞無功。他感到有一種被出賣的情緒在作祟,前後等待了幾天時間,最終決定前往總統府向馮國璋討一個說法。

只是在見到馮國璋之後,辛慈最終沒有從這位副總統口中得到一個交代,馮國璋和外交部部長伍廷芳只是推說這是吳紹霆的安排,而吳紹霆現在又不在南京,如果辛慈一定要討一個說法就只能親自前往奉天。

當天晚上,辛慈安排菲利普上校乘坐飛艇立刻前往奉天面見吳紹霆。

菲利普上校抵達奉天軍用飛艇基地時,是五月十一日下午,這已經是距離“雙五協定”簽署過後的第六天,中國國內的輿論正在快速的消淡,除了國際時評者還在絮絮叨叨爭論不已,認爲以吳紹霆的性格絕不會善罷甘休,整個撲朔迷離的事件背後一定還隱藏着陰謀。菲利普上校沒有任何休息,立刻要求前往甦家屯面見吳紹霆。

吳紹霆早上剛剛跟朝鮮獨立運動組織進行了第二次會談,在這次會談上朝鮮人也對中日雙方聯合發表友好聲明感到奇怪,但是吳紹霆並沒有向他們做任何解釋。這次會談雖然依然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不過比起上一次顯然要好了很多,最起碼在武力收復朝鮮的主張上得到了暫時的統一。正好下午有空,他立刻允許接見菲利普上校。

對於菲利普上校突然造訪,他起初沒有任何準備,也沒有猜出對方的來意,畢竟這段時間要忙的事情非常多,東三省的軍務、北方第一集團軍的軍務、旅順租界收回事宜、南滿鐵路收回計劃等等,幾乎每天的日程都很緊促,已經無暇顧及德國人的想法。

龍雲敲響了小樓辦公室的房門,然後引着菲利普上校走進了吳紹霆的辦公室。

吳紹霆揮了揮手,讓其他幕僚先退下,然後笑着走上前跟菲利普上校握了握手,用德語問好道:“日安,菲利普上校先生,您得到來一定是辛慈公使有什麼話要交代,對嗎?”

菲利普上校是一副禮貌的表情,不過卻帶着德國人典型的刻板,他微笑着說道:“見到您很高興,元首閣下,正如您所說,這次在下確實是受辛慈公使先生的委託前來。”

吳紹霆先請菲利普上校落座,然後讓龍雲去吩咐侍從室準備差點。

“辛慈公使又有什麼新的消息嗎?”他一邊繞到自己辦公桌後面坐下,一邊問道。

“是這樣的,之前日本陰謀家試圖行刺元首閣下,這件事已經在國際上引起了非常激烈的反應,甚至連我們德皇威廉二世每天都要關注這件事的進展。做爲德國的盟友,您這次遭到行刺的影響絕不亞於斐迪南大公遇害,我同樣相信我們德國駐華人員在事後的態度,您應該是十分清楚瞭解的。”菲利普上校用一種很懇切的口吻說道。

“對於德皇的關心我表示感謝,對於辛慈公使先生在這一事件上的立場我也表示感謝。”吳紹霆微微點着頭說道,在聽完了菲利普上校說完這番話之後,他心裡已經很清楚辛慈公使派菲利普上校來見自己的用意。雖然有些後知後覺,不過他覺得這場誤會確實有些唐突,自己忙碌公務而忘記與德國方面協調,以至於辛慈公使肯定會想入非非。

“可是,讓我們很不理解的是,元首閣下爲什麼突然又公佈了中日友好聲明,甚至還簽署了中日互不侵犯備忘錄?這顯然讓做爲盟友的我們感到詫異,也顯然對元首閣下的威嚴以及中華民國的尊榮背道而馳。”菲利普上校說到這裡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已經轉變爲了嚴肅。

“呵呵,”吳紹霆淡然的笑了笑,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明白辛慈公使的擔心。不過請你們放心,既然我現在已經在奉天,而且北方第一集團軍早已準備就緒,這一系列的行動當然不會只是逢場作戲而已。”

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690章 ,榮歸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35章 ,相互推卸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59章 ,別有用心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640章 ,閃擊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846章 ,造勢第880章 ,鞏固第9章 ,留下印象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509章 ,戰之心第31章 ,一些水果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530章 ,急流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24章 ,城門任務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217章 ,談不攏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958章 ,鏖戰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273章 ,振軍第876章 ,決裂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1020章 ,列車炮第177章 ,強渡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919章 ,真相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4章 ,氣勢服人第351章 ,委屈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856章 ,信與證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868章 ,探監第976章 ,總攻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741章 ,泄密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913章 ,前兆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第26章 ,協助進城
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690章 ,榮歸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35章 ,相互推卸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59章 ,別有用心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554章 ,未雨綢繆在南方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1112章 ,和談前提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804章 ,艱難作戰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640章 ,閃擊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846章 ,造勢第880章 ,鞏固第9章 ,留下印象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509章 ,戰之心第31章 ,一些水果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530章 ,急流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24章 ,城門任務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217章 ,談不攏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958章 ,鏖戰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273章 ,振軍第876章 ,決裂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1020章 ,列車炮第177章 ,強渡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919章 ,真相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4章 ,氣勢服人第351章 ,委屈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856章 ,信與證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093章 ,專家顧問部第868章 ,探監第976章 ,總攻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741章 ,泄密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913章 ,前兆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第26章 ,協助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