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北京縮影

新書推薦:

隨着在朝鮮發生的戰爭愈演愈烈,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讓中日雙方的傷亡情況成爲了懸在案頭的壓力,誰都沒有想到戰爭的規模會發展的那麼迅速。大量傷員成爲軍費的重要負擔,也很快演變成影響戰場的重要因素。爲此,日本陸軍不得不反覆拆散正在編制十九師團、二十師團,把新兵送到前線當作補充兵。

對於中國來說,儲備兵力同樣成爲一項主要的問題,距離戰場最近的新兵基地把能調動的新兵全部已經調往前線,東三省最高統帥部經過幾番討論,打算將之前東三省裁汰的舊軍士兵重新招募。在招募新兵的宣傳工作上,國防部爲此下了不少力氣,通過報紙、佈告、宣傳單等手段刊登募兵信息,並且不斷提升安家費的數額。

自從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由於各省地方軍隊存在一定威脅性,國防部沒有適時的推出兵役制度,保留舊式的募兵制來限制各省地方擴張軍事。在中華民國先行的軍事體制當中,除了國防軍是在招募時簽訂役制之外,其他軍隊一律是僱傭兵形式。

在沒有爆發戰爭之前,很多青壯認爲軍營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多抱着改善生活條件、謀一份生計的心理踊躍參軍。可是從青島戰爭開始,由於報紙通訊等輿論設施越來越普及,很多人都知道戰爭的殘酷,從而讓人們心生畏懼,於是“從軍熱”轉眼間又冷淡了下去。

如今前線的戰事並沒有惡劣到需要發佈動員令的情況,更何況在東三省還有三個師的預備兵力。但是每一支作戰部隊的缺額是需要在最短時間裡填補起來,這樣才能保證這支作戰部隊的戰鬥力和軍事執行力。即便短時間內可以堅持下去,可儲備兵力永遠是不可缺失的一項補給,因此迫在眉睫的問題必然儘快解決。

八月一日,國防部辦公廳通過了募兵宣傳預算,決定與總統府新聞部配合,加大儲備兵力的招募力度。然而這個消息雖然最快在南京傳開,但沒過多久之後卻在北京營造出了極大的宣傳效果,北京大本營派遣專員到各大學校、夜總會、大酒店等地方進行募兵宣傳,打造出一種“參軍光榮”的氣氛,同時也爲軍人社會地位做鋪墊。

北京大本營在募兵的中心思想上,是要讓全社會都認爲軍人是一種高身份、高地位的職業,不僅是彰顯中華民族鐵血男兒的正面形象,更是一個經久列強欺凌的弱小民族向世界展示雄威的主要途徑。當然,這種宣傳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凝聚成形的,北京大本營的第一步無非是爲軍人建立更完善、更優越的社會福利。比如軍人乘坐火車、看電影、去國家直屬醫院看病等等都有特定優惠,再比如與軍人結婚享有軍隊福利補貼等等。

在北京大本營招兵處的走廊上,甚至張貼出吳紹霆的宣傳畫,上面用醒目的粗體字寫着:國家元首吳紹霆是軍人出身!所用的圖片正是當初美國《時代》週刊的封面照片。

沒過幾天,這一系列宣傳措施就得到了不小的效果,各大高校的學生自發組織義演,爲政府的徵兵工作做宣傳,一些年輕的女孩子拋出了有力的言論,宣稱這輩子這會嫁給軍人。在這樣一股社會風力的推動之下,陸續有不少懷着一腔熱血的青年來到了徵兵處報名,他們的熱血或許是爲了國家大義,或許是爲了兒女情長,又或許是爲了生活事業,總得來說再次將“從軍熱”點燃了起來。

這天下午,在北京大本營北大門徵兵處大院前,正在等待入伍體檢隊伍一直從大樓內排到大院外面。而就在北大門外面的小廣場上,北京師範大學的義演隊伍還在上演一場新編的話劇,話劇社社長是一個受西方思想薰陶的浪漫主義青年,這出新編的話劇講述的正是自由戀愛的一對情侶爲了保家衛國而無怨無悔分離的故事。

大院內等候體檢的人們趁着這個空閒,不斷眺望着北大門外的義演劇場,縱然劇場外圍早已圍上了許多觀衆,可依然不影響他們的興致。

“我早上來的時候看過這出話劇了,那個女孩可真漂亮呀!”

“是啊,我來的時候也看了好幾眼,真是美人胚子。”

“你們在說什麼呢?”

“就是外面的話劇,那個女主角呀,你不會沒吧!”

“是嗎?等下一定要好好的看一看。”

“我來告訴你們吧,我就是師範大學剛畢業的呢,那女孩是我們中文系的小師妹哦,當之無愧的系花呢!”

“快說說,快說說,她叫什麼名字!”

等待體檢的隊伍裡起了一陣議論聲,這些大老爺們聚在一起理所當然避免不了談論女人。自從梧州執政府遷入北京之後,再第一夫人張小雅的提倡之下,中國社會男女平等的觀念已經小有所成,尤其是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准許男女同校。正因爲如此,正知道花季的青年男女們更容易萌發對異性的好奇,而這種風氣在漸漸開發的社會狀態下已經見怪不怪了。

自稱是北京師範大學的青年見圍過來詢問他的人越來越多,立刻得意洋洋的說,自己正是受那大門外舞臺上演出的漂亮女孩鼓舞纔來參軍,還說現在很多大學女生都崇拜軍人。也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但是卻引得在場衆人一個個熱血沸騰、信心蓬勃,以前有人說“好女不嫁當兵男”,現在可好,知識女青年反而開始喜歡當兵的了。

就在大家有說有笑氣氛高漲的時候,突然一輛敞蓬轎車從北大門外的大街上快速駛來,轟鳴的引擎聲就像是發怒的公牛一樣,即便駕駛員在看到北大門外聚集着許多人在觀看義演話劇也絲毫沒有放慢速度的意思。人羣中先是傳來一聲驚呼,隨後受驚的人羣嚇得四散而逃,整個場面一下混亂了起來,甚至導致了舞臺上的話劇都陷入了中斷。

敞蓬轎車一個急轉彎,直接向北大門開了進來,大門口的警衛趕緊上前去阻攔,可是那駕駛員反而愈顯囂張,竟探出腦袋衝着大門口的警衛們大吼道:“都他媽的閃開,車輪不長眼,撞死了休怪本少爺沒提醒你們!”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664章 ,動變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章 ,歸國途中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478章 ,轎車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281章 ,伏擊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76章 ,散財人氣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461章 ,夜闖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976章 ,總攻第913章 ,前兆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406章 ,進京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509章 ,戰之心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90章 ,韶關慘案第351章 ,委屈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558章 ,碼頭上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404章 ,洪門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1210章 ,分裂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1129章 ,內幕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64章 ,昔日恩師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
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664章 ,動變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章 ,歸國途中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478章 ,轎車第229章 ,粵漢鐵路第281章 ,伏擊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76章 ,散財人氣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696章 ,一塵不變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601章 ,援助到手第461章 ,夜闖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459章 ,兩路人的兩路行動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976章 ,總攻第913章 ,前兆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406章 ,進京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509章 ,戰之心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90章 ,韶關慘案第351章 ,委屈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558章 ,碼頭上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404章 ,洪門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1210章 ,分裂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223章 ,一隅之見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1129章 ,內幕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64章 ,昔日恩師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