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和談前提

在拿到這份協議之後,意大利上上下下最終下定決心,準備成立兩大軍團。 一路從法國西南方向入手,間接發兵偷襲法國南部重鎮里昂,破壞法**隊在南部的後勤基地。另外一路則經過奧匈帝國,協助奧匈帝國進攻塞爾維亞。

當然,按照版圖利益的情況來分析,意大利自然不會長途跋涉的跑去協助奧匈帝國對付塞爾維亞。只是在“復活節協議”結束之後,奧匈帝國又派來專使與意大利簽署了另外一份合約,那就是戰後重新界定意奧邊界,只需意大利協助奧匈帝國征服塞爾維亞,之前的意奧邊境矛盾皆可讓步。

經過三個月時間緊鑼密鼓的準備和策劃,意大利在七月二十日不宣而戰的向法國南部發起進攻。而這次進攻給協約國帶來的打擊自然是不言而喻,英法聯軍把注意力都放在巴黎和亞洲戰場上面,因而這段時間幾乎把意大利忘記的一乾二淨。

意大利在歐洲大戰開始之前發佈的言論:三國同盟只合適於戰略防守。這句話已經表明了意大利的立場,也給協約國埋下了一個先入爲主的觀念。可沒想到這個歐洲最弱小的國家竟然敢在背後捅刀子,一時間讓英法聯軍亂了陣腳。

里昂會戰在四天之後迸發,法國大部分軍隊被德**隊困在凡爾賽,英法聯軍主力部隊又在巴黎西南部,能夠應付意大利軍隊的只剩下里昂地方駐軍。可是兵力懸殊實在太大,哪怕法國士兵能一對二都不足以擋住意大利軍隊的進攻。

這場會戰僅僅進行了十多天,嚴格的來說意大利軍確實實力太差,幾乎是里昂守軍六倍之多的兵力,還有德國贈送的一批新式大炮,更重要的還是以“偷襲”的手段切入作戰。結果硬是讓里昂三個步兵團和兩個後勤團拖了小半個月時間。

不過,由於無法及時調動援軍,里昂最終還是落入意大利軍隊手中。

里昂失陷的消息一經傳出,仿若是一枚重磅炸彈似的,在歐洲乃至全世界引起極大的風波。這匹隱藏許久的黑馬,哪怕不是一匹好馬,但終究在關鍵的時辰做出關鍵的事情,一舉讓這場世界大戰倒向了同盟國一邊。

英國政府最先震動,隨即白廳和外交部遭到一系列達官顯貴的指責,很多人都認爲白廳錯在戰略預測,外交部則錯在效率不夠全面。

正如一些不入流的軍事家所言,亞洲的戰略一開始就是失策,在中國南北戰爭的時候縱容吳紹霆政權,又在慶元會議事件時沒能及時壓制中國,導致中國霎時興起,直至要挾大英帝國海外利益的根本。

而這次意大利突然殺出,幾乎能夠認爲是外交部的恥辱。原本意大利已經打算倒戈站在協約國這邊,卻沒想到因爲外交部的忽視,以及事後未能及時做出安撫,竟然導致意大利做出如此突然的舉動。

八月一日,在各界指責的壓力之下,英國外交部大臣愛德華格雷被迫辭職。

同樣是在當天下午,英國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也引咎辭職。阿斯奎斯的任期原本就只剩下了四個月而已,若不是因爲壓力太大,他是絕不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辭職,終究只需能咬牙堅持下去,自己的任期就是完美的,名聲也不會因而而敗壞。

在很多年後,由後人撰寫的阿斯奎斯傳裡卻另有記載,阿斯奎斯的引咎辭職並不是爲某些政客和重要軍事官員背黑鍋,相反是英國政府爲了緩解國內基層矛盾。這也是爲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能夠繼續拖延到一九一七年才結束的原因之一。

就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之下,中日雙方的外交代表團從接洽轉向了正式談判。

對於日本議和代表團而言,無論是意大利參戰還是英國政局波動,都爲這次談判徒增了許多壓力。然而他們也模模糊糊感到很慶幸,看來協約國遲早是要以失敗而告終,自己先一步選擇投降,總比等到歐洲大戰結束之後遭受同盟國全體剝削得要好。

中日議和談判的會場是位於黃浦江北岸和平大飯店內。如今上海早已收回了所有租界,再也沒有什麼法租界、公共租界的稱謂,之前一些用外國名人命名的街道全部改名。雖然從政治上來說,上海確實有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但並沒有因爲如此而喪失它原有的繁華。

吳紹霆將上海劃爲直轄市之後,在這座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投入不小資源,力圖保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也要在中國樹立一座現代化城市的典範。

和平大飯店原來是由法國人運營,但是在中國參加世界大戰之後,這裡已經被強行轉交到民族企業來接管。類似的事情南京中央政府做了不少,列強這些年在中國掠奪了那麼多資源,如今中國人強行侵佔外國人的資產,只不過是收回一些利息而已。

上海警察局在和平飯店門口駐紮了許多警力,因爲自從日本議和代表團下船之後,許多熱血的中國百姓都跑來向日本議和代表團示威。當然,表面上說是示威,實際上則是一種侮辱,讓日本知道出爾反爾的後果,更讓日本知道企圖侵佔中國的下場。

這七、八天來,幾乎每天都有成羣結隊的示威人羣圍堵在和平大飯店門口的廣場上,而且人羣時時辰刻都保持着激動情緒,要不是考慮到和平大飯店是中國自己的財產,只怕早就向窗戶上投擲石頭了。

爲了防止不測發生,只能派遣警察以及便衣特工在附近駐紮巡查,維持秩序。不管怎麼說上海都是國際化大都市,總不能因爲戰爭勝利就忽略素質問題。

中日議和代表團在八月四日舉行了第一次商量會議,這次商量會議日本方面沒有太多發言權,中方代表顧維鈞一上臺就開始發表長篇大論。這番長篇大論並不是廢話,主要內容是再次痛斥日本之前出爾反爾的惡舉,隨即又間接拋出議和的前提條件。

“所謂前提條件,不是正式和約內容,但卻是進入正式和約內容必經之步驟。若此步驟無法履行,我們中方將不會再有任何繼續談判下去的打算,戰爭也絕不會就此結束。這是鑑於你們日本出爾反爾的預防措施,你們沒有權力也沒有理由反駁此事。”顧維鈞聲色舉起的說道,說話時以至還激動的伸出手指搖晃了一下。

會場沒有聲音,日本議和代表團一個個臉色難看,卻都耐着性子不做任何反應。

“我南京總統府所提出的前提條件僅有一條,無他,只是臺灣問題。臺灣的淵源與歸屬問題我不想多作廢話。七天之內,日方所有官方機構和軍隊全部撤離臺灣,不必再搞什麼一個月的交接時期,你們的人間接給我撤離,我方間接派人去接收,就這麼簡單!”顧維鈞鄭重其事的接着說道。

聽到這裡,日本議和代表團忍不住開始交頭接耳議論起來,他們當然知道臺灣必須歸還給中國,但是像顧維鈞這麼草率的辦法實在有太多紕漏。日本在臺灣投入了那麼多人力物力,還有許多日本產業在這裡,既然不能從臺灣繼續榨取利益,總得把自己帶過去的東西都帶回來纔是!

“至於你們日本僑民和日商資產,等我們南京中央政府接管臺灣之後,會做統一處理。只需這次議和成功,中日再次建立外交關係,到時候會交由雙方外交部來處理餘下之事。總之,如果不能處理臺灣問題,那所有問題都不能處理。”顧維鈞補充的說道。

(未完待續)

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912章 ,暗流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7章 ,陳芳提醒第355章 ,硝煙中的愛情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17章 ,義無反顧第283章 ,新年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413章 ,梁啓超眼中蔡鍔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23章 ,虎頭蛇尾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969章 ,強攻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1004章 ,發落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48章 ,血性之怒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34章 ,張直之憂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356章 ,碰巧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836章 ,瓜分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211章 ,震動第79章 ,傾心一言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880章 ,鞏固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836章 ,瓜分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953章 ,毒氣彈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20章 ,野心家第976章 ,總攻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299章 ,退和攻第661章 ,前奏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99章 ,踐行籠絡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398章 ,求婚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11章 ,整頓軍務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35章 ,相互推卸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162章 ,不和諧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
第943章 ,針對朝鮮第912章 ,暗流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7章 ,陳芳提醒第355章 ,硝煙中的愛情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17章 ,義無反顧第283章 ,新年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413章 ,梁啓超眼中蔡鍔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930章 ,漢口行動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23章 ,虎頭蛇尾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969章 ,強攻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1004章 ,發落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48章 ,血性之怒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34章 ,張直之憂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356章 ,碰巧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184章 ,龍濟光的計劃第836章 ,瓜分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211章 ,震動第79章 ,傾心一言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880章 ,鞏固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836章 ,瓜分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953章 ,毒氣彈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1222章 ,尼古拉耶維奇的決心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20章 ,野心家第976章 ,總攻第989章 ,空中騎兵第299章 ,退和攻第661章 ,前奏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99章 ,踐行籠絡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205章 ,新技術誕生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398章 ,求婚第1034章 ,國防部會議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11章 ,整頓軍務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35章 ,相互推卸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162章 ,不和諧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