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實戰演習

因爲西郊大校場面積不足以讓二十四鎮全軍同時開始演練,所以按照原定計劃,分散成由標爲單位逐一演練。在正式命令下達之後,第二標退到了跑道上候命,炮兵標和輜重營則暫時移到了大校場東門口等候,至於騎兵標則直接撤出大校場,在場外等候了。

上午的時間很短,軍官團僅僅只檢閱了第一標的步操。

中午休息時,軍官團和外使團在一起吃飯,話題都聚焦在二十四鎮第一標的表現上。

在整個二十四鎮裡面,第一標的表現簡直太脫穎而出了,甚至讓其他部隊都成爲陪襯。

在議論這個話題不久之後,漸漸又轉爲了議論訓練第一標的人。德國駐廣州領事館的武官立刻強調說,主持訓練第一標的軍官是從德國慕尼黑士官學校畢業,並且煞有其事的將第一標成就歸功於德國陸軍優越的素質。

其他歐洲國家的武官不得不承認,德國陸軍這些年來的發展速度讓人膛目結舌,很有必要提高本國的軍事標準了。

如今歐洲的矛盾雖然沒有那麼明顯,大方向上依然是在爭奪遠東地區的利益,但是在暗地裡的較量已經是越來越頻繁。

利益是矛盾的反應,這句話總是沒錯的!

不過這其中還是有一些不和諧,當一些中國軍官質問,爲什麼德國教官親自指導中國軍隊的效果,不能到達一個留學生指導的效果時,德國武官立刻都變了臉色。其實德國武官們都很清楚,吳紹霆訓練軍隊的方式根本不是出自德國陸軍那一套程序,只是爲了在各國武官面前突顯本國的強勢,才故意這麼說的。

衆人休息到下午一點三十,接着繼續回到大校場,觀看下午的步操訓練。

一下午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事情,二十四鎮其他標的表現中規中矩,除了騎兵標和炮兵標演練時有個別士兵出了差錯之外,總體上可以算是達標。

當天晚上,檢閱軍官團就把步操檢閱的結果做了彙總,提交給將軍孚琦了。

按照程序來說,如果步操不過關的話,軍官團不會浪費接下來的時間再去觀察實戰演練了,直接會在報告中批報不合格,要求申報軍隊重新訓練。不過今天看來,二十四鎮在步操環節顯然是達標了,如果全鎮都能像第一標表現的那麼好,或許還會得到更高的評價。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檢閱軍官團和陸軍衙門一衆官員真正忙碌了起來,他們每天在廣州全境奔波,勘察合適的實戰演習場所。雖然在此之前陸軍衙門擬好了幾個被選區域,可是檢閱軍官團顯然覺得這些地方太沒有挑戰性,當天就全部否決了。

經過三天時間的周折,在軍事顧問的建議下,最終決定下來演習的場所。

整個演習區域十分廣泛,從廣東西郊一直延續到佛山北郊,中間還要跨過荔江和滘江。

作戰的背景設計爲渡江攻防戰,分南北兩路軍。北軍總基地爲西郊荔灣湖,作戰任務是突破坦尾島,然後再突破滘口,最終直達位於五秀橋的南軍總基地。南軍的作戰任務就是堅守坦尾島以及滘口兩處防線,盡力保證後方基地不被突破。

因爲這次演習計劃對於進攻一方來說十分有難度,北軍必須先橫渡荔江才能進攻坦尾島,攻克坦尾島之後還要渡過滘江再進攻滘口。所以軍官團和陸軍衙門一直認爲,南軍只派一個標兵力,另帶一支炮兵小隊以及一支騎兵偵察隊,剩下的兵力全部歸屬北軍。

南方由第一標爲主力,北軍以第二標和炮兵標爲主力,演習時間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八點爲止。士兵們全部空彈帶槍,以假想火力殺傷做爲主要傷亡評判,側重考察各軍戰術行爲。至於作戰細節,則依靠各軍將領的戰略意識自由發揮。

檢閱軍官團、外使團以及陸軍衙門等高級軍官共計八十五人,爲分三個組。一組駐紮在南軍總部,一組駐紮在北軍總部,另外一組則是在前戰場上游走觀察。

對於演習的正式評估,將由三組人合對各自評估之後做出總結。

在正式演習舉行前的剩下幾天時間裡,陸軍衙門主要負責通知演習地區的官府,對場地進行必要的清理,並且適當的人爲調整戰場地理環境。爲了儘快區分南軍和北軍的陣營,在演習計劃決定下來之後,雙方人馬就徹底分開駐紮,並且雙方不準再有任何來往。

演習前一天下午,兩個陣營才收到了戰區地圖,同時也接到了立刻組建高級指揮將領名單的命令。畢竟這次演習是將二十四鎮拆散了編成兩個陣營,各個陣營同等級將領頗多,如果不能事先確立演習時的崗位,只怕還沒演習雙方自己就亂了。

南軍這邊自然由趙聲擔任總司令,許海英、何福光繼續擔任參謀。本來這樣就可以了,可是衆軍官又認爲吳紹霆具備較強的軍事能力,紛紛推舉其爲副司令。

面對這樣的呼聲,趙聲臉色很不好看,因爲從這件事當中,他分明看出了吳紹霆在軍官心中的影響力。但是衆望之下,他又不好反對,那樣的話會暴露自己針對吳紹霆的意圖,最終只好答應了下來。

其實吳紹霆根本不願意擔任什麼副司令,這樣以來等於他放棄了第一營的直接指揮權,在戰場上的發揮大大受到限制。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好欣然接受了衆人的好意。

北軍這邊的情況要比南軍更復雜,除了第二標標統莫擎宇之外,還有炮兵標總參謀韋汝驄,騎兵標代理標統郭人漳。理論上來說,北軍總司令自然應該由莫擎宇出任,而對於這一點韋汝驄是看得很開,並沒有什麼斤斤計較。可是偏偏騎兵標標統郭人漳卻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其心懷野心,正盼着能在這次演習中脫穎而出,受到上面的重視。

郭人漳,字葆生,湖南湘潭人,少時與楊篤生、陳家鼎並稱“湖南三傑”。

其出生在官宦之家,青年時得以世蔭補道員,歷任山西道臺、江西和兩廣巡防營統領。

因其在山西任道臺時貪污,被下屬檢舉而去職,在其窮極無奈之時又與革命黨人黃興、劉揆一等往來。1904年萬福華謀刺王之春時,他正好也在上海餘慶裡機關部,故受到懷疑同時被捕,後經保獲釋。

1907年,郭人漳經父輩舊友的關係,前往廣東出任巡防營統領,同年受命鎮壓欽廉二州農民抗稅鬥爭。革命黨人利用這次契機發動欽廉上思起義,黃興便是這次起義的領導人,他約請郭人漳在陣前倒戈響應起義,然而郭人漳表面答應,臨事背約,最終導致起義的失敗。

正因爲鎮壓這次革命起義有功,次年就被廣州將軍孚琦調入二十四鎮擔任騎兵標標統。

雖然郭人漳在歷史上的口碑並不好,不過他與著名畫家齊白石相交甚厚。郭人漳晚年居住北京,齊白石但凡入京都住在郭家。甚至直奉戰爭時,齊白石都在郭人漳家中避亂。

在郭人漳去世時,齊白石還親自題寫輓聯,兩人的子女都不分彼此。

郭人漳還沒有調任騎兵標之前,就與莫擎宇有間隙,因此在這次推舉北軍總司令時,郭人漳大唱反調,無論如何都不肯輕易讓莫擎宇出任總司令。一時間讓北軍內部鬧得很僵,很快又形成派系爭鬥,第二標的軍官力撐自己的上司,騎兵標的軍官則聲援郭人漳。

面對這樣的鬧劇,就連韋汝驄都看不下去了。

最終,韋汝驄拿出自己的威嚴來,三言兩句就將郭人漳訓退了。

韋汝驄是站在北軍利益上來考慮事情,騎兵標總兵力還不足一千人,主要是負責快速通訊和戰略偵查的任務,這種特務性的部隊怎麼可能擔任進攻主力呢?此外,他深知郭人漳雖然一把年紀了,可是根本不是一個帶兵的材料,如果讓其來指揮北軍,那真是自尋死路。

郭人漳起初是仗着自己的年長來跟莫擎宇較勁,不過韋汝驄是廣州軍政界有名的人物,自己倚老賣老對於其來說根本不放在眼裡。現在二比一的情況,他只能收聲噤語,吹了吹自己的鬍鬚,不再糾纏下去了。就這樣,晚上十點時南北兩軍將帥名單總算交了上去。

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217章 ,談不攏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162章 ,不和諧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18章 ,敢作敢爲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913章 ,前兆第299章 ,退和攻第93章 ,公正之名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424章 ,在日本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953章 ,毒氣彈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30章 ,小惡作劇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998章 ,風聲第385章 ,捧殺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952章 ,態勢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66章 ,承受下場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211章 ,裂痕第34章 ,張直之憂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855章 ,支走第851章 ,真格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167章 ,重傷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398章 ,求婚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45章 ,遷徙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253章 ,戰賀州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80章 ,一介武夫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54章 ,拯救行動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273章 ,振軍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84章 ,張謇青睞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44章 ,立功升官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771章 ,威脅第913章 ,前兆第305章 ,破襲戰第771章 ,威脅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9章 ,傾心一言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90章 ,扭轉第803章 ,大夜襲
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217章 ,談不攏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162章 ,不和諧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18章 ,敢作敢爲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913章 ,前兆第299章 ,退和攻第93章 ,公正之名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424章 ,在日本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953章 ,毒氣彈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995章 ,見義勇爲白崇禧第30章 ,小惡作劇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1191章 ,發佈會之後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998章 ,風聲第385章 ,捧殺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952章 ,態勢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66章 ,承受下場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211章 ,裂痕第34章 ,張直之憂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855章 ,支走第851章 ,真格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167章 ,重傷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398章 ,求婚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45章 ,遷徙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253章 ,戰賀州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24章 ,城門任務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80章 ,一介武夫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54章 ,拯救行動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273章 ,振軍第256章 ,賀州大捷第390章 ,大起大落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84章 ,張謇青睞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44章 ,立功升官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771章 ,威脅第913章 ,前兆第305章 ,破襲戰第771章 ,威脅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9章 ,傾心一言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90章 ,扭轉第803章 ,大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