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必須贏

公元吶口年8月日,孝感。??孝感個於湖北漢陽府腹心位置,自古便是通衢大道,當年太平天國戰爭時期,孝感就因爲交通便利成爲交戰雙方軍隊過往的通道,湘軍曾在這裡多次與太平軍交戰,後來捻軍興起後,也曾抄掠過孝感。

由於這種地理上的先天優勢,清廷勘探京漢鐵路的時候就確定孝感爲京漢線必經之處,京漢線建成通車之後,孝感車站就成了整個湖北境內除了漢口車站之外最重要的交通中轉站,京漢鐵路在孝感拐了個大彎。孝感以南的鐵路往東南而去。孝感以北的鐵路則幾乎是筆直的向北延伸,直達鄂豫兩省交界處的武勝關。再往北走就是河南信陽了。

“戊申革命”爆發之後,清廷調遣北洋軍和各省新軍組成第二軍。由陝甘總督升定提督,沿着京漢線南下,準備與從長江東面過來的第一軍夾擊武漢,但是第二軍前鋒還沒到孝感,袁世凱就已在北方發動兵諫,升允擔心軍心不穩,遂改變原定攻擊武漢的計劃”率軍調頭北返。打着“勤王”的旗號準備回擊河南,但由於北洋軍已截斷了信陽以北的京漢線交通,升允的第二軍進退失倨,後來毅軍統領趙倜在信陽發動兵變,圍攻升允司令部,升允化裝潛逃,清軍第二軍就此解體,部分河南新軍就在孝感加入了共和軍。隨後又跟着羣治學社去了河南,不過並不是所有河南新軍都回了河南,實際上,羣治學社北伐的時候,趙北特意命令留下一個營的河南籍部隊,駐守孝感。

現在這個河南營仍舊駐在孝感,不過他們已被改編爲了鐵道部隊,專門負責保護鐵路交通線,並幫助火車站協調調度。

自從十多天前“南國破曉”軍事演習開始以來,這孝感火車站就成了一座軍用火車站,而孝感城也幾乎成了一座兵城,從南邊源源不斷調到孝感的聯合陣線部隊已將城市周遍變成了大兵營,即使是走在孝感城裡的街上,也能看見穿着不同顏色軍裝的革命軍士兵。

共和軍部隊是灰布軍裝,湖南的革命聯軍部隊是深藍色軍裝,還有不少部隊穿着前清巡防營的軍裝,只是將軍帽換成了新軍軍帽”現在聯合陣線雖然已經將部隊整編在了一起,統一進行指揮和調遣!但是這後勤保障工作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湖南、四川過來的部隊幾乎是一路不停的往孝感趕,這更換軍裝的事情確實不是第一位的。

不過軍裝還是應該統一,現在武漢的軍用被服廠正在加班加點的趕製共和軍新式軍裝和軍帽,而且原來的那個紗布麻絲四局也已經復工,武漢的各個製衣廠也都接到了軍政府的定單,也在爲聯合陣線趕製軍裝。所以這新式軍裝的產量還是跟的上需要的,共和軍政府將訂貨款打過去,工廠就把軍裝發過來,一手錢一手貨,到也公平。

這武漢的製衣廠算是沾了此次“軍事演習”的光,老闆們都是笑的合不攏嘴,他們恐怕是對目前這種南北對峙局面最滿意的人了,爲了完成定單,他們不得不擴大生產規模。並向漢口的外國商人購買更先進的製衣機器,整個漢口的商業因爲此次“南國破曉”演習行動而呈現出一種扭曲的繁榮景象,而漢口至孝感之間的鐵路線上也日夜奔行着軍用列車,官兵、福重、軍裝、騾馬、軍火整列整列火車的往孝感車站拉。沿線所有車站都滿負荷的進行着調度,以保證軍列的暢通無阻。

“嗚??嗚???? 隨着兩聲汽笛,又一列軍列噴着滾滾黑煙駛進了孝感車站,在調度員的指揮下停靠在了一座剛剛空下來的站臺上,還沒等車完全停穩,軍列的所有車廂都被拉開,從車廂裡跳下一兩千名暫時還分不清東西南北的革命軍士兵,在軍官們的指揮與呵斥下,用了幾分鐘整隊,然後扛着揹包開出了車站,一切都像前些天那樣按部就班,鐵路的工作人員也都習以爲常,甚至從那軍裝判斷出了這支部隊的背景。

這是“聯合陣線第十六師”的部隊。這支部隊是原共進會的武裝力量。官兵多是湖南籍,師長卻是湖北人,名叫蔣作賓,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去年夏天網剛畢業,回國後在保定軍官速成學校任教員。但還沒等他適應手持教鞭的生活。安慶就傳來了革命的消息,“戊申革命”拉開了帷幕。

作爲一個同盟會秘密會員,蔣作賓沒有任何猶豫,立即收拾行裝,不辭而別,南下上海,尋找革命同志,然後就去了福建,參加了同盟會主持的福建光復戰爭,後來又被同盟會派往湖南,協助共進會組建革命草隊,之後就在湖南逗留,一直負責指揮共進會的部隊,“聯合陣線”成立之後,他就被任命爲第十六師師長,該師參謀長是田應詔,與蔣作賓是士官學校的同窗同學,不過卻是湖南人。

第十六師在湘南接到調遣命令後。立即舉行誓師大會,當天就向湖北開進,先陸路後水路,抵達武漢後,立即被裝上火車,分批轉運孝感車站,加入“演習部隊”序列。

由於車皮不足,第十六師不可能一次運到孝感,只能分丹次北進,蔣作賓作爲師長率領後衛部隊,是本部隊中最後一個趕到孝感車站的高級軍官。

網剛駛入孝感車站的這列軍列就是蔣作賓的座車,不過他並沒有隨着部隊離開車站,因爲一下車他就接到車站駐站軍事代表轉交的命令,讓他就在車站等候,等待與第十六師的新任參謀長會面。

第十六師原來的參謀長田應詔前天率領頭批部隊趕到孝感,之後就接到調令,被調到了聯合陣線第四師擔任師參謀長,第十六師的參謀長位置就空了出來,實際上昨天蔣作賓還在漢口的時候就接到了通知,第十六師的新任參謀長是他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同窗王家駒,和蔣作賓一樣,王家駒也是湖北人。

王家駒於士官學校畢業之後被派到了四川,任四川新軍督練公所提調。後來共和軍入川,他就加入了共和軍,此後被派到軍政學院深造,還沒等畢業,就趕上了此次“軍事演習”於是被調回部隊,出任蔣作賓的師參謀長。

實際上,像第十六師參謀長這樣的平級調動並不是孤立的事件,此次參加“南國破曉”行動的聯合陣線部隊中的高級軍官中許多人都進行了平級調動,這可以看作是總司令加強部隊“協制的重要措施。不討各師師長基本上沒動。對千部隊的拍喇仇有大的影響。

蔣作賓坐在調度室裡,與幾名軍事代表談論着河南北洋軍的行動,沒談幾句,王家駒就帶着幾名副官匆匆趕到車站,與蔣作賓會面。

兩人在士官學校裡就是朋友,雖然還沒到登堂入室的程度,不過和田應詔相比,王家駒性子更隨和一些,見了蔣師長的面,也不像田應詔那樣板着臉,說起話來是眉開眼笑。

“雨巖,本來我是打算請你去飯館吃頓便飯的,不過現在時間倉促。只能改在以後再請客下館子了。不過我還是給你帶了些本地特產。麻糖,咱們邊吃邊走,總司令就在司令部等着你去見他呢。”

王家駒從軍裝口袋裡摸出一包麻糖。交給蔣作賓,兩人離開車站,率領副官們徒步向孝感城裡的“聯合陣線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部行去。

到了司令部,會議室裡已是坐滿了人,王家駒與蔣作賓的到來讓現場氣氛更是熱烈,在座的高級軍官中。許多人都是士官學校、武備學堂的畢業生,不是同窗故舊,就是學長學弟,要麼,乾脆就是師生關係,而且其中的多數人年紀都很輕,不過二十幾、三十幾,這也是革命軍隊中才會出現的特有現象,在北洋軍裡是絕對看不到這種年輕軍官扎堆景象的。

趁着開會前的這段時間,衆人交流了一下對南北局勢的看法,多數人堅持認爲此次北洋軍大舉南下肯定是已作好了戰爭準備,聯合陣線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此次“南國破曉”恐怕也絕對不是一次軍事演習,就看總司令怎麼安排了。

衆人正討論得激烈時,幾名衛兵已走進會議室,一名軍官站在門口喊了一句。

“總司令到!起立!”

會議室裡的高級軍官們紛紛站起身,面朝門口,其中一些人已舉起右手敬禮。

門口人影一晃,趙北已走進了會議室,徑直走到會議桌上前,掃了衆人一眼,擡手敬禮,一些反應慢的軍官這時纔想起向總司令敬禮,結果有的人已將手放下,而有的人卻剛剛擡起手。

看着衆人那有些眼花繚亂的動作,趙北也是無奈,現在的“聯合陣線革命武裝力量”剛剛在編制上勉強完成統一,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部隊的整合與消化不是短時間裡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全體軍官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總司令的陰謀陽謀。

“諸位,咱們之中有些人前幾天已到,我認識,還有一些今天才趕到。我叫不上你們的名字,就請做個自我介紹吧。鄙人趙北,字振華。現爲聯合陣線委員長兼總司令,以前鄙人是光復會幹部,現在,我是聯合陣線的成員。”

趙北的開場白簡單明瞭,軍官們也都各自乾脆。

“職部蔣作賓,字雨巖,以前是同盟會員,現在是聯合陣線成員,擔任聯合陣線第十六師師長之職。”

“職部王家駒,現爲聯合陣線第十六師參謀長。”

來開會的軍官裡,既有共和軍的軍官,也有來自共進會的軍官,就連奮進朵也有軍官列席,本來趙北召集衆人前來是打算商議河南局勢的。但是現在,已用不着商議河南局勢了。

“諸位,今日請大家過來,本打算與諸位討論一下鄭州、開封一線的北洋軍動向,但是現在已用不着了,就在剛纔,我接到信陽拍來的電報。鄭州北洋軍第三師、第九師已傾巢而出,沿着京漢線向南快速推進,其前鋒已進抵新鄭,許州城已發發可危。許州以前是原奮進會豫南分會軍事委員會駐地,現在仍然是“聯合陣線。在豫南的前哨基地,但是由於兵力有限,奮進會決定放棄許州,收縮防線,南撤至汝寧府的西平縣佈置防禦陣地,並拍電報請求“聯合陣線革命武裝力量,迅速調遣主力北進豫南,增援西平,阻擊北洋軍。

剛纔總參謀部已經擬定了北上作戰計刑,此次“南國破曉,軍事行動正式由演習轉入備戰。現在,我以聯合陣線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的身份,作出以下決定!”

趙北說到這裡,停了下來,站在他身後的一名副官疼前一步,翻開一份公文,向在座衆人大聲宣讀。

“南國破曉,第五號作戰令:第一,所有已抵達孝感的聯合陣線部隊立即作好出擊準備,命令一旦下達。各部隊按照次序上車出發。第二。作爲先頭部隊,第一師立即集動,趕到火車站,軍列一到,立即登車出發,前往信陽。”

看着會議室裡冷靜得有些過分的部下,趙北並不感到意外,其實此次“南國破曉”行動,從一舁始他就是從實戰出發制訂的作戰計劃,一切都是按照實戰需要進行安排和部署,作爲職業軍人,這些軍官恐怕早就作好開戰的心理準備了。

“袁世凱啊袁世凱,沒想到你竟如此狂妄,你想打我的漢口,孰不知我早就想打你的鄭州了,既然你敢來,那麼就別怪我佈下口袋等你鑽。我就不信,你的那支封建式的軍隊能擊敗我這支全新的革命軍隊。你放着杭州不打,專打湖北,想畢其功於一役,卻不知我也做着相同打算。從一開始,我就沒打算在東南的區跟你打,我要的就是中原決戰!”

趙北在心裡感慨,其實他確實不想現在就與袁世凱決裂,但是袁世凱已經亮出了大刀,那麼他也就不能退讓,畢竟,現在是收攏人望、贏的人望的時候,如果能夠戰勝北洋軍,那麼,他的這個聯合陣線總司令的位置就算是完全坐穩了。

至於在河南擊敗北洋軍後下一步如何走,趙北現在還沒想好,因爲他需要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有些事情也不是能夠與他人協商的。

趙北選擇的戰場就是河南,如果袁世凱不打算現在就跟總司令翻臉。那麼這“南國破曉”確實是一場軍事演習,如果袁世凱真的打算現在就跟總司令攤牌,那麼,這河南的中州大地就是總司令揚名立威的地方。

這一仗不是如何贏的問題,而是必須贏的問題,爲了擊敗北洋軍,趙北幾乎是豁出去了,他押上了幾乎是所有的本錢。

贏了,他就能在短時間內入主中樞、統一中國;輸了,他將一敗塗地,亡命天涯。

這一仗,趙北必界贏!!~!

..

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226章 協餉第579章 國魂第129章 說客(上)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336章 騎兵(下)第955章 坦克戰第888章 中國的戰列艦(下)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207章 搶桃子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1033章 守株待兔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386章 犧牲品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509章 打倒列強第107章 議和代表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157章 師長第405章 妥協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901章 快速戰爭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40章 共和饅頭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906章 傀儡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641章 錦州(上)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362章 互不信任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386章 犧牲品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48章 前哨戰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728章 激戰第1268章 導彈時代的序幕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295章 識時務者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315章 誘敵(下)第1031章 夜雨(上)第843章 醒獅第117章 張園(下)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399章 又一個迷第910章 鐵錘第364章 正定(上)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36章 連消帶打第717章 讒言第760章 交涉(上)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96章 民政班子第927章 干涉(上)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665章 走投無路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98章 架秧子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51章 忠奸難辨(上)
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226章 協餉第579章 國魂第129章 說客(上)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第876章 實業集團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336章 騎兵(下)第955章 坦克戰第888章 中國的戰列艦(下)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207章 搶桃子第569章 第一閒人第1033章 守株待兔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386章 犧牲品第792章 製造事端第509章 打倒列強第107章 議和代表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157章 師長第405章 妥協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366章 外交的智慧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901章 快速戰爭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257章 黨魁之爭(上)第40章 共和饅頭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906章 傀儡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641章 錦州(上)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880章 挑戰與反擊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362章 互不信任第497章 特別調查員(上)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386章 犧牲品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48章 前哨戰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728章 激戰第1268章 導彈時代的序幕第1163章 列達諾夫文件第295章 識時務者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315章 誘敵(下)第1031章 夜雨(上)第843章 醒獅第117章 張園(下)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399章 又一個迷第910章 鐵錘第364章 正定(上)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19章 革命軍的秘密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36章 連消帶打第717章 讒言第760章 交涉(上)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96章 民政班子第927章 干涉(上)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665章 走投無路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37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98章 架秧子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138章 赳赳武夫第51章 忠奸難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