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

然謝泰無心攙和到南北之爭中去,不過眼前的形明白了,這南京可比上海、武漢亂多了,在這裡多呆一天,那些千里迢迢從美國買回來的機器設備就多一分危險,所以在與馮如小聲商量了幾句之後,兩人決定還是儘快離開這裡爲好。-

“莫先生,剛纔你的建議很不錯,如果英艦能夠儘快去武漢的話,我們可以與您一起走,不過,那些機器和飛機必須以您的名義裝船。”謝泰對莫理循說道。

莫理循笑着滿口答應,而且開出了條件:“兩位是飛機專家,而且要去武漢,現在共和軍十分重視飛機,如果去了武漢,他們一定會買下你們的飛機,甚至可能僱傭你們爲他們服務!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希望兩位能夠將我引見給共和軍的相關官員,我打算做一個專訪。不知兩位願不願意?”

謝泰想也沒想就滿口答應,不就是一個採訪嘛,大不了直接把這洋人帶到共和軍的時政宣講委員會就是,在那裡,他想怎麼採訪就怎麼採訪。

幾人在路邊做着交易,不遠處的地方卻仍在混戰。

雙方的軍人混一團,那些潰散的青年見狀,一些有膽氣的就停下腳步,從街邊抄起趁手的傢伙,扭頭加入戰團,場面越來越混亂,不時有人倒下,沒倒的人一邊打一邊罵,南腔北調,誰也不知道對方在罵什麼。

“啪!”

“啪!”

兩聲清脆的槍響,總算是束了街上的混亂局面,毆鬥的人漸漸停下,向那槍聲傳來的方向望去。

一個面容清的青年軍官正站在路邊的一張桌子上,左手提着個皮包手高舉過頭,手裡的一把左輪手槍還在冒着青煙。

剛纔那兩槍就是這個軍官放地此刻。在他地身後。還站着十幾個同樣打扮地軍官。也都沒有系武裝帶。似乎是在外出閒逛軍裝看。他們顯然也不是北洋軍。

“都給我住手!中國人打國人。難道內戰還沒打夠麼?一言不合就棍棒相向匪又有何區別?”

那軍官舉着手槍。聲喊了幾句。然後跳下桌子。將手裡地皮包交給身後一名軍官將手槍放回槍套。大步流星向那毆鬥現場走了過去。

“是熊副司令!”

“熊司令!熊司令來了!”

……

那後趕來的一夥軍人中走出幾人,了手裡的武器,衝過去將那青年軍官截住,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倒起苦水,將委屈和憤懣盡情傾訴些遊行的青年也圍了過去,衆人也是七嘴八舌。這~本~書

“袁世凱要裁軍啥不裁北洋軍?就光裁咱們南方革命軍?”

“好歹咱們也是爲革命出過力的,他袁世凱咋就敢卸磨殺驢?圍攻江寧的時候們也是開過槍開過炮的。咱們出來當兵,就是爲了混口飯吃當了這麼多年的兵,除了會扛槍打仗,什麼手藝也沒有,裁軍又不給遣散餉,離開軍隊咱們就要餓死,不想餓死的就只能去做土匪了。

“咱們又不是那些會黨,好歹咱們也是福建、浙江的新軍,便是要裁軍,也該先裁那些會黨和綠林纔是,就說那蘇北鹽梟徐寶山,他就是土匪出身,怎麼不裁他的兵,反而封他做了鎮守使?咱們革命元勳卻被裁得一乾二淨,連官帶兵都趕出營去。袁世凱如此行事,如何叫人心服口服?”

“袁世凱的算盤咱們都知道,他是怕控制不住南方革命軍,想剪除異己。咱們不能答應!咱們要把革命進行到底!黃興怕袁世凱,同盟會怕袁世凱,可咱們光復會不怕袁世凱!這革命好歹是咱們光復會挑起來的,大不了咱們去湖北投共和軍,好歹趙總司令也是光復會的人,不會眼睜睜看着同志餓死。”

“過去清廷搞外交,至少還有個清流監督監督,若是簽了賣國條約,清流也能上疏嚷一嚷,罵一罵,也沒見清廷的皇帝拿棍子打他們,現在倒好,共和了,皇帝倒了,總統上去了,可是咱們只是在街面上傳單,喊喊口號,結果就捱了北洋軍的棍子了,怎麼這總統比過去的皇帝還霸道?”

“袁世凱搞得是假共和,咱們不能答應!咱們要把革命進行到底!咱們要搞真共和!”

……

不僅軍人在罵,學生也在罵,人人都是神情激憤,恨不能把袁大總統揪出來,好好質問一番。

那開槍的青年軍官將手舉了起來,用力揮了揮,高聲喊道:“諸位同志,諸位同學,大家都安靜!革命軍的官兵不必心急,裁軍只是個動議,不是還沒裁麼?大家不要鬧事,現在政府財政困難,咱們革命軍人也是要爲政府分憂的,即使裁軍,共和政府也會爲大家謀個退路的,現在各地正在大辦警政,當不了兵了,大家也可以去做警察嘛。至於對日交涉,自有政府去辦,至於辦得好不好,也自有公論,無論如何也不該大打出手。”

軍官的話暫時壓住了衆人的怒氣,兩幫軍人各自退了開去,分據街道兩邊對峙,遊行的青年們也退到一旁,但手裡的武器卻沒扔,雙方的傷員也被擡了下去

一箇中年軍官從北洋軍裡走了出來,在那青年軍官面前站定,也沒敬禮,只是打量了對方一眼,問道:“這位兄弟哪裡高就?這些人都是你的手下吧?快快帶領他們退去,我部正奉命彈壓暴民,與暴民聯手對抗政府,這個罪名諸位可是擔待不起的。”

青年軍官從軍裝口袋裡摸出一本證件,遞了過去,不卑不亢的說道:“鄙人熊成基,現任南征建副總司令。至於閣下所說的‘暴民’,鄙人倒是沒看見,只看見一羣愛國青年在街上表他們的見解,現在共和已立究言論自由,他們上街散傳單未劫財,又未打人,怎能稱之爲‘暴民’?”

北洋軍官看了看證件,冷哼道:“高呼打倒袁大總統,僅此一條便罪不可赦非要等他們到總統府放火打人才算得暴民麼?熊長官南征辛苦,既然歸鄉,就不必管這閒事了吧。”

“鄙人不是歸鄉人是奉命公幹,途經貴地,見有軍人內鬥,自然要管而且,這本就不是閒事。”

熊成基指了指那些受傷的青年,說道:“你們毆打這些學生,可有上峰手令?若無手令,便是違反軍紀,現在建尚未解散依然是建副總司令,你們北洋軍也在建編制之內只是一小小隊官,我可算得你的上司在我命令你部立即收隊歸營!”

那北洋軍官聞一愣,熊成基這話雖然有些取巧還真找不到反駁的依據,現在中國的南北武裝力量統一編入建序列,最高指揮官是大總統袁世凱,趙北、黃興等人是僅次於袁世凱的高級軍官,按照下級服從上級的軍隊鐵律,熊成基確實有資格向他下達命令,只不過,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類似的管轄方式,到底服不服從這個命令,倒是讓人頗爲躊躇。

想了想後,這名穩重的北軍官還是決定不拿自己的前程冒險,況且毆打這些青年本就是上司的口頭命令,哪裡有什麼手令?所以,他決定從這個臺階上走下去。

北洋軍官敬個禮,將熊成基的證件遞迴,說道:“既然長官願意擔保這些暴民,鄙人也就放他們一馬,不過以後若是再敢搗亂,破壞大總統的威望,我北洋軍全體將士必不答應!”

熊成基回了禮,目送北洋軍收隊,那些南方革命軍的士兵卻沒有立即離去,而是將熊成基圍了起來,繼續訴苦。

“大家都不要說了,你們難處我都知道,此次被裁的不僅有你們福建、浙江的新軍,廣東、湖南的新軍也在被裁之列,你們也不要罵黃興,他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現在南方各省財政極爲困難,南征建已有兩月沒全餉,裁軍也是不得已爲之,你們以爲我們革命願意解散革命軍隊麼?”

熊成基示意衆人,苦口婆心的解釋一番,但從心裡講,他也是很反感這次裁軍的,對於袁世凱這種舊式人物,他毫無信心。

熊成基是數日前離開廣西前線的,興奉命北上述職,但乘船走到上海時得知袁世凱政府打算裁軍,爲此向各方徵求意見,於是熊成基與黃興就在上海逗留下來,拍電報向革命黨方面請示,接到光復會的指令後熊成基離開上海,帶着一封陶成章的電報趕赴武漢,去拜會共和軍總司令趙北,但走到南京時輪船被北洋軍徵用,行程耽擱下來。

在裁軍的問題上,趙北的利益和光復會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此次袁世凱打着整頓軍制的幌子裁軍,湖北的革命軍隊也在被裁之列,在裁軍計劃中,袁世凱政府只給了共和軍兩個師的編制,也就是說,如果共和軍同意裁軍,那麼,趙北的麾下就只剩下兩萬多人的嫡系部隊了。

爲了逼迫南方革命軍政府裁軍,袁世凱已明令各軍政府,停止擴充軍隊,而且要求各地厘金局和海關停止向南方軍隊撥付經費。南方各省革命軍隊不得不自行籌集經費,這一舉動又導致與地方縉紳集團的利益生衝突,有些地方的君憲派利用這種矛盾渾水摸魚,排擠了革命黨人,掌握了地方政權,南方的局面有些失控。

如果聯合共和軍共同施壓,或許可以逼袁世凱撥下軍餉,解決南方革命軍隊的燃眉之急,如果有了足夠的軍餉,裁軍根本不是問題,養兵、裁軍,說到底還是一個財政問題,共和軍坐擁湖北、四川,又有川鹽厚利,軍餉問題不大,對於袁世凱的命令可以陽奉陰違,但光復會和同盟會就沒有那種底氣了,袁世凱說要裁他們的兵,他們連一點反抗的資本都沒有。

更讓人氣憤的是,此次裁軍,袁世凱只裁南方軍隊,而北洋軍卻不在被裁之列,這簡直就是厚此薄彼嘛,雖然袁世凱的藉口是南方革命軍多是烏合之衆,但是在革命黨人看來,袁世凱此舉就是在削弱革命黨的力量。

聯合共和軍共同抵制袁世凱這種厚此薄彼的裁軍行動,這就是熊成基此次武漢之行的主要目的。

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527章 辦案第602章 陷阱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181章 飛機第197章 玄機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69章 一念之間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683章 國戰(下)第728章 激戰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第599章 單刀赴會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617章 關山飛渡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109章 遠來是客(上)第707章 遭遇戰第1170章 特使第7章 船工第381章 魚與熊掌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282章 木偶第1106章 誘敵(下)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791章 “拖”字訣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1080章 前線(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1193章 蒼穹焦點第759章 捏柿子第704章 挑釁第695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上)第65章 爐邊談話第528章 政變第375章 局勢詭異(上)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298章 騎牆派第181章 飛機第810章 保持冷靜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1082章 颱風第868章 新局面第400章 金融阻擊戰第438章 左膀右臂(下)第519章 移民實邊第895章 海戰(上)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708章 鐵軍第791章 “拖”字訣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378章 各施奇謀(下)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434章 政治搏弈第1052章 獵鷹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285章 隱憂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611章 戒備森嚴(上)第881章 各有打算(上)第655章 拉攏(下)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1043章 塵埃落定(上)第908章 財政整理(下)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328章 藍牆(下)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579章 國魂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300章 橘子洲(下)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1144章 雷雨(下)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
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527章 辦案第602章 陷阱第1128章 亞洲英雄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181章 飛機第197章 玄機第27章 大廈將傾(上)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69章 一念之間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683章 國戰(下)第728章 激戰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第599章 單刀赴會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617章 關山飛渡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109章 遠來是客(上)第707章 遭遇戰第1170章 特使第7章 船工第381章 魚與熊掌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443章 改訂商約第282章 木偶第1106章 誘敵(下)第1174章 主持公道第791章 “拖”字訣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1080章 前線(下)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1193章 蒼穹焦點第759章 捏柿子第704章 挑釁第695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上)第65章 爐邊談話第528章 政變第375章 局勢詭異(上)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298章 騎牆派第181章 飛機第810章 保持冷靜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1082章 颱風第868章 新局面第400章 金融阻擊戰第438章 左膀右臂(下)第519章 移民實邊第895章 海戰(上)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708章 鐵軍第791章 “拖”字訣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378章 各施奇謀(下)第1217章 準備打仗(上)第434章 政治搏弈第1052章 獵鷹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285章 隱憂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611章 戒備森嚴(上)第881章 各有打算(上)第655章 拉攏(下)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853章 西進天山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523章 利益與利益第1043章 塵埃落定(上)第908章 財政整理(下)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328章 藍牆(下)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579章 國魂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300章 橘子洲(下)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1144章 雷雨(下)第248章 軍官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