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一號方案

海風輕柔,海浪細碎。

此刻的太平洋確實名副其實,太太平平,風平浪靜,就好象是一口池塘,並不是那種風濤險惡的地方。

但是這只是假象,只有經歷過太平洋驚濤駭浪的海員才明白,所謂“太平洋”,不過只是古代水手祈禱航行安全的心理安慰而已,太平洋不怒則已,一旦暴怒起來,風濤之險惡、航行之危險,並不比大西洋差到哪裡去,太平洋與大西洋交匯之處的合恩角更是號稱“船員的墳墓”,從那裡行船,一向被海員們視爲畏途,即使在蒸汽鐵甲的現代,合恩角也是輪船航行的險地。

從合恩角走,不僅航程危險,而且路途遙遠,在經濟上很不划算,也正因此,當蘇伊士運河修建完成之後,立刻有人打起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意。

最先注意到巴拿馬運河價值的是英國和法國公司,但是最後拿到運河修建合同的卻是美國人,這不僅是財力的較量,更是一系列國際政治鬥爭的結果,對於視南美洲爲後院的美國政府而言,巴拿馬運河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無論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都必須靠邊站。

經過多年努力,巴拿馬運河實際上在1914年年初就已經修建完畢了,並且也試航完成,但是這條運河並沒有立即啓用,直到中日戰爭突然爆發,巴拿馬運河才終於宣告正式通航,而且,也正是通過這條運河,中國的兩艘襲擊艦才得以避開合恩角航線,以最快的速度由大西洋駛入太平洋。

美國政府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它的立場,在遠東的這場局部戰爭中,美國政府是完全偏向於中國一邊的,爲了給中國的這兩艘襲擊艦通過巴拿馬運河開綠燈,美國政府甚至將運河通航日期提前,而且爲了保證安全,美國政府甚至派了兩艘戰列艦爲中國的那兩艘襲擊艦“送行”。

就連白癡也能看明白美國政府的立場,也正因此,在得知中國的兩艘襲擊艦已經通過巴拿馬運河之後,日本政府向美國政府提出了非正式的外交抗議,但是美國政府卻以“巴拿馬運河公司的商業行爲”爲託詞,輕輕鬆鬆的將皮球給踢了回去。

無論日本政府如何惱火,事實已無法改變,就在現在的太平洋上的某處,兩艘中國的大型襲擊艦正向着西方全速航行,這對於日本的海防安全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只要這兩艘襲擊艦還在太平洋上晃悠,日本政府就寢食不安。

這兩艘中國的大型襲擊艦就是“綠林”號和“赤眉”號,它們是同型姊妹艦,由美國造船廠建造,標準排水量均爲一萬五千噸,主要武備爲280毫米艦炮六門,分別安裝在三座雙聯裝炮塔裡,前一後二,可以同時朝向艦體一側開火射擊,火力不可謂不強大,雖然比起這個時代的多數戰列艦來,裝甲和火力仍稍嫌不足,但是考慮到它們的主要任務並不是與敵方主力艦隊進行艦隊決戰,那麼,適當的減少火力和裝甲可以提高航速,並增加航程,這能保證它們很好的完成遠洋襲擊任務。

爲了保證航速和航程,“綠林”級襲擊艦不僅採用了飛剪型艦艏,而且動力系統採用重油、煤炭混燒鍋爐,其中的一半鍋爐以重油爲燃料,這不僅能增加航程,而且方便海上補給,如果需要的話,“綠林”級襲擊艦可以率領一支補給船隊,進行遠距離、長時間的遠洋作戰。

實際上,以“綠林”級襲擊艦的航程,並不足以完成橫跨太平洋的航行,再考慮到作戰時所需燃料,因此,在歸航途中,必要的海上補給是必須進行的,而執行這一補給任務的就是六艘大型補給艦,早在中日開戰之前,這六艘大型補給艦就已經奉命,駛向夏威夷了,而當開戰的消息傳來之後,這六艘補給艦就立刻駛離夏威夷,在茫茫太平洋上等待着“綠林”號與“赤眉”號。

現在,“綠林”號與“赤眉”號已經與這支補給船隊順利會合,而且,一場海上補給也隨即展開了。

站在“綠林”號的艦橋上,魯平舉着望遠鏡,向那艘正在爲“綠林”號提供重油補給的補給艦眺望,兩艦相距很近,他甚至可以看清楚對方艦長那張略顯緊張的臉,確實,對於補給艦而言,“綠林”號的艦體確實太過龐大,一個不慎,就能將那艘補給艦撞個粉碎。

將望遠鏡擱在指揮台上,叮囑了大副幾句之後,魯平就離開艦橋,順着舷梯趕去前甲板,看着水兵們忙碌。

太陽烘烤着甲板,將甲板上鋪着的那層柚木曬得燙手,至於那些鋼鐵裸露在外的炮塔,更是燙得讓人不敢靠近,但是水兵們卻依舊頂着烈日完成他們的工作。

這就是海軍的生活,也是魯平的生活。

魯平走到船舷邊,向右舷眺望,那裡是“赤眉”號襲擊艦,與“綠林”號一樣,也在進行重油和淡水的補給,兩艦一前一後,保持着五節的較低航速,相距不到半海里,在這茫茫大海之上,顯得格外突兀。

是啊,這支艦隊的力量單薄了點,不過考慮到目前中國海軍水面艦隊的規模,“綠林”號與“赤眉”號已經算是龐然大物了,雖然比起日本的主力戰艦要遜色一些,不過就戰術任務而言,只要發揮得好,這兩艘軍艦就能給日本海軍帶來巨大的壓力。

魯平扭過頭去,向艦艉方向望了過去,那邊,一架吊車正準備將一架水上飛機從機坪上吊到海面,一場海上飛行演練很快就將進行,只要完成了海上補給,那兩架固定在艦艉機坪上的水上飛機就能起飛,爲軍艦提供遠程預警,在這個導航手段不是很先進的時代,這種水上遠程飛行無疑是存在很大風險的,飛行員需要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良好的技術。

“中國,我回來了!”

魯平面向西方,心潮起伏,他現在只想儘快趕回國,參加那場偉大的戰爭,但是作爲一名海軍軍官,他也清楚,他的每一個行動都必須符合海軍部的要求。

無線電臺通訊距離有限,海軍部不可能直接拍發無線電報到“綠林”號,必須通過有線電報中轉,而這個中轉站就在夏威夷羣島的火奴魯魯電報站,當海軍部的密碼電報拍到那裡之後,當地的領事館將迅速通過無線電臺將電報內容轉發出去,並由一艘承擔中轉通訊任務的遠洋貨輪進一步轉發,以保證“綠林”號接受到信號。

也正因此,現在的“綠林”號與“赤眉”號就航行在距離夏威夷不遠的海域,當與補給船隊在預定海域會合之後,這兩艘襲擊艦就在海上兜起了圈,以等待海軍部的電報過來。

魯平已等了幾個小時,他剛纔已將艦隊抵達預定海域的消息通知了電報中轉站,剩下的就是等待海軍部的命令了,看看到底是執行哪一個方案。

在魯平率領艦隊官兵登上前往美國的輪船之前,海軍部就已制訂了相應的作戰方案,並告之了魯平,根據海軍部制訂的這些作戰方案,一旦“綠林”號與“赤眉”號抵達預定海域,便可以執行對日海上襲擊任務,而這個任務又被分爲“一號方案”和“二號方案”。

“一號方案”是襲擊南洋方向的日本商船隊,這個方案的好處是靠近馬里亞納羣島,而馬里亞納羣島是德國殖民地,按照目前的中德關係,中國海軍的這支遠洋襲擊艦隊完全可以在德屬殖民地秘密停泊並進行補給,在這方面,德國跟美國不一樣,美國擔心直接捲入中日之戰,在中艦的補給問題上不敢採取明目張膽的配合行動,但是德國就不一樣了,德國巴不得將中國也捲入德國對英國的戰爭中去,因此,德國並不介意中國海軍艦隊在德屬殖民地停泊並進行補給,而且也不介意將德艦化裝成中艦,配合中國遠洋襲擊艦隊行動。

“二號方案”是襲擊日本列島北部沿海地區,這個方案的好處是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日本聯合艦隊前往日本列島北部沿海地區,而一旦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遠離了黃海,那麼,中國海軍的近岸艦隊就可以採取一些大膽的行動,從而策應陸軍的行動,但是這個方案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缺少補給站,襲擊艦隊必須攜帶補給船前進,而補給船的航行速度遠不如軍艦,會拖累整個艦隊,這個方案比“一號方案”要冒險得多。

魯平更傾向於“一號方案”,他是在求穩,畢竟,中國海軍還是第一次擁有這麼大的軍艦,海軍部從上到下,都視之爲海軍瑰寶,生怕有個閃失,如果執行“二號方案”的話,冒得風險太大,海軍部不太願意,魯平也有些牴觸情緒,他寧願去德港,而不願帶着這幾艘慢吞吞的補給艦遠航北海道。

除了求穩之外,魯平選擇南洋方向作爲襲擊重點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經濟原因,自從中國與日本關係惡化之後,日本的工廠已很難從中國取得原料,也無法再向中國市場傾銷商品,如此一來,南洋市場就對日本很重要了,爲了拉攏日本這個盟友,英國政府也默許日本工廠在南洋市場佔有一小塊配額,而且來自於澳大利亞和印度的鐵礦石也是日本鋼鐵企業現在的性命攸關之所在,得之則活,失之則死,這就是日本國內經濟的軟肋,魯平的用意很明確,那就是朝着日本經濟的這個軟肋狠狠的捅上一刀,切斷日本工廠來自南洋的原料供應,以及日本商品的出口通道。

這不僅是海上打劫,更是制海權的爭奪,如果日本政府想保衛南洋航線的話,就必須將日本海軍主力南調,如此一來,同樣可以達成配合陸軍作戰的戰略目標。

就在魯平思考着艦隊的攻擊戰略的時候,一名副官走到他的身後。

“司令,剛剛收到的海軍部電報。海軍部命令我艦隊,立即開始執行‘一號作戰’!”

魯平看了眼副官拿在手裡的那張電報抄稿,表情很是平靜。

“通知‘赤眉’號,一旦完成補給,立即轉向塞班島航線,襲擊艦甩開補給艦隊,全速航行!”

副官離開之後,魯平向東南方望去。

“南洋,我來了!”

第315章 誘敵(下)第836章 傘兵第1100章 激戰(下)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68章 租界(下)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1207章 逃兵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394章 修補匠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1212章 突破口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308章 軍令如山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16章 戰略轉向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142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上)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95章 陽關道與獨木橋第1192章 諜對諜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676章 南下第931章 滿洲里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587章 諜戰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75章 陰雨綿綿(下)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778章 戰俘們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26章 通電第707章 遭遇戰第83章 伐大樹(下)第765章 山中無老虎第644章 消除隱患第955章 坦克戰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91章 先遣司令第929章 海參崴第462章 防守(下)第1041章 局中人(上)第775章 和談第661章 犧牲(下)第492章 1912年(下)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1060章 走向戰爭(下)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654章 拉攏(上)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1001章 對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811章 契約第473章 渤海灣上的艦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215章 阿拉斯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986章 1933年(下)第1099章 激戰(上)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1170章 特使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320章 南與北的不眠之夜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491章 1912年(上)第35章 借題發揮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989章 告御狀(上)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1095章 亞丁灣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809章 置身事外
第315章 誘敵(下)第836章 傘兵第1100章 激戰(下)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68章 租界(下)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763章 哀兵難勝第1207章 逃兵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394章 修補匠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900章 亞洲的覺醒(下)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1212章 突破口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629章 第一場戰鬥(上)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308章 軍令如山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16章 戰略轉向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142章 老熟人與地頭蛇(上)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95章 陽關道與獨木橋第1192章 諜對諜第463章 四兩搏千斤(上)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676章 南下第931章 滿洲里第1055章 在基地(上)第41章 東進與西進(上)第587章 諜戰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75章 陰雨綿綿(下)第580章 無聲的警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33章 孤注一擲的冒險第778章 戰俘們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1248章 開羅來客(下)第325章 英雄與勝利者 ..第26章 通電第707章 遭遇戰第83章 伐大樹(下)第765章 山中無老虎第644章 消除隱患第955章 坦克戰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91章 先遣司令第929章 海參崴第462章 防守(下)第1041章 局中人(上)第775章 和談第661章 犧牲(下)第492章 1912年(下)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1060章 走向戰爭(下)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654章 拉攏(上)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1001章 對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166章 對日交涉條款第811章 契約第473章 渤海灣上的艦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215章 阿拉斯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986章 1933年(下)第1099章 激戰(上)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869章 兩條道路第1170章 特使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320章 南與北的不眠之夜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491章 1912年(上)第35章 借題發揮第914章 南洋試驗田(下)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989章 告御狀(上)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1095章 亞丁灣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809章 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