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被服廠

武昌城,督署衙門。

雖是隆冬時節,寒風凜冽,但衙門前的街上卻站滿了人,男女老少幾乎擠滿了這半條街,鼓樂喧天,人聲鼎沸。

“噼裡啪啦!”

鞭炮響個不停,男女老少捂住耳朵,神情興奮。

一旁的軍樂隊也在賣力演奏西洋樂曲,鞭炮聲與鼓樂聲中,一塊被紅綢遮起的匾被幾個工友架到了衙門正門的門楣上。

鞭炮聲停歇之後,一羣軍官和士紳簇擁着趙北走上衙門前的臺階,趙總司令只略微謙讓一番,與一位耆老走到那塊匾下,兩人伸出手,將一根垂下的繩索拉了一下,那塊遮住匾的紅綢便被扯了下來,匾上的幾個大字金光閃閃:武昌軍用被服廠。

衛隊長田勁夫帶頭鼓起掌來,底下頓時掌聲一片,軍樂隊也更賣力了,鞭炮聲再次響起,現場氣氛更是熱烈。

待鞭炮聲停歇,趙北擡起手,示意軍樂隊停止演奏,隨即揹着手站直了,清了清嗓子,高聲宣佈:“我宣佈,‘武昌軍用被服廠’正式掛牌成立!從現在起,這湖廣總督衙門就不再是官衙了,它將作爲共和軍的第一座軍用被服廠載入史冊!也將作爲共和政府扶持私人工商業的象徵載入史冊!”

話音一落,現場掌聲再次響成一片。

趙北走下臺階,從張激揚手中接過一份地契,鄭重其事的交給幾名士紳,說道:“這是地契,已經過戶備案。諸位縉紳響應軍政府號召,積極籌備軍用被服廠,趙某深感欣慰,若是全國縉紳都如諸位一般深明大義,何愁中國不強?這座總督衙門以後就是諸位的私人產業了,還望諸位盡心督促,使工廠能儘快縫製出合格的軍裝、被服,如此,便是對革命事業的大貢獻!”

幾位士紳點頭哈腰,忙不迭的答應,客氣一番,隨即指揮男女工人走進衙門,開始清理廠房,一些苦力也擡着笨重的縫紉機械走進了這座曾經象徵着官權的建築,好奇的四下打量。

看了那些古老的機器一眼,趙北暗自嘆了口氣,那些人力機械實在是太落後了,產量不可能很高,看起來,共和軍要想將軍裝配齊,恐怕還得等一段時間了。向洋行購買軍裝未嘗不是辦法,但趙北一心扶持國貨,卻也不肯向洋商伸手。

這座軍用被服廠就是趙北曾經謀劃的那座工廠,不僅生產軍裝、被服,而且也生產鞋子、雨衣,甚至步槍揹帶。他原本打算採用國營的方式經營,但後來幾個紳商探得消息,便毛遂自薦的趕過來,要求承租這座工廠。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座工廠將爲共和軍提供軍裝被服,銷路自不必愁,商人驅利,再加上清末“官督商辦”的例子,都想來分一杯羹,拿不了大頭,也可拿個小頭。不過這些商人顯然打錯了主意,趙北一見他們過來,二話不說,立刻建議他們自行組建一座私人被服廠,軍政府爲他們撥廠房,除了派駐兩個軍代表常駐廠裡監督質量和生產外,該廠一切經營均由商人自行決定,趙北絕不過問。

在趙北看來,既然商人們願意經營,那麼不如鼓勵他們自己幹,也算是扶持一種新的生產關係,而且還可藉此向所有商人發出一個信號:共和軍支持私人殖業。

不過商人們也有自己的顧慮,畢竟被官壓了這麼多年,哪行哪業官府不曾刮過地皮?所以趙北的建議一出,衆人頗爲躊躇,生怕爲他人做嫁衣裳。對於他們的顧慮,趙北也能理解,於是許了諾,白紙黑字寫了合同,而且還給了兩個優惠政策:第一,免稅一年;第二,五年之內,共和軍一切被服所需均首先向該廠求購,如果產量能夠滿足需要,甚至可以將全部被服交由該廠生產。

就這樣,這座被服廠就建了起來,剪綵這天,趙北遍邀城內外紳商代表前來觀禮,進一步向商人展示軍政府扶持工商業的決心。

現在的中國,工商業凋敝,原因之一是無法得到政府扶持,無法得到關稅保護,原因之二則是因爲洋商和洋貨的衝擊,在這種艱難環境下,能堅持下來的商人要麼是爲洋人扛活的買辦,如盛宣懷一類,要麼就是小商人,這些小商人資本少,抵抗風險的能力弱,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他們遲早會被買辦吞併,而這,正是趙北極力避免的,靠洋買辦,是無法使中國的工商業強盛起來的,這一點,歷史已經證明。

與前來觀禮的紳商代表一一握手寒暄,趙北繼續闡明自己支持國貨、國商的立場,鼓勵衆人實業救國,雖然這些人未必都是愛國者,但商人必然會被商業利潤所吸引,只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他們就能見縫插針。

關鍵是信心,要把商人們對土地的興趣轉移到工商業上來,要讓他們認識到工業的巨大利潤,投資不了重工業,至少可以先投資輕工業。

領着紳商代表在廠裡轉了轉,現在衙門裡的東西基本上已經搬空,工人們正在安裝機器,也沒什麼可參觀的,倒是那幾套共和軍新式軍裝的樣品引起了衆人的興趣。

這是趙北親自設計的軍裝,請漢口的洋裁縫精心縫製。灰布軍衣軍褲,綁腿,布鞋,式樣與北洋新軍軍裝相似,只是軍帽與衆不同,不是大檐帽,而是船形帽,之所以採用這種軍帽,是因爲製作簡便,成本低廉,而且不佩帶的時候可以直接插在肩章上,或是裝進兜裡。除此之外,一條Y形揹帶也非常別緻,與那條帆布腰帶配合,可以有效減輕士兵腰部、背部疲勞,牛皮子彈盒就掛在腰帶上,兩個帆布材質的手雷袋也掛在腰帶上。

對於這套新式軍裝,參謀們沒有太大異議,惟獨對那頂船形帽提不起興趣,因爲他們曾試穿過,發現那船形帽戴在腦袋上太過彆扭,沒有大檐帽好看,而且沒有帽檐,不能遮陽。參謀們曾建議繼續沿用大檐帽,但趙北固執的堅持船形帽,在他看來,如果將來裝備鋼盔,大檐帽就會成爲華而不實的累贅,還是船形帽方便,在軍費不很寬裕的情況下同時裝備兩種常帽是不切實際的。

送走紳商代表,趙北正欲前往楚望臺視察,但剛走下臺階,一個早就恭候在路邊的男子被衛兵帶了過來,呈上一封請柬,說道:“黎議長與友人在黃鶴樓觀景,請總司令賞臉,屈尊前往,登高遠眺,指點江山。”

趙北認得此人,是黎元洪幕客饒漢祥,字宓僧,湖北廣漢人,舉人出身,一手駢體文寫得是出神入化,只是好吸大煙,是個癮君子,以前在外省遊歷,先後做過些小官員的幕客,但一直鬱郁不得志,革命軍興之後便返回湖北投機,借住武昌,在報紙上發表了幾篇讚頌革命的駢體文章,被黎元洪看中,聘入幕中做文案,由於做事幹練,而且年紀也輕,因此很得黎元洪器重。

“黎議長的美意我心領了,不過事務繁忙,這觀景會就不去了。”趙北搖了搖頭。這段日子以來,黎元洪頗爲活躍,自從趙北解除了對他的監視後,更是上躥下跳,發通電,招幕客,攬名士,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雖然湖北省議院尚未組建起來,可他黎黃陂卻已是名聲在外,不知底細的人還以爲他纔是湖北的主政者呢。

饒漢祥陪着笑,說道:“總司令,您這話我可不敢去跟黃陂回稟,就算真的不去,您最好也看看這帖子。”

趙北接過請柬,翻開一看,見那落款不僅有黎元洪的名字,還有一人,叫“鄒廷弼”,這個名字很陌生。

趙北問道:“這個鄒廷弼是什麼來頭?”

饒漢祥說道:“此人是個商人,黎議長髮通電,號召立憲人士齊集武昌議政,這位鄒先生就跑來了,這黃鶴樓觀景之行其實是此人提議的,請總司令赴會也是他的意思。”

“這麼說,他是君憲派?”趙北皺了皺眉,對於君主立憲派,他一向不感興趣,這不是立場問題,而是策略問題。

“這個在下不清楚,不過他名下的實業倒是挺多的。”

“實業?他是經營什麼的?”趙北本不打算去,但一聽這話就來了興趣。

“鄒先生辦的實業不少,主要是經營鐵業,兼營絲業。升昌五金煤鐵號、震昌鐵號、同昌鐵號、廣昌鐵號、裕昌祥繭號,這些廠子都是鄒先生一手辦起來的,除了工廠,他還是信誠商業儲蓄銀行的東家,說起這位鄒先生,那也是東南一帶實業界裡鼎鼎大名的人物。”饒漢祥眉飛色舞的說道。

趙北微感詫異,這個叫鄒廷弼的人只怕算得上清末的大實業家了,又是工業又是金融業,可是爲什麼自己毫無印象?莫非也是個空手套白狼的商業奇才?

想及此點,趙北覺得非去看一看不可了,現在中國什麼都缺,連有眼光的商人都少得可憐,如果那個鄒廷弼真是這麼了不起的實業家,那麼倒是可以去聯絡一下感情,看看能不能拉些投資。

“既然鄒先生是個實業家,我不能不見。義仁,咱們去瞧瞧。”趙北將請柬交給田勁夫。

饒漢祥指了指街邊的一輛四輪馬車,說道:“請總司令上車,這車是黎議長爲總司令備下的。”

趙北看了眼馬車,那是前幾天漢口英國領事送給黎元洪的,卻沒送他趙總司令,英國人的用意很明顯,不過趙北也沒怎麼計較,只要軍權緊緊抓住,這裡還是他說了算!

“我坐不慣馬車,還是騎馬去。走,去黃鶴磯頭!”趙北翻身上馬,帶領衛兵弛向黃鶴樓,饒漢祥也不敢怠慢,急忙上了馬車,搶在前頭。

第275形勢微妙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212章 突破口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1013章 大佬(上)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201章 民心可用第529章 各有所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052章 獵鷹第827章 金鷹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267章 逃犯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749章 戰術劣勢第1037章 平叛(上)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222章 真正目的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22章 誓師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910章 鐵錘第168章 租界(下)第153章 銅梁(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627章 閃電(上)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778章 戰俘們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1144章 雷雨(下)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43章 東京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351章 北巡(上)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1275章 關於“超人”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370章 低效與高效(下)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58章 事變第849章 新規範第674章 羣狼(下)第200章 羣情洶洶第31章 袁府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1104章 迎擊(下)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380章 彷徨(下)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952章 攻擊(下)第1267章 “颱風”陰影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56章 氣球隊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640章 捷報(下)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200章 羣情洶洶第759章 捏柿子
第275形勢微妙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212章 突破口第1160章 逢場作戲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1013章 大佬(上)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201章 民心可用第529章 各有所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1050章 海軍世家第113章 文明戲與電影第1052章 獵鷹第827章 金鷹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746章 友誼與背叛第267章 逃犯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749章 戰術劣勢第1037章 平叛(上)第607章 戰爭準備(上)第222章 真正目的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22章 誓師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1236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下)第910章 鐵錘第168章 租界(下)第153章 銅梁(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627章 閃電(上)第164章 遠東變局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544章 膠州灣裡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778章 戰俘們第904 口蜜腹劍(下)第948章 遠東太平洋體系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1144章 雷雨(下)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43章 東京第255章 貿易歧視第351章 北巡(上)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575章 一個假設(上)第1010章 赴宴西山(下)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485章 “暴風雪”行動第1275章 關於“超人”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766章 予取予求第370章 低效與高效(下)第1076章 宅廬陰謀(下)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58章 事變第849章 新規範第674章 羣狼(下)第200章 羣情洶洶第31章 袁府第269章 特殊戰場(上)第1104章 迎擊(下)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380章 彷徨(下)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1155章 總統巡邊(上)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1022章 信與不信(下)第952章 攻擊(下)第1267章 “颱風”陰影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545章 關於賊船的選擇第1046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56章 氣球隊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640章 捷報(下)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395章 變起京城(上)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200章 羣情洶洶第759章 捏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