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直接影響(上)

訓憲會議的禮堂裡片低沉的“嗡嗡“聲。在座的所有順“都在交頭接耳,主持會議的主席臺上卻空無一人,黃興與譚人鳳雖然就站在主席臺下竊竊私語,但是兩人顯然也沒有心思走上主席臺敲響銅鐘,讓這如同菜市一般熱鬧的禮堂安靜下來。

衆人沒辦法安靜下來,畢竟這次會議非同尋常,它討論的是一件政治暗殺事件,而且由於是緊急開會。制憲委員們不可能隨叫隨到,不少人因爲在外地聯絡不上,即使在本地的委員,也不可能在短時間裡就到齊,不少人還是從酒宴上拉到會場的,這酒勁都還沒過去呢,話茬子確實也多,沒辦法說閉上嘴就閉上嘴。

國民黨的黨務總理陶成章在法國租界工部局遇刺身亡,這個消息足以讓人目瞪口呆,夫多數人一開始甚至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直到他們陸續趕到制憲會議禮堂,這才意識到這個時代的刺客是多麼的猖狂。

說起來,這政治暗殺事件在這今年頭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當年滿清沒倒的時候,革命黨人就屢次策劃、實施過對清廷政要的刺殺行動。前任兩廣總督德壽,前任廣西巡撫王之春,前任戶部侍郎鐵良,前任廣東水師提督李準??,這些權勢赫赫的大人物都曾是革命黨槍口或炸彈之下的目標,而在這些刺殺事件中最爲出名的莫過於當年“北方暗殺團”吳越刺殺出洋考察憲政五大臣了。那次刺殺使用的是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而刺殺地點是北京大前門火車站,正是前天日本樞密院議長伊藤博文遇刺身亡的那座火車站。

顯然,這年頭瘋狂的不止是中國刺客,外國刺客也一樣的膽大包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刺殺出洋考察憲政五大臣的刺客吳越的身份,雖然他不是光復會正式會員,不過革命之後,光復會一直在宣傳他的事蹟。將他組織的那行,“北方暗殺團”劃爲光復會外圍組織,而且,當年吳越所使用的那顆炸彈就是由光復會方面提供的。

現在,在法租界遇刺身亡的陶成章以前就是光復會的會長!

因果循刷

在場的制憲委員們不止一個人這麼琢磨,論暗殺,這南方的革命黨還真是遠東地區的佼佼者,他們是俄羅斯“虛無黨”的狂熱信徒。

不過制憲委員們沒有一個人敢把這個想法說出來,畢竟,現在的陶成章是“中華第一大黨”的黨魁,這個聯合政黨已經明確宣佈要通過議會政治來奪取權力了,所以,現在確實不宜再把當年的陳年舊帳翻出

說起來,這已是制憲會議第二次開會討論關於政治暗殺事件了,上一次是開會討論“國際陰謀集團”未遂刺殺共和軍總司令趙北的事情,不過後來因爲那幾個刺客在華陽縣獄大火中“下落不明”或說死於監獄之中,或說越獄而逃,總之,制憲會議將通輯令發出之後,就已將那件未遂刺殺案束之高閣了。

和那什利殺案相比,陶成章遇刺案更顯棘手,因爲根本沒有抓住刺客。連嫌疑犯都沒有。

刺客是在租界工部局後花園動的手。當時陶總理正在那裡與法國駐滬總領事坐在涼亭裡乘涼,起身準備去宴會廳參加晚宴時,一直潛伏在附近的刺客突然從樹叢後連開兩槍,擊中陶成章後就逃之天夭,什麼線索也沒留下,雖然法租界巡捕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封鎖了現場,嚴密搜捕,但是什麼也沒發現,甚至不知道刺客是怎麼潛入工部局的,而且由於當時光線昏暗,誰也沒有看清刺客的臉,連刺客是高是矮就不知道。

用法租界那位法國警長的話來說。這就是一件“無頭案”除非刺客自己投案,否則偵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那位法國警長還說了;工部局裡很可能有刺客的同謀。不然的話,不足以解釋爲什麼刺客能夠順利的潛入,並悄無聲息的逃走,或許法租界工部局會因此案而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掃”工作,因爲法國領事擔心有朝一日他本人也可能成爲刺客的目標。

法租界如何“清掃”不忠分子是法租界的事情,與制憲會議無關,現在制憲委員們唯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善後。

現在國會選舉和正式大總統選舉馬上就要舉行,網測組建不久的國民黨突然失去了政治領袖,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如果不能解決好這個黨魁繼任人選的問題的話,那麼,這個聯合政黨或許甫一組建就要面臨解散的危險了。

更爲重要的是,距離國會選舉只有短短十幾天時間了,如果不能用最快的速度確定新的黨魁的話,那麼,國民黨就沒有十足的把握贏得此次縣會選舉。

所以,無論是黃興也好,譚人鳳也罷,他們現在最關心的問題不是如何追查幕後黑手,而是選擇一位有威望的新黨魁,繼續領導這個成分複雜的聯合政黨,避免分裂。

刺殺案發生剛,黃興和譚人鳳均不在法租界,他們被陶長章留存南市峰“一卜聯合政黨第一次黨員大會的名單,所以,他們並不十分清楚刺殺事件的細節。只是通過宋教仁派回來的隨員才得知了陶成章的死訊,不過兩人畢竟處事穩妥,雖然通知了黨內幹部和制憲委員,但尚未向新聞界透漏風聲,法租界目前也在實施封鎖,所以,陶成章遇刺身亡的消息還沒有公諸於衆,這次會議算是一次秘密會議。

由於國民黨是由同盟會和光復會爲基幹聯合而成,而這兩個革命組織之間存在分歧,只是靠着革命陣營裡的地方實力派的支持有被聯合起來。並推舉了陶成章出任黨魁,可以說,陶成章的黨務總理地位本身就不是很穩固,現在陶成章遇利身亡。這個繼任人選的問題一下子難倒了所有人。

雖然現在知道刺殺事件的人並不多。但是已經有人開始私下議論了。猜測此次刺殺事件是否是國民黨內部的爭權奪利,畢竟,同盟會與蕪復會在黨魁的問題上僵持了很久。如果不是共和軍總司令趙北的那封全國通電和報紙聲明的話,陶成章幾乎不可能出任黨魁,而趙北本人又是光復會幹部,所以,此事很難讓同盟會的部分人心服口服。

當然,此次刺殺事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或許陶成章不是死於黨內反對派之手,而是死於總統競選競爭者之手,畢竟國民黨號稱“中華第一大黨。”陶成章當選正式大總統的呼聲很高,難保不會被人當成眼中釘。

截止昨日爲止,宣佈參加正式大總統選舉的人一共只有四位,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當選的可能性最高。陶成幸次之,至於剩下兩個,一位廣東都督張人駿,他是被廣東立憲派推舉的候選人,不過當選的可能性最低,另一位則是東三省總督徐世昌。他是北洋將領們聯名推舉的,但實際上走出自袁世凱的策劃,這也可以看作是北洋集團的應變方案。用分攤選票的辦法逐步增加北洋集團的勝算,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而且張人駿的參選也很可能走出於同一目的。

如此分析下來,如果陶成章真是死於總統競選對手之手的話,那麼。北洋集團是幕後黑手的可能性最大,嫌疑的矛頭甚至可以直接指向袁世凱。

但是這一切都是猜測,沒有證據,不過,無論是誰策戈了刺殺陶成章。他都將自己置於萬夫所指的境地,現在革命成功,共和告成,所有人都期盼着能夠迅速穩定全國局勢。而要想迅速穩定全國局勢,就必須先解決南北之間的分歧,按照理想狀態。如果陶成章贏得總統選舉進而成爲正式大總統的話,那麼南北政令的統一就有了一個很好的前提,即使他無法當選正式大總統,國民黨也能保證控制住國會多數議席,那麼同樣可以爲南北政令的統一打下基礎。

但是現在,這個策劃實施暗殺行動的幕後黑手不僅試圖將和平統一政令的努力化爲烏有,而且還將南北之間的分歧由桌面之下襬到了桌面之上,用粗暴野蠻的手段去刺激南方實力派的神經,這隻能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了。

面對陶氏遇刺事件,制憲委員們的表現各不相同,痛心疾首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騎牆觀望者有之,口是心非者有之,,不過所有人冷靜下來之後,也都同樣關注起了這個黨魁繼任人選問題,國民黨中人尤其將這件事作爲本黨目前第一要務。

當!當!,

主席臺上的銅鐘響了兩聲,交頭接耳的制憲委員們這才安靜下來,向主席臺上望去,見國民黨“十干事長”之一的黃興已經站在了那裡。

“諸位清靜一靜!”

黃興站得筆直,神情肅穆,向制憲委員們掃了一眼,然後一字一句的說道:“本黨領袖不幸遇害,實乃讓人痛心之事。剛纔法租界已將陶總理靈櫃移到南市,經過黨內磋商,就在制憲會議正門前設立靈堂,接受各方人士弔唁。剛纔本黨幹部也已陸續趕回南市,現在,請宋鈍初先生向諸位宣讀陶總理彌留之際口述的遺囑。”

黃興話音一落,禮堂裡頓時又是一片“嗡嗡”聲。

太讓人意外了,陶成章竟然還留下了遺囑?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到禮堂入口,急切的想知道陶成章的遺囑上到底說了些什麼。

禮堂入口走進一些人,走在最前面的是宋教仁和李叟和,但兩人並沒有立即走上主席臺,而是站在主席臺下與黃興、譚人鳳低聲薦議起來。

制憲委員和政黨代表團的成員們紛紛站立起來,翹首望去,卻見主席臺下的那幾人都是面色凝重,無論是同盟會出身還是光復會出身,所有人都將目光盯在了宋教仁身上。

顯然,陶成章去世後,宋教仁已成了衆人的主心骨。!~!

..

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1268章 導彈時代的序幕第210章 告狀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826章 進步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350章 誠意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350章 誠意第510章 鐵青團第1213章 試探第1136章 1940年(下)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1126章 陣地前沿(下)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461章 防守(上)第229章 華陽(上)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43章 東京第611章 戒備森嚴(上)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542章 青島(下)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119章 29號陣地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334章 落幕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98章 自動槍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56章 氣球隊第973章 大戰略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13章 南方驚雷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770章 克復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44章 反英通電第520章 風波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952章 攻擊(下)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150章 後勤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1043章 塵埃落定(上)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148章 牛刀殺雞(上)第641章 錦州(上)第867章 善後會議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8章 危局第909章 恰克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1095章 亞丁灣第699章 處處被動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411章 進京(上)第777章 理想第731章 佈局北滿(下)第656章 防禦(上)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第425章 改換門庭
第292章 直接影響(下)第1268章 導彈時代的序幕第210章 告狀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826章 進步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350章 誠意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622章 戰爭不可避免(下)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350章 誠意第510章 鐵青團第1213章 試探第1136章 1940年(下)第595章 原則問題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1126章 陣地前沿(下)第549章 有利必有弊第461章 防守(上)第229章 華陽(上)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43章 東京第611章 戒備森嚴(上)第693章 夜戰簸箕寨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542章 青島(下)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1119章 29號陣地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334章 落幕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882章 各有打算(下)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839章 人在異國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98章 自動槍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56章 氣球隊第973章 大戰略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1130章 古怪打法(下)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686章 訓政促進會(上)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13章 南方驚雷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251章 漁人得利第186章 兵不厭詐第1254章 開羅會議(下)第753章 持續混亂第770章 克復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44章 反英通電第520章 風波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952章 攻擊(下)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672章 前途未卜第150章 後勤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306章 武勝關(上)第1043章 塵埃落定(上)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367章 世家紈絝第885章 歐洲的血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967章 西山莊園(上)第45章 要塞與炮艦第148章 牛刀殺雞(上)第641章 錦州(上)第867章 善後會議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8章 危局第909章 恰克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1095章 亞丁灣第699章 處處被動第496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411章 進京(上)第777章 理想第731章 佈局北滿(下)第656章 防禦(上)第346章 海軍與黨務第425章 改換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