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誓師

當蔭昌被押到趙北面前的時候,趙北剛剛親手向一名排長配發了軍刀。起義部隊將清軍的輜重全數接收,繳獲了大量指揮刀,按照趙北的命令,所有的排長以上軍官,都有資格佩帶軍刀,而且,每一個軍官所用的軍刀都由趙北親自配發,在接收了軍刀之後,軍官們還必須站在一面紅色大旗前,宣誓忠於革命,忠於共和,無論何時都必須絕對服從上級的命令。

“我宣誓!作爲一名忠誠的革命軍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以服從命令爲天職!枕戈待旦,精忠報國!刀山火海,勇往直前!若違此誓,甘受軍法!宣誓人×××!”

軍官們站在一面紅旗下,手舉軍刀,一臉嚴肅的跟着一名參謀起誓,雖然誓言很簡單,但足以表明他們的心跡,他們面前的那面紅旗隨風招展,上面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圖案,只有四個金光大字在晨曦下閃着光輝:鐵血共和。

“鐵血共和”,鐵血是手段,共和是目的,一面豔紅的軍旗,寄託的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未來!

朱大牛站在這一排軍官中,那高大的身形格外引人注目,由於昨晚的出色表現,他已被趙北提拔爲管帶(營長),也不知是激動還是興奮,一張臉通紅通紅,粗豪的嗓門幾乎蓋住了其他人的聲音。

經過昨晚和今早的整頓,起義部隊已收攏了二萬一千餘人,考慮到參加此次秋操以及觀操的各省新軍總人數只有二萬六千餘人,再加上江蘇第九鎮三十三標尚在長江邊未能趕來,這一數字已很可觀,剩下的那幾千人全被打散,已經向北遁去,起義部隊沒有追擊,只是派出可靠的騎兵部隊向西搜索,以防潰兵將兵變消息傳到西邊。

在羣治學社的協助下,趙北很快穩住了部隊,並迅速任命了各級軍官,這些軍官中,既有羣治學社的人,也有趙北安插進去的安慶軍官,雖然目前來說,這支部隊還不能說屬於趙北個人所有,但是趙北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夠完全控制住這支部隊,這將是他起家的資本,也是改寫歷史的武器,他絕不會讓別人鑽了空子,必要時,他也會用鐵血手段整合這支軍隊。

趙北揹着雙手,大剌剌的站在軍旗邊,看着那排軍官對着紅旗宣誓,待他們放下軍刀,點了下頭,說道:“歸隊!”

軍官們跑回各自的隊伍,站在隊列最前面。

四名安慶軍官並沒有跟着離開,將軍刀掛在腰帶上後,昂首挺胸屹立於軍旗下,朝陽的金光投射在他們的軍裝上,遠遠望去,莊嚴而肅穆。

趙北走到四人跟前,掃了一眼,平靜的說道:“多的話我也不說了,該交代你們的已經交代,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請先鋒官放心,我等一定完成任務!”四人齊聲喊道。

趙北從軍裝口袋裡摸出一封燙着火漆的信,交給其中一人,說道:“這是我寫給熊都督的信,務必一起帶到。”

“是!一定帶到。”那人接過信,裝進貼身口袋。

“記住,如果你們無法返回安慶,就立即折返,跟上大隊,至於那些大炮,如果帶不回來,就扔了。”趙北叮囑一番,然後點了點頭,說道:“你們出發吧。”

四人敬禮退下,點齊了五百名士兵,拖着二十門大炮和炮車,扛着軍旗向黃泥港碼頭走去,在那裡,有數十艘淺吃水的木船正整裝待發,船上裝滿輜重。他們是被派回安慶城的分遣隊,不僅要將這些輜重大炮送到安慶起義部隊手裡,同時也將向熊成基大都督告之黃泥港起義部隊的進軍方向。

由於江蘇第九鎮和湖北第八鎮是來參加秋操的,並非執行戰鬥任務,因此隨軍攜帶的彈藥並不多,子彈多數爲演習用的空包彈,實彈很少,起義之後雖然奪取了全部輜重彈藥,但經過清點,平均每個士兵只能分到二十多顆實彈,相比之下,炮彈反而較爲充裕,每門大炮平均一百多顆炮彈,多數都是殺傷力較強的榴霰彈和高爆彈。

趙北決意西征,此議雖然取得了湖北新軍和江蘇新軍多數軍官的支持,但仍有少數軍官有些不滿,猶以安慶軍官爲多,爲了安撫這些人的情緒,趙北不得不特意分出二十門大炮,交由安慶軍官帶回安慶,支援安慶起義部隊。安慶城裡炮彈充足,但大炮不足,這二十門大炮一調過去,可以大大加強安慶防禦。

此舉立刻贏得安慶軍官們的好感,對於西征的牴觸情緒也大大減弱了,雖然趙北心疼那些大炮,但這種時候,人心、軍心纔是第一位的,收不攏軍心,西征便會蒙上陰影,部隊也會出現裂痕。

其實趙北此舉還有一個潛藏用意,那就是用這些大炮增強熊成基堅守安慶城的信心,安慶多守一天,清軍便被多拖一天,而趙北的進軍阻力也將減弱一分。

當然,對於自己西征的做法,趙北也必須做出解釋,於是寫了封親筆信,交給軍官帶回安慶,在信裡,趙北仔細分析了西征與回師安慶的優劣對比,總而言之一句話: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

趙北並不擔心熊成基會對此做出激烈反應,畢竟他纔是安慶破城第一功臣,沒有他就沒有安慶光復會軍政府,而且出發之前,他也曾向熊成基提到過“便宜行事”的話題,熊成基並未表示異議,至於回師安慶,那只是熊成基的第一選擇而已。

說到底,這歷史大勢還是得自己推動,別人是指望不上的,畢竟,他們不是穿越者。

“部隊已全部集合完畢,請先鋒官檢閱部隊!”吳振漢與楊王鵬走到軍旗下,立正、敬禮。

趙北迴禮,左手摁住軍刀的刀柄,在兩人的陪同下走上校閱臺,先敬禮,放下手臂後才慷慨激昂的講了起來。

“將士們,現在我正式宣佈,從這一刻起,在場的每一個人,不論是軍官還是士兵,不管是江蘇人還是湖北人,從現在起就都是革命軍的一員了,從此之後,生是革命軍的人,死是革命軍的鬼!革命不成,奮鬥不止!革命不成,軍旗不倒!……何謂‘革命’?革命就是造反,革命就是暴力!此次革命,不僅是民族的革命,更是民衆的革命!打倒滿清只是革命的第一步,帶領中國走向富強纔是革命的最終目的!……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爲的不是個人的榮華富貴,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他們爲的,是喚醒沉睡的民衆,是挽救這個垂危的民族,挽救這個垂死的國家!……”

校閱臺前黑壓壓一片,由西北往東南綿延了一里多,二萬多人的部隊硬是將這小小的河谷平原擠得滿滿的,此刻,所有人都神情肅穆的望着那個臺上的最高指揮官,雖然他們未必都能聽見他在說什麼,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維持着那標準的站姿,這是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都是在鞭子和棍棒下修煉出來的,爲了這站姿,平時他們沒少捱過軍官的打,昨晚兵亂一起,衆人跟着起鬨,倒未必全都是爲了“革命事業”,發泄心中怒氣倒是真的,可是一旦怒氣發泄完畢,冷靜下來一想,營嘯、殺官、造反,每一件都是誅九族的事,說不得,也只好硬着頭皮革命到底了,推翻了滿清朝廷,這罪名就算是煙消雲散了,何況,昨晚軍官們新官一上任,就轉達了先鋒官趙北的命令:從現在起,每一個革命軍戰士,無論官職大小,每月都再加發兩塊現大洋的“作戰津貼”,直到戰爭結束。不說別的,就衝着那兩塊大洋的津貼,這仗也得打下去!贏了,就是革命元勳,革命功臣,輸了,大不了一死,死不了的乾脆拖槍上山落草,少不得也能混個“大王”的名頭不是?

對於部下的心思,趙北和他的高級參謀們也多多少少了解一點,所以,也就投其所好,除了宣揚些革命的大道理之外,也講講眼前的好處。講話要分場合、分對象,對於那些秀才出身的士兵,當然要用革命大義打動,而對於那些出身小農的士兵,不僅要用革命大義,還必須用實際利益籠絡軍心。

“將士們!咱們一路往西,走一路打一路,佔一座城市就發一次‘光復餉’,每人二塊大洋!別嫌少!等將來革命成功,沒收了八旗貴族的產業,咱們這些革命元勳每人都能分到一份,銀子、土地、房子,都是少不了的!”

趙北走前兩步,將手臂一揮,繼續煽動道:“別的不說,就說那‘旗餉’吧,那些旗人一生下來就開始拿餉,憑得是什麼?不就是因爲當年他們旗人的老祖宗佔了咱們中原的花花世界嗎?就是靠着這份祖蔭,這旗人才能衣食無憂,啥活也不用幹,整天架籠子溜鳥,因爲有咱們在給他們當牛做馬呢。

什麼叫‘革命’?革命,就是用暴力的手段,進行的一場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什麼是社會財富?社會財富就是錢、就是權!

當年八旗辮子兵殺進中原,佔了咱們祖宗的江山,奪走了本屬於咱們的銀子、土地和女人,讓咱們給他們當牛做馬,這一當還就是二百多年的牛馬,咱們的血汗都被榨盡了、榨乾了。今天,咱們革命軍人起來革命、造反,爲的就是要把被他們旗人老祖宗奪去的東西再奪回來,搶回咱們的銀子,搶回咱們的土地,搶回咱們的女人!革命是什麼?革命就是搶錢!搶田!搶娘們!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咱們的,現在由咱們奪回來,理直氣壯!”

聽了趙北這話,前排士兵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也顧不得紀律了,膽大的已開始交頭接耳,隊列後頭聽不見校閱臺上在喊啥的人也向前頭的人打聽。衆人未必明白“革命”的道理,但這“搶錢搶田搶娘們”的意思誰都明白,所謂“人不爲己天誅地滅”,這自古以來,當兵打仗的人哪個不是爲了給自己謀個前程?不說別的,當年那曾國藩的湘軍打平長毛,從那江南運回湖南老家的金銀珠寶、美女玉帛可是一船一船的往回拉的,硬是將湖南變成了小江南,如今江寧百姓說起湘軍,哪個不是咬牙切齒?都說江寧之所以至今殘破不堪,就是因爲湘軍把江寧給搶窮了,而且,過去都說江南出美人,可是現在再去江南瞧瞧,又能找出幾個美人來?倒是湖南,自打湘軍凱旋迴來,那漂亮水靈的湘妹就愈發多了起來,那些美人坯子難道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當年陳勝、吳廣拉着戍卒扯旗造反的時候,不是喊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麼?他旗人爲啥吃得好穿得暖,睡的女人也漂亮些?不就是因爲他們握着兵權印把子麼?現在,老子們可是握住了兵權了,接下去的就是把那印把子也奪過來,有了兵有了權,金山銀山、美女玉帛還不是任由咱們挑?

實話啊,大實話啊!這個“先鋒官”是個明白人,知道咱大頭兵心裡在想什麼,跟着這樣的人幹革命,有奔頭!

第99章 君憲與共和(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491章 1912年(上)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501章 關東軍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149章 陽山(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7章 船工第1179章 共識(上)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176章 宴會(上)第1005章 挑釁(上)第156章 掮客(下)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112章 日落(下)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461章 防守(上)第728章 激戰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527章 辦案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373章 撿便宜第34章 初步整編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720章 調整第465章 外行領導內行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36章 傘兵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930章 伯力第602章 陷阱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573章 裝甲兵第97章 派系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1164章 核桃夾子行動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349章 困境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625章 夜鷹(上)第378章 各施奇謀(下)第1150章 陽山(下)第149章 牛刀殺雞(下)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1175章 演戲(上)第678章 接觸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1109章 鏖戰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280虛名與實力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732章 上兵伐謀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310章 各有所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1109章 鏖戰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1262章 核訛詐第430章 財政問題(下)第49章 束手無策第743章 局勢混亂第220章 孤軍(上)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687章 訓政促進會(下)
第99章 君憲與共和(上)第294章 風口浪尖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491章 1912年(上)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501章 關東軍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149章 陽山(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7章 船工第1179章 共識(上)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18章 氣數與時勢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889章 求戰心切第176章 宴會(上)第1005章 挑釁(上)第156章 掮客(下)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112章 日落(下)第560章 南苑會議(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461章 防守(上)第728章 激戰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283章 剋制爲上..第498章 特別調查員(下)第527章 辦案第135章 灰色勢力第493章 聯合軍事演習第474章 代號“墨斗魚”第373章 撿便宜第34章 初步整編第797章 友誼與利益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720章 調整第465章 外行領導內行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36章 傘兵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930章 伯力第602章 陷阱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224章 功臣與地頭蛇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573章 裝甲兵第97章 派系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1164章 核桃夾子行動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349章 困境第799章 良好開端第625章 夜鷹(上)第378章 各施奇謀(下)第1150章 陽山(下)第149章 牛刀殺雞(下)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1175章 演戲(上)第678章 接觸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1109章 鏖戰第1018章 掉包計(下)第280虛名與實力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594章 司馬昭之心第1169章 “四海”“四山”第290章 刺客橫行(下)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732章 上兵伐謀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310章 各有所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1109章 鏖戰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1262章 核訛詐第430章 財政問題(下)第49章 束手無策第743章 局勢混亂第220章 孤軍(上)第820章 中東問題第687章 訓政促進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