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颱風”陰影

晴朗的天空,沒有風,能見度很好,天湛藍,海也是湛藍。

這裡就是埃及的蘇伊士城,著名的蘇伊士運河也正得名於這座濱海小城,它就位於蘇伊士灣的北部,蘇伊士運河的南部,實際上扼守着蘇伊士運河與紅海的交通要衝,與蘇伊士運河北端的塞得港具有同等重要的戰略意義。

和平時期,蘇伊士城就是繁忙的港口,準備進入地中海的船隻就在城外的港口停泊編隊,並在規定的時間內編隊通過運河北上,此時,蘇伊士城就是船隊的始發站,而塞得港則負責接收船隊,如果船隊是由地中海進入紅海,那麼塞得港就是船隊始發站,而蘇伊士城則負責接收船隊,蘇伊士運河就是這樣通航的,在正常情況下,你是不可能看見南北航向的船隊同時出現在運河的河道里的,因爲現在的運河河道並不是非常寬,只有這樣安排航行計劃,船隻纔不會因爲尾流乾擾而相互碰撞。

自從戰爭爆發之後,蘇伊士運河的海上交通就受到了直接影響,中英戰爭期間,蘇伊士運河以及紅海的海上航運就遭到了交戰雙方潛艇和水雷的威脅,而當德國與亞盟陷入戰爭之後,蘇伊士運河的交通就完全斷絕了,德軍佔領着運河的西岸,而亞盟軍隊則控制着運河東岸,雙方隔着運河對峙,並不時發生炮戰和空戰,在這種形勢之下,蘇伊士運河就成了危險的航道,沒有哪個腦子正常的商船船長會在這個時候將船開到運河區挨炸,昔日繁忙的黃金水道就變成了中國和德國軍隊特種兵的戰場,滲透戰和襲擾戰經常在運河區爆發。

好在德國並沒有統治埃及太久,當亞盟的軍隊將德軍全部趕出埃及之後,蘇伊士運河的恢復通航就已經排上了盟軍司令部的戰略計劃,畢竟,這條運河戰略意義實在重大,誰控制了運河,誰就掌握了地中海制海權的關鍵,現在,運河已經由盟軍方面完全控制住了,那麼盟軍的軍艦和運輸船隊就可以暢通無阻的由印度洋和紅海過來,通過運河進入地中海了。

實際上,當中國的坦克部隊碾過運河邊的沙地的那一刻起,中國的工程部隊和工兵部隊就已經開始爲蘇伊士運河的恢復通航進行前期的清理工作了,重點是那些沉沒在航道上的輪船,這些輪船有一些是在戰爭中遭到擊沉的,有一些則是德軍在意識到埃及已無法守住之後故意炸沉阻塞航道的,中國軍方的技術人員必須想辦法將這些輪船打撈起來,或者乾脆進行水下切割,將船隻解體,然後分別吊撈出水,除此之外,航道上還有一些德軍佈設的水雷,錨雷比較容易清除,關鍵是那些沉底的磁性水雷,爲了排除這些危險的潛伏者,中國海軍的排雷部隊已經在蘇伊士運河上忙碌了整整一個月了,基本上清除了這些影響航道安全的最大障礙,雖然後期的清理工作有美國海軍參加,不過他們只是配角,主角還是中國海軍的那些國產排雷艦艇和排雷裝備。

經過了一個月的艱苦努力,蘇伊士運河終於可以恢復通航了,而今天,正是運河恢復通航的第一天,爲了紀念這個具有歷史意義和戰略意義的日子,參加開羅盟國首腦會議的所有國家元首都將親自出席今天的通航儀式。

上午九點鐘,各國元首都已到達蘇伊士城,就坐在運河西岸高地上的那座遮陽棚裡,目睹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

九點一刻鐘,主持通航儀式的埃及總統終於舉起了那隻信號槍,發出了“允許通航”的信號,然後,所有已經編隊的輪船全部鳴響汽笛,從蘇伊士灣的北部入口處緩緩駛向蘇伊士運河航道,打頭的就是盟國海軍艦隊,各國都有,按照國名的英文字母順序依次通過觀禮臺,軍艦上的那些不用值班的軍官和水兵們全都身穿軍禮服,站在軍艦左舷一側,向運河西岸高地上的各國元首行注目禮。

這當然也是一次盟國方面的閱艦式,除了向各國人士展示盟國奪取地中海制海權的決心和實力之外,同時也是向軸心國集團炫耀武力,因此,出現在運河上的基本上都是很有戰鬥力的軍艦,而最具有戰略威懾力的自然是各國的航空母艦。

說是“各國”的航空母艦,其實並不太準確,現場出現的航空母艦也就是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的六艘航空母艦,其中的大型航空母艦隻有兩艘,中美各一艘,而另外四艘航空母艦都是小型的護航航母,分別屬於英國海軍、法國海軍,而各國航空母艦中,目前唯一能起飛噴氣式戰鬥機的也只有那艘中國海軍的“東海”號航空母艦,而這艘航空母艦也將充當這支盟國特混航母艦隊進入東地中海之後的防空主力,這支艦隊的首要任務是協助盟軍登陸塞浦路斯島,如果可能的話,克里特島也可能成爲艦隊的攻擊目標,而艦隊的主要任務則是爲後續的盟軍艦隊試探軸心國部署在東地中海海域的海軍實力,並分散軸心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注意力。

當那六艘航空母艦帶領着大批護航艦隊通過觀禮臺之後,才輪到輔助艦艇上陣,而在這些輔助艦艇中,有兩艘怪模怪樣的軍艦引起了在座各國元首和軍事專家的極大興趣,而那兩艘軍艦正是中國海軍的兩艘新式巡洋艦,一艘艦名“颱風”,一艘艦名“暴風”。

根據現場各國軍事專家目測,“颱風”號和“暴風”號應該爲同一級巡洋艦,從艦體長度、幹舷高度等尺寸推測,該級巡洋艦的滿載排水量應在七千噸至九千噸之間,從噸位來看,並不是非常大的軍艦,但是,讓人感到詫異的是,這兩艘新式巡洋艦在火力配備和佈局上卻與通常意義上的巡洋艦有着根本的差異,這隻要看看它們甲板上的艦炮數量就明白了,無論是“颱風”還是“暴風”,它們的甲板上可以目視看見的只有區區幾門艦炮,其中一門主炮,位於艦艏甲板中間線上,口徑不會超過150毫米,另外幾門艦炮明顯是中小口徑高射炮,也全部佈置在軍艦的前甲板兩舷位置,炮位最多延伸到了軍艦舯部的艦橋下,而整個軍艦的後甲板,卻看不見一門炮。

但是,空無一炮的軍艦後甲板上也並不是空的,在那裡,佈置着四個巨大的古怪箱狀物體,呈四十五度角被堅固的支撐杆固定在後甲板上,而且分爲兩組,一前一後,並且均成一高一低的交叉佈局方式,如果能夠從天空的側後方向望過去的話,那麼可以看見,軍艦的後甲板艙面佈置着兩個巨大的近似“X”形的物體。

這兩艘造型怪異的軍艦一出現,就立刻引起了觀衆們的竊竊私語,他們開始猜測這兩艘造型古怪的軍艦的用途,直覺告訴軍事專家們,“颱風”號和“暴風”號應該就是作戰艦艇,而且,那四個巨大的箱型物體肯定是其作戰用的主要武器,但是那箱子裡頭到底裝的是什麼,卻不太好猜了,不過聯想到中國軍方在導彈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不少外國軍官猜測,那四個巨大的箱型物體裡裝的很可能也是一種可以制導的火箭,至於是用來打軍艦的,還是用來打陸地目標的,衆人卻是莫衷一是了。

各國政治家和軍事家都坐在觀禮臺上猜測着“颱風”和“暴風”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作戰艦艇,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趙北卻正坐在觀禮臺上暗自得意,而陪坐一邊的參謀次長蔣方震也與趙北表情一樣,自豪中不免也帶着幾分得意。

其實,“颱風”號和“暴風”號確實是中國海軍最新式的巡洋艦,“颱風”是首艦,因此該級艦就是“颱風”級巡洋艦。

“颱風”級不是以前的那種火炮巡洋艦,而是全新概念的“導彈巡洋艦”,那四個看上去很像大號鐵皮箱的物體就是導彈的儲存發射筒,每具發射筒裡裝備一枚“旗魚”式反艦導彈,也就是說,每一艘“颱風”級導彈巡洋艦都可以裝載四枚威力強大的反艦導彈進行作戰。

“旗魚”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航式導彈,雷達引導攻擊,採用半穿甲式戰鬥部,每枚導彈僅戰鬥部的重量就高達半噸,威力非常強悍,即使是戰列艦,如果關鍵部位捱上一枚“旗魚”,也會立即喪失戰鬥力,導彈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動,但是在起飛階段則要依靠火箭發動機將導彈推出發射筒,之後火箭助推器自動脫落,緊接着,已經啓動的主發動機立即提升功率,此時,導彈正式進入巡航狀態,並在雷達的引導下飛向目標。

目前,“旗魚”式反艦導彈有兩個型號,分別爲海基型和陸基型,陸基型裝備海軍岸防部隊,依靠重型多輪拖車機動,可部署在海岸線上,打擊近岸目標,或者用來封鎖狹窄水道,而導彈的海基型就裝備在“颱風”級巡洋艦上。

“颱風”級巡洋艦也是世界上第一種以導彈作爲主要作戰武器的主力戰艦,它可以爲航空母艦戰鬥羣提供中遠距離的反艦作戰保障任務,而“旗魚”的最遠射程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七十公里,最高飛行速度爲每小時九百五十公里,這是一種亞音速反艦導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反艦導彈。

也正由於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現役的反艦導彈,是戰術上的巨大突破,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武器,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參照物,一切都需要從零開始設計,因此,“旗魚”的缺點也是客觀存在的,而最明顯的缺點就是體積過大,重量也過大,由於彈翼沒有摺疊,再加上燃料箱佔用了較多彈體空間,因此,要想達到軍艦的最大火力密度,並且降低軍艦重心,那麼就必須將導彈的儲存發射筒斜置佈置,交叉排列爲前後兩組,這樣一來,軍艦的後甲板上就出現了兩個巨大的近似“X”的物體,而且,爲了避免前方導彈發射時的高熱尾氣影響後方導彈的安全,在後部發射筒的支撐杆旁還設計了專用的尾氣導流槽,結果就使這級巡洋艦看上去格外的怪異。

不過怪異歸怪異,誰也不能藐視“颱風”的戰鬥力,在正式出現在公衆眼前之前,中國海軍就曾用“颱風”號巡洋艦做過四次模擬度極高的實戰打靶試驗,靶船分別爲退役的戰列艦、驅逐艦、炮艦、訓練艦,四次實彈射擊,均採用雙彈齊射方式,一共發射了八枚“旗魚”,而直接命中靶艦的就有四枚,另外四枚雖然失的,但是也落在了距離靶艦很近的海面並爆炸,彈片也足以橫掃靶艦艙面,爆炸的衝擊波也可以對軍艦水下部分造成直接衝擊。

在這樣兇猛的打擊力面前,傳統的火炮戰艦實際上已經被宣佈了被淘汰的命運,戰列艦的時代徹底終結了,在未來的戰艦對抗中,雷達將取代測距儀,而導彈將取代大口徑火炮,在這種戰艦對抗模式下,哪一方的雷達和導彈性能更好,哪一方就能奪取制海權,哪一方能夠更好的干擾敵方戰艦的雷達和導彈,哪一方就能更好的生存下來,決定戰鬥勝負的就是那肉眼看不見的電磁波,這是電磁波的戰爭。

幸運的是,中國海軍在這方面再次領先世界各強國海軍,“颱風”級的雷達和反艦導彈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

不管其它各國元首是否願意承認,戰爭的導彈時代已經悄然拉開了帷幕,而拉開這一帷幕的正是中國。

坐在觀禮臺上的中國總統神情愉悅,但是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的表情卻非常的不自然,他們也發現了那兩艘中國新式軍艦的與衆不同之處,兩人迅速交換了一下意見,一致認爲,那種新式軍艦肯定也是一種攻擊型武器,他們沒有必要像軍事家那樣從微觀層面進行分析,他們只要看一看那兩艘軍艦的個頭就已瞭然了,如果是防禦型軍艦,根本就用不着造那麼大,或許,那就是傳說中的“未來型戰列艦”也說不定呢,兩位元首當即決定,結束閱艦式之後,立刻召集幕僚商議此事,並向軍方諮詢這種未知武器的威脅性到底有多大,進行必要的戰略評估。

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919章 深秋(上)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14章 定向雷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334章 落幕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195章 路款虧空案(上)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977章 新的時代(上)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220章 孤軍(上)第1034章 豪賭第617章 關山飛渡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775章 和談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972章 變數(下)第468章 冒險第760章 交涉(上)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936章 總統的1919(下)第682章 國戰(上)第1245章 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663章 進京(下)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657章 防禦(下)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1170章 特使第1259章 猙獰巨人(上)第926章 安加拉1號站(下)第1142章 高加索戰爭第1125章 陣地前沿(上)第643章 前哨戰第1056章 在基地(下)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6章 先鋒官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951章 攻擊(上)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911章 混亂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656章 防禦(上)第988章 狂人請客(下)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15章 兵變黃泥港(下)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33章 君憲旗手(下)第525章 刺汪第1069章 推進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874章 國際角力(下)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10章 舌頭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1208章 牛蛙第1107章 伏擊(上)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704章 挑釁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119章 陶煥卿來電第829章 邊塞磐石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53章 銅梁(下)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229章 華陽(上)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86章 兵不厭詐
第944章 鄂木斯克(下)第919章 深秋(上)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14章 定向雷第795章 利益交換(上)第334章 落幕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195章 路款虧空案(上)第1002章 軍心可用第977章 新的時代(上)第21章 撲朔迷離(下)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220章 孤軍(上)第1034章 豪賭第617章 關山飛渡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933章 赤色黎明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775章 和談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972章 變數(下)第468章 冒險第760章 交涉(上)第1272章 柏林的“小紅帽”(下)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936章 總統的1919(下)第682章 國戰(上)第1245章 橋第163章 基本立場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419章 小動作(上)第663章 進京(下)第435章 廣東事變(上)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657章 防禦(下)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1170章 特使第1259章 猙獰巨人(上)第926章 安加拉1號站(下)第1142章 高加索戰爭第1125章 陣地前沿(上)第643章 前哨戰第1056章 在基地(下)第1086章 叢林軍刀(下)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511章 四萬萬(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6章 先鋒官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951章 攻擊(上)第87章 卸磨殺驢(下)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911章 混亂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656章 防禦(上)第988章 狂人請客(下)第859章 聚斂人心第15章 兵變黃泥港(下)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33章 君憲旗手(下)第525章 刺汪第1069章 推進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874章 國際角力(下)第723章 危險的海域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10章 舌頭第601章 鬥牛士行動第539章 意氣之爭第1208章 牛蛙第1107章 伏擊(上)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581章 公元1914年第189章 不識好歹(下)第619章 貿易制裁第704章 挑釁第1019章 贏者通吃(上)第119章 陶煥卿來電第829章 邊塞磐石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118章 銀行團與築路權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53章 銅梁(下)第1271章 柏林的“小紅帽”(上)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229章 華陽(上)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86章 兵不厭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