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

在酒店的總統套房裡,趙北與顧維鈞、王永江商議了一些關於對蘇和談的細節問題,之後,顧、王二人告辭離去,兩人前腳剛走,後腳就又有客人拜訪總統,而且來的還是外國客人。

這位外國客人也是個大人物,遠東共和國的總統契恰科夫,此人本是沙俄逃兵,在東三省闖蕩期間與綠林人物過從甚密,後爲張宗昌引薦給了軍情局駐東三省機關,被編爲外圍情報人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皇俄國爆發革命,軍情局正式情報員張宗昌奉命與編外人員契恰科夫配合,利用俄國革命期間的動盪局勢發展與沙皇寵臣拉斯普廷的關係,併成功的利用拉斯普廷組建了一支“遠東軍團”,而軍團組建之後,張宗昌長期擔任軍團司令,契恰科夫則一直留在拉斯普廷身邊做衛隊長,並參與了對沙皇夫婦的刺殺事件,之後,契恰科夫被拉斯普廷提拔爲國防大臣,以這個身份監督遠東軍團的事務,直到高爾察克聯合其他沙俄將領組成了一個所謂的“將軍團”,並聯手排擠了契恰科夫。

契恰科夫賦閒的時間並不長,俄軍將軍團的領袖高爾察克將軍被刺殺在前線,而被俄軍將領軟禁起來的拉斯普廷也在中國軍方策劃的“填鴨行動”中被解救,之後一番政壇廝殺,沙俄政府中的親英派失勢,親華派重掌權力,此時,契恰科夫東山再起,再次擔任沙俄政府國防大臣,協助拉斯普廷掌握權力。

拉斯普廷的統治是黑暗的,在他統治俄國的那幾年中,沙俄小朝廷政局混亂,政治刺殺事件層出不窮,再加上蘇俄紅軍的挑戰,在遠東地區苟延殘喘的沙俄小朝廷風雨飄搖,被蘇俄紅軍消滅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眼看拉斯普廷的小朝廷就要完蛋了,正在華盛頓舉行裁軍會議的與會五國決定插手干預,阻止俄國的統一,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華盛頓五國公約》專門規定了對沙俄小朝廷的處置方案,而根據這個方案,俄國沙皇制度正式覆滅,沙皇俄國也同時覆滅,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遠東共和國”,它統治着原沙皇俄國的遠東部分,東至太平洋,西至貝加爾湖,並與蘇聯“共同享有”從西伯利亞南部直至北冰洋的廣袤而且渺無人煙的遼闊北方領土,這個共和國以海參崴爲首都。

遠東共和國即將成立的消息傳到海參崴,拉斯普廷很想當總統,因此迫不及待的毒死了小沙皇,但是他卻打錯了算盤,在當時的國內和國際政治氣候下,他的行爲是不可原諒的,保皇分子敵視他,國際社會鄙視他,就連共和主義者和布爾什維克也不領他的情,拉斯普廷衆叛親離,總統是做不成了,他只能在羣情洶洶中化裝潛逃,從1922年時起,拉斯普廷就從公衆視線中消失了,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有人說他已經被保皇分子殺死,有人說他潛逃到了中國,並輾轉去了美國,隱居在一棟毫不起眼的公寓裡苟延殘喘,各種消息混淆了人們的視線,最終,人們淡忘了這個俄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騙子,而那個沙皇統治的俄羅斯也永遠的退出了人們的視線,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在它的廢墟上,在“華盛頓五國集團”的刺刀保護下,遠東共和國建立了。

第一任遠東共和國總統就是契恰科夫,他是1922年正式被“選”爲總統的,而現在,是1940年,契恰科夫擔任總統已經十八年,連任四屆總統,這期間,只有第一次總統大選是在國際社會的監督下進行的,之後的幾次總統大選都因爲“緊急狀態”而被取消,契恰科夫實際上是一位軍人總統,而支持他的統治的實際上就是那支誕生於俄國內戰時期的“遠東軍團”。

也正因爲遠東軍團對契恰科夫是如此的重要,所以,無論走到哪裡,他都會將遠東軍團的參謀團帶在身邊,而這個參謀團中,有近一半的軍官是華裔。

現在,契恰科夫到酒店總統套房拜會中國總統,身邊依舊帶着一支二十多人的遠東軍團參謀團,爲了討好靠山,這二十多人中只有兩名俄裔軍官,其他的軍官都是清一色的華裔,其中又以遠東軍團副參謀長劉復基的軍銜最高,他現在是上將,遠東共和國的陸軍上將,自從張宗昌幾年前遇刺身亡之後,遠東軍團華裔將領中軍銜最高而且資歷最老的就是劉復基。

見到劉復基,趙北非常高興,緊緊握住這位早已加入遠東共和國國籍的老部下的手,意味深長的感慨了一番。

“堯澂,別來無恙啊。上次我見到你時,你還只是少將,現在不過短短几年時間,你就已是上將了,由此可見,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人才到哪裡都會得到重用。”

“總統先生過獎了。這是契恰科夫總統先生慧眼識才,若無他的提攜,我現在只怕還是少將呢。”

一個是話裡有話,一個是假裝糊塗,其實兩人心裡都很清楚,劉復基的軍銜提得這麼快,主要是兩個原因:

其一,上次遠東共和國總統大選,發生了一場高級軍官參與的未遂軍事政變,政變陰謀被粉碎之後,契恰科夫迅速進行了一次大清洗,許多高級軍官被逮捕並遭到處決,於是一大批中級軍官得到提拔。

其二,契恰科夫心裡也非常清楚,沒有中國的支持,他的總統寶座就會搖來晃去,所以大力提拔華裔將領和官員一向都是契恰科夫政府的工作重點,此舉當然會引起俄裔人士的不滿,但是考慮到現在的遠東共和國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移民國家,在其境內不僅居住着大量的白俄,而且也居住着大量的中國移民、朝鮮移民、日本移民,契恰科夫完全可以用“團結各族裔”爲藉口來堵那些不滿分子的嘴。

除了劉復基的軍銜被迅速提了上來之外,還有許多華裔將領的軍銜也水漲船高,而上次契恰科夫訪華時也帶着這些軍官,現在又看到這些人,而且都被提拔起來,趙北當然非常高興,這些華裔人士佔領的政府重要職位越多,中國對遠東共和國的控制就越強,趙北當然知道契恰科夫也在大力扶持朝鮮裔、日本裔軍官和政客,希圖達到相互制衡的目的,而且也在加強與美國的聯繫,但是趙北卻可以肯定,在下一場軍事政變中,契恰科夫肯定不能保住總統的位子,只要他一下臺,遠東共和國將與蘭芳一樣,成爲一個種族的大熔爐,而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只能是華人、華裔。

與這些昔日的中國軍人寒暄客套片刻,趙北很快與這次會面的主角契恰科夫轉入正題。

今天契恰科夫趕到這裡與趙北會晤,主要目的也是爲了對蘇議和問題,作爲此次對蘇戰爭中的一員,遠東共和國在戰爭期間也是比較賣力的,一方面是留在遠東地區的白俄貴族希望打回家鄉搞復辟,另一方面是契恰科夫希望通過一場輝煌的軍事勝利來鞏固他的總統權力,所以,當中國國防軍開始進攻之後,遠東共和國的軍隊也很快動員起來,並越過與蘇聯的國境線向西推進,直撲葉尼塞河流域,試圖進抵烏拉爾山區,然後跟着中國軍隊突擊莫斯科。

但是問題在於,蘇聯軍隊無法阻擋中國國防軍的前進並不代表它無法阻止遠東共和國軍隊的前進,遠東共和國的軍隊有些像意大利軍隊,可以在本土進行局部防禦作戰,但是若論大規模的進攻戰,這就不是遠東共和國軍隊可以勝任的了,這不僅是因爲遠東共和國軍隊戰鬥力不強,而且也是因爲遠東共和國國力不強,畢竟,俄國的精華部分都在歐洲,實際上,遠東共和國的國家財政需要外國支持,而這個支持主要來自中國和美國,以前的模式是中國給槍炮,美國給鈔票,但是隨着中國的日益崛起,美國政府已開始改變戰略,對遠東共和國的支持越來越微弱了,與此同時,蘇聯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卻變得越來越重要。

對蘇戰爭中,契恰科夫的速戰速決戰略沒能奏效,僅僅只是利用中國軍方發起古裡耶夫戰役的機會奪取了鄂木斯克,但是距離他的目標烏拉爾山還很遠,所以,當中國軍方突然宣佈與蘇聯軍隊實現前線停火之後,契恰科夫立刻慌了神,在弄清楚了中國的意圖之後,他便急急忙忙安排了訪華日程,要求拜會中國總統,商議對蘇戰略問題,趙北不打算在北京見他,於是乾脆就將會面地點安排在天津。

對契恰科夫的打算,趙北非常清楚,這個人雖然滿口“亞洲盟友”,可是實際上,他仍舊是一個斯拉夫主義者,他與那些白俄貴族一樣,都希望消滅蘇聯,然後重建一個強大的斯拉夫國家,無論這個國家的政體是什麼,都不可能是一個亞洲盟國,他們天然的親近歐洲,而不是亞洲。

一個強大的蘇聯不符合中國利益,同樣道理,一個強大的斯拉夫國家也不符合中國利益,趙北從來也沒有想過支持契恰科夫去消滅或者吞併蘇聯,他要的就是若干個衰弱的斯拉夫國家,只有一盤散沙的斯拉夫世界才符合中國的利益。

所以,對於契恰科夫希望繼續對蘇戰爭的建議,趙北毫不客氣的拒絕了,理由非常充分,那就是,“亞細亞解放陣線”多數國家都希望通過談判解決戰爭問題,戰爭從來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蘇聯肯尊重“亞洲集體利益”,戰爭就會立刻結束。

當然,爲了穩住契恰科夫,趙北也向他透露了一點會談的內幕,告訴契恰科夫,如果蘇聯希望結束戰爭的話,蘇聯目前控制的中西伯利亞地區很可能必須放棄,而一旦這些地區被蘇聯放棄,遠東共和國或許可以接管這些地區,但是這需要亞解陣的批准。

對於趙北的這個利益分配方案,契恰科夫顯然不太滿意,悶悶不樂的告辭而去,趙北親自送他離開酒店,望着契恰科夫乘車離開,趙北很清楚,契恰科夫不會甘心的,這個人或許是做了太長時間的總統,真以爲他自己很有能力治理國家了,這種人已不太合適繼續作爲代理人統治遠東共和國了,所以,趙北在返回房間之前已開始盤算遠東共和國下次軍事政變的時間了。

無論如何,都必須將主動權掌握在趙大總統手裡。

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07章 議和代表第91章 先遣司令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46章 向西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352章 北巡(下)第368章 虛驚一場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570章 煙幕彈第35章 借題發揮第91章 先遣司令第673章 羣狼(上)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851章 戈壁灘上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079章 前線(上)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158章 事變第836章 傘兵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1245章 橋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778章 戰俘們第56章 氣球隊第287章 形勢有變(上)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1150章 陽山(下)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25章 風雨九江城(下)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91章 先遣司令第193章 公債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1173章 同仇敵愾第152章 銅梁(上)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162章 消炎藥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1章 穿越時空的小職員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175章 赴宴第93章 軍官速成學堂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528章 政變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65章 爐邊談話第685章 博羅堡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927章 干涉(上)第204章 旗營第314章 誘敵(上)第1220章 古姆(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109章 鏖戰第849章 新規範第668章 特混艦隊(上)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130章 說客(下)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843章 醒獅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271章 籠中之鳥(上)第268章 五湖貿易公司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188章 斡旋人第562章 佈局西進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459章 投機第673章 羣狼(上)第589章 練兵(上)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
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107章 議和代表第91章 先遣司令第194章 聯名通電第46章 向西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352章 北巡(下)第368章 虛驚一場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304章 東守西攻第785章 外交辭令第342章 補救措施(下)第570章 煙幕彈第35章 借題發揮第91章 先遣司令第673章 羣狼(上)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851章 戈壁灘上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079章 前線(上)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158章 事變第836章 傘兵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1245章 橋第691章 蝸牛戰術第82章 伐大樹(上)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778章 戰俘們第56章 氣球隊第287章 形勢有變(上)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1088章 “颱風”登陸(下)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1150章 陽山(下)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25章 風雨九江城(下)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1121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上)第91章 先遣司令第193章 公債第273章 吳師長(上)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1173章 同仇敵愾第152章 銅梁(上)第884章 英國方案(下)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1053章 旁觀者清第162章 消炎藥第258章 黨魁之爭(下)第1章 穿越時空的小職員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175章 赴宴第93章 軍官速成學堂第679章 二十一條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949章 來自天空的陰影第528章 政變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697章 孤掌難鳴第65章 爐邊談話第685章 博羅堡第276章 形勢微妙(下)第927章 干涉(上)第204章 旗營第314章 誘敵(上)第1220章 古姆(下)第47章 漢口車站第1025章 南洋來客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109章 鏖戰第849章 新規範第668章 特混艦隊(上)第808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下)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130章 說客(下)第124章 最後通牒第120章 幹部培訓學校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843章 醒獅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271章 籠中之鳥(上)第268章 五湖貿易公司第583章 忘戰必危第1188章 斡旋人第562章 佈局西進第724章 守住陣地第459章 投機第673章 羣狼(上)第589章 練兵(上)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