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統一思想

利亞記者莫理循先生在質共和軍的對英策略,共同樣對這一問題莫衷一是,爭論不休,爲了統一思想、統一認識,趙北不得不在總司令部召開高級軍官會議,向衆人闡述自己的立場,以便將這場反英表演進行下去,爲此目的,甚至拍了電報,將正在四川的蔣方震、藍天蔚等人也召回了武漢,順便也是討論一下四川戰事。

自從返回湖北之後,共和軍的總司令部就一直在巡洋艦“海琛”號與黃州前敵指揮部之間變換,由於湯鄉茗的江防艦隊已經在江西湖口巡弋,牽制着日本長江派遣艦隊,蘄州下游的軍事壓力頓時減輕,於是趙北於前幾日命令“海琛”號返回武漢,下令軍艦靠近漢口江漢關碼頭下錨,艦首衝着租界區,兩門主炮擡起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租界,殺氣騰騰的模樣讓附近的列強炮艦好一陣雞飛狗跳,考慮到共和軍的強硬反英立場,爲了以防萬一,由英國、法國、俄國組成的一支小型聯合艦隊就在長江南岸往來遊弋,也是一副張牙舞爪的模樣,就像一羣小癟三在向一名彪形壯漢揮舞拳頭,與當初“海琛”號剛加入共和軍時的情形有幾分相似,所不同的是,艦隊裡少了幾個國家的軍艦。

由於英國政府的反對,在漢口擁有租界的日本並未將軍艦派到這裡參加這支國際艦隊,而同樣在漢口擁有租界的德國明確表示拒絕參與共同軍事行動國漢口領事甚至一反常態,強烈反對英國干涉中國革命,至於美國,由於國內的經濟疲軟,不得不向國外開拓市場,中國的危局顯然不利於美國商品的出口,所以,美國附和德國意見,反對干涉中國革命,兩國甚至開始討論重新審視“列強對華一致原則”打算單方面加強與湖北軍政府的商貿關係。

庚子之後列強之間形成的“對華行動一致”的默契在武漢出現了裂痕,沒有德國和美國的參與,列強不可能有進一步的行動,而這,也正是共和軍方面有恃無恐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德國已經與總司令建立了非官方聯繫方在黃州達成了幾項秘密約定,雖然還不能稱之爲“秘密條約”,但不可否認的是,德國政府中的某些人很欣賞共和軍對英國人採取的立場,這種強硬的反英立場反饋到德國皇帝那裡,就成了一張對抗遠東英國勢力的“王牌”。

說“王牌”確實有過譽了,畢竟共和軍的勢力還很弱小,如果真與英國發生正面武裝衝突,共和軍的贏面連一成都沒有。不過政治就是冒險,尤其是對於中國這樣孱弱的國家來說一條惡狼做朋友,總是好過被一羣惡狼分吃掉,何況,這條惡狼還與其它幾條惡狼有矛盾,這個矛盾很深,幾乎無法化解,趁着它們互相撕咬之前從惡狼嘴裡討來幾塊肥肉,於國於民都有好處,至於因此而得罪另外幾條惡狼,卻也是暫時顧不上了且就算不得罪它們,它們也不會收斂野心。

這個年頭,不是朋友就是人,國際上通行的準則就是叢林法則,根本沒有道理可講靠英國是行不通的,因爲英國早已選中日本作爲自己的遠東看門狗中國只是作爲餵養這隻看門狗的骨頭,沒有了這塊骨頭日本就不會再爲英國效力,這一點是肯定的以,投靠德國幾乎是共和軍方面唯一的選擇,當然,如果能再抱住美國大腿,就更穩妥了。

作爲穿越者,北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力排衆議,選擇了與德國靠攏,在黃州城裡以最隆重的禮節與德國領事的特使柯爾夫先生舉行了秘密談判,並參加了一場由德國僑商聯合會舉辦的晚宴,進一步取得了德國人的好感,同時爲了表明自己反英的“堅強決心”,他在參加晚宴會之後的第二天就策劃了一場大規模的反英反日運動。

而這,也正是《晤士報》記者莫理循先生在旅館窗後看見的那場遊行,用總司令的話來說,這就叫“投名狀”,沒了這個投名狀,就不可能取得德國人的信任,做不到這一點,又該向誰打秋風呢?

共和軍的反英立場讓國人很滿意,德國僑商聯合會甚至已公開在報紙上鼓吹幫助軍政府組建銀行的事情,至於粵漢、川漢鐵路的建設,似乎也離不開這位“湖北王”的鼎力支持,而且就在宴會上,德國商業界一致認爲,有必要向蘄州慘案的受害者伸出援手,如果官方的國際調查團無法組建的話,那麼就應該由各國正義人士組建一個民間調查團,這對於國際捐助事宜的籌備很有幫助。

這表面上只是德國商界地民間提議。但實際上是德國政府背後撐腰。而且還隱隱看得到美國政府地影子。

雖然德國政府將主要注意力放在袁世凱政府那邊。但是雞蛋不能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適當地扶持一下南方實力派。不僅可以預留後路。而且還可以藉此向袁世凱政府施加壓力。保證德國商人能夠從英國人嘴裡虎口奪食。

美國雖然沒有表現地像德國人那樣露骨。但只要懂得些國際事務。就可以明白美國地立場。美國商人需要地是市場。如果共和軍能夠將日本商品驅逐出中國市場地話。這個空出來地市場份額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地餡餅。美國商人和企業家做夢都會笑醒地。

一邊站着德國。一邊站着美國。總司令地膽氣更足

這反英、反日地表演就有必要繼續進行下去。直到總合適地時候爲止。

當然。日本作爲中國最危險地敵人司令一反到底是完全可以理解地。但是。英國不是日本。它地實力很強。而且戰略重點不在遠東。強硬地反英立場過於冒險。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贊同總司令地反英立場。所以。這思想就必須進一步統一起來。

“諸位同志,德國與英國矛盾很深論是在殖民地問題上還是在巴爾幹問題上,它們之間的矛盾都是不可調和的,這種矛盾絕不會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只能通過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戰爭來解決,‘同盟國’與‘協約國’的組建不是用來狂歡的,它們就是用來打仗的!在這裡可以很肯定的說,最多隻需要幾年時間,歐洲肯定要大打出手,那也一定是一場持久的、艱苦的戰爭,屆時,歐洲人自顧不暇,我們就可以喘一口氣了,唯一需要提防的敵人只有日本。”

說到這裡,趙北停下演說,掃了眼會議桌邊這些正襟危坐的軍官話鋒一轉,又闡述了一遍自己的立場。

“所以,我們要趁着現在與德國搞好關係,有了德國的支持,我們可以在最短時間裡建立起我們自己的基礎工業體系,如果說現在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是美國的話,那麼,這第二的位置非德國莫屬,如果我們能夠取得德國政府尤其是德國皇帝的支持,那麼等於是與世界第二工業強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投資、工廠是一方面,技術人員的培養纔是重中之重,現在德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是世界第一,美國也比不上。

沒錯國人絕不會很慷慨,畢竟他們也是來中國掙銀子的於德國商人來說,與其在中國建工廠就地製造工業品不如將德國的工業製成品運到中國銷售,這樣就能保證德國的工業高利潤維持高就業率,所以,我們必須要全力以赴的反英,不顧一切的反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證明我們的立場,贏得德國皇帝的青睞,那麼,一切就好說了。不要忘了,德國不比美國,也不是英國,德國就是一個君主權利膨脹的君憲國家,只要皇帝點了頭,就是議會、政客也不得不考慮皇帝的意見,據我所知,德國的這位威廉皇帝非常討厭英國,他的個人喜好必然會影響到德國政府的最高決策,只要我們抓住這一點,我們就能取得德國皇帝本人的支持,這對我們的革命事業是很有幫助的,而且現在德國國內的國家至上主義情緒高漲,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一點,我們就能取得德國上層人士的支持,狂熱的底層民衆最容易被煽動,只要我們利用好德國的民間情緒,我們就能取得德國平民的支持。

革命,不僅是鬥勇,還必須是鬥智,這一點,相信諸位能夠理解,理解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

或許有人覺得現在的反日、反英運動有些過火,是在冒險,我也承認這一點,不過需要提醒諸位的是,現在我們的兵工廠連機關槍都不能造,如果沒有德國的幫助,我們共和軍的裝備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更新換代?沒有好的武器裝備,我們的革命意志再堅決,又有什麼用呢?別忘了,袁世凱的北洋軍可是由英國和日本武裝起來的,袁世凱既然能找英國人做靠山,爲什麼我們就不能找德國人做靠山呢?作爲革命者,我們的敵人不僅是那些國內的頑固勢力,還有那些對中國虎視耽耽的外國勢力,尤其是日本!此次‘蘄州慘案’表明,日本作爲中國最危險的敵人,已經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它妄圖利用中國革命時期的混亂狀態爲它的財閥和軍閥攫取利益,對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隨時準備投入與日本的全面對抗!現在的日本還只是一個小列強,一條小狼,作爲它的假想敵,我們中國軍人絕不能坐視日本的強大,趁着現在它還不是很強大,我們就應該抱着‘同歸於盡’的想法與它對抗,迫使它知難而退,我們革命軍人絕不能讓日本舒舒服服的發展壯大,絕不能讓它變成一條野心膨脹的惡狼!

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的環境,但是日本不會給我們這個和平的環境,這個和平環境只能由我們革命軍人自己去爭取!必要時,我們要做好與日本進行一場衛國戰爭的準備,我們必須用我們軍人的犧牲去爲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贏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說了這麼多,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堅決把反英運動進行到底!現在諸位必須拋開一切雜念,全身心的投入到反英運動中去!上級說什麼,你們就做什麼,任何命令,無論理解不理解,都要堅決執行!軍隊不是茶館,下級服從上級就是鐵律!從現在開始,你們必須約束好部下,尤其是那些曾經留學日本、英國的軍官,無論他們對這兩個國家有多少好感,從現在起就必須全部拋棄這種好感,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對祖國的忠誠!畢竟,我們是中國人,中國纔是我們的祖國!”

趙北掃了眼在座衆人,又加了一句話:“另外,今天我在這裡講過的所有話,每一個字都是軍事機密,任何人都不得外傳,違令者,以泄露軍事機密論處!”

———————————————————————————————

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1144章 雷雨(下)第769章 重錘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456章 中秋密謀(下)第699章 處處被動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573章 裝甲兵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350章 誠意第137章 毀舊立新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394章 修補匠第813章 1917年第373章 撿便宜第293章 扭曲的歷史第153章 銅梁(下)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192章 諜對諜第609章 事變(上)第429章 財政問題(上)第259章 武穴(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1100章 激戰(下)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639章 捷報(上)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1246章 總統先生的小算盤第678章 接觸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654章 拉攏(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22章 誓師第1040章 謝幕(下)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259章 武穴(上)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93章 軍官速成學堂第78章 天心洲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628章 閃電(下)第1219章 古姆(上)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971章 變數(上)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第779章 建功立業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150章 後勤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1225章 彈射第77章 茶園第551章 西康(上)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1109章 鏖戰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631章 混亂(上)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345章 雞公山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836章 傘兵第542章 青島(下)第561章 邂逅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72章 鐵橋第132章 交易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611章 戒備森嚴(上)第1058章 雷鳴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441章 故計重施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9章 軍心第1264章 談判
第982章 以退爲進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535章 國會大廈前的熱鬧第1144章 雷雨(下)第769章 重錘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456章 中秋密謀(下)第699章 處處被動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1027章 籌備行動(上)第1044章 塵埃落定(下)第573章 裝甲兵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350章 誠意第137章 毀舊立新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321章 口袋陣與扎口袋(上)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394章 修補匠第813章 1917年第373章 撿便宜第293章 扭曲的歷史第153章 銅梁(下)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192章 諜對諜第609章 事變(上)第429章 財政問題(上)第259章 武穴(上)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1100章 激戰(下)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639章 捷報(上)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1246章 總統先生的小算盤第678章 接觸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654章 拉攏(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112章 文戲武唱第22章 誓師第1040章 謝幕(下)第727章 關鍵時刻第1166章 命令:停火第259章 武穴(上)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93章 軍官速成學堂第78章 天心洲第1162章 諜戰近東(下)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628章 閃電(下)第1219章 古姆(上)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971章 變數(上)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第779章 建功立業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150章 後勤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701章 炮火硝煙第1225章 彈射第77章 茶園第551章 西康(上)第1021章 信與不信(上)第1109章 鏖戰第32章 君憲旗手(上)第631章 混亂(上)第816章 “伏特加”(下)第510章 鐵青團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1127章 德國來客第345章 雞公山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836章 傘兵第542章 青島(下)第561章 邂逅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918章 總統鈞裁第72章 鐵橋第132章 交易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774章 豪情萬丈第478章 嫡系與雜牌第1030章 總司令的準備(下)第611章 戒備森嚴(上)第1058章 雷鳴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441章 故計重施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9章 軍心第1264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