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找到了組織

當趙北來到巡撫衙門的時候,那條街上的大火已經被撲滅了,由於官衙重地不許百姓居住,附近店鋪又多是朝廷官員的產業,所以趙北放得這把大火併未連累百姓,在起義部隊的奮力撲救下,大火很快熄滅,被火燒得焦黑的官衙殘垣斷壁,徹底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只有巡撫衙門未被火勢波及。

滿街都是打着火把的士兵,有的穿着軍裝,有的雖然沒穿軍裝,卻也在左臂綁上了白布條,他們是前來助戰的安徽會黨武裝,主要來自哥老會和青幫,與新軍士兵比起來,這些江湖好漢滿身的匪氣,而且都照着評話裡的描述仔細打扮,人人頭打英雄結,鬢插楊梅花,一些人的手裡還提着酒肉,扛着嶄新的洋槍滿大街亂晃。

會黨,具有濃厚幫會色彩的組織,這個時代,它既是草民百姓對抗強權勢力的唯一手段,也是破壞底層社會秩序的猛虎,在後世,它通常被人稱爲“黑社會”。

在革命初起之時,這些會黨武裝或許可以促進革命勢力向社會各個角落迅速蔓延,但當革命成功之後,他們所起的就只剩下破壞作用了。

這些會黨武裝分子的手裡都還拿着銀錁子,銀子上也是焦黑一片,那正是趙北放的那把火的“功勞”,由於藩庫和官錢局都被點燃,存放在庫裡的官銀也被大火燒烤了一番,撲滅大火之後,起義軍便將這些銀子扒了出來,當做“光復餉”發給參加起義的士兵和民軍,每人二十兩,可謂豐厚之極,而這,恐怕也是部分新軍士兵願意參加起義的原因之一。

望着這些“民軍”戰士,趙北微微皺了皺眉,雖然他也知道,革命的成功離不開這些人,但是,也正是由於這些三教九流的參與,才使革命陣營裡良莠不齊,指揮混亂,而且,一旦吃了敗仗,這些會黨武裝通常都會一鬨而散,動搖軍心,流散在社會上,又會成爲土匪、盜賊的淵藪。

辛亥革命之前,革命黨人爲發動起義所籌集的資金中,多數都落進了會黨分子的口袋裡,這些人投身革命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掙錢、跑官,民族大義的口號不過就是掛在嘴上喊喊而已,未必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

但不依靠這些人又不行,百姓麻木,毫無組織,只有會黨才擁有反抗精神和實力,不少會黨還扛着“反清復明”的大旗,是革命的天然同盟軍。

趙北帶着隊伍來到巡撫衙門,見那衙門前的轅門已被推dao,取而代之的則是一根兩人高的旗杆,上頭掛着面大旗,一直垂到地面,上面寫着四個大字:大都督熊。

旗幟是原巡撫衙門的帥旗,上面的繡金大字已被剃除,“大都督熊”這四個字卻是用毛筆書寫上去的,字體遒勁,墨跡尚未乾透。

來的路上,趙北已向吳振漢打聽清楚,就在他帶領士兵在街上維持秩序的時候,起義指揮部已經通過決議,決定成立“大都督府”,擁戴總司令熊成基爲“大都督”,等局勢相對平靜後,還要舉行國民會議,正式議定國名、國體,並推舉國家元首。

不過現在的局勢還相當嚴峻,清軍雖然已被趕出城去,但在清廷官員的指揮下,一些潰散的部隊已開始集結,一部盤踞在城西門外,一部奪舟過江,已在長江南岸建立大營,與起義軍隔江對峙,而那長江航道上,還不時傳來一兩聲沉悶的汽笛聲,是否是清軍的炮艦,尚需等待天明之後偵察清楚。

面對危局,作爲起義軍總司令,熊成基馬不停蹄,“大都督府”甫一成立,便帶着部下和參謀們到各城門巡查去了,一來了解敵情,二來安撫士卒,招募民軍,以迎擊清軍可能發動的反撲。

如此一來,趙北趕到巡撫衙門時,就撲了一個空,沒有見着熊成基,只好在轅門外帶着部隊等候調遣,趁此時機,將本部隊的“光復餉”盡數索來,親手發給士兵,順便與所有部下混了個臉兒熟,衆人這才得以近距離端詳他們的頂頭上司、“破城第一功臣”。

軍餉發放完畢,趙北在衙門口的石獅子旁坐下,與留守大都督府的幾名參謀商議軍情,這才得知,由於南城未及時攻佔,城內清朝官員大多已隨着部隊逃出城外,而坐鎮安慶的安徽巡撫朱家保也下落不明,一說死於亂軍之中,一說逃往城北集賢關,諸多情報陸續彙總上來,但卻茫無頭緒,革命初起之時的混亂狀態由此可見一斑。

半小時後,一隊騎兵護衛着一名肩披大氅的年輕人來到衙門,身後除了新軍士兵之外,還跟着一隊手持水火棍的衙役。

“熊都督到!敬禮!”

哨官高喊一聲,趙北這才得知,那年輕人就是此次起義的總司令、光復會會員熊成基,急忙也立正敬禮。

熊成基跳下戰馬,來到趙北面前,兩個年輕人打量着對方,都對彼此的年輕感到詫異。

熊成基二十一歲,比趙北還年輕,而且面龐白淨,斯斯文文,很難將他與“造反”聯繫到一起,如果不是吳振漢的引薦,趙北差點以爲自己認錯了人。

“你就是趙北?”熊成基也掩飾不住內心的驚訝。

“參見大都督!”趙北敬禮道。

“剛纔吳管帶已向我講述你炸開城門的壯舉,你是個英雄,若無你在城內煽風點火,打亂清軍部署,我軍還真難以進城。我軍炮隊的炮彈都是沒有信管的,多虧你隨機應變,派吳管帶搶佔火yao庫。我叫熊成基,字味根,揚州人氏。”熊成基伸出手去。

趙北與之握了握手,說道:“熊都督過獎。我叫趙北,字……振華,湖廣人氏。早年隨家人遊歷歐洲,眼界有所開闊,心向革命,只是一直未能尋找到革命組織,此次回國就是爲了推翻滿清,救國救民。回來之後,才得知年前徐錫麟義士反清殉難,心中痛惜之極,遂決心用行動爲徐義士報仇,託人向外國購來一顆威力巨大之炸彈,輾轉來到安慶,預謀刺殺安徽巡撫,不料尚未行動,卻恰好遇上貴軍舉事,於是臨時改變計劃,策應貴軍,天黑前就潛伏於城門附近,因見貴軍內應部隊猶豫不決,遂果斷出手,用那顆炸彈炸開了城門,不想起義將士們讚我勇猛,遂推舉我暫代統帥,率領義軍在城內衝殺,策應城外同志。”

這些“身世來歷”都是趙北剛纔編出來的,與其等着對方發問,倒不如坦率以告,免得有人疑神疑鬼,說他來歷不明,影響團結。

“你那顆炸彈若是用來刺殺僞清巡撫,未免大才小用了。對了,你是如何知曉我們將發動起義的?”熊成基笑着搖了搖頭。進城之前,他曾以爲那城門是被薛哲領着部下炸開的,但進了城碰上吳振漢,這才得知全不是那麼回事,若非趙北橫插一槓子的話,那城門是休想打開,而且,若無趙北領着部下在城內左衝右殺,打亂了清軍部署,城內的戰鬥也不會這麼快就結束,因而對趙北感激之極,遂力排衆議,任命趙北爲起義軍左翼翼長,以酬其功。

被熊成基隨口一問,趙北心中暗暗警惕,眉頭一皺,說道:“是聽一些會黨中人說的,開始的時候也不是完全相信,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念頭,沒想到你們真的發動了起義。熊司令,會黨的口風不嚴,只怕早已走漏風聲,不然,今晚清軍爲何突然加強了戒備?”

“此言甚是。不過,若無他們走漏風聲,振華你又怎會潛伏在城門附近?我軍又怎能輕易進城?”熊成基心情大好,此時也顧不上責備會黨。

“可惜,跑了朱家保,也未抓住多少僞清官吏。”趙北嘆息道。如果能夠抓住一兩個封疆大吏,然後像武昌起義部隊那樣逼着他們“反正”的話,或許也可以籠絡一批騎牆派,實際上,辛亥革命時黎元洪的上臺固然有革命者政治不成熟的一面,但確實也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當騎牆派們看到連一向反對革命的黎元洪也“投身”革命之後,便也投身革命洪流了。

有的時候,歷史大勢也是可以人爲製造出來的,歷史本來就是混沌理論的實踐。

“我軍兵力單薄,能攻下此城,已是僥天之倖了。那些滿清昏官跑了就跑了,反正也跑不了多遠,以後一個個抓來殺了便是。”熊成基向後揮了揮手。“將那些人帶上來!”

士兵和衙役們槍打刀砍,押着十幾個五花大綁的清兵走了過來,那些清兵人人鼻青臉腫,辮子披散,被士兵們強摁着在撫衙前一溜兒跪下。

“行刑!”熊成基厭惡的悶哼一聲。

槍響過後,地上便躺了十幾具腦漿迸裂的屍體。

“這些人都是僞清前任巡撫恩銘的親信戈什哈。去年伯蓀殉難,這幫旗人狗奴才竟剜了伯蓀的肝。現在,就用他們祭奠伯蓀。”

熊成基的話解了趙北等人的惑。

“伯蓀”就是徐錫麟的字,去年徐錫麟發動巡警學員起義,親手打死安徽巡撫恩銘,事後被清兵生擒,恩銘的衛隊惱怒他殺了自己的衣食主子,對其恨之入骨,遂剜出其肝下酒,此事轟動一時,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藥》就是以此事爲原型創作的。這一歷史,趙北也有些瞭解,只不過,史書上記載的是“摘心致祭”,而非剜肝下酒。

“振華,有無興趣加入光復會?”熊成基問趙北。

“光復會?是革命組織嗎?”趙北明知故問。

“實不相瞞,我便是光復會會員。光復會宗旨‘光復漢室,復我河山,以身許國,功成身退’,當然是革命組織,我們乾的,便是革滿清朝廷的命!”

“貴組織與同盟會是否是同一組織?在外國的時候,我聽得最多的便是‘同盟會’這三個字。”趙北繼續裝傻。

熊成基沉吟片刻,苦笑道:“光復會曾併入過同盟會,但無奈兩派分歧頗大,只好再分開來,雖未聲明分裂,但現在是各幹各的。同盟會的人是嘴皮子工夫,只會呆在國外叫別人賣命,自己卻坐在會議室裡拿着地圖指指點點。”

對於同盟會與光復會的分歧,趙北是知道一些的,根據後世史學家研究,光復會的幾位領導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帝王思想,他們的革命指的就是改朝換代,與同盟會主張的建立共和是不大一樣的,另外,光復會是激烈的行動派,至少在前期,它的會員比同盟會的會員更注重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實踐革命,甚至不惜進行暗殺活動,其行事方式比同盟會在海外遙控會黨起事更壯烈一些,許多光復會幹部就是這樣殺身成仁,這也是光復會力量始終未能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當然,後來的同盟會幹部也紛紛回國,以身犯險,親自參加起義,這裡頭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光復會的影響,或者說是刺激。

熊成基握住趙北的手,說道:“振華兄,你是身體力行實踐革命的壯士,應該加入我們光復會。”

趙北面帶微笑,點了點頭,說道:“如此,既然味根兄擡愛,若是肯做我的介紹人,我便加入光復會。終於找到組織了!”

“好!好!我做你的介紹人!我馬上就寫信,向陶會長他們推薦你。”熊成基激動的說道。

命人將那些戈什哈的屍體拖走之後,熊成基邀請趙北進了由巡撫衙門改造而成的都督府,兩人稍敘片刻,熊成基提筆寫了封舉薦信,向正在上海的光復會實際主持者陶成章推薦趙北,待信寫完,趙北正欲談起攻南京之事,起義指揮部各級主官卻已紛紛領命趕來議事,一場軍事會議就這麼召開了。

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第1059章 走向戰爭(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977章 新的時代(上)第42章 東進與西進(下)第626章 夜鷹(下)第108章 共和與進步第429章 財政問題(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165章 將軍與士兵第676章 南下第352章 北巡(下)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216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下)第985章 1933年(上)第838章 一切都是利益(下)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985章 1933年(上)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541章 青島(上)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229章 華陽(上)第993章 畿輔紛亂(上)第1032章 夜雨(下)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378章 各施奇謀(下)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168章 租界(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826章 進步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1210章 合作與對抗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98章 自動槍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852章 鋼師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632章 混亂(下)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602章 陷阱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192章 棋子第406章 背叛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180章 戰略劣勢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684章 椴島海域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329章 鐵甲鏗鏘(上)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1079章 前線(上)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920章 深秋(下)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1064章 閃電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810章 保持冷靜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721章 普蘭店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180章 戰略劣勢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439章 鐵路雄心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
第634章 海軍軍官的煩惱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第1059章 走向戰爭(上)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977章 新的時代(上)第42章 東進與西進(下)第626章 夜鷹(下)第108章 共和與進步第429章 財政問題(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165章 將軍與士兵第676章 南下第352章 北巡(下)第696章 衝向風車的騎士(下)第216章 養肥豬與殺肥豬(下)第985章 1933年(上)第838章 一切都是利益(下)第1087章 “颱風”登陸(上)第985章 1933年(上)第1255章 末日武器(上)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541章 青島(上)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1260章 猙獰巨人(下)第902章 戰爭之後第229章 華陽(上)第993章 畿輔紛亂(上)第1032章 夜雨(下)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211章 小才大用第378章 各施奇謀(下)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168章 租界(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1200章 前進基地第826章 進步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78章 遠東狂人第564章 一筆交易第1210章 合作與對抗第106章 投機客(下)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98章 自動槍第1096章 馬斯喀特第852章 鋼師第689章 收攏兵力第632章 混亂(下)第453章 殺伐果決第602章 陷阱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192章 棋子第406章 背叛第1238章 坦克突擊第180章 戰略劣勢第692章 側翼縱隊第1241章 王牌對王牌(上)第684章 椴島海域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850章 中國速度第312章 西平前哨(上)第329章 鐵甲鏗鏘(上)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1079章 前線(上)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920章 深秋(下)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450章 義不容辭第1064章 閃電第1075章 宅廬陰謀(上)第377章 各施奇謀(上)第739章 革命同志第649章 經濟戰(下)第1228章 “第二戰場”(下)第823章 對德友好國家第810章 保持冷靜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721章 普蘭店第1139章 無法完成的任務第422章 南行山東(下)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203章 國事與社團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180章 戰略劣勢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第415章 以夷制夷(上)第442章 以退爲進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439章 鐵路雄心第338章 戰勝之後(下)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