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大錢

幾個大佬被他笑得無語。

呂惠卿說道:“子安,朝廷打算讓你以吏部侍郎前去知鎮定府……”

以前三省六部制度,六部就是吏、戶、禮、兵、刑、工。官爲首,所以吏部爲首。在唐朝往往吏部侍郎就能主持首相之職了。當然,在宋朝只是實職官,多是榮職或者拿工資的,比如韓琦下去時身上掛着一大堆一品官職,什麼太師、侍中的啥,但不代表着擁有與之相應的權利。不過對於王巨來說,擁有這個實職官,那也很不錯了。幾乎與開封府尹是一個品階的官員,若是再掛上其他幾個職位,那麼工資與福利馬上就會進入萬貫時代。

所以這纔是真正的呂惠卿。

以前呂惠卿未上位前,想辦法找朋友,與王巨關係也不錯。

上位了,但他與王巨關係一直很好,知道王巨深淺,所以反而擔心王巨回到京城,說不定就會對他構成直接的威脅,畢竟他現在可是雄心壯志的。

然而只要不在京城,呂惠卿無所謂,說不定還會給予一定的照顧。

章惇很不高興,換得着嗎?

這是大多數權臣的煉就之路,打壓政敵,擠壓競爭對手,拉攏不對自己危害又忠心的人……

當然,王巨也換不着得罪呂惠卿,又說道:“呂相公,當年西夏入侵慶州,說老實話,我心中也未必有多少把握打敗他們。畢竟這麼多敵寇,自我朝建國以來,都罕遇到過的。非常時期必須用非常手段,故我在辭行前向諸公再三請求,萬一我在慶州有一些逾越制度的地方,懇請大家原諒。結果僥倖大敗敵人。然而我卻被扣上了養兵自重,收買軍民心的大帽子。這意味着什麼,我想要謀反哪。並且滿朝堂文武百官。罕有人替我說話,相反的個個羣起夾攻。因此陛下。諸公,自離開慶州後,我就不想再碰兵權了。恕我讓諸位失望。”

王珪說道:“王子安,以國事爲重啦。”

不是以國事爲重,而是那件事過去也就過去了,再說當時爲了這件事,弄下去那麼多大臣,包括皇帝老師孫固。如果反覆提呢,反而過猶不及。

老王是好心,王巨懂,不過他真不想去河北啊。

然而也正好,接着老王的話,王巨說:“王相公,實際也無妨,天無二日,官家只能有一個。”

這句話終於讓趙頊有些小開心。

“但大臣不能有一個。爲何乾卦最後說羣龍無首,大吉?在乾卦中。龍是大人,是諸候,而周室則是天。皇帝是天。因此龍想躍於天上,便會亢龍有悔。然而天下羣龍若是有首,象春秋五霸那樣,周王室必然衰微,故羣龍無首,大吉。”

是不是這樣呢,大家都有點懷疑,所以許多儒者在詮註這一句時,往往含糊地一筆帶過。

“現在沒有諸候。但有羣臣,無論是經濟水利民生或軍事。不能指望某一個臣子,特別是軍事。那就會有天子受制於人臣的危害。因此國家需要有意識地多培養一些善長軍事的臣子。論軍事之能,臣不是最優秀的,比如王相公。”

“子安,我對河北那邊不大瞭解。”王韶立即說道。

“如果給王相公一年時間熟悉,會不會了解河北,會不會害怕契丹?”

不要說一年了,給半年時間,王韶也不會害怕契丹了,不說大敗遼軍,最少能讓他們無功而返。可自己腦子壞掉不成,好好的西府副相不做,又下放到河北去?因此王韶立即閉上嘴巴。

“除了王相公,還有章質夫,再將苗授與劉昌祚調到河北練軍,河北強壯纔是根本所在,而不是看遼國的臉色,那終非是長久之策。”

“章質夫?”

“陛下,正是章質夫,”王巨說,實際他也不想章楶離開杭州,但怎麼辦呢,難道自己離開泉州去河北?然後又說道:“這是軍事的,再如經濟之才,薛向也,放在定州誠爲可惜。能文能武,果斷敢行,章子厚是也。農田水利,程師孟與程昉也。這幾人皆一時人傑,望陛下重用之。”

幾個人臉色一起有點難看。

其他人無所謂,關健程昉哪。

王巨就當沒有看到他們的神情變化,漳河等水利工程,百姓還沒有正式得計,證據不足,所以未到討公道的時候。

他繼續說道:“因此鎮定府可以用章質夫代之,然而泉州卻暫時離不開微臣。”

“嗯?”

“陛下,可否將內庫榷香這五年的賬薄拿來,讓大家觀看?”

一般內庫收入,做爲皇上,不想讓大臣們看到的,否則大臣們會天天打着這個內庫的主意。

然而單獨拿出榷香這部分,似乎也無妨。

趙頊想了想,對身邊一個黃門耳語了幾句,黃門下去拿這個榷香的賬冊。但一會兒趙頊就後悔了。

王巨又說:“可否傳喚三司官員,將福建路諸州軍這幾年的商稅賬冊拿來一閱?”

“就不知道在不在了,”趙頊肉痛地說。那把火不僅燒掉許多財富,也燒掉了許多案牒,包括各州府的賬冊。

但趙頊也想知道爲什麼泉州暫時離不開王巨,於是又吩咐人去三司拿相關的賬冊。

先拿來的是內庫賬冊,趙頊也好奇,他終是皇帝,就是翻看一下賬冊,那也是大的賬冊,不可能翻看所有具體產業的賬冊,那什麼事也不要做了,整天看賬本吧。

可他看後迷茫了,喃喃道:“怎麼會這樣?”

內庫原先主要收入一是皇家產業,如皇田、皇家果園子、花圃,以及皇家的作坊。二是京城錢絹銀的兌換。三是鑄錢,不過這一塊比較模糊,有時候三司與東府也有鑄錢權。四就是榷香,主要就是市舶司的香料珠玉。五就是市舶司。六就是一些屬於內庫的坑礦。

王巨原先將木棉交給內庫經營,但不久由王安石收歸三司管轄。

那個蔗糖。因爲攙雜着私人股份在裡面,王安石不大好收了。但也不大好說,如果那次王巨不鬧了一場。說不定王安石同樣收到三司了,畢竟它的收入越來越多。已經值得“收回”。

但經過薛向的調整,一部分坑礦,以及市舶司除榷香外的收入,全部由薛向主持,其實就是收爲三司經營了。

因此纔有了韓絳擔任首相後的一道詔令,置三司會計司,以天下戶口、人丁、稅賦、場務、坑冶、河渡、房園之類,租額、年課及一路錢穀出入之數。去其重複,歲比較增虧、廢置及羨餘、橫費,計贏闕之處,使有無相通,而以任職能否爲黜陟,則國計大綱可以省察。

也就是統調天下這些稅賦場務坑礦,節餘不必要的浪費,互補有餘,就是未必能做好,如果推廣到全國還能做得好。一進一出,那一年變相地會替朝廷增加無數收入。

其實這道詔令便是將薛向統籌江南九路的財政,擴大到全國範圍。

然而這樣一來。無疑中侵奪了一部分內庫的收入。

因此趙頊知道這幾年內庫盈餘變化有些大,這兩年增漲了一部分,這邊在增加,那邊在減少,增加的數額不是太大,於是就沒有注意了。

直到這十幾本賬冊翻開,才明白其原委,那便是榷香收入的增加。

今年的還沒有結賬,但去年的結賬了。與前幾年相比,整整增加了六百多萬貫收入。

具體地在那個市舶司增加的。也能看得出來,非是市舶司在經營。那個說法也不對的,準確的是內庫支付市舶司錢銀絹貨,然後市舶司用它們向海商換回香料珠玉,再調給內庫,由內庫統一銷售。因此看那個市舶司貢獻大,得看那個市舶司買回來的香料珠玉數量多。

這個容易看,一看就看出來了,泉州佔據其中的比例近七成!

而且與往年相比,它的數量整整翻了四倍多。

也就是僅泉州去年一年最少給國家帶來四百萬貫的收入。

這可就不是小錢了。

想一想一個青苗貸,一年斂了多少財政?

王巨微微一笑,道:“如果沒有意外發生,今年還會增加一百五十萬貫以上的收益。”

“這些都是來自那些無主之地?”趙頊略有些後悔,這個賬本拿出來了,大臣們估計以後個個都盯上了。

但這句話可不是那些無主之地,而是他……也動心了!

其實那有那麼容易?

第一條,海上的風險,王巨做了許多防範,仍有海難發生,於是繼續讓人在改進船隻。不過就是改進了,海難還是避免不了的。

第二條,水土不服,就象帶走的那批京東河北災民,如果將他們放於赤道兩邊的島嶼上,估計一年下來,只能有一半人存活。即便王巨將他們帶到溫帶,福建路的百姓安於赤道兩邊。並且讓他們帶着一些黃豆,多做豆腐吃,另外還運一些蘋果給他們,再讓他們多吃橙桔等維生素含量高的水果。但還是有少數人水土不服。

第三條,可怕的瘧疾,王巨也做了一些預防措施,比如運了許多蚊帳給他們,讓他們減少蚊子叮咬,又儘量打散了居住,還是有瘧疾發生。特別一個島上,香料多,還有許多檀香樹,但因爲蚊子多,引起了大面積的瘧疾,今年王巨聽到反饋的消息後,立即讓人組織撤離。捨不得啊,那也要捨得!

第四條,便是一些地區又出現了吸血蟲,王巨也教導了,讓百姓少去陌生的河流中洗澡,少吃生水,然而熱啊,百姓怎麼不下水洗澡?

第五條,便是當地的土著人,各個避風港,不僅需要優良的避風港,還要有耕種的地區,那便要有平川與河流,當然,那些密集的雨林地區,現在沒有必要去開耕,就這麼一點人,何苦之。然而這些地區同樣有着土著人,雖然他們很落後,不象傳說中的可怕,但必然發生衝突與戰鬥,那就會死人。不過好在是王巨領手,不會象宋朝大部分士大夫那樣寧贈友邦,不贈家奴,採納的全部是後來西方人的手段,比較慘忍果決,又用俘虜做危險的職業。這個萬萬不能說了。

第六條,便是開拓,不象福建路,那怕再苦,基本都開拓出來,但那邊全部要開拓,從無到有,又是陌生的環境,而且許多地區毒物遠比中原多,有時候連一隻蜘蛛都能咬死人。

最後還有更重要的一條,不是百姓不願意離開家園,那可以用手段來蠱惑,況且也不是真的想遷徙幾百萬戶,主要的還是朝廷的態度。如果遷徙得多了,朝廷會怎麼看?

因此還是一條艱難的開拓之路。

只不過在王巨大手指指揮下,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曲折。

同時遷徙的多是貧困得不能再貧困,其中一半都幾乎是走投無路的赤貧百姓,雖然有危險,但收穫大,加上開始時,幾乎是暴利,有足夠的利潤,便有足夠的財富去支持,所以百姓並沒有抱怨,相反的,個個感到有了美好的未來。

如果官府去做……

而且那邊秘密太多了,王巨也不想朝廷知道。

王巨說道:“陛下,開礦的不如運礦的,運礦的不如賣礦的。海上風波,還是交給海商去處理,若是真的他們能在彼岸將百姓安定,他們的根是在中原的,陛下可以派官員去治理,也可以將這些地方劃於宋朝版圖上。但現在最好無爲而治……”

“陛下,王子安所言極是,”吳充立即說道。

你搞變法還不嫌亂嗎?

“那邊香料很多嗎?”

“具體的我也不大清楚了,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有的地方土著人多,即便能獲利,也必須讓開。而且範圍太廣大了,如今勘探出來的只是一部分,在更遙遠的彼岸,還有一些更良好的陸地,約是我朝十幾倍面積,其他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人煙稀少。即便人煙稠密的地方頂多相當於我朝的嶺南,文明也落後。這些地方若是勘探出來,最少得用幾十年時光。不過這片廣漠的沃土,卻可以留給後世子孫。畢竟我朝人煙太稠密了,那怕百姓殘忍地將自己子女活活溺死,人口依然在迅速的增漲着。如果沒有一塊可供疏散的土地,未來我朝養不活這麼多百姓,國家危矣。”

“可是太遠……”王珪嘆惜道。

王巨說得有道理,並且好處多啊,雖然遷徙了幾萬戶百姓,但有了這個收入,還能說什麼呢。況且這些都是赤貧百姓,不要說幾萬戶了,就是一百萬戶赤貧百姓,一年也貢獻不了四百萬貫收入。雖說是內庫收入,內庫也是國家收入,只不過一個歸皇上與宰相共同調度,一個只由皇上來調度的區別。但有了收入,那怕在內庫,對國家也是有益的。

但在大洋那邊,一年一個來回,如果遠,說不定兩年一個來回,怎麼管哪?

王巨心中卻竅喜,只要大夥認可,那就好辦。

這同樣是一個關健,如果朝廷不同意遷徙,不要提任何困難了,直接中止!

“是啊,我也正在想辦法呢……”想個鬼啊,也許以後王巨可能讓朝廷去“管轄”,但現在是不會做這個傻事的,然後王巨又說道:“不僅僅是這個收入,還有……”

後面的收入纔是不可忽視的……()

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章 路窄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113章 侍讀第404章 私軍(下)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771章 軟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308章 心術第83章 鬧大吧(二)第388章 交好他第231章 迷惑第822章 是他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127章 先帝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98章 祭父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416章 潑(下)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303章 改良第479章 貪婪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434章 羞侮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95章 **(上)第195章 **(上)第21章 朱鈔第206章 重諾第255章 分裂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94章 開始了第658章 海戰(中)第391章 鬥將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792章 大捷(上)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500章 大殺器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145章 衙內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701章 場務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09章 聖儒(下)第297章 胡鬧(下)第741章 裂車(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499章 清洗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366章 誣奏第112章 省錢第259章 屹立(中)第315章 青澀第649章 海盜(中)第443章 市易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470章 動援第805章 授業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37章 魅影第835章 同意第774章 腥氣第107章 盜版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828章 青丹谷第608章 下馬第375章 交待第502章 驚喜第396章 井田第74章 成親第175 新私商(上)第459章 空談嗎?第805章 授業第347章 徐徐徐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79章 人選第822章 是他第94章 第一躍(四)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76章 世仇第580章 遙思第635章 抽解第116章 四告(下)第493章 夜襲(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414章 粗人
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章 路窄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113章 侍讀第404章 私軍(下)第450章 十將-躍馬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771章 軟第344章 天下第一女(上)第308章 心術第83章 鬧大吧(二)第388章 交好他第231章 迷惑第822章 是他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127章 先帝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98章 祭父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416章 潑(下)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303章 改良第479章 貪婪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434章 羞侮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95章 **(上)第195章 **(上)第21章 朱鈔第206章 重諾第255章 分裂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94章 開始了第658章 海戰(中)第391章 鬥將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792章 大捷(上)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500章 大殺器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145章 衙內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701章 場務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709章 聖儒(下)第297章 胡鬧(下)第741章 裂車(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237章 三百斤第499章 清洗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366章 誣奏第112章 省錢第259章 屹立(中)第315章 青澀第649章 海盜(中)第443章 市易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470章 動援第805章 授業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37章 魅影第835章 同意第774章 腥氣第107章 盜版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828章 青丹谷第608章 下馬第375章 交待第502章 驚喜第396章 井田第74章 成親第175 新私商(上)第459章 空談嗎?第805章 授業第347章 徐徐徐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79章 人選第822章 是他第94章 第一躍(四)第204章 空頭支票第76章 世仇第580章 遙思第635章 抽解第116章 四告(下)第493章 夜襲(下)第181章 神文字第414章 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