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屍車

古烽臺戰役結束,張守約與秦貴帶着環慶路的兵馬徐徐撤回。

會州還有很多事呢,必須要修建一些堡砦,不過天都山擋在前面,只要於黃河邊上修建幾個堡砦就可以了,再於原來西夏人一些城堡舊址上擴建一些軍寨。

畢竟西夏統治了會州那麼多年,羌人佔的比例大,許多羌人心依然向着西夏。

還要興修大量的道路,改變這一地區的落後面貌,不過宋朝手中有着許多戰俘,此外繼續推廣着天都山那邊用役代賦稅的政策。

如果這樣,有的部族還向李憲以前那樣,那麼毫無疑問,必會迎來宋軍的慘酷鎮壓。

隨後還要安排大量從利州路遷徙過來的移民。

但這些事務與環慶路無關了。

主力軍隊返回,种師道更加肆無忌憚,大肆將青鹽運回到慶州或者延州。

環慶路兵力收回來了,鄜延路軍隊壓力也就減輕了。

於是劉昌祚果斷出兵大里河,但這一回不是擄回百姓,而是將大里河北岸的百姓,向橫山那邊驅逐,並且不讓他們帶任何物資,強遷向北驅逐。

似乎銀州夏州還有一些西夏大軍,如果不服氣,那就來開戰吧。

不過也僅是驅逐,只要不反抗者,並沒有屠殺等行爲。

也許王巨確實感到在自己手中死的人太多了,不是西夏人,而是南方的那羣猴子與土著,於是王巨現在越來越軟。

包括彼岸,只要不反抗者。不殺害抄掠移民的部族。無論歸不歸順。都沒有象開始那樣,大肆殺戳了。

反正這些土著文明落後,人口增加緩慢,而移民因爲不愁土地與糧食,又有政策鼓勵着多生多育,那麼不用多少年,也自然而然地將這些土著人口比例稀釋,稀釋到一定地步。即便還有土著,也不足以爲害了。王巨這個心理也決定了這次用兵的主調,儘管大里河北岸各部羌人多是西夏的死忠,甚至有許多人蔘與了永樂城血案。

百姓大多數驅逐走了,由不得這些部族不從,後方西夏沒有援兵來了,以他們各自爲戰,如何能擋住劉昌祚的數萬大軍?

然後劉昌祚派人收割夏糧,又將河北大批牧畜押回延州,同時又派出一支軍隊。來到永樂城遺址前,開始收回慘死在永樂城軍的屍骸。

做完了這些後。延州大軍又徐徐撤了回來。

然後又派軍隊,用特製的六輪長車,將屍骸向京城運送。

不過這一戰除了得到一些糧食牧畜,收回屍骸外,並不是王巨所說的驚喜。

…………

因爲桃溪劍所帶來的利潤,現在王家寨的百姓十分富裕,大多數蓋上了磚瓦房。

一排排青磚褐瓦房掩映在碧樹濃蔭下,十分地好看。

但很多人王巨不認識了,現在王家寨早非是原先才遷徙過來的王家寨,桃溪劍價格高,可每一把劍出來,都需要大量人力反覆鍛造,所以後來又陸續地遷徙過來許多百姓。

即便原先的王家寨百姓,有一些老人過世了,還有許多青少年,王巨更不認識了。

就連族長也換掉了,換成一個叫王勝的老人,在延州時,他家離王巨那個窯洞並不遠,按輩份,王巨還要呼一聲三叔。

在這個三叔帶領下,王巨進了王家寨,也就是他的家。

王巨將它拿出來,當成了周邊幾個村莊的私塾,既然王巨回來了,私塾也就停下授學,王勝讓村民將屋子收拾出來,好讓王巨一家居住。但王巨這行回來是祭祖的,耽擱的時間不長,王巨也沒有反對。

王巨一路進了這個私塾,不過宅權還在他手中,應當還屬於他的房屋,但王巨也無所謂了,包括原來那個窯洞,以及延州李家陪嫁的宅子,王巨一起拿出來當成了周圍百姓的私塾。但京城的那個宅子則不同,想做私塾也不行,周邊都是貴人家,所以以後打算交給張貴兄弟。這幾年還是掛在王巨名下,防止趙頊召他進京述職,一大家子,呆在驛館不合適的。

外面又有許多人殺豬宰羊,以歡迎王巨的歸來。

王巨低聲說道:“妃兒,走的時候,拿出一千貫錢,濟助村中的貧困百姓與孤寡老人,不能佔鄉親們的便宜。”

妃兒恩了一聲。

王巨揹着手,走了出來。

村外便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田野,夏麥基本都收割上來了,不過田裡皆長着綠油油的粟苗與豆苗,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早不是他原先開拓鄭白渠時那般荒涼的光景。

王巨眼力好,居然在一些旮旯裡看到他從彼岸帶過來的一些雜糧。

雖然伐夏之戰,使鄭白渠許多保捷兵犧牲,但沒有影響鄭白渠的莊稼耕種,特別是未來這兩三年內,鄭白渠的糧食尤其重要。

三叔安排妥當後,進了屋,說:“太保,這次回來打算呆幾天?”

“就幾天,祭完祖後,我們將要去河州。”

“河州,這麼遠?”

“吐蕃背叛我們大宋,朝廷可能會對吐蕃用兵,故此我要去河州,不然不能指揮。”

無論河州,還是朝廷對吐蕃用兵,對於“三叔”來說,都太***的遠了,遠得不可想像。但是王勝一臉自豪:“沒想到當初那個窮山村裡出了一個大人物。”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王勝便講到了這個私塾,前後共出了十七名舉子,包括王家寨都有兩個青年考中了舉子。

說到這裡,王勝十分自豪,想當年,一個保安軍共出過多少舉子?

王巨暗暗擰了一下眉頭。

這個舉子,王巨很不喜。

王巨爲何將科舉劃成四級考,現在參加科舉的士子太多了。每一屆幾乎達到了十幾萬人。甚至接近二十萬人。

有的大州人口多。教育發達,比如京兆府十三縣二十多萬戶,每次參加解試的士子能達到三四千人四五千人,無疑給各州府帶來沉重的壓力,所以先經過各縣的童生試詮選,那麼每一縣只有數百人蔘加了,這樣各州府壓力立即去除。

但寬的只是各州府解試壓力,到了省試之時。不僅有新舉子,還有老舉子,因此每一次省試新老舉子人數能達到一萬多人,多時能達到兩萬人,自己節裁官員數量,進士名額壓縮,如今每屆殿試只錄取兩三百名進士。

想一想這麼多舉子,只能爭這兩三百名名額,會有多大難度。

因此這個私塾儘管出了十七名舉子,卻無一名進士。中了進士,也未必能做到高官。不中進士,更是一無是處。

“這樣的教育,這樣的科舉……”王巨在心中嘆息一聲,隨後臉上也有些自豪。

彼岸也有教育,暫時不比宋朝優勢大,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積,識字的百姓比例,會很快超過宋朝。

彼岸也會錄用一些頭腦靈活的青年學生爲胥吏,爲各鎮幕僚官,但在彼岸,胥吏實際就是官員,最少是公務員,不存在任何岐視的,因此薪酬也遠比內陸要高。

不過彼岸錄用這些青年學生時,不是看他們知道多少經義,而是他們在專長知識上,能不能活學活用,能活學活用,纔會錄用,然後讓他們用這些學來的知識,帶領着百姓走上更富裕的道路。

而且在各個學校授課時,就刻意提到了這一條,不管學生將來會不會選擇去做胥吏與幕僚官,或是選擇其他職業,同樣也要活學活用,只有活學活用,才能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給自己帶來美好的生活,這纔是真正的開智慧。

其實除了科技生產力跟上去外,彼岸許多制度已經不亞於****制度了。

現在彼岸仍沒有宋朝富裕,不僅人數太少,平均財富也不及宋朝,宋朝窮人多,但有許多富人手中的錢財多得嚇人,因此一平均下來,依然遠勝過了彼岸。

當然了,王巨寧願要彼岸那種財富,也不會要宋朝這種財富。

但正是因爲制度教育各方面的不同,就連財富,彼岸也會大踏步地追上來。

甚至將來兩邊財富相差無幾時,這邊八成的財富控制在一成人手中,那邊二三四等戶手中的財富將會達到八成以上,也就是中產階級比例會是宋朝的數倍。

不過這些想法,王巨不會傻呼呼掃王勝的興說出來的,放在心裡了。

王巨選擇黃道吉日。

他多少年都沒有回來祭祖,並且說不定去了彼岸,也不可能回來祭祖了,所以這次祭祖十分地隆重。

黃道吉日在九天後。

但到了第三天,王巨忽然收到蔡確一封信,信上的內容讓王巨啼笑皆非。

這件事得從竹紙作坊說起。

王巨讓王安石所逼,將竹紙作坊賣給了高家,一是賭氣,二是想着法子與高家拉近關係,不是高家,是高滔滔,怎麼着,也要嘗試吧。

然而毛用,他一個人,那時文彥博他們是一羣人,無論他做多少努力,高滔滔對他的應象越來越惡。

但竹紙作坊到了高家手中,朝廷休想得到一文錢商稅了,甚至一個機靈的福建路百姓不知用什麼手段,也得到了竹紙技術,雖不及高家這個竹紙,不過勝在便宜,然而僅過了一年時間,便讓高家利用一些手段將此人送進了大牢。因此僅是這個作坊,每年幾乎就可以替高家帶來四五十萬貫以上的利潤。

王巨不是聖母裱,不可能爲這個不認識的人去抱不平的,不過他心中很是不喜。

於是暗暗地將竹子引進到彼岸,彼岸也有竹子,只是數量很少,還有許多竹子不宜做竹紙。

不過這個竹紙連彼岸的紙張也滿足不了,況且各支船隊每年還要運輸大量紙張貿易呢。

王巨因爲心中不喜,索性便減少了竹紙的採購,增加了麻紙與藤紙。

高家還派人詢問過這件事。彼岸答覆也簡單。就象麥子平時一斗三十文。粟一斗不足十文,但西北戰急時,不管是麥還是粟運到前線,最少得三四百文錢,在這三四百文前,十文與三十文有何區別?

這是軍糧的運輸成本,海上的運輸成本更高。

那麼竹紙與藤紙麻紙些許差價,又算得了什麼?

差價不大。竹紙現在質量雖然提高了,但韌性可及藤紙與麻紙?彼岸雖開始調運竹紙,可得不到人家的認可,因此現在不得不以藤紙麻紙爲主了。

這樣便將高家人糊弄過去了,實際海上運費雖高,但一艘船往往以萬石計算,平均下來,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驚人。

竹紙在大食倭國那邊同樣受歡迎。

不過人家不買,難倒強賣不成?高家與這件事無關了。

然而彼岸的大肆採辦,導致了許多地區紙作坊生意興隆。包括越州的一個藤紙作坊,作坊主叫郭元章。這是一個很精明的人,他吸收了宣紙與竹紙的一些生產技術,用古藤、楮樹皮、麻、稻草以及其他十幾種材料,研發出一種新式藤紙,不僅成本便宜,而且紙張質量也不錯,便成了彼岸採購的重點對象。

特別是去年三千萬大采購,郭家就分到了好幾萬貫紙張的業務。

郭家生意興旺,引來一人垂涎,當地有一馬姓衙內,他父親就是江南西路轉運判斷馬回景,這個馬衙內便親自來到郭家,拿出五千貫絹交,說俺買下你這個作坊了。

郭家這個作坊現在規模很大,不提名氣了,就是硬件成本最少也有四五萬貫錢,郭元章不同意,然後麻煩上門了。

在馬衙內相逼下,郭元章氣急,決定魚死網破,先是假假的屈服,收下了馬衙內兩千訂金,然後暗中將這個作坊以三萬貫的價格,便宜賣給了杭州一個姓錢的員外。

隨後郭元章帶着這三萬多貫絹交,來到銀行司換成了金條,找到與他交好的一個夏姓海船船長,在夏姓船長幫助下,秘密逃向了彼岸。

找不到郭元章,馬衙內與錢員外開始扯皮了,錢員外背景也不小,屬於錢俶一脈的,雖不是錢俶的後人,但關係不是很疏遠。

誰怕誰啊,最後都驚動了杭州與越州的官府。

杭州知府滕元發與越州知州劉載便找到了夏船長,郭元章既受了馬家的訂金,那麼就不當將作坊賣給錢家,至少現在將那兩千貫訂金退給馬家吧。

夏船長便怒了,先是責問滕元發,公素有聲名,有人說公頗似公之外祖父與舅父之風(范仲淹與範純仁),但現在怎能爲非作歹,爲虎作倀?

滕元發很冤枉哪,問,某哪裡爲非作歹了?

夏船長便說,郭元章家的作業最少價值五萬貫,每年淨收入達到近萬貫,馬衙內憑什麼用五千貫就將這個產業收買過去?公難道不知道嗎?

滕元發便看着劉載,他真不知道啊。

劉載便不悅地說,那麼爲何郭元章不來州城訴訟?

夏船長可不會懼他,反問道,訴訟?知道爲什麼郭元章將五萬貫的產業以三萬貫賣給了錢員外?正是你們越州諸胥吏衙差恐嚇威脅,郭元章走投無路了,這纔將它賣給了錢員外。試問劉知州,你們官官相護了,他上哪兒訴訟去?

那爲何又收了馬家的訂金。

五萬貫的產業被逼得以三萬貫脫手,這兩千貫錢權當少許補貼了,幹嘛,劉知州,有本事來抓我啊,都做的什麼混賬官哦。

劉載臉氣得發白。

這中間對對錯錯,滕元發也糊塗了,便上書朝廷。

趙頊大怒,下詔將馬回景貶到嶺南,做了一個小軍的知軍,馬衙內成了坑爹的官二代。

不過郭元章這麼做,也肯定是不對的,趙頊與滕元發一樣,又不知道錯在哪裡,於是讓蔡確寫了一封信,用快馬送到了王巨手中。

王巨回了一封信,這件事的本身容易解決,我責令讓彼岸追回這兩千貫,真不行,以後對郭元章進行一些補貼就是了。

關健是這件事背後所帶來的影響。

郭元章精通各種麻紙藤紙的製造技術,彼岸卻沒有這種人才,因此彼岸每年從朝廷採購大量紙張。或用於彼岸。或帶到外番交易。由是帶給我朝大量稅賦,也養活了許多百姓。

但無論藤或麻,彼岸也有的,就是一些材料彼岸沒有,也可以引進,一旦彼岸在郭元章的帶領下,正式大規模生產各種紙張,會帶來什麼後果?

並且由郭元章開頭。許多有技術的商人,在權貴豪強相逼下,紛紛帶着錢帛帶着技術投奔彼岸,最後我朝有錢的人,只剩下一羣權貴了,那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朝廷處罰太輕了。

即便將馬回景貶到了嶺南又如何,說不定幾年後,高滔滔上位,又將這人提撥上來。

而且劉載當真沒有官官相護的想法?

寫完了信,王巨搖了搖頭。這些積病啊……也不是宋朝纔有哦。

而且弄不好,他真的一語成真。以後隨着彼岸越來越繁榮,一些無權無勢的商人在一些豪強相逼下,逃向彼岸……原來是沒辦法逃的,難不成逃到更落後的遼國與倭國去?但現在就有地方可逃了。

所以王巨說三公,公正,公平,公道,它是極重要的。

但這只是一件小事,宋朝內部環境在惡化,可相比於其他朝代,依然還算是好的,而且經過王巨這三年治理,多少也阻止了一些弊病進一步惡化,況且就是彼岸,能否做到真正的三公?

重點還是吐蕃與西夏……至於這個黃道吉日,也只是一個幌子,他在等,等一個人,一支龐大的車隊。

不久人來了……

“子京,西夏銀夏石宥那一帶大約有多少兵力?”王巨先請劉昌祚坐下,讓妃兒沏茶,隨後問道。

“斥候打探來的情報,大約只有三四萬兵馬,我率兵渡過大里河,還擊斃抓俘了兩三千西夏將士,但聽聞樑乙逋兵敗回來後,下令又徵兵役……”

“不用管他們徵兵役,西夏之所以能立國,是正統,是人心,何謂正統人心,因爲他們多是党項人的後裔,嵬名氏就是拓跋氏,因此大家尊之爲主。一旦失去民心,西夏什麼也不是。”

“太保此言中的也。”

“不知那些驅逐的百姓有沒有產生效果?”

“效果不錯,”劉昌祚高興地說道。

前前後後被劉昌祚攆出了近萬名百姓,但就是山外少許夏糧,現在也收割上來,這些百姓是一無所有逃過去的,如果放在宋朝,有錢有糧,賑濟一下也就安定了,況且西夏現在最缺少的是什麼,非是錢糧,而是人口。

但西夏現在哪裡有什麼錢糧賑濟?

於是這些流民爲了生存,不得不到處燒殺搶掠了,整個山外亂成了一團。

“那就好,我馬上寫奏章,請求朝廷讓河東發兵,我再下令種知州從鹽州撤回來,調動一支兵馬,配合你作戰。”

河東路的兵馬,王巨是沒有權利調動的。

但章楶去了河東,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王巨可以直接繞過朝廷,一封書信即可。

兩人又說了一會話,王巨看着劉昌祚蒼白的鬢髮,說道:“子京,再熬幾年,你就可以休息了。”

雖然藉助這次持續的會戰,王巨與章楶皆有意提撥磨礪了一些小將,讓他們迅速成長,可許多老將軍年齡皆高了,比如燕達,比如劉昌祚。

美人遲暮,英雄白頭。

王巨心中不由感慨萬分。

劉昌祚不以爲意,笑了笑說:“末將不才,得蒙太保賞識,這才略有作爲,即便戰死沙場,又何惜哉。”

“子京,我不要悲情,要的是大團圓,是喜劇,可不許說晦氣話哦,”王巨開了一個小玩笑說。

劉昌祚立即匆匆回去安排,未來這次行動,纔是王巨所說的驚喜之一。

隨着許多輪戍的官兵陸續地撤退下來,不僅有輪戍的官員,還有一些作戰能力弱的諸營官兵,這次也陸續一一撤向後方。

但他們這一行有些古怪,那就是押着從永樂城挖出來的屍骸,一路南下。

有許多屍骸找不到了,還有一些百姓被押到西夏後方活活虐死,但還是讓劉昌祚的部下挖出來十四萬多具屍骸。

現在這些慘死的軍民一起腐爛成骷髏了,不過從這些骷髏上,還能看到他們當初的慘死之狀。

而且不是一具兩具,整整十四萬多具,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六輪車上全部裝滿了屍骸,其中陝西路百姓受害最重,車隊一路過來,無數百姓伏於道路兩邊嚎哭着。

王巨刻意前往官道,他緘默了半晌,他是不會哭的,可心情同樣沉重。

默默地站立良久,他對一名指使說道,做幾面旗幟,上面三行字,一兵九民,百姓無辜,何致於死?

“喏,”那名指使說道。

一會兒車隊漸漸遠去,這也是王巨有意而爲之,即便到了這一步,許多士大夫仍要“和平”,仍要做聖母,現在就讓你們親眼看一看,西夏是如何對待宋朝普通老百姓的。

不過這一行,會刻意從兩個地方繞一下,一處就是洛陽那幾名耆老的門口,還有一處,便是司馬光的家……

ps:這一章可能在過渡吧,寫得很沒有感覺,大家湊合一下吧。還有二三十章,這本書就要結束了。雖然成績差得要死,但總算我沒有爛尾。(。)

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76章 世仇第480 勸說第341章 釣魚第41章 聯親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508章 逆轉(中)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95章 第一躍(五)第506章 飛天(下)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236章 不安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208章 權威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347章 徐徐徐第200章 動手第524章 夜聲第855章 囚籠(下)第817章 一波波第768章 反轉(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609章 兇狠第13章 殿下(下)第606章 冒泡(中)第443章 市易第817章 一波波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67章 逆天西夏第129章 吹三秦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790章 五天第662章 破城第214章 故人第87章 鬧大吧(六)第31章 幸運草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335章 高利貸第701章 場務第94章 第一躍(四)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289章 水中壩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9章 高家第150章 葬花第532章 南來風第467章 兵臨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374章 奢侈品第457章 拿捏(下)第632章 右孫吳第162章 立威(下)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718章 拯救第507章 逆轉(上)第114章 請教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354章 驕傲(上)第594章 長子第297章 胡鬧(下)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283章 應戰(上)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57章 拿捏(下)第145章 衙內第602章 南方第537章 會戰(二)第20章 講道理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20章 天上(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39章 勞動吧第644章 長城(上)第659章 海戰(下)第555章 和平派第24章 寶藏(上)第255章 分裂第127章 先帝第275章 威名(上)第375章 交待第486章 買安第161章 立威(上)第292章 首相第112章 省錢第181章 神文字第204章 空頭支票
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76章 世仇第480 勸說第341章 釣魚第41章 聯親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508章 逆轉(中)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95章 第一躍(五)第506章 飛天(下)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236章 不安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208章 權威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347章 徐徐徐第200章 動手第524章 夜聲第855章 囚籠(下)第817章 一波波第768章 反轉(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609章 兇狠第13章 殿下(下)第606章 冒泡(中)第443章 市易第817章 一波波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67章 逆天西夏第129章 吹三秦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790章 五天第662章 破城第214章 故人第87章 鬧大吧(六)第31章 幸運草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335章 高利貸第701章 場務第94章 第一躍(四)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289章 水中壩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89章 高家第150章 葬花第532章 南來風第467章 兵臨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374章 奢侈品第457章 拿捏(下)第632章 右孫吳第162章 立威(下)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718章 拯救第507章 逆轉(上)第114章 請教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354章 驕傲(上)第594章 長子第297章 胡鬧(下)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283章 應戰(上)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57章 拿捏(下)第145章 衙內第602章 南方第537章 會戰(二)第20章 講道理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20章 天上(下)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39章 勞動吧第644章 長城(上)第659章 海戰(下)第555章 和平派第24章 寶藏(上)第255章 分裂第127章 先帝第275章 威名(上)第375章 交待第486章 買安第161章 立威(上)第292章 首相第112章 省錢第181章 神文字第204章 空頭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