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

侯可那是真急,五千勞力,別看春天時一度召集了兩萬餘民夫,那是從附近四五個縣徵集來的,也就是換成涇陽一縣都徵集不了五千民夫。 甚至若沒有那個補償耕地的說法,僅涇陽縣連兩三千民夫都徵集不了。

將這個勞力一抽,渠工勞力更緊張了。

王巨扯了一下侯可的衣袖。

老侯是一個好同志,可他還不知道官場真昧,說不做事易,做事準得倒黴那也是不對的,準確地說,做事悲催,不做事更悲催,關健你上面的大佬能不能將你罩着。

所以老侯兩個外甥子就懂了,那個什麼存天理,滅人慾的啥,說白了,叫人做苦行僧,做聖人。

當然,他們自己也做不了,那沒關係哪,反正大家都在寬己律人,自己做不了,但自己可以教育出聖人,那麼教育出誰呢,宋哲宗,可憐生生將宋哲宗變成了一個病癆鬼,大小夥子,只活了二十幾歲。

王巨說道:“魯中使,朝堂中可有人反對建設鄭白渠?”

“這倒沒有,”小黃門老實地答道。

王巨想了想,也立即領會,鄭白渠乃是韓琦首倡,現在韓琦都將小皇帝弄屈服了,誰敢在這個當口上激怒韓琦?

“那麼你跟我來。”

王巨翻身上馬,這段以山區地形爲主,過了這一段,地勢漸漸比較平坦。

王巨來到一片旱地,這片旱塬很大,足足好幾千畝。上面零星地種了一些高梁與豆子。王巨手指着它們說道:“有這樣的莊稼嗎?”

“沒有。”

“爲什麼要重建鄭白渠。一是從晚唐後年久失修,許多工程荒廢了,二是水土惡化,龍口取不到足夠的水源。因此我朝修過幾次,包括葉清臣修的那次,但是灌溉面積有限,包括這片土塬,因爲取不到水。只能成爲荒塬。”

“爲什麼還有人種莊稼?”

“這個莊稼種下去,能不能將種籽收回來?”

魯姓太監啞然失笑,不過他很快笑不出來了,王巨騎着馬,帶着他繼續往前走,前面一塊大木牌:“盧家塬,盧家之地,土塬三十一頃。”

“看到了嗎?原來這裡是荒塬,頂多有一些百姓來放放牧,然而鄭白渠一成。一條支渠正好從這裡下老南白渠,那麼這塊土塬將會成爲第一等的良田。於是盧家二月初派人將這裡一圈。然後往裡面撒一些幾百斤豆子高梁,然後就說是他們盧家的地了。還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盧家塬。”

“這怎麼行呢?”

“當然不行,但我也有辦法對付,不過這些人也猜到我會用霹靂手段對付他們,於是四處造謠,甚至派下人惡毒地攻擊我。非是盧家一家,許多豪強都參與了,他們一旦擰成一股繩,那換誰來,都會頭痛無比。並且很快,秋天一來,第一階段的河渠合龍,我不得不處理這些侵田了。否則他們一旦正式翻耕出來,那纔是造成了既定事實,到時候想處理也沒辦法處理了。但我處理這些侵田,糾紛必起。”

“是啊,看樣子是一個大麻煩呢。”

“然後我再說渠工,它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渠首到小鄭泉,由這個主渠使得部分中白渠與大部分南白渠都會受益。因此侯知縣說灌溉面積可達兩萬頃。但因爲我重新設計,從蓄沙池分出一條支渠,順着山谷到達仲山的後面,與治水交匯,在哪裡又建設了一個大水堰,與數道陡門節水蓄水排水,然後又分出三條支渠延伸到各處。這都是唐朝鄭白渠所沒有的工程。因此受益面積還能增加三四千頃,包括淳化縣東南部分地區同樣受益。”

“會不會超過唐朝的灌溉面積?”

“如果順利完工,會超過,不過唐朝在關中地區可不是鄭白渠一個水利工程,還有很多的,總灌溉面積必然遠不及唐朝。”

“那也很了不起。”

“沒什麼了不起,官家在宮中節衣縮食,臣等應當替官家辦好事。我再說第二部分工程,那便是有小鄭泉到三限口這部分,這部分打通後,幾乎所有中白渠與南白渠都能得到灌溉,因此又能灌溉一萬頃左右。然後到第三部分,本來楊勾使與侯知縣計劃是從三原縣南而行,一直浚通到華州的赤水鎮,這部分又得灌溉五千頃左右的耕地。不過看到火藥威力後,我們又重新勘探,決定從三原縣城北三十里處再開新渠,開出幾個燧道,再利用水堰,將水節節擡高,那麼灌溉面積可擴大到七八千頃。當然這個估計會略有誤差,不過誤差不會太大,因此將會灌溉淳化、涇陽、禮泉、高陵、櫟陽、雲陽、三原、富平八縣,近四萬頃耕地。”

“四萬頃哪?”

“不過這個數字得折扣一下,其中還有近兩萬頃是原有耕地,近萬頃是良田。只能說實際增加的良田大約兩萬五千頃罷了。”

“那也不錯了。”

“有沒有不錯,我們現在都不會去想,不過今年第一段渠工合龍,不是代表着就能使兩萬多頃耕地全部受益,有的工程是連在一起的,下游工程沒有修好,放水陡門不敢拉開。但勞力越多,今年受益的面積就會越多。到了秋後,臣等上交出來的面積是一萬頃,再加上糾紛那就不好說了。畢竟原來就有好幾千頃已得到了灌溉。但是臣等上交的數量是兩萬頃呢?有了成果,即便下面有了糾紛,大家反對聲音也不會強烈。”

“爲什麼會反對?”

“我要對付這些侵田,已經爛到這種地步,不相信中使自己可以到處看一看,那麼只好用霹靂手段,傳到朝中。朝堂沒有反對聲音?一旦反對聲音大了。官家能擺得平嗎?”

魯姓太監無語。這可不是一個好聽的笑話。

“想要見效更多,就必須有勞力,可臣那來的那麼多勞力?”

“可這個戰俘……”

“這樣,你回去稟報官家,臣等會釋放戰俘,但誰來負責其安全,一路吃喝怎麼辦?朝廷想以和爲貴,這些戰俘安全就必須得考慮。是吧。”

“是啊,”魯姓太監眉開眼笑。

不就是扯皮嘛,扯來扯去,時間就拖下來了。

他又看了看王巨官服:“王評事看來也吃了不少苦啊。”

“魯中使,也是無奈,特別是前段時間百姓無償服役,臣等不帶頭,百姓怨氣重,這也是臣等想早日看到成效,省得朝堂中的一些人羅嗦。”

“王評事。有一事我不隱瞞,今年河北旱災。我似乎聽到十分嚴重似的,都有流民來到京城就食了。”

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魯姓太監又到處溜達一下,他來一是傳旨,二是到處看一看,好回去稟報。

看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特別那個怪物似的渠首塘,讓他看得目瞪口呆,至於要修得那麼堅固嗎?但這樣也好,至少不會擔任被汛水沖垮了。

看後他就回去了。

王巨卻找到了侯可,低聲說道:“河北大旱,有流民已來到京城就食。”

侯可臉色也變了一變。

兩人擔心的便是糧食成本。

實際自京城調度時,成本不是很高,正常京城米價一斗七十文,麥價三十文,粟價在京城沒有,爲什麼呢,沒人吃了。不過各州縣仍在吃,大災時它能漲到二十文,正常在河北不足十文。現在運到渠工上的基本是五粟三麥二米,也就是一斗勉強三十文。但爲什麼變成了一百五十文,一路來的損耗,包括車舟翻了,或者貪墨了,或者被民夫吃掉了,於是變成了一百五十文。

這還是薛向調度妥當,否則成本會更高。

所以這個鄭白渠才十分重要,如果在這裡就有了足夠的糧食,那麼起點價不是一百五十文,而麥三十文,粟十文。那會節約多少費用?

但若是上游成本高,那麼下游成本會翻數倍,就打算麥漲到五十文,粟漲到十五文,那麼到達關中的價格會漲到近兩百文。

侯可便問了一句:“河北災害有多嚴重?”

“想來不輕,否則不會有流民涌入京城。”

“國家多事之秋哪。”

“真不行,用一點變通辦法吧。”

“變通辦法?”

“向豪強斂糧。”

“不可。”

“放心,我有一個辦法讓他們乖乖交出糧食。”

“何策?”

王巨在侯可耳邊一說。

侯可苦笑道:“倒也是一個主意。”

反正秋後準備開屠刀了,也不在乎這個餿主意。

“子安,爲何人心無足意?”老侯想不通啊,比如這個鄭白渠,會有許多平民受益,但受益最多的不是平民,而是這些豪紳,他們家的地最多。

當然,也有一些好的鄉紳,不過在大多數鄉紳帶領下,他們也不敢作聲表態,怕受到其他鄉紳的排擠。

真將渠工鬧停下來了,國家受損,他們利益不受損?

“人心本來就是一個不知足的東東,比如韓公家的地,侯知縣,你去查一查,保準嚇你一大跳。”

“韓公?”

“會以千頃爲單位,而且在田冊上的數字恐怕不及實田的十分之一。”

“會嗎?”

“會,不過侯公別亂說啊,所以爲什麼朝廷屢次查隱田查不好。”

侯可臉上失望。

這些頂尖士大夫帶頭,還查個鬼啊。

他們都帶頭玩了,就不要說其他鄉紳了。

“全二長子,你過來。”

“喏。”

“吩咐兄弟們,可以將那些造謠人抓起來,多帶一些人抓。”

“好來。”

全二長子下去。

王巨卻眺望着涇水以及兩岸的青山碧嶺,心中想着一件事,王安石沒有將宋朝折騰好,自己這樣瞎折騰,當真就能折騰好了?

不做事便罷,一做事,到處都是弊病,簡直讓人無法想像。

王巨想了想,說:“侯知縣,我想寫一篇奏章,你看行不行?”

“子安要寫奏章哪?”侯可驚奇地說。

別的官員是隻寫不做,那怕象侯可這樣的官員,沒資格給皇上寫奏章,但也要寫幾個公文上報中書。但王巨只做不寫,來到涇陽縣後,根本就沒有看到他一篇寫過一篇奏章。

“侯知縣,這個奏章極其重要,我聽聞京城中許多人在說,要重獎罰,但沒有一個人弄清楚如何重獎罰,現在我就給他們提供一個辦法,如何重獎罰!”

“有這樣的妙策?”侯可驚奇地說。

“走,我們回縣衙。”

“好。”

“不過侯知縣,你是比較寬厚的人,我寫出來後呢,因此你得從你們縣裡挑出一個比較刻薄的書吏,讓他來想辦法挑剔。”

“幹嘛要挑剔?”

“我們不挑剔,到了京城,就會挑剔!”

第41章 聯親第485章 人樣子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7章 逆天西夏第437章 大人物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666章 入彀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685章 撈人第40章 空前危機第29章 畫皮第15章 夏國劍第16章 人情第662章 破城第416章 潑(下)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70章 潤筆費第121章 省試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457章 拿捏(下)第290章 驚豔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318章 資格第42章 爲難第50章 滿意第279章 從龍功第569章 戲耍(上)第727章 鬧劇第469章 旅(下)第255章 分裂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434章 羞侮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130章 吻合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634章 足跡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177章 買撲第258章 屹立(上)第821章 一家人第90章 好兆頭第816章 驚喜第178章 子安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694章 一天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24章 寶藏(上)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3章 大哥第632章 右孫吳第508章 逆轉(中)第418章 神臂弓第327章 錦囊第835章 同意第179章 兄弟第708章 聖儒(上)第365章 鞭屍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172章 贈馬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619章 拉尼娜第388章 交好他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29章 道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37章 魅影第424章 軍監司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530章 跑吧第742章 抵消第463章 喜相逢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433章 默契第327章 錦囊第265章 朱序(下)第37章 魅影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32章 水與火第175 新私商(上)第155章 文臣(上)第82章 鬧大吧(一)第468章 旅(上)第178章 子安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821章 一家人第128章 快活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295章 四駕馬車
第41章 聯親第485章 人樣子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7章 逆天西夏第437章 大人物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666章 入彀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685章 撈人第40章 空前危機第29章 畫皮第15章 夏國劍第16章 人情第662章 破城第416章 潑(下)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70章 潤筆費第121章 省試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457章 拿捏(下)第290章 驚豔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318章 資格第42章 爲難第50章 滿意第279章 從龍功第569章 戲耍(上)第727章 鬧劇第469章 旅(下)第255章 分裂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434章 羞侮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130章 吻合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634章 足跡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153章 小知縣(上)第177章 買撲第258章 屹立(上)第821章 一家人第90章 好兆頭第816章 驚喜第178章 子安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694章 一天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24章 寶藏(上)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3章 大哥第632章 右孫吳第508章 逆轉(中)第418章 神臂弓第327章 錦囊第835章 同意第179章 兄弟第708章 聖儒(上)第365章 鞭屍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302章 永垂不朽第172章 贈馬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619章 拉尼娜第388章 交好他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29章 道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37章 魅影第424章 軍監司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530章 跑吧第742章 抵消第463章 喜相逢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433章 默契第327章 錦囊第265章 朱序(下)第37章 魅影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332章 水與火第175 新私商(上)第155章 文臣(上)第82章 鬧大吧(一)第468章 旅(上)第178章 子安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821章 一家人第128章 快活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295章 四駕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