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

“文公,秦州那邊可有消息?”趙頊問。

文彥博無語。

因爲西夏之逼,陝西主幹道一再地修葺,路面情況比較好。這也是王巨一般在寧州發給朝廷的奏報,兩天便到達京城的原因。

不過從京城到秦州距離更遠。

一來一去達到四千多裡地。

還有呢,他們都不知道王韶已經暗中關注了湟州,所以詔令下到王韶手中,王韶還要派人去湟州打探,就算現在宋朝還沒有與河州的木徵正式撕破臉皮子,木徵也不會派人刻意阻攔宋朝的斥候,那一來一去再加上打聽,又最少需要兩三天時間。

那可能那麼快?

“朕急躁了。”趙頊看着文彥博的老臉,主動認錯。

馮京說道:“王巨不當鎮壓慕容。”

王巨依然每天就發一份奏報,送往京城。只不過奏報上惜字如金,語氣也象天朝外交部的發言一樣,平淡無味得讓人感到蛋痛。至於王巨有什麼安排,他根本就沒有說。

先痛着吧,先失望着吧,先擔心着吧,然後勝利到來,才知道稀罕!

因此一天一封奏報,可奏報上只有幾句話,包括安疆堡大捷,都沒有寫幾十個字,比史書還要簡略。只有魏慶宗之死,王巨才濃墨寫了幾句。

好了,這些奏報到了京城,大家一起蛋痛。

試問,從這些奏報裡,這些不懂軍事的大佬又能看出來什麼?

看不出來,馮京便說王巨鎮壓慕容是錯誤的,不鎮壓慕容,如果提前安撫,魏慶宗用得着血戰雪泥堡。最後撤離時壯烈犧牲嗎?

別懷疑他用心不良,若是換他去慶州,還真這麼去做。你們不是對宋朝不滿嗎。那麼我們大宋再給你們慕容更多好處。總有滿意的時候吧。至於最後慕容要求越來越過份怎麼辦?以後再說。

表面上看,這確實是眼下慶州交戰以來的污點。安疆堡雖然失守,可安疆堡下那場大捷還是讓人揚眉吐氣的。美利堡失守了,可姚麟平安地撤了出去。

雪泥堡失守了也能理解,一個殘破不堪的小堡,如何能守得住呢。至於一些將士犧牲了,那個數量也不多,至少他們的犧牲換來西夏人數倍的傷亡。可魏慶宗不同啊,他是慶州重將。

“好了。王巨已經這麼做了,就勿要追究對錯,而且環州諸蕃大敵當前,臨陣背叛,也當嚴懲之,”趙頊道,又說:“如今之計,慶州安否?”

“西夏不長於攻城,慶州應當不會出現重大危險,至少諸堡砦在這十幾天裡還是能守得住的。不過能否安否。還是在湟州。”文彥博道。

王珪說道:“就怕不一定啊,也許是王子安安慰他家娘子,隨便說的一句。”

其實這兩人的話就有很大的問題。

文彥博是好心哪。皇上豈不是正擔心着,俺是三朝宰相,得安慰皇上。但實際上呢,他所說的乃是因爲西夏人不善長攻城,即便以後王巨守住慶州不失,也不算功勞。然而當初的靈州,當初的定川砦,以及去年的撫寧寨,是如何丟失的?實際羅兀城還是能守一守的。爲什麼文彥博說守不住,強行讓種諤從羅兀城撤兵回來?

王珪似乎說了王巨壞話。可實際卻是在替王巨說話,秦州那邊還沒有準確消息傳來。萬一王巨判斷失誤呢?因此先將醜話說在前面。

兩人鬥心眼不提了,實際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便是宋朝的外交。

宋朝也懂得遠交近攻,比如一直與高麗往來,其實是試圖用高麗牽制遼國。宋太宗曾經還利用鴨綠江,與女真人往來,也派使者與阻卜聯繫過。

然而就是如此了,有沒有支持足夠的武器,有沒有支持足夠的財力,讓這些部族壯大?

隨着到了吐蕃,當初涼州與蘭州六穀部那可是對中原極其忠誠與嚮往的,甚至多次來中原王朝迎接漢人做刺史。但西夏對六穀部動手時,宋朝有過什麼支持與表態?

再到唃廝囉,同樣如此。所以能怪老角與宋朝只是陽奉陰違式的結盟嗎?然後玩出了火,女真,蒙古……那麼結盟不好,不結盟也不好,豈不是自相矛盾?

今天吃蘋果,明天就一定要吃蘋果嗎?這就是眼下保守黨的病。

比如李德明對付六穀部,李德明似乎向宋朝示忠,然而六穀部對中原的友好,那是經過了一百多年時間的證明。並且扶小壓大難道不對嗎?即便不能直接出兵,可以間接的支持一些錢帛與武器吧。那樣,六穀部還能被西夏殲滅?得不到六穀部,西夏的甘肅地區必失,丟失了河西走廊,西夏拿什麼與宋朝鬥?

這叫扶。

還有壓,童貫海上之盟也不能說錯的,它屬於遠交近攻,可當女真人表現出那麼強大戰鬥力時,宋朝還不警覺,豈不是找死的節奏?後來聯合元蒙,更是傻逼行爲。

似乎好難哦,這真叫難嗎,看看春秋戰國是如何縱橫捭闔的!

或者有人說,宋朝滅了,契丹人呢,蒙古人呢。明朝滅了,女真人呢?不錯,有的種族消失了,有的種族融合了。

然而莫要忘記這個龐大的種族的人種,論勤奮,可以說在這個藍色星球上能絕對排進前五位,論智慧,同樣能排進前五位。而且他們的數量是如此的龐大,最低也佔到了全球五六分之一的人口。如果帶着這羣百姓,在政權穩定的情況下,還不能站在強國之林,吃翔去吧!

實際趙構也不能完全是昏君,正是因爲如此,他與秦檜都要吃翔。至於明朝的東林黨與閹黨,更要去吃翔!

後人有人反對王韶河湟開邊,實際河湟開邊沒有錯。錯的是木徵等人親近西夏,不開邊熙河,熙河早晚就被西夏得手,那個後果更嚴重。但爲什麼木徵等人親附西夏。禹藏花麻這樣的大酋豪直接投降了西夏,與百姓無關,實際秦州緣邊地區的蕃人對宋朝最嚮往。否則都不會向漢人“借種”了。這個原因正是老角對宋朝面和心不和所帶來的影響。

然而在老角這種心態的背後,則是宋朝外交的笨拙最好證明。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金大,胡志明,他們後來得勢時有些動向很不對頭,若是從開始時天朝稍稍壓一壓,會不會產生後面的變化?

眼下就是這個笨拙的外交體系的縮影。

既然知道

董氈這次是否出兵,極其重要,爲何不商謀一些對策。卻只是被動地等着董氈出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董氈是人,不是天!或者說慶州是否能失守,還不及內鬥重要?

內鬥……很重要!

文彥博不悅地說:“禹玉,這豈能兒戲?”

王珪笑笑不語。

人家安慰老婆說的話,何必上綱上線?

不過他們倆矛盾不是很嚴重,嚴格說王珪也算是利益既得者。可能王巨並不知道的一件事,在王珪後代中有兩個很有名氣的女子。他的長女嫁給士子李格非,兩人所生的女兒便是李清照。李清照不錯。大才女。不過王珪還有一個名氣更大的孫女。王珪有五子,次子叫王仲山。王仲山有一個女兒,也就是李清照的小表妹。這個小表妹嫁了一個更有名的丈夫,他叫秦檜……

秦檜與王珪的心態無關,但有一件事能證明王珪的心態,那就是王珪這個有名的孫女出嫁給秦檜時,王仲山拿出二十萬貫的嫁妝陪嫁。由此可見,王家的財產。

因此指望王珪贊成變法那是不可能的,但讓他冒着得罪趙頊去反對變法,他也不願意,因此一直和着爛泥巴。不過王珪對王巨一直很不錯。儘管這個用心也不是很純良。

趙頊又開始揉腦袋了,如今他不是幾年前的他。兩人話中有話,豈能聽不出來?

但我將你們喊來是議事的。不是讓你們鬥心眼的。

又沒辦法商議下去了,趙頊只好說道:“大家散吧。”

大家散去,趙頊卻在殿中走來走去,王珪是好心,可讓趙頊擔心了,萬一真象王珪所說的那樣,王巨僅是爲了安慰妻子說的“兒戲話”,那怎麼辦?

這便是這時代的悲催之處,儘管宋朝道路情況比唐朝更好,並且宋朝的快腳遞也創造了古代史上通訊速度的記錄,但終是隔着那麼遠。若是有一個手機就好了,他就能從王韶口中立即得到湟州開始集結軍隊,即將出兵河西的消息。或者又迅速得到大順城大捷的佳報。

不過王巨聽到大順城大捷消息後,表情卻十分平靜。

今天會爆發三場大型戰役,中小型的不算,包括各堡砦的攻防戰,以及喬川道上即將上演的一場狙擊戰。

在這三場戰役中,自己這一場戰役重要性是排在最後面的。大順城之戰把握性是最大的,區別只是最後會取得多大戰果。然而變數最大的是即將到來的萌門三岔戰役。

打得好將是一場神奇之旅,打得不好,那可能就是這次慶州戰役中最大的畫蛇添足。並且這種賭博式的打法,王巨也不喜。

但不得不這樣去安排,只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正在他焦急地等候着前方消息時,苗授帶着五百蕃兵來到了寧州。

王巨高興地迎出來,遠遠說道:“授之,你來得正好啊。”

“見過明公,”苗授道,然後又做着介紹:“這位便是曲珍曲將軍,這位便是趙隆趙將軍。”

替二人長臉的介紹,實際趙隆現在只是一個指使,並且還只是一羣弓箭手的指使,曲珍更什麼都不是。不過王巨很喜歡,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是張守約沒有“借到”。當然,曲珍與趙隆也不錯,特別是曲珍,若是他成長起來,以後還勝過了張守約。不過現在曲珍肯定趕不上張守約。

王巨讓人安排這五百蕃騎,然後說道:“快快進屋。”

將三人迎進屋,又讓他們坐下,然後王巨拿出地圖,大約地說了這幾天的作戰經過,又說了自己的大約安排。這不是說給趙隆與曲珍聽的,即便這兩人很能打,這一戰中,王巨給他們的安排也不過是一個偏將之職。之所以說出這些,還是說給苗授聽的,以便讓苗授迅速瞭解情況。

苗授聽完,眼中放起光芒,道:“明公,你果然出手不凡。”

王巨讓他說得啼笑皆非,呷了一口茶說道:“董氈那邊可有動態?”

“明公,我正要稟報這件事,據王子純派人打探到董氈正在集結軍隊,我在路上耽擱了兩天,可能現在吐蕃軍隊大約已經進入蘭州與涼州地界,即便沒有進入,相信也很快了。”

“這是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王巨高興地說。

拖上一段時間沒有關係,但拖久了,就會出現變數,最少可能萌門三岔那邊就守不住了,甚至東谷砦也會危險。無論萌門三岔,或者東谷砦,一旦出事,此戰就休想取得大捷。

王巨呷着茶,他正等着這條消息呢。現在消息來了,於是在腦海裡又盤算了下一步計劃,看看是否有要變動的地方。

想了一會,這才放下茶杯,說道:“授之,我有一件事感到有點難辦。”

“何?”

“永興軍此次發出二十八營官兵,其中禁兵十三營,保捷軍十二營,還有三營清邊弩手。”

應當這次曾公亮很給力了,不僅這次派出二十八營官兵,原先就派出了十一營禁兵支援了慶州。但王巨說的並不是兵力,那怕曾公亮派出的兵力少一點,也不會讓王巨感到爲難。

王巨繼續說道:“今天傍晚會有十營先行抵達寧州,餘下的明天中午前也會陸續抵達寧州。”

現在這二十八營官兵離寧州很近了,王巨也得到了準確消息。

“其主將是永興軍兵馬副總管狄詠,也就是狄青狄相公之子。副將是永興軍鈐轄高懷忠。不過我對這兩人皆不大瞭解。”

苗授明白王巨意思了,這可不是小股兵力,而是整整二十八營官兵。但如何將二十八營官兵戰鬥力發揮出來,主將尤其重要。然而王巨不瞭解,又怎能放心狄高二人?

現在苗授來了,主將人選有了。

但問題是王巨用什麼理由,才能讓苗授代替狄詠擔任主將?

首先兵是人家永興軍的兵,不是王巨管轄的環慶路將士。

然後到將,狄詠未在戰場上證明過,可是苗授同樣未在戰場上證明過。那麼只好比資歷了,試問苗授拿什麼來與狄詠比資歷?官職嘛,官職小了一大截。家世嗎,人家可是狄青的兒子。

對於王巨的信任,苗授也是很自傲的,他可不相信那個人樣子比自己還要厲害。然而王巨所說的問題確實很爲難,因此苗授想了想後,喃喃說了一句:“子安,確實很麻煩哪。”()

第260章 屹立(下)第830章 反轉第290章 驚豔第72章 悲情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178章 子安第619章 拉尼娜第437章 大人物第124章 觀燈第792章 大捷(上)第446章 二王(下)第639章 八櫓船第502章 驚喜第183章 賽跑第177章 買撲第168章 坦白第17章 有點少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355章 驕傲(下)第725章 斷錯了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478 鼓聲(續下)第205章 禁馬第41章 聯親第500章 大殺器第650章 海盜(下)第127章 先帝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95章 第一躍(五)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71章 迷宮(上)第702章 大事(上)第774章 腥氣第719章 雙鵰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5章 斬首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492章 夜襲第145章 衙內第395章 富!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301章 等機會第296章 胡鬧(上)第767章 控訴第26章 送禮第790章 五天第338章 小人第618章 大錢第294章 倚仗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89章 高家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27章 鬧劇第450章 門客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2章 黑蜂盜第657章 海戰(上)第403章 私軍(上)第743章 逼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555章 和平派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206章 重諾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138章 鄉黨第422章 楹聯第178章 子安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216章 報復第446章 二王(下)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534章 小孩子第572章 提醒第802章 有了第426章 楚懷王第371章 爲難第300章 一箭第80章 磨練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59章 空談嗎?第806章 三國第303章 改良第305章 獻舞(下)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37章 白衣女子
第260章 屹立(下)第830章 反轉第290章 驚豔第72章 悲情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178章 子安第619章 拉尼娜第437章 大人物第124章 觀燈第792章 大捷(上)第446章 二王(下)第639章 八櫓船第502章 驚喜第183章 賽跑第177章 買撲第168章 坦白第17章 有點少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747章 六個大禮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355章 驕傲(下)第725章 斷錯了第611章 毀滅的敲詐第478 鼓聲(續下)第205章 禁馬第41章 聯親第500章 大殺器第650章 海盜(下)第127章 先帝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95章 第一躍(五)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71章 迷宮(上)第702章 大事(上)第774章 腥氣第719章 雙鵰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5章 斬首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492章 夜襲第145章 衙內第395章 富!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301章 等機會第296章 胡鬧(上)第767章 控訴第26章 送禮第790章 五天第338章 小人第618章 大錢第294章 倚仗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第89章 高家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727章 鬧劇第450章 門客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2章 黑蜂盜第657章 海戰(上)第403章 私軍(上)第743章 逼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555章 和平派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206章 重諾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134章 古怪的字第138章 鄉黨第422章 楹聯第178章 子安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216章 報復第446章 二王(下)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534章 小孩子第572章 提醒第802章 有了第426章 楚懷王第371章 爲難第300章 一箭第80章 磨練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59章 空談嗎?第806章 三國第303章 改良第305章 獻舞(下)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337章 白衣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