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四駕馬車

王巨本來想說的,但想一想說幹嘛呢,反正韓琦也呆不久了,不如以後說。於是只問了一句:“那個新式器甲朝廷如何處置?”

“那個,老夫交給各作去辦了,也在汴水處置了幾個水衝。”

這個倒也沒有做錯,那個簡易水衝機械主要就是借用水的力量,黃河水力更大,可落差太多了,不適易,放在汴水剛剛好,過了京城往下去開封縣境內,一直到陳留縣,汴水有多處湍急的地方。

其實這個王巨倒是多擔心了。

不出來,這些重臣不會太相信,但出來了,他們也會利用的,只是利用得好與壞罷了。

而且現在這個財政,也不是廣置器甲的時候。

王巨又說道:“如果韓公若是讓下官領手鄭國渠事宜,下官還有一個請求。”

“何求?”

“下官需要幾個幫手。”

爲了找出這幾個人,王巨花了一番心血。

第一個人比較好找,楊蟠,寫了不少詩,還有不少詩流傳天下,甚至得到歐陽修王安石等人的欣賞。當然,王巨不會問歐陽修的。

但眼下卻有一個好機會,那就是省試在即,京城與王巨前年科舉一樣,來了無數舉子。

這些舉子也象以前一樣,相互交流,這一屆進士也出了一些名人,如黃庭堅,如王安石的兒子王雱等等。王巨已拿到這個功名,也不大關注了。

不過爲了找到這個楊蟠,他刻意與一些士子交流。

兩年過後,此王巨非彼王巨,他願意折節與士子交流,那個士子不激動?

於是相互又談了一些詩賦文章。考試心得,幾問幾不問,終於將楊蟠問了出來。而且此人現在正好調加京城任光祿丞。官階比王巨也正好平級,無疑是做副使的好人選。

第二個人乃是一個太監。但好在宋朝宮中的太監一直不是很多,王巨便溜達到東華門外,每天會有一些太監自此進出採辦,王巨便隨意地撞倒了一個外出的太監,太監要罵他,但看到他的官服,沒有吭聲了,王巨就用這個做藉口。隨意地交談起來。結果很快得知這個叫程昉的太監由小黃門積遷西京左藏庫副使,不在京城,而在洛陽。

據說這個程昉人不是很好,但王巨卻十分懷疑。

現在是宋朝士大夫主政,只要太監稍稍不敬,馬上就開始羣起夾攻了。就算不大好,問題也不要緊,能合作多久?

第三個人找起來很困難了,不過也有一條線索,他是二程的舅父。二程的學生很多的,這些舉子中也有少數人同樣是他們的弟子,王巨又用了一番心血。最後終於得知此人的下落,侯可,與王巨那個便宜師兄遊師雄同在秦渭交界的小州儀州擔任幕職官,不過侯可的官職略高一點,是儀州判官。

還有其他幾個人,比如周良孺。

王巨是沒辦法找到了。

除非韓琦同意讓自己到中書翻看各個官員的記錄。

就是韓琦同意了,王巨也不敢這麼做哪,那是找死的節奏。

有了這三個人,再加上王巨那點可憐的記憶。以及一些可能用得上的知識,搭配火藥。這個三白渠的重擔就敢挑了。甚至比他當初到華池縣把握更大。

韓琦也沒有想到其他,便問:“那幾個人?”

“下官想讓涇原路儀州判官侯可擔任涇陽知縣。”

“爲何選此人?”韓琦奇怪地問。

“若重修鄭國渠……”

“王巨。是鄭白渠,準確地說是白渠,鄭渠無法修了。”韓琦說道,但大家都沒有太在意,反正都是那個渠吧。

“那就是白渠,若修白渠,涇陽縣最爲重要,我的恩師有一個門生叫遊師雄,與下官乃是同年進士,後來被調到儀州擔任幕職官,偶爾與我書信往來,提到此人,說此人輕財樂義,爲官清廉。白渠一旦動工,花銷巨大,下官認爲必須有一能臣監督。故有此舉。”

“這個也不難,”韓琦答道,兩個官職差不多大小,頂多是一個平時正常的人事調動罷了。

“我再想請一人擔任副職,最好是光祿丞楊蟠。”

“爲何選他?”

“他的職位正好能擔任這個副職,而且此人寫了許多詩,我略有些瞭解。”

“王巨,一旦授命下達,非同兒戲,它是水利,非是作詩。”

“下官知道,副職吧,若不利,下官可以寫信通知韓公,然後韓公可以重新換人選。”

“那就這樣吧,”韓琦說道,何人行,何人不行,韓琦同樣心中沒底啊,又問:“還有誰?”

“這麼大工程,就要派一名內侍做都押或監押了,下官倒是聽聞西京有一名內侍頗爲能幹。”

“是誰?”韓琦也沒有問他聽誰說的,黃公公去了華池縣,兩人略有議論,很正常不過了。

“程昉。”

不知道這個人究竟好不好,不過此人很有意思,他在河北主持水利,確實有大功的,也確實是一名能臣,與太監無關,太監同樣是人。不過這些大工程,總有受益的,也有受害的,於是受害的百姓準備到京城擊聞登鼓告御狀。這個太監急了,立派各知縣阻攔,然後與這些百姓坐下來談判。

爺爺奶奶們,別告,咱們協商如何。士大夫們正眼紅咱家功勞,一個勁往咱家身上抹黑,你們這一告,咱愛悲催了。

但無論他怎麼小心,最後士大夫還是一踊而上,抹黑墨水的,戴帽子的,拿繩子的,找鞭子的,最後又擔心又害怕,鬱鬱寡歡而死。

韓琦還是想不到其他,王巨說得也確實不錯,這麼大工程,朝廷必派一個太監前往,做爲都監共同監管。調東也是調。調西也是調,所以王巨推薦了一個自己聽來的似乎不錯的太監。

三個人選,都不算過份的要求。

韓琦說道:“此三人老夫可準。不過你最好先下去看一看,然後進京稟報一個大約的執行方案。”

“下官同意。不過還望韓公先將侯判官先行調到涇陽縣,讓他有一個熟悉的過程,並且在授命中也說明這件事,讓他去了涇陽縣後順便留心一下河工。”

…………

王巨從韓府出來。

天空依然落着雪,馬踩在雪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王巨撣了撣身上的雪花。

陸平問道:“韓公授命可下達了?”

“大約差不多了,不過讓我先下去看一看。”

“他還是不放心哪。”

“正是因爲不放心,纔開始慎重。”

“那他原來幹嘛讓大郎主持鄭國渠事務。”

“原來嘛。那也是真的。”

陸平與全二長都有些糊塗了。

“不過那時我若下去,必會要錢無錢,要人無人。”

“那用什麼來修水利?”

“也許韓琦還想象大順城之戰那樣,用一路可憐的兵力對抗十萬西夏大軍。況且這是水利,成了更好,不成也能積累一些經驗。”

“天下那麼那麼多便宜事?”

“人窮志短,人窮就容易起糊塗心事,國亦如此,國家窮了,或者苛民。或者企望奇蹟的發生,包括各種以小博大。但這是水利,只能說如果聰明的話。每一文錢會用在刀口上,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我對他們說水中壩,江東圩,束水治沙,引水衝沙。”

“什麼水中壩,江東圩,束水衝沙?”

“這都是好東西,可惜我就是講了。朝廷也沒那個財力辦到。不過要感謝沈氏兄弟哪,給了我一個很好的例證。”沈披王巨不大熟悉。不過沈括王巨不要太熟悉。

此人似乎在嘉佑八年中了進士,不知調到哪裡當官了。主要王巨手中權利小,就連打聽侯可三人,都花了好大的心血。不過提到了沈氏兄弟,王巨也好奇,若是自己這兩本數學書推出去後,沈括會不會感興趣。

其實沈括就在京城,擔任着昭文館編校書籍的小官,也是王巨眼熱的小官,別看官小,可是歐陽修嘴中無比高貴的館閣官職。而且沈括聽聞王巨的戰功後,對王巨還產生了興趣。不過他摸不準王巨性格,因此也沒敢來拜訪。

最後王巨才知道,那個鬱悶別提了。

“我聽明白了,大郎給韓公講了一些高明的道理,於是韓公纔開始慎重。一旦慎重,就不能輕易下授命了。”

“二長子,說中了。”

“這樣說來,似乎不是一個好差事啊。”

“那是,以前朝廷派了諸多官員下去重修,或見效甚微,或者膽怯,或者有勞無工。”

“大郎爲何還要答應。”

“二長子,大順城一戰過後,我能不能與兵家脫離關係?”

“似乎不能了。”

“沒有似乎,是絕對不可能脫離關係了,我爭的只不過是一個文臣的兵家,而不能變成武臣。所以我想用此職轉型,另外,若用兵在何處用兵?”

“陝西,河北。”

“河北頂多一些小衝突罷了,遼國也墮落了,哪敢用對我們大宋用兵?用兵的只是陝西。但陝西一個糧草充足用兵與一個沒有糧草用兵,會有何區別?”

“那個區別可大了。”

“這樣明白了吧,開始我聽聞這個授職後,有些猶豫的,這是一個坑,一擔任便跳到坑裡了。不過後來細想,雖是坑,但爲了朝廷,爲了國家,跳一跳也無不可。但我只能跳一個小土坑,雖陷進去麻煩一下,最後還能脫身而出。如果是火坑,我就不能跳了。不怕苦,不怕累,但不能失敗。若是原來的,十之*則是一個火坑,所以我做了種種,就是將這個火坑變成了土坑。當然,還會麻煩,但失敗的可能性卻下降了,而且也能全身而出。”

三人都是貼心手下,王巨並沒有隱瞞,將他的心路說了說。全二長子:“大郎一定能成功的。”

“但願吧。”

雪卻越下越大……

第367章 變化第59章 離去第160章 錢哪(下)第635章 抽解第398章 困惑第618章 大錢第195章 **(上)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章 伏擊(下)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569章 戲耍(上)第244章 蕃奸第112章 省錢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805章 授業第452章 爭標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703章 大事(下)第367章 變化第636章 仙境第63章 親戚第41章 聯親第621章 膽子大第727章 鬧劇第311章 屠刀(上)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571章 貴人第1章 背騾子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287章 實話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586章 值得第750章 周小魚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769章 反轉(下)第422章 楹聯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85章 鬧大吧(四)第301章 等機會第738章 哭第143章 柺子第212章 行歌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673章 惡婚(上)第647章 蘇茂蠻第165章 推官(上)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323章 吃柿子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850章 磨古斯第835章 同意第447章 一頃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354章 驕傲(上)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532章 南來風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729章 考驗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501章 好牌第348章 又坑了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646章 長城(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179章 兄弟第256章 上火把第487章 歪樓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603章 幾振(上)第300章 一箭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53章 三十萬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143章 柺子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663章 老朋友第501章 好牌第767章 控訴第817章 一波波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63章 喜相逢
第367章 變化第59章 離去第160章 錢哪(下)第635章 抽解第398章 困惑第618章 大錢第195章 **(上)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章 伏擊(下)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569章 戲耍(上)第244章 蕃奸第112章 省錢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805章 授業第452章 爭標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703章 大事(下)第367章 變化第636章 仙境第63章 親戚第41章 聯親第621章 膽子大第727章 鬧劇第311章 屠刀(上)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571章 貴人第1章 背騾子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287章 實話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413章 總向愁中白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586章 值得第750章 周小魚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769章 反轉(下)第422章 楹聯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85章 鬧大吧(四)第301章 等機會第738章 哭第143章 柺子第212章 行歌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673章 惡婚(上)第647章 蘇茂蠻第165章 推官(上)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323章 吃柿子第588章 兩個蠢貨(上)第850章 磨古斯第835章 同意第447章 一頃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354章 驕傲(上)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532章 南來風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729章 考驗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501章 好牌第348章 又坑了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646章 長城(下)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179章 兄弟第256章 上火把第487章 歪樓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847章 上海務(下)第603章 幾振(上)第300章 一箭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53章 三十萬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389章 那個名字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143章 柺子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663章 老朋友第501章 好牌第767章 控訴第817章 一波波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463章 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