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腥氣

消息傳到中書時,中書正在商議用誰替代章楶。王巨回來後,就寫信問章楶,那邊有沒有搞掂,搞掂了,速來西北吧。章楶也回了信,局部地區還有叛亂,但不足爲患,如果朝廷需要我,也能調回去了。

太遙遠了,所以一來一去,這封信今天才到達王巨手中。

但問題來了,章楶調回來了,未來大理將一切爲二,雲南東路,雲南西路,王巨也沒有異議,因爲這一切,雖然略略不利於總體調度,但利於能洗去大理百姓對故國的留戀,而且大理面積也確實太廣大了。

並且朝廷又同意了,大理特例特辦,也就是指正式置路一級別的管理官員,而非是象其他地區那樣,只有制置司、提舉司、轉運司、刑獄司。所以一切爲二,再用流官制度,就避免了會出現第二個安祿山。

然而用誰擔任兩路主官,大家都感到頭痛。

這需要三個條件,第一個對南方情況比較熟悉,第二個必須要愛民,頭難頭難,在這十年內,對這兩路的選官必須要小心翼翼,直到大部分百姓對宋朝認可,兩路才能說真正屬於宋朝的地盤了。另外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略知軍事。

比如朝廷讓苗時中接替劉誼,又讓劉誼替代章惇主持交趾路事務,就是兩個很不錯的人選。

張璪說道:“瓊州朱初平如何?”

“張公,朱知州在政務與愛民上沒有問題,可他不知軍旅。如果朱知州能勝任,那麼葛少華同樣也能勝任了。”

“這樣,兩個人選就難辦了,”老王爲難地說道。

“實際還有三個人選,但是不可能的。”

“誰?”

“章侍郎,許侍郎,熊侍郎。”

張王二人都樂了,這怎麼可能呢。一個是門下侍郎。一個是兵部侍郎,一個是工部侍郎,去了雲南,那不叫任職。而叫貶放,三人無錯,朝廷如何無緣無故地將他們貶放到雲南路爲官?

“其實如果不是這個軍事,老夫心中倒有一個人選。”老王說道。

“誰?”

“謝麟,福建人氏。原先擔任會昌知縣,後因政績轉遷爲石首知縣,石首縣百姓苦江水爲患,此人登上荊州的黃山(不是安徽那個黃山),說不根治這江水的水患,我死了都要葬在這山頂上。百姓爲之感動,全縣上下齊心協力,疊石障堤,水患終於化解,因此當地百姓感泣地稱爲謝公堤。朝廷因此嘉獎其功。讓其知荊州。”

其實宋朝好官還真有不少,但因爲不會誇誇其談,於是不能上位。

不過雖是好官,去雲南兩路也未必稱職,因爲不知道其會不會掌兵啊。

“我心中也有一個人選,只是捨不得。”王巨說道。

老王問:“誰?”

“種諤的侄子,種記之子种師道。”

此人正擔任着熙州推官,而且能文能武,師從張載,也算是王巨的師兄弟。

然而要用兵西夏。這些能打的大將,能置於南方嗎?

老王說:“真不行,先讓他暫任着,反正西夏還有好幾年。但云南兩路必須在這幾年須平穩過渡。”

“那就這樣吧,但還有一個人選呢?”

“子安,提及种師道,老夫倒是想起另外一個人,呂大忠如何?”

呂大忠也算是張載小半個學生,雖然也未去過南方。但久在邊陲任職,政務與愛民上也沒有多大問題。

但呂大忠懂軍事嗎?王巨表示懷疑。

然而怎麼辦呢?沒有其他好的人選,只能選擇這兩人了,因此以种師道爲雲南西路安撫經略使兼知大理府,以呂大忠爲雲南東路經略使兼知昆明府,不過預防萬一,王巨又下詔令,以苗履與姚雄爲兩路馬步軍總管,這兩人皆隨王巨參加過平滅交趾與大理之戰的,對那邊的情況無比的熟悉。

這種小心不僅是王巨,其他人也同樣的小心,畢竟大夥都被巴蜀幾次大起義弄怕了,因此即便沒有王巨,大家對這幾個新近收附的地區選官都十分地注意。

只是王巨還注意到軍事方面,但沒有想到它居然真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負責廣南西路的乃是苗時中,如果說略有軍事才能,此人就是。

郭逵兵駐富良江,久不進,苗時中那時是廣南西路轉運副使,也隨軍南下,當然,他沒有發言權,不過說了一句:“王師(指郭逵)無進討意,賊必從間道來,乘我不備,翼萬一之勝,勢窮然後降耳。”

果然郭逵撤軍後,交趾派了一支軍隊從上流尾隨而來,陶弼殿後,因得苗時中提醒,三軍戒備,交趾這支軍隊小挫而逃回。不過王巨南下時,苗時中已經調遷爲梓州路轉運使,乞弟背叛,朝廷派韓存寶討伐。韓存寶興師動衆而去,然而畏懼不行,苗時中也在軍中,便說,師老矣,將士暴露,非計之善者。

要麼就打,要麼就將三軍撤回來,在前線逗留着幹嘛?

韓存寶不聽,最後整成了一個笑話,趙頊大怒,將韓存寶斬殺。

那時王巨已經進京了,不過王巨沒有反對。

可以善待武將,但武將怕死,還用得着善待嗎?

不過又引出一段故事,話說蘇東坡老家有一個俠客叫巢谷的,自幼就喜歡武藝,與韓存寶交好,這次也隨韓存寶南下征討乞弟,韓存乞懦弱不前,朝廷派中使來處理,韓存寶大約從哪兒聽到了風聲,便對巢谷說,我是涇原的一個武夫,死沒有什麼可惜的,只是妻子難免就會挨餓受凍,現在我口袋裡有數百兩銀子,拜託你帶給他們。

巢谷也就答應了,沒有想到這次處罰名單中也有他一份子,於是巢谷偷偷來到韓存寶的家,將銀子交給韓存寶的家人,隨後逃到江淮躲避朝廷的抓捕了。

在史上小蘇貶到了循州,大蘇貶到了海南昌化,巢谷刻意跑到循州看望小蘇,然後要去海南看望大蘇,小蘇勸說。巢谷不聽,結果船到了新會,他的錢包被蠻人小偷偷走了,這個小偷在新州被抓住。巢谷也不簡單,居然隨着這個小偷一路追到了新州,但那時巢谷老了,七十三歲,這一路奔波。便病死了。因此小蘇感慨之下,寫了一篇《巢谷傳》。

不過因爲這個巢谷傳,倒是讓王巨注意到了,因此利用中書之職權,赦免了巢谷之罪。然後懂的,長公主私通案發作……

韓存寶斬殺,朝廷用林廣替代之,乞弟詐降,然後逃走,將士相顧失色。咱們不是韓存寶啊,朝廷別斬了我們。

所以有時候殺殺人,也未必是壞事。

林廣只好說,既失賊,我們就立即追趕。

苗時中說,天子以十萬衆相付,豈以一死爲勇耶,今入異境,變且不測。

不能這樣盲目的追趕啊。

林廣悟,最後急止追者。整軍以進,章楶又派援軍到來,兩路夾擊,大破乞弟。然後又殺掉許多隨乞弟叛亂的豪強。學習王巨分田宅,改土歸流,將東到習水河,南到赤水河這一片廣大地區正式納入宋朝版圖,當然,也進一步保障了烏蒙道的安全。

於是苗時中因功遷爲桂州知州。

他到了桂州後。清靜無爲,就着王巨打下的基礎,徐徐治理就好了,沒有必要畫蛇添足。

然而黔州一些蠻首以爲苗時中軟弱可欺,大理那邊這幾年在南方豎立起威名的章楶也調走了,呂大忠同樣以清靜爲主,加上這幾年的治理,普安州情況變好。

於是這些蠻首膽子大起來,糾集無數蠻丁,冷不丁地入侵普安州,知州周布遇害,無數百姓被殺,州倉裡的糧帛也被洗掠一空。

苗時中大怒之下,請求呂大忠協助,呂大忠讓苗履率兵配合廣南西路鎮討黔州蠻,苗履設計,說朝廷也於雲南路實施銀行司,派了許多官兵護送着大量金銀與絹交過來。

用此生生將諸蠻部的蠻兵一起誘伏到盤水,於一處峽谷處,將近萬蠻兵全部剿滅。再借助大勝之勢,兩路大軍東上,將東北東南的普寧州、清州、矩州、莊州、今州、南寧州、和武州、鄉州、勳州這些羈縻州一一征服,一大半地區執行了改土歸流政策,生生地將這個國中國減少了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面積。

戰爭與鎮壓一直持續到了明年三月,方纔結束。

但這一戰意義非同小可,西南餘下的諸夷皆陸續派出首領爲代表,來京誠服,同時西南夷的核心地區矩州,也自此納入宋朝朝廷治理之下。

不過因爲這兩人的奮勇前進,朝廷又額外地又花費了一千多萬貫錢帛,可不拿下羈縻就是了,不用管這片地區百姓死活的,然而拿下了,不能不管,王巨只好啼笑皆非的又撥出三百萬貫錢帛,讓苗時中帶着官兵與百姓興修道路水利,興辦教育,向百姓資助先進的農具,教導百姓先進的耕作方式。

而且還沒有完,最少在兩三年內,國家還需要陸續地撥出一些錢帛,才能將這一地區得以改善。

其實這片地區還算好的了,有許多大江大河,不僅資源充沛,又夾在原先的大理與廣南之間,略有些商業往來,因此文明氣息相對也不是那麼落後,如果再往深處,那還不知得填多少錢帛,才能將那些地區得以改善。

當然,不能因此否決這次大捷的意義。

但苗履的表現,仍不及明年秋後,种師道與姚雄的表現……

現在王巨沒有想那個國中國,有點兒頭痛,宋朝的重心仍在北方與西北。

不過眼下的重心還是銀行司。

一系列政策正是圍繞着銀行司而運行的。

目前總體還比較順利。

而且爲了避免象熙寧變法那樣,似乎天下的士大夫都要羣起而攻之,王巨又有意地利用了安燾做鄭俠,先將安燾弄到陝州,再用朱純似乎有意無意的指教,“點醒”了陝州幾個高利貸商人。

並且讓人無語的是朱純還看似好心地搖頭,銀行司是大勢啊,你們高利貸就不要再放了。

所以到現在這些鄉紳關在開封府大牢,都沒有想到朱純在中間的作用。

然後鄉紳挑起安燾的戰鬥力,安燾又將富弼等洛陽耆老拉下水。

好了,將矛盾提前激發,並且利用這些高利貸商人的種種惡行,導致富弼等人想反對,都不便反對。

然而就在這時,富弼死了。

實際不能怪王巨,如果不是王巨刻意請了御醫前去替富弼診治,富弼早在半個月前就去世了。王巨不知道了,但就是知道了,這個理兒上誰說去?

王巨說不殺,就是不想死人,不死人,就不會引起太大的矛盾,所以儘管王巨不知道這一件富弼會病死,但還是派御醫去洛陽,又詔書安慰,老富,你得多活上一段時間……

然而怕什麼來什麼,老富還是死了。這時不管富弼是不是病死的,王巨都要沾上腥氣了!

老王有些不安地說:“富公怎麼在這時候薨逝了?”

如果再拖上幾個月,大家都知道富弼重病在身,而且王巨未回來,富弼就開始生病了,那也與王巨沒有多大關係。然而不早不晚,偏偏在這時候死掉,豈不噁心人?

很快就有了影響。

第三天常朝,吏部尚書李清臣說:“陛下,樞密院已經停置很久,終是不當,臣以爲當派遣一官員領之。”

“李卿之言極是,王公,回去後寫一道詔令,以韓縝爲同知樞密院事。”

其實在史上,宋朝雖置了兵部,但還以孫固擔任着同知樞密院事,是事,非是使,以表示軍務開始向兵部轉移,以便宰相瞭解軍務,不會出現判斷失誤。

但因爲吳楠之爭,趙頊想讓王巨回來,委婉地暗中勸說孫固致仕,導致了樞密院羣龍無首。

然而王巨都回來那麼久了,趙頊仍沒有取締樞密院的想法,看來確實是想保留樞密院了。

所以李清臣這個提議也不能說不妥,至少不能繼續這樣搖擺下去吧,不過王巨心中想到,現在韓縝將樞密院重新領手起來,那麼有關軍務方面,是歸樞密院處理哪,還是歸兵部處理哪?

要麼繼續象原來那樣,兵部將樞密院架空,要麼樞密院重新將兵部架空?

想到這裡,他看了一眼許將,許將同樣是兩眼茫然。

不過問題不在這裡,再糟糕,還有原來整個樞密院搖擺糟糕嗎?

真正的問題是爲什麼李清臣這時候說起樞密院?

果然,李清臣又說道:“陛下,富弼薨逝了。”

只有這幾個字。

不能直接彈劾王巨,因爲是富弼先行發難的,而且他們來京氣勢洶洶,也想將王巨掐死的。不提站在國家立場的對錯吧,難道富弼想掐死王巨,王巨不應當反擊?

就是後面,王巨做得也很客氣,進言勸趙頊加賜富弼中書令,下詔安慰,派御醫親往洛陽,替富弼治療。

還要怎麼着?

所以李清臣只說了這幾個字,反而力度剛剛好。

王巨心中嘆息一聲,實際俺真的想拉攏這些舊黨的溫和派啊,看來這一回是癡心妄想了……(。)

第243章 虎踞炮第61章 六拜(上)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15章 希望第468章 旅(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422章 楹聯第89章 高家第359章 聰明人第423章 畫花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244章 蕃奸第312章 屠刀(下)第556章 生疑第339章 國賊第4章 伏擊(下)第712章 兩個半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563章 羞侮第856章 割土(上)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697章 芒種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479章 貪婪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391章 鬥將第308章 心術第50章 滿意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47章 蘇茂蠻第280章 不早死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289章 水中壩第12章 殿下(上)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397章 名額第708章 聖儒(上)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860章 堯舜(上)第466章 笑話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98章 祭父第574章 維穩第178章 子安第469章 旅(下)第837章 三明第658章 海戰(中)第423章 畫花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177章 買撲第115章 四告(上)第505章 飛天(上)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87章 實話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275章 威名(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822章 是他第111章 挑戰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91章 第一躍(一)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444章 二王(上)第279章 從龍功第802章 有了第312章 屠刀(下)第18章 折服第709章 聖儒(下)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197章 大捷第769章 反轉(下)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6章 上岸第395章 富!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11章 未來第225章 礦奴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620章 威名(下)第621章 膽子大第24章 寶藏(上)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31章 斬第499章 清洗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7章 路窄第433章 默契
第243章 虎踞炮第61章 六拜(上)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15章 希望第468章 旅(上)第622章 都在變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422章 楹聯第89章 高家第359章 聰明人第423章 畫花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244章 蕃奸第312章 屠刀(下)第556章 生疑第339章 國賊第4章 伏擊(下)第712章 兩個半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563章 羞侮第856章 割土(上)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697章 芒種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479章 貪婪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391章 鬥將第308章 心術第50章 滿意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647章 蘇茂蠻第280章 不早死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13章 死亡樂章(二)第289章 水中壩第12章 殿下(上)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91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下)第397章 名額第708章 聖儒(上)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860章 堯舜(上)第466章 笑話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98章 祭父第574章 維穩第178章 子安第469章 旅(下)第837章 三明第658章 海戰(中)第423章 畫花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177章 買撲第115章 四告(上)第505章 飛天(上)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287章 實話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275章 威名(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822章 是他第111章 挑戰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91章 第一躍(一)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52章 不能得罪的人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444章 二王(上)第279章 從龍功第802章 有了第312章 屠刀(下)第18章 折服第709章 聖儒(下)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197章 大捷第769章 反轉(下)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6章 上岸第395章 富!第385章 鬱悶唐三少第811章 未來第225章 礦奴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620章 威名(下)第621章 膽子大第24章 寶藏(上)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531章 斬第499章 清洗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7章 路窄第433章 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