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門客

張載不解。

這個貶起來會很快的,請看王曾就是利用有違朝儀火拼呂夷簡,沒幾天,呂夷簡、王曾、蔡齊與宋綬一起下。

當然,如果能拖上兩個月,王巨下去雖然可惜,不過李妃兒那時早就生產了,說不定都過了坐月子。那麼夫妻全部一道下去,一家還能團聚在一起,這是好事兒。

但如何能拖上兩個月,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大約是不了了之,那更不可能。

王巨微笑道:“恩師,下是必然要下去了,不過想我下的人雖多,但陳襄若下,可不可能?到時候必然會有更多的人替陳襄求情,而且他是侍御史,某些人更希望言臣有一個得力的人存在。但只讓我下,而不讓陳襄下,介甫公不參與,呂惠卿會不會同意?”

所以馬上又要產生新的爭吵,這吵一吵,一兩個月就拖下來了。

張載又嘆息。

在他心中,當官就是要“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去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但現在他看到的是什麼官場?

“恩師,你回鄉後必然修儒學,但要注意一個故事,漢元帝溫和仁慈,喜好儒術,他做太子時看到父親漢宣帝動輒懲罰或殺害大臣,很不以爲然,於是進勸漢宣帝,父皇使用刑罰過重了,應當多用儒生。漢宣帝就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這是一段很有名的典故。漢宣帝這句是什麼意思,那就是國家有制度,一直在用霸道王道治理國家,不能用純粹的仁義德政!那些儒者不切實際,總是認爲古代的好,現代的不好,混淆視聽。讓人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虛名,怎麼能真正委他們以重任?

要知道漢宣帝是千古以來最成功的中興之君。

一個大王朝想要中興,這個難度比開國都要困難的。

這個功績本身就能使漢宣帝的話具有說服力。

而且後來的發展也果如漢宣帝所說,漢宣帝幾次產生了換太子的念頭,然而因爲他是許皇后的兒子,顧念舊情,一直沒有換。結果漢元帝上位,他老子創下的花花江山,迅速走向末落。

王莽改革。他想改啊?但他弄到手的大新江山不改不行了。

不但王巨注意到這段歷史,司馬光在修資治通鑑時也注意到這段歷史。只是兩人立場不同。王巨歡喜的是張載現在這種新儒學,那怕張載篡改孔夫子的本意,另外王巨是向後看,反對排斥向前看,什麼動不動三皇五帝,周朝禮政。

但司馬光不同,他不能反對漢宣帝,更不能說漢宣帝這段話說得不對,於是反覆曲解,認爲漢宣帝只看到了不達時宜的酸儒,而沒有看到真正治世之才的真儒。漢朝之所以沒有達到上古三代的盛世,關健是皇帝認爲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

上古三代是什麼樣子?

當真那麼好嗎?那麼爲什麼後世考古沒有考出所以然來,甚至都不能確定夏朝能否真正存在。

還有,沒有漢武帝,儒家能不能獨尊?

張載想了想,沒有說話。

王巨也未說什麼了,這個典故拋出來,會給張載更多的反思,那麼以後寫出來的儒學說不定會更加進步,會有更高的參考價值。

一家人吃晚飯,吃過晚飯,王巨跑到書房裡埋頭寫了一些東西,然後將幾個門客喊來。

“子之,你去陝西,主持燒酒事宜,另外再按我書函裡所寫的那樣辦三件事,”王巨遞過一封書函:“你看完了,請記住,隨後將它燒掉,也不得對任何人泄露。”

王安石上來了,也同意了王韶的市易,爲此,王韶與秦州知州李師中大吵了一場。王安石將李師中調走,換上了竇舜卿,這是可喜的一面,又是一個武將擔任秦鳳路首州知州,不過不久因爲慶州邊事,又調到慶州擔任環慶路馬步軍副總管,也就是原來張玉的那個官職。

王巨也聽說了,但沒有表態,一是沒有表態的權利,二是這兩人在軍事才幹差不多。

但秦州市易開始,燒酒產量激增。

這是幾萬大軍與國家做後盾主持的交易,雖然因爲宋朝古怪的榷酒制度,燒酒一直無法在宋朝普及,但就是河湟地區,也有不少百姓的,那怕普及了一半,也有三十幾萬戶,況且還有西夏的走私,環慶路與鄜延路的買撲。若是王韶經營得當,以後僅是燒酒一項,最少就可以盈利十幾萬貫。

不是一個小數字了,這麼多錢可以辦成很多事的。

王巨派人主持也很正常,然而都不知道王巨真正用意,乃是那三件事,並且只有一件事才能公開,那就是與張載有關。

這個子之正是王巨派黃良找來的舉子之一,也是陝西人,不過卻是涇州人氏,名叫韓韞。還有五個人,一個是福建人氏,名叫張銓之,字昌國。一個是河北人氏,名叫黃驊,字醇之,一個是兩浙人氏,名叫劉紹先,字子章,一個是江南東路人氏,名叫陸樂平,字得全,還有一個是王巨刻意指定的嶺南人氏,名叫呂何讓,字東良。

王巨還刻意讓黃良與陶青去參加科舉。

當然,兩人毫無疑問地落第。

不過兩人也無所謂,反正一家人全部到了王家,衣食無憂,因此這個參加科舉的用意,便是觀察士子。

王巨提出了幾個要求,一是要三等戶以下者,家境好,王巨無法滿足其條件。二是要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三十而立,人到中年思想才能成熟。不能用他來相比。那不同的。他是兩世爲人。實際兩世的年齡加在一起早超過三十歲了,就是這樣,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三是其本人要機靈,那怕象趙度那樣也沒有關係,當然其人也不能太奸邪了。四是身體不能太差,王巨找門客,那是要辦事的,可能會東跑西跑。老弱病殘肯定不行。

兩人一邊參加科舉,一邊交流,經過觀察後,到放榜後,才找來這六人。

當然王巨開出的條件也比較誘惑人,准許以後繼續參加科舉,並且希望他們能科舉得中,然後將他們家人接過來一起居住,除非象趙度那樣,到外面辦事情了。纔將家人帶走,同時給予一定的薪酬。

並且王巨本人現在名聲也不小。也許放在文彥博這樣大佬面前官職不算高,但在青年官員中他無疑算是佼佼者。

所以聽到黃良開出的條件後,六人馬上就同意了。

然而原來王巨還打算將這六人留在身邊磨礪一段時間的,現在情況變了,不得不將他們放出去。

“好。”韓韞答道。

“不過這三件事若是你辦好了,前程不會比葛少華差。”

“謝過子安。”韓韞喜道,又看了看手中密封起來的書函。

“恆之,東良,蔗糖作坊在兩廣開墾了許多蔗田,現在有內庫與延州幾戶共同管理,葛少華兼管,我可能會離開京城了,也得罪了一些人,說不定葛少華都能調任,所以你們替我去嶺南,接手這些蔗田與作坊,同時也有兩件事要替我辦一下。但同樣,這封書函在路上你們看過了,立即將它燒掉,勿得泄露。”王巨又遞過一封書函。

“好,”兩人也喜道。

他們不知道王巨讓他們另外辦那兩件事,但僅是蔗糖作坊,那就是功勞,隨着蔗糖作坊盈利多起來後,未來趙度與他們也必將因功正式遷官的。畢竟其中一半收入屬於內庫的,就是另外一半,王巨也轉了一下手,多用在國家上了。

“希言,昌國,你們先帶着這封信去杭州,將它給我的舅哥李大郎看,”王巨先遞了一封到陶青手中,然後又遞了一封書函:“李大郎看後,你們再到泉州,依照我書函上的吩咐替我辦兩件事。切記,得不到我同意,切勿泄露與我有關。”

陶青與張銓之慎重地接過信與書函。

“子章,得全,你們去兩浙路,一是協助趙度,二也是替我辦兩件事。”王巨又遞出兩封書函。

黃良驚詫地問:“子安,那家中豈不只剩下醇之一個人了。”

“無妨,大臣們都有傔客,朝廷還發放了傔客費用,這個用意本身就是爲了讓傔客輔助大臣做事。只是現在變了性質,傔客成了權謀的助手。我也用了一些權術,但也是被逼的,做事纔是根本所在。”

幾個門人?大爲感動。

王巨又說道:“再者,大井與小麻這幾年也讀了很多書,一些小事多少能幫上忙了。”

不過這樣一來,王家馬上會變得冷清多了。

王巨又說道:“子之,不過你得立即走了。”

“喏。”韓韞道,他是去長安,本來就是陝西人,無所謂。

幾人退出書房。

王巨舒了一口氣,這幾人若是將事情辦好了,以後王巨就立於不敗之地了,甚至能垂名史冊。

如果事情變得很糟糕,王巨也找到了一條好的退路。

然後他遙望着東方的夜空,嘆了一口氣,心中說:“小皇帝,你在想什麼?”

…………

張載說走就走。

本來他也打算辭官的,不過李妃兒快要臨產,郭氏想留下來,等妃兒生產後才離開京城。

但王巨這事兒鬧大了,包括張載也失了“朝儀”。現在走還落得一個乾淨,不然幾天拖下來,貶出朝堂再走,說不定某些人又說他對朝廷不滿,這才罷官回家。那時候回鄉,無疑帶了一身騷味。

先是寫了一份辭官奏表,說了一些理由。

還沒有等到朝廷答覆,張載將官印往部司裡一丟,就離開了京城,但沒有直接回陝西,而是先去了郭氏的孃家。畢竟這時代交通太落後了,一旦回到陝西,天知道什麼時候郭氏才能再回孃家。

不過與史上不同,首先他留了一個小尾巴在京城,原先經過王巨安排,張貴與王崇兩人全部進了太學。

另外王巨替張載找來兩輛馬車,再三叮嚀車伕,路上寧肯慢點,莫要使老師受了顛簸。

張載哭笑不得,反正自己這個學生不缺錢,若不是爲了國家,這幾年下來,王巨收入還不知有多少。於是默認了王巨的尊敬。

但張載剛剛離開京城,張若水便小偷偷告訴王巨:“子安,咱家聽到一條不好的消息。”

“何?”

“有人寫奏章,說是因爲你,將張載逼得辭官回鄉。”

第447章 一頃第118章 舅家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66章 長大啦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446章 下江南第14章 小翅膀第623章 自保第801章 後手第9章 震盪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712章 兩個半第283章 應戰(上)第63章 親戚第14章 小翅膀第510章 雪祭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264章 朱序(上)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31章 不過第259章 屹立(中)第165章 推官(上)第586章 值得第279章 從龍功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403章 私軍(上)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7章 有點少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27章 敗了第85章 鬧大吧(四)第264章 朱序(上)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831章 降第15章 夏國劍第731章 假像第316章 直臣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741章 裂車(下)第664章 預熱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571章 貴人第37章 魅影第721章 真相第580章 遙思第290章 驚豔第356章 世襲第816章 響第750章 周小魚第341章 釣魚第598章 白衣(上)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139章 投名狀第216章 報復第463章 喜相逢第216章 報復第685章 撈人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486章 買安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95章 第一躍(五)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129章 吹三秦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451章 聖斷第417章 請求第452章 爭標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74章 惡婚(下)第175 新私商(上)第502章 驚喜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458章 胃口好第689章 待發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26章 微調第762章 咬死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419章 剋星第634章 足跡第690章 正統第452章 爭標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762章 咬死第194章 東澗橋(下)
第447章 一頃第118章 舅家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66章 長大啦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446章 下江南第14章 小翅膀第623章 自保第801章 後手第9章 震盪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712章 兩個半第283章 應戰(上)第63章 親戚第14章 小翅膀第510章 雪祭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264章 朱序(上)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31章 不過第259章 屹立(中)第165章 推官(上)第586章 值得第279章 從龍功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403章 私軍(上)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7章 有點少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27章 敗了第85章 鬧大吧(四)第264章 朱序(上)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831章 降第15章 夏國劍第731章 假像第316章 直臣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741章 裂車(下)第664章 預熱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571章 貴人第37章 魅影第721章 真相第580章 遙思第290章 驚豔第356章 世襲第816章 響第750章 周小魚第341章 釣魚第598章 白衣(上)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139章 投名狀第216章 報復第463章 喜相逢第216章 報復第685章 撈人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486章 買安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95章 第一躍(五)第310章 愛民如子第129章 吹三秦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451章 聖斷第417章 請求第452章 爭標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74章 惡婚(下)第175 新私商(上)第502章 驚喜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458章 胃口好第689章 待發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26章 微調第762章 咬死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419章 剋星第634章 足跡第690章 正統第452章 爭標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169章 大功績(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722章 殺人的礦藏第762章 咬死第194章 東澗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