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五天

慕清沒有殺出來,四營馬步兵,全是滿額的,整整一千八百人,全軍覆沒。同時還有攔在山谷外的宋朝官兵,想要殺進來營救,但沒有成功,同樣犧牲了一兩百人,最後看到谷內宋軍越來越少,慘然撤了回去。

曲珍得知後,知道事情大條了。

因爲王巨與章楶交談時,刻意說了沒煙峽,其實王巨不說,章楶也會注意到沒煙峽,所以下令以狙擊爲主,先來的夏軍數量不會有很多,底牌未到拿出來的時間,因此讓夏軍小挫一下,追進沒煙峽就行了,沒必要深入。

這兩千官兵全部是白白地犧牲了。

他是涇原路馬步兵副總管,於是直接繞過章楶,先行上書朝廷,將此事稟報,然後將責任推給折可適,說是下令讓折可適去營救,仍折可適卻沒有營救,導致四營官兵全部犧牲。

永樂城之戰過後,曲珍雖還很能打,可昔日那個熱血單純的青年已經不在了……

本來這道奏摺是遞到兵部的,再轉到王巨手中。

但是李清臣提議,既然韓縝已經擔任同院,軍務就要先交到樞密,再根據輕重與否,轉交給兵部。

也就是以西府爲主,兵部爲輔,但與原先不同的,現在重大的軍務,中書可以觀閱以及參與處理了。

王巨也沒有反對,總要有一個主次吧,不開戰還好一點,一開戰不分主次馬上就會亂套的。王巨沒意見,許將哪裡敢與韓縝爭主次?

不過韓縝也是剛剛收到這份奏摺,還沒有想好如何處理呢。

王巨在大後方,當然不知道真相了。

他只是在心中想到,折可適不是這種人吧。

史稱折可適十六七歲從軍,征戰四十多年。與夏軍交鋒幾百戰,戰無不克。又說,四十餘年,每一日不在兵間,每戰必克,屢立奇功。恩威並行,諸將無復居其右。沒有一個比折可適更厲害的!

這個評價王巨不知道,但知道此人,在折家軍諸將當中,可能能排進前五位,這個折家將,是包括宋初到宋末折家軍所有將領。

曲珍很能打,但王巨相信還不及折可適,並且種諤米脂寨大捷。折可適在那一戰中就已經立下首功!不是他有意提撥上來的小將劉法,人家已經打出來了。

所以王巨纔在去年將折可適調到涇原路擔任着馬步軍鈐轄之職,相助章楶。

但沒有這事,相信曲珍也不敢撒謊。

確實是有,不過折可適接到曲珍的命令,下令三軍撥馬返回時,前線的宋朝官兵已經敗退下來,並且將情況一一講明。沒辦法救了,這是一切二。如何一切二?那就是利用山谷的狹隘處,兩邊派軍隊將山谷守住,生生一切爲二!且不說回去還不知能救回來幾個人,就是救出來幾個人,很可能自己手下這幾營官兵能增喪失大半了。那不是八個換一個,說不定八十個換一個!

折可適理智地退了回來。

最後章楶本人調查。沒有怪折可適,那能救嗎?也沒有怪曲珍,曲珍並不算是太冤枉折可適,他確實是下了命令,折可適也確實未聽。至於曲珍指揮失誤。大戰已經打響了,還能再追究嗎?

不過現在王巨可不知道,他想了一會問:“韓公,我朝武功可如漢唐?”

“不及?”

“漢唐可吃過敗仗?如是高梁河、岐溝關、君子館、好水川、定川砦、永樂城這樣的戰役,還是能沉重之觴,象這樣犧牲了一兩千人的小敗,難道天會塌嗎?”

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不過王巨多少也有些不滿,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然而這種犧牲是沒必要。

當然,章楶正在後方調兵遣將,安排後勤糧草物資呢,得到後,同樣很不滿地來到鎮戎寨,親自調查處理。

“韓公,諸公,還記得遼國蕭太后南下中原嗎?實際上遼軍到達澶州時,與我軍多次交鋒,皆不利,可開始不利,但到達澶州時,就沒有什麼不利了,看似役役敗,最後未敗!元嘉北伐,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擊敗,隨後拓跋燾南征,先是節節勝利,最後與宋文帝一樣大敗而歸,看似勝,最後也是敗,雖然重創了南宋,北魏同樣遭到了重創,並且因爲此敗,脾氣變得暴躁古怪,被宦官所弒。所以一場戰役,不能看開頭某場戰鬥,中間某場戰鬥,要看結果。還有遼興宗西征西夏,起先節節勝利,但終於呢,慘敗於河曲!”

“並且折可適大大小小經過了幾十場戰役,皆是身先士卒,絕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這中間肯定那一環節出現了失誤,具體的,諸位可以等章質夫之奏章。若幾天後沒有奏章到達,可以下詔詢問。”

“我還說一件事……”

那便是酒語。

郭成上任後,一名將領寫信給章楶,說是郭成嗜酒,也不是這名將領要打小報告,郭成作爲平夏城的主將,如果因爲貪杯而誤事,那可就糟糕了。

好在王巨在慶州之戰時,將郭成調到慶州,章楶是慶州戰役中的二號指揮官,知道郭成喜歡吃兩杯。

於是有了那天莫明其妙的酒宴。

其實就是爲了觀察郭成的酒量,象西北普通的濁酒(黃酒),一般人吃上一兩斤可能就差不多了,但如果郭成酒量很大呢,大到能吃上七八斤,那麼平時吃上兩三斤,可能屬下就會覺得郭成會貪杯誤事。

最後酒宴結束,許多將領皆吃得微醺,章楶便觀察郭成,見郭成面不更色,但也不好說的,有人吃酒不傷臉,因此便與郭成暢談。結果發現郭成喝了數鬥濁酒,然而言語有倫次。

實際郭成提醒的,章楶早就有了安排。他帶着諸將領來平夏城,一是爲了觀察郭成,畢竟郭成是平夏城主將,核心的核心。不能出半點差錯的,二就是帶着諸將來觀看平夏城周邊的環境,以便大家有一個瞭解,三就是讓曲珍帶着手下,馬上就要進入石門川駐守了。

然而章楶手中有多少資源,郭成又能有多少資源?

章楶從什麼時候謀劃的。郭成又從什麼時候思考的?

這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章楶寫了一封信,對王巨說,太保,你攜薦的郭成很不錯。

王巨便寫了一封信給郭成,雖然你酒量很好,也喜歡吃上一兩杯,但大敵當前,還要謹慎之。最好少吃酒。

現在王巨又將這件事翻將出來,意思是郭成很有軍事才華,其次是決戰是在平夏城,而不是沒煙峽這場小失誤。如果僅是爲了這場小規模的戰役,又何必花費那麼多錢帛下去,並且做了那麼多謀劃?

“好吧,陛下,將西北地圖拿過來。”王巨說道,反正前線決戰快到了。王巨也不怕計劃泄露。

太監拿來西北地圖,王巨將章楶的計劃一起說出。

但這也未必能勝利了,關健還有那個火炮呢。

真相說出來了,許多大臣臉上釋然。

王巨又說道:“想伐夏,後勤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然而將糧草提前運到平夏城會是如何?還有。這一回若有戰俘,誰不也不提釋放二字,誰提我與誰急。這些戰俘除了放在後面修輔助性的堡砦外,另外就是將會調到後方擔當押運糧食物資的役夫。”

這些糧草物資數量可不少,而且萬一有災年呢?

況且就是王巨平滅西夏後。還有幾年折騰,即便王巨走了,也要折騰的,內部說不定依然有叛亂,遼國也說不定會插手。

在這幾年內西北是不會裁兵的,並且兵力還推到更遙遠的前線,這時後勤就會十分重要了。

並且還要提防一個人。

董氈前年就死了,他有兩個兒子,親兒子早死,於是讓養子阿里骨即位。因爲阿里骨非是董氈親子,又是回鶻人,內部不穩定,導致到現在,也沒有派使報喪。

宋朝雖然關注,但屬於湟州內部的事務,不能干涉。

不過這個阿里骨可是一隻白眼狼,因此河州那邊同樣不能放鬆,如果平滅西夏,還要分兵甘州肅州沙州,若置之不理,說不定就會阿里骨利用他的身份,將這一帶吞沒了,那麼是去一害又生一害。

另外還要防止災年,所以在豐年之時,必須將更多的糧草與物資調往陝西各個前線,但這樣一來,則需要更多的民夫,僱傭百姓,且不說官吏貪墨吧,朝廷也會花費更多的錢帛,不僱傭而強行徵役,則會苦了陝西百姓。

因此這一戰的戰俘很可能就是最好的免費勞力!

說清楚了,大家也釋疑了,那就散吧。

王巨留了下來。

趙頊看着王巨,王巨則道:“陛下,你問一問宮中的御醫可會五禽戲的?”

“華佗的五禽戲?”

“正是。”

不一會兒太監帶來一名御醫,他恭身說道:“參見陛下,殿下,太保。”

“你會五禽戲?”王巨問。

“會一點,就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五禽戲。”

“你來教殿下,”王巨又扭過頭看着趙傭說:“殿下,再看臣這拳法。”

王巨打了一套少年時全二長子教他的拳法,實際上最好是教趙傭的太極拳,但王巨自己都不會了,如何教?

“臣每天早晨皆練上一兩回,所以臣身體一直很健康,罕有生病之時。許多侍衛也會,雖然拳法不一,但效果一樣的,殿下只要堅持早晚練上一套這樣的拳法,再練上一回五禽戲,身體就會越來越健康,並且有了運動,吃飯也會變得香起來。陛下,其實你也可以練一練五禽戲,大宋太需要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君。”

前面幾個皇帝,沒有一個是好死的,趙匡胤死得不明不白,趙匡義死於破傷風發炎,隨後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還有這個宋哲宗,都是病死的。

如果宋神宗不是病死,而死於高滔滔之後,宋朝會是什麼樣子?

或者宋哲宗死於向太后之後。不立趙佶爲人君,宋朝又會是什麼樣子?

因此王巨這句話可是發自內心深處的。

況且自己爲宋朝做了這麼多,打下一個更厚實的基礎,只要能延續一兩百年,宋朝說不定就會完成脫變了。否則到了江南,偏居一隅。還談什麼鉅變?

“這個……”

“陛下,勞逸結合,動靜結合,或者說易經吧,乾坤開天地,隨後那一卦沒有陰沒有陽?”

陰陽與勞逸有毛關係?但在這時代,帶上易經,帶上陰陽,馬上就高大上了。

“可能太后與士大夫們有意見。但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象陛下是治理國家的,殿下是學習的,以文事文治爲主,然而也不能忘掉武功,不要說我朝有一個強大的北鄰,即便唐太宗舉世寂寞,也不敢忘記武功。這也能算是一種以文爲主。以內治爲主,以武功以邊事爲輔的象徵。就算它是說不通的大道理。最少能讓殿下多吃飯,有一個健康身體吧。”

“也是,傭兒,還不謝過太保。”

“不用不用。”

趙傭卻恭恭敬敬地施了一個大禮,站起來問:“太保,我聽你說德才兼備。難道我朝沒有德才兼備的大臣嗎?”

“有啊,才能勝過呂夷簡,操守有佳的,則李沆,才能與呂夷簡相彷彿的。操守有佳的是王旦、王曾二公,才能稍稍次之,操守有佳的是張知白、杜衍二公。”

“沒有範文正?”

“範文正操守達到了一個讓人無法想像的高度,不過才能比起杜衍公幾人,又要稍次之了。”

趙頊也感興趣了:“那麼我朝呢?”

“也有兩人,範右丞,不過他無論操守或者才能,皆不及其父,右丞足矣,首相卻不行。還有一個,張商英,但此人操守不大好說,頗類似張齊賢,有俠客風範,少了一份儒雅之氣。餘下雖有操守,不過才情略有些不足了,或者臣不知之。”

“誰最有首相之才?”

“章子厚,不過他操守略略欠缺,當然,比起呂夷簡與臣等,操守又要好得多。”

實際這等於是君臣之間變相的問才薦才……

…………

平夏城之戰拉開序幕。

想在平夏川建城很困難的,這裡地勢平坦,四周開闊,因此想建城,這個城必須足夠的大。

但足夠的大,就要派許多重兵駐守,才能守得住。因此西夏是沒辦法在平夏川築堡砦了。可對於宋朝,卻沒有關係,人多兵多錢多!

現在這個城就足夠的大,四面開城門。

爲了防禦,四座城門皆置了面積很大的甕城,最先修好的就是甕城,不過餘下城牆還沒有修好,有的修了一人來高,有的修了只有大半人高。

此外就是城內中心處,建了一個圓形的柵欄,防止西夏人突然襲擊的,同時裡面還有一些簡易倉庫,堆放着各種物資糧草。

西夏人來了。

浩浩蕩蕩的十來萬大軍,曲珍手中只有一萬餘兵馬,只能在石門峽做壁上觀了。

但夏軍這一行有些古怪,帶來了許多鐵鍬。

行軍得準備一些器具的,如修橋開路,鍬、斧頭、榔頭、鑿、鋸等等,但他們這一行,帶的鐵鍬卻是很多很多。

這也是被逼的,平夏城裡面有許多柵欄,雖然城牆還沒有修好,但若是攀過城牆,外面城牆,裡面宋軍又有柵欄掩護,正好成了箭靶子。要麼就是從四道甕城進去,可是這個甕城修得很高大,每一個甕城幾乎不亞於一些特小的堡砦,並且修好了,如何能攻得下來。

因此得將城牆毀去,那麼城裡面的宋朝軍民無險可依,第二個永樂城大捷又出現了。

說明西夏人有備而來的。

…………

郭成將一萬餘民夫集中起來。

他說道:“西夏大軍即將到達,但諸位父老鄉親,敬請放心。這是一次有計劃的安排,並且就是太保策劃的,故將章公從南方調回。”

“那個太保?”有人好奇地問。

“慶州大捷的王太保。”怎麼辦呢,章楶的名氣還不能讓這些百姓信服,不過王巨的名氣,足以讓大多數人相信了。

“而且我們只要堅守五天。就會出現大捷。僅五天,你們知道永樂城之敗嗎?永樂城之敗,主要就是敗在城中缺水,就是那樣,西夏人進攻了許多天還沒有拿下,然而二十天後。天降大雨,新城牆基先是暴曬,後面雨淋,又沒有來得及夯結實,因此被夏軍擂垮,我朝大軍又飢又疲,這才讓西夏人拿下永樂城。但現在我們缺水嗎?”

這裡地氣潮溼,隨便挖一挖,就能出一口水井了。哪裡會缺水?

“而且那次西夏出動的是三十萬兵馬,這次來的只有十幾萬兵馬,並且我們只要堅守五天,難道做不到嗎?”

其實永樂城之戰,徐禧表現也能算是英勇,每天懷揣兩個燒餅,往來巡城,親自拒敵。困了則枕着士兵的大腿假睡一會。所以三軍感泣,扶瘡忍渴殺敵。導致城下西夏三軍積屍如山。可誤就誤在此人手中,先是高永亨勸說,城小人少缺水,不可守,這個人少指兵力少。徐禧以爲高永亨動搖軍心,差一點要殺了高永亨。接着高永能看徐禧不可理喻。便勸李稷,新城長時間被雨水泡,土質疏鬆,不如盡出城中金帛招募死士,突圍而出。十人猶可活七八人,不然只能坐以待斃。曲珍將此話轉給徐禧,徐禧則說,曲候已敗軍,又欲棄城耶!曲珍氣得想要罵娘,俺們有什麼能力憑藉這點兵馬將三十萬夏軍打敗?最後城破時,徐禧是無話可說了,李舜舉撕裂衣帛草奏,臣死無所恨,惟願官家勿輕此敵。李稷也草奏,臣千苦萬苦也。

但也成全了王巨,正因爲如此,王巨提的要求要麼很過份,要麼莫明其妙,趙頊都一一同意了。

對永樂城的是是非非,郭成也不想多說,又說道:“五天之後,只要願意參戰者,不論立不立功,章公會給你們每人發放五貫薪酬,同時殺敵一名者,賞賜十貫錢。記住,只是五天。”

說着,對身邊的親衛打了一個手勢。

шшш⊕ttκд n⊕c ○

一會兒官兵們搬來一個個箱子,郭成先是打開前面的箱子,裡面有許多銅錢,還有絹交。

“這些錢帛就是給你們的賞賜,五天後發放。”

然後又打開後面的箱子,裡面有許多複合弓,還有一些戰刀:“這些都是武器,願意參戰者,立即報名,前來領發武器。”

奧秘揭開,實際上包括平夏城修建得這麼大,不僅需要它大,未來還做爲重要的倉儲區。

還有民夫,這次調過來的民夫,薪酬給得很高,不過民夫是有意暗中挑選的,非強壯者,一律不用,爲的就是這五天!

當然,這些民夫不知道了。

說千道萬,不如來現實的,錢帛纔是動人心的東東。

況且他們爲了十貫錢薪酬來前線修城,那一個不是來自貧困人家?

郭成又舉起拳頭:“諸位鄉親,十貫加五貫,再加上殺敵的賞賜,你們一家老小能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就看這五天了。”

“五天就可以退敵嗎?”一人問道。

“難道你不相信太保。還有,你們不拒敵是死,爲何不拒敵,換取富貴之!”

終於所有民夫全部心動,一個個前去領武器。

十幾萬西夏兵馬正撲向平夏城,而平夏城中正在組織民夫,不能讓他們盲目作戰,同樣得編成隊伍,至於隊的什麼就免掉了,而是一百人一都,五百人一營,五營一將,郭成又安排各將士爲各民夫的將,指使與都頭,實際人選也是早安排好了,但沒有告訴各個民夫,以免他們產生恐慌。

城中終於將各都各營各將編織完畢,西夏大軍也正式來到。

郭成沒有出城交戰。

沒用,敵人數量太多,出城多半也會落得曲珍在永樂城的下場,反而會動搖士氣人心。

但西夏人也沒有攻城,因爲天氣臨近黃昏了,他們得安營紮寨。

一夜無眠,天又亮了。

有膽心的民夫說:“一夜過去了。”

得計算着,五天是指五天五夜,時間過去了十分之一。

西夏人出動了,他們推出許多虎踞炮,有一些略有見識的民夫不由奇怪地問:“這不是我們大宋的武器嗎?”

又有民夫說:“大前年伐夏,三軍慘敗,被西夏人剿獲去了。”

郭成立即下令,讓民夫們不由擔心,趴在城牆後面就可以了。西夏也沒有火藥包,霹靂彈,就算剿獲了,也多半泡在黃河大水裡,不能用了。因此雖有虎踞炮,發射的只是石彈,想找石彈也容易,不遠處就是崇山羣嶺,但石彈拋投下來是呈弧線的,那就無法傷害到藏在城牆後面的人了。

聽得號令,諸民夫與將士們一起來到城牆下面。還有一些膽小的人,身體不停地哆嗦着。

這是十幾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幾乎連到了天際。

特別是這些民夫,怎能不害怕?

郭成則看着賈巖、劉法、王愍三名小將,賈巖與劉法是王巨推薦的,王愍是章楶發掘的,不過這三名小將神情十分興奮,並沒有半點害怕的樣子。郭成暗中點點頭,還是很不錯的。

他說道:“看來西夏將從我朝剿獲來的大量器甲一起用在這一戰了。”

“那正好,這一戰將它們全部收回來。”劉法攥緊拳頭說道。

“如君所言!”(。)

第468章 旅(上)第701章 場務第627章 動心第80章 磨練第287章 實話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602章 南方第563章 羞侮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313章 後臺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571章 貴人第260章 屹立(下)第106章 捉他第373章 增兵第743章 逼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78章 不合格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708章 聖儒(上)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78章 和平第7章 路窄第574章 維穩第792章 大捷(上)第179章 兄弟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569章 戲耍(上)第334章 翻盤第27章 敗了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206章 重諾第536章 會戰(一)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627章 動心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687章 飛錢司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88章 提前第646章 長城(下)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32章 慘第118章 舅家第66章 長大啦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29章 機會?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23章 香玉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330章 餿主意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647章 蘇茂蠻第405章 頂替第381章 五分心第22章 禍福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617章 呵呵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50章 滿意第22章 禍福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17章 有點少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82章 鬧大吧(一)第658章 海戰(中)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396章 井田第725章 斷錯了第143章 柺子第122章 賭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666章 入彀第656章 龍臀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01章 保馬第359章 聰明人第41章 聯親第750章 張睦(下)第23章 香玉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609章 兇狠第779章 土豆宴第586章 值得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591章 良臣第655章 一線之間
第468章 旅(上)第701章 場務第627章 動心第80章 磨練第287章 實話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602章 南方第563章 羞侮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313章 後臺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571章 貴人第260章 屹立(下)第106章 捉他第373章 增兵第743章 逼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78章 不合格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708章 聖儒(上)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578章 和平第7章 路窄第574章 維穩第792章 大捷(上)第179章 兄弟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569章 戲耍(上)第334章 翻盤第27章 敗了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206章 重諾第536章 會戰(一)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627章 動心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687章 飛錢司第777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下)第88章 提前第646章 長城(下)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32章 慘第118章 舅家第66章 長大啦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829章 機會?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23章 香玉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330章 餿主意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647章 蘇茂蠻第405章 頂替第381章 五分心第22章 禍福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617章 呵呵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50章 滿意第22章 禍福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17章 有點少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第232章 又打臉了第82章 鬧大吧(一)第658章 海戰(中)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396章 井田第725章 斷錯了第143章 柺子第122章 賭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666章 入彀第656章 龍臀第213章 重要與派不上用場第601章 保馬第359章 聰明人第41章 聯親第750章 張睦(下)第23章 香玉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609章 兇狠第779章 土豆宴第586章 值得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591章 良臣第655章 一線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