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直臣

關於這一條,趙曙很早就有這個心意,高滔滔也認爲丈夫做得對的。科舉錄取進士,無外乎就是選官的一條重點途徑,但現在國家不是缺少官員,而是官員太多。所以治平二年那屆科舉錄取的名額少得可憐,並且待遇都不大高。

高滔滔想了一下說道:“那樣,你就用一用王陶,不過可以將司馬光提來翰林學士。”

也就是寫詔書的兩制官,一爲知制誥,二爲翰林學士。

趙頊走了出來,得辦正事了。

曹太太在幾個宮婢攙扶下,攔了過來,問:“頊兒。”

“皇孫見過太皇太后。”

“頊兒,怎麼老身在宮中聽到外面有人說什麼老身要垂簾聽政。”

曹太太也急了,別看她身後有宮婢扶着,實際不然,她才五十歲出頭,武將之後,身體健康,自小教育也不錯,知書達禮,寫得一手好字,況且背後乃是一個曹家。因此她有着再次垂簾聽政的先天條件。

如果趙頊聽信了,自己與整個曹家都會陷入危機了。

“太皇太后,請放心吧,兒臣自會給太皇太后一個公道。”趙頊安慰道。

吳申下海了。

但公道現在不能給,得先將吳奎的事安排好。

不過在安排吳奎之前,必須將王陶安排好,無他,這個喉舌的工具必須先行掌控起來。

於是立授王陶爲御史中丞,王陶入便殿入對。

國家困難,卿可有良策。

王陶入對了幾條,謹聽納,明賞罰,斥佞人。任正士,這幾條似乎沒有具體的措施,但是很重要。謹聽納,便是讓趙頊自己得人主見。明賞罰,也就是以功論賞,以過論罰,不能再象以前那樣糊塗了,有過不罰,有功不賞,按資歷升官。後面兩條,矛頭正對着韓琦。

韓琦不下。如何動手整頓國家?

這才說具體細節,王陶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講了幾個方面,省民力以勸農桑,不必要的折騰就不要去折騰,以儉素以風天下,大家一起來艱苦樸素吧,再根據年齡與武藝,淘汰冗兵。

“這個兵?”

“陛下,並且時機也好。文公爲樞密使,他以前與龐公曾主持着裁減冗兵一事,富有經驗。國家積重難返。只能點滴醫治。說難也不難,說易也不易,須有耐心。”

但這個說法,肯定不會讓趙頊滿意了。

可確實不能急,頭號目標不是醫治國家,而是韓琦!

因此以樞密副使吳奎爲參知政事。

韓琦與曾公亮說道:“陳昇之有輔立陛下之功,陳昇之比吳奎更適合。”

趙頊還真考慮過陳旭,不過陳旭性子軟,放在中書不會產生作用。現在兩個首相都這麼說了,趙頊更不會同意。道:“吳奎輔立先帝,其功更大。”

不過趙頊還是不大放心。按照規矩,授重職時大臣須入宮拜謝,趙頊便問濮王與漢宣帝有何區別。

吳奎道:“宣帝於昭帝祖行,昭穆不相當,又大臣所立,豈同仁宗!此天地之恩,不可忘也。追尊事誠牽私恩。”

“此歐陽修所誤也。”

“然,韓琦於此事也失衆心,臣數次被韓琦所悖,天下公論,不敢於君前所隱。”

那就對了。

過了幾天,吳奎入對,趙頊故意說堯時有四凶在朝,吳奎說道:“四凶雖在,不能惑堯之聰明,聖人以天下爲度,何所不容,未有顯過,固宜包荒,但不可使居要近耳。”

話外之音,韓琦犯了錯,但陛下你是聖人,必須寬宏,不過這個首相就不能讓韓琦再擔當了。

趙頊聽了心中大定。

這才辦曹太太囑咐的事,將邵亢召來責問,邵亢說道:“先帝不豫以來,羣臣莫得進見,臣更沒機會面陳,即便有陳奏,禁中必人奏章,願陛下索之於禁中,若得之,臣當伏誅,沒有,讒臣者豈得不問?”

他也惱了,這是誅心之奏,想置自己於死地的奏章啊。

趙頊便道:“朕不疑聊,吳申所奏,並沒有追問。”

但現在還不是處罰吳申的時候,必須將這些力量一起積攢起來,最後發力將韓琦拿下。

其實真不復雜,曾公亮啊。

文彥博裝深沉,曾公亮卻急啊。但就這麼簡單,卻讓趙頊弄得複雜無比。

王陶準備替趙頊發力,但他資歷淺了,幾個御史資歷也不行,於是上書,請複用呂大防與郭源明。

韓琦死活不同意,當場堅決反對。

韓琦堅硬了,趙頊不知道後果如何,於是只好退讓,此事不了了之。

吵了一通,韓琦走出來,雖然迫使趙頊同意了自己意見,韓琦依然愁眉不展,不過很快,他就看到了一個機會。

王安石喪期早過,但從趙曙召他,屢召不受,俺要守孝,俺生病了,不能做這個官。趙頊召又不授。於是趙頊與宰相們說:“王安石歷先帝朝,累召不起,或以爲不恭,今召又不至,是真生病了,還是想有過份的要求?”

召一次推辭那是美名,可召了那麼多次都推辭了,換誰都會惱火了。

曾公亮就說道:“王安石文學器業,都宜大用,累召不起,必然是生病了,不敢欺罔。”

吳奎便說道:“王安石以前糾察刑獄,爭刑名不當,有旨請他謝罪,但他拒旨不謝罪。臣以爲他一定以爲韓琦沮抑他,所以纔不肯入朝。”

曾公亮又說:“王安真輔國之才,奎所言乃是熒惑聖聽。”

吳奎說:“臣曾經與王安石同領羣牧,看到其人剛腹自用,行爲迂闊,萬一用之,必紊亂綱紀。”

然而吳奎臉色卻沉了下來。

先說王安石,倒底王安石是想做什麼?吳奎猜對了一小半。不僅是韓琦,還有時機,時機未成熟。所以王安石不願出山。這是幹嘛,將自己當成了姜子牙還是諸葛亮?人家確實將自己當成了諸葛亮與姜子牙。因此王安石在坐待時機。

那麼他在江寧怎麼知道時機?韓維哪!

王安石的舞臺還沒有到來。爲什麼曾吳二人爭王安石,吳奎那確實不喜王安石的作派。

曾公亮呢,實際這時想開始產生了一些想法,這幾年他明爲二號首相,還不如歐陽修呢,在韓琦與歐陽修壓制下,他幾乎成了一個隱形人。王安石來到朝堂,自己敲打敲打。那就是自己人了。敢情他以爲王安石會是打醬油貨色。

這個爭執無所謂,關健他沒有將吳奎當作一回事,連一個熒亂聖聽都冒出來了,吳奎會高興嗎?

韓琦老神在在,趙頊這個棋子將會被自己破掉了。

韓維一看不妙,連忙說如詔王安石知江寧府,大家說王安石必辭,召到京城來做京官,翰林學士都不同意,還什麼江寧知府。

韓維說不會。又講了一大堆道理,反正都是王安石好話吧。

然後回去立即寫了一封快信給王安石,介甫。好了,快出山吧,再不出山,馬上皇帝也惱了。

王安石得信後,立即出山,前去江寧府……

聽到王安石出山,趙頊又鬆了一口氣,不錯,高人終於出來了。那麼自己得給高人鋪路吧。於是立授呂公著與司馬光爲翰林學士。

呂公著如何下去的,反對濮儀之爭。也不是韓琦的人。

御史臺,再到西府的文彥博。再到中書的吳奎,然後到兩制官。一張稠密的網結成了。司馬光一眼就看穿了趙頊用意,幹嘛,想讓俺做炮灰哪,休想,於是說:“臣不會寫四六體。”

寫草詔書,必須用四六賦體做文章。

趙頊說道:“那麼如兩漢制詔即可。”

四六體不會寫,古文體你會寫吧。

“本朝故事不可。”

趙頊不悅道:“卿能舉進士高等,居然不會寫四六體,這是什麼話?”

司馬光不能答,於是拱手說道:“陛下,臣告退。”

然後揚長而去。

這小子脾氣挺大嘛,趙頊喊來內侍:“將這個詔書送給他,不送,往懷裡揣,朕看他敢不敢扔。”

內侍真追出去,將詔書塞到司馬光懷中了,司馬光苦逼,俺這個炮灰看來不做不行哪,不過俺不會那麼傻,見機行事吧。

趙頊在司馬光面前耍心眼……關公門前耍大刀了,但趙頊很高興,問王陶:“公著與光爲學士,當否?”

“二人者,臣嘗論薦,用人如此,天下何憂不治。”

網結成了,到了動手之時。

王陶先上書:“韓琦引郭逵二府,用太祖出師故事劫持人主,願罷郭逵爲渭州。”

什麼總掌陝西安撫使的一起拿掉吧。

試圖再剪韓琦一黨羽。

趙頊有點急,俺要對付的是韓琦,不能再磨蹭了。於是沒有同意。事實拿不拿掉郭逵一個樣。

王陶會意,於是用放大鏡去觀察,終於找到了一條把柄,按照制度,常朝,必須派一名首相押班,但引贊官反映這段時間常朝沒有一個宰相到場押班。

於是王陶先遞書於中書,你們這樣做不行,必須押班,韓琦哪會理睬他。

那正好,王陶上書彈劾韓琦與曾公亮跋扈,又引霍光與樑冀專恣爲例。

韓琦說道:“臣非跋扈者,陛下想處理臣,派一小黃門至,則可以縛臣去矣。”

據傳趙頊動容。

但是不是如此呢?

馬上就看出來了,韓琦對質後,吳奎與趙概面對,堅決請求黜王陶於外。

“吳卿,你說什麼?”趙頊不相信自己耳朵。

“陛下,王陶文狀甚過。昔日唐德宗疑大臣,信羣小,斥陸贄而以裴延齡等爲腹心,天下稱爲暗主。今陶挾持舊恩,排抑端良。如韓琦、曾公亮不押班事,蓋以向來相承,非由二臣始廢。今若又行內批,除陶翰林學士,則是因其過惡,更獲美遷,天下待陛下爲何如主哉!陶不黜,陛下無以責內外大臣展布四體。臣以爲當外放,以正諫路。”

“你們下去,”趙頊氣憤地說,就算文狀過了,那是御史,風聞言事都可以了,況且這有實事。但他想不通了,不是說好的吧,四凶雖在,不能惑堯之聰明,聖人以天下爲度,何所不容,未有顯過,固宜包荒,但不可使居要近耳。難道吳奎說的四凶不是韓琦,那麼會誰,是朕哪!

這就是直臣,這就是與包拯齊名的大臣?

韓琦用了什麼手段,這麼快就將吳奎收買了?

敢情他真以爲派一個小黃門,韓琦就當真束手就擒了!

ps:這一段插曲實際寫起來很有意思,甚至能寫十章八章,不過進入主題吧。()

第759章 張睦(上)第230章 都想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444章 二王(上)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419章 剋星第790章 五天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44章 二王(上)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445章 二王(中)第54章 插釵第374章 奢侈品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122章 賭第475章 鼓聲(中)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89章 待發第165章 推官(上)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829章 機會?第180章 趙曙的心思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29章 道第673章 惡婚(上)第3章 伏擊(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832章 慘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96章 放榜(上)第231章 迷惑第608章 下馬第181章 神文字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88章 酒語第591章 良臣第35章 關學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404章 私軍(下)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80章 磨練第860章 堯舜(上)第67章 逆天西夏第262章 斬龍(上)第473章 迷宮(下)第166章 推官(下)第459章 空談嗎?第793章 大捷(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29章 條件(上)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12章 屠刀(下)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771章 軟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65章 推官(上)第162章 立威(下)第719章 雙鵰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335章 高利貸第168章 坦白第12章 殿下(上)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450章 門客第257章 吾願往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2章 爲難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679章 黃雀(上)第172章 贈馬第779章 土豆宴第740章 裂車(中)第782章 捨得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35章 關學第416章 潑(下)第762章 咬死第623章 自保第474章 鼓聲(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348章 又坑了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501章 好牌第529章 開胃菜(下)
第759章 張睦(上)第230章 都想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444章 二王(上)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419章 剋星第790章 五天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44章 二王(上)第575章 錦衣晝行(上)第445章 二王(中)第54章 插釵第374章 奢侈品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122章 賭第475章 鼓聲(中)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689章 待發第165章 推官(上)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829章 機會?第180章 趙曙的心思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429章 道第673章 惡婚(上)第3章 伏擊(上)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832章 慘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96章 放榜(上)第231章 迷惑第608章 下馬第181章 神文字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788章 酒語第591章 良臣第35章 關學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559章 替死鬼(下)第404章 私軍(下)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80章 磨練第860章 堯舜(上)第67章 逆天西夏第262章 斬龍(上)第473章 迷宮(下)第166章 推官(下)第459章 空談嗎?第793章 大捷(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29章 條件(上)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12章 屠刀(下)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上)第771章 軟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65章 推官(上)第162章 立威(下)第719章 雙鵰第600章 我們幫助你第335章 高利貸第168章 坦白第12章 殿下(上)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450章 門客第257章 吾願往第585章 東明縣(下)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2章 爲難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679章 黃雀(上)第172章 贈馬第779章 土豆宴第740章 裂車(中)第782章 捨得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35章 關學第416章 潑(下)第762章 咬死第623章 自保第474章 鼓聲(上)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348章 又坑了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501章 好牌第529章 開胃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