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未來

三人笑了一陣,蔡沁兒開心的出去了。曹衝這才坐在蔡璣身旁,收了臉上的笑容問道:“漢升和文長呢?子翼見你生氣了,說了一句話就跑了,我也沒來得及問他。”

蔡璣小臉一紅,低了頭輕聲說道:“黃將軍說新挑出來的那批人個人武技都不錯,但配合差一點,平時光練習也不頂用,最好是實戰,就拉着人和文長到山裡去了。”

“到山裡?”

“黃將軍說,那些兵雖然身體條件極佳,但他們都是北方人多,在平原上衝殺慣了,不習慣荊州的地形,所以要把他們拉到山裡去熟悉環境。”蔡璣解釋道:“你放心,父親出錢給那一千人配備了最好的鐵甲和軍械,伙食上也安排得挺好的,再過半個月出了山來,絕對是一千鐵

曹衝吃了一驚,一千人全配上鐵甲?老蔡真是下了血本了。雖說現在豪強養私軍的比比皆是,但充其量只能給主將及其親衛配上鐵甲,一般的將士能有一身皮甲就算相當不錯了,這全配上鐵甲的上千軍隊,曹軍中只有曹操的武衛營和虎豹騎。

“父親沒有兒子,只有你和仲玉兩個女婿,女婿是半子,加起來是一個。”蔡璣正在再說,被曹衝含笑的目光一看,剛剛退了燒的小臉又紅了,連忙住了嘴。她當然知道自己的這個夫婿是個聰明人,話不用說得太透,他自然會明白的。

曹衝當然明白,他想了想道:“你回去收拾一下,明天和我去南陽。替鄧師傅主持婚禮。回去告訴一下岳父大人,我去拜見折衝將軍,交待一下事情就回莊園,叫上仲玉。晚上陪岳父大人喝兩杯。”

“好的。”蔡璣大喜,連忙起身匆匆的走了。

曹衝見蔡璣走了,又坐了一會,正要起身,蔣幹和張鬆拖着鄧展匆匆的走了進來,一見曹衝正在喝茶便笑道:“公子,鄧師傅找你有事。在門外晃了半天了。也沒敢進來,我自作主張,就將他拖進來了。”說着,自顧自地去爐子上提起茶壺倒了三杯茶,然後又歡快的提着茶壺出去續水。

“師傅有什麼事要見我,怎麼不進來說話卻在外面轉?”曹衝將茶杯向鄧展面前推了推道:“被人看見了,說我不敬師道呢。”

“哪裡哪裡,我……我……”鄧展憋紅了臉,吭吭哧哧的說道:“南陽那邊傳來消息,說……說環兒已經到了南陽。問我是送到襄陽來。還是……”

“不用到襄陽來了。”曹衝搖搖手道:“我趕回來,就是爲了陪你到南陽去辦喜事,就讓環兒在南陽休息幾天,免得太勞累了,新娘子沒個好身體怎麼行。我已經和小玉兒說好了,明天就起程,你放心好了。一應事宜小玉兒都給安排好了。一定替你把事情辦得風風光光的。”

鄧展感激涕零,剛要拜謝卻被曹衝托住了。他見曹衝堅決,這才興奮不已地起了身,略坐了片刻,就去收拾自己的行裝。曹衝也沒有留他,問蔣幹道:“你代我去送元直,可有什麼話說?”

蔣幹將送行周不直的情況描述了一遍,最後說道:“元直心情不錯,他對公子的安排很滿意。”

曹衝點點頭道:“他雖然沒有全部明白我的意思,但能體會到這一點,說明我放他一馬還是對的。”

“公子,我有一事不解,這都說士農工商,國富民強,怎麼那四個人的名字卻是如此呢?”蔣幹有些不解地問道,看得出來這個問題已經困惑了他好久,今天終於有機會吐出來了。

曹衝看了看他,卻沒有回答,轉過頭看了看張鬆道:“永年,你怎麼看?”

張鬆笑了笑說道:“這個問題我也沒想過太深,但我想國富民強這句話也許本身就不準確,孝靈皇帝爲修宮殿,天下畝十錢,一下子斂財數十億,卻沒有用到合適地地方,都被他藏在西園萬金堂,天下百姓卻因此恨透了朝庭,黃巾一起,風起雲涌,如大浪淘沙,天下板蕩。可見國富了也未必有用,我想公子的意思,無非是藏富於民,民富國方強,而士農工商,正是以此而來。”

曹衝點了點頭,卻沒有再說下去,他知道張鬆也有疑問,只是他沒有說出來,或者說他已經認定了自己這個主公,相信自己不會有昏招,故而放心。不過這個問題如果不跟他們說清楚,以後只怕還會出問題。他長長的吐了口氣說道:“永年說得對,藏富於民。不過,我這個藏富於民,和鹽鐵論裡的藏富於民不一樣,這個民,是指更多的百姓,簡略的說,要讓絕大部分的百姓能吃飽,能穿暖。永年,子翼,你們想,大漢朝最盛的時候有六千萬人,就算現在多年戰亂,人口損耗極大,那麼天下也當有七八百萬人之多。這七八百萬人之中,能稱之爲民的有多少人?黃巾起義,張角兄弟一聲吆喝,天下風起雲涌又是哪些人?爲什麼漢朝的百姓一夜之間都成了黃巾賊了?”

“主要還是豪強霸佔土地,百姓沒了活命地本錢,又遇天災,無路可走,只得如此了。”蔣幹和張鬆兩人略一思索,就突口而出。

“不錯,七八百萬口中,只怕農民佔九成,一個國家,九成地人活不下去,你覺得這個國家還能活下去嗎?就算孝靈皇帝的萬金堂再大十倍,百倍,這個國家就能活得下去嗎?”

蔣幹和張鬆相互看了一眼,同時搖了搖頭,這個問題就是傻子也知道,黃巾起義的例子就擺在眼前,朝庭雖然平定了動亂,但元氣大傷,州郡割據自立,皇帝卻成了擺設。大漢朝名存實亡,至於萬金堂,就更別提了,不僅萬金堂。就連整個洛陽城都成了廢墟,甚至北氓山下的歷代皇帝的陵寢都被人給挖得乾乾淨淨了。

“所以,天下是百姓的天下,這大漢有了這些百姓,百姓能安居樂業,大漢纔是實實在在地大漢,沒了這百姓。或者這些百姓都被逼得爲一口飯而造反地時候。這大漢不過是一個不值錢地詞而已。”曹衝揮了揮手道:“所以民是一國之基,只有民富才能安居樂業,只有民富才能天下太平。而要民富,則農當爲四民之,無農則天下不穩,你就是有金山銀山堆在那裡,沒有糧食,你不還得餓死嗎?”

這個道理並不難懂,大漢朝的情形好不好通常是以糧價爲評定標準,如果一石糧賣幾十錢。那天下基本就是安定地。一石到了幾百錢,就不太安穩了,如果一石糧食賣到幾千甚至幾萬錢,那基本上就是坐在火堆上了,如果一石糧食賣到幾十萬錢,那人吃人的事情也就不稀奇了。大漢朝一向也是以農業爲基,歷代皇帝不管是真的假的。都把力農當作一件大事。只要條件許可,他們在春耕開始的時候都要到籍田中去扶一下犁。拔幾根草,以示重農。

但是重工商,對蔣幹和張鬆來說,貌似就沒有那麼好理解了。曹衝笑道:“無農不穩,你們是理解了,那麼無工不強,無商不富也就好理解了。”他抽出腰間的長刀,放在案上,笑着說道:“打仗靠的是什麼?不光是靠地士兵勇猛,軍紀嚴明,軍械地強弱也是重要的一環,當年孝武皇帝打匈奴,最後能打勝仗,大漢的軍械強於匈奴人就是重要因素,再說得遠一點。秦人能夠橫行天下,也是因爲秦人的軍械製造比其他六國更規範,軍械質量更高。”

蔣幹點點頭,他一直研究戰國策,對當時的情況瞭解比較多,雖說六國也出好兵器,韓國出勁弩,燕國甚至已經有了鐵兵,但從規範角度來說,都不如秦兵的武器更實用。

曹衝又說道:“工的強國作用不僅僅是在軍隊上,你們看,同樣一個勞動力,吃同樣的飯,走同樣的路,但是他肩挑背扛能運多少糧?如果給他一輛劉仲玉改造的小車,又能運多少糧?不多說,四倍有,你看,一輛小車,能讓一個人頂四個人使,就算是這個車地成本頂一個人,也是翻一番,放大開去,其效果可想而知。”他頓了一頓,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工能提高效率,提高生產能力,換句話說,有了合適地工具,一個人可以做更多的事,農夫可以種更多的地,養活更多的人,這又是工可以強農了。糧食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天下也就安定了一半。”

曹衝越說越興奮,他帶着一種期翼的心情描繪着他所理想的未來,蔣幹和張鬆雖然一下子理解不了他地意思,特別是他口中不斷地冒出來的新詞,卻被他地理想所激動。想着聖人預想的美好世界真有可能實現,他們也不免有些激動起來。

“目標很美好,實施起來也有難度,任重而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之。”他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看着滿臉美好未來的蔣幹和張鬆笑道:“我甚至不知道我想的能不能做到,還望二位助我。”

“公子有令,敢不從命。”二人哈哈一笑,拱手言道。張鬆想了想又道:“公子所想令人熱血沸騰,只是有一事,不知公子可曾想過?”

“何事?”曹衝示意張鬆有話儘管說下去。

“土地。”張鬆短促的說了兩個字。

曹衝點頭道:“此事我有計較,不過這個問題短期內不會有問題,大漢國有七百多萬頃土地,現在卻只有七八百萬人,十年內土地不會出現問題。十年之後,也許……也許他們不會把土地看得那麼重了。”他低聲笑了起來,看着有些不解的張鬆搖了搖頭:“永年屆時便知。”

三人正說笑着,李維大步走到門口,朗聲說道:“公子,許校尉已經準備好了馬車。”

“好,那我們就走,今天就說到這裡,有空再和二位細說。”曹衝站起身來向外走去。

曹衝拜會了樂進,兩人相談甚歡。樂進對曹公將公子派過來主持襄陽的戰事一點意見也沒有,相反很有點自豪的感覺,他覺得曹公這是對他的信任,對他的重用。他拍着胸口表態道。一定全力支持公子地事,只要不違背曹公的命令,他可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曹衝明白他的表態是什麼意思,哈哈大笑,感謝了樂進的支持之後,又閒聊了幾句。就匆匆趕到城外地蔡家花園。參加蔡家的家宴。

蔡瑁氣色不好,幾天沒見,眼袋大了許多,臉上的皺紋也多了幾根,頭白了一大半。不過看起來他今天的心情不錯,曹衝進去的時候,他正由劉琮和張允陪着說話。一見曹衝大步走進來,張允連忙迎上來,搶在蔡璣的前面,將曹衝腰間的長刀接了過去。放在旁邊地架上。又一把拉住曹衝,拽到蔡瑁面前道:“倉舒,你可來了,舅父大人可等你半天了,再不來他都急了。”

曹衝呵呵一笑,在收住了笑容卻沒有起身地蔡瑁面前大禮參拜:“小婿曹衝,拜見岳父大人。有勞岳父大人久候。死罪死罪。”

蔡瑁見了。這才鬆馳了麪皮,得意的看了一眼含笑的蔡璣。滿意的大笑着扶起曹衝:“倉舒,你別聽德誠胡說,我知道你公務繁忙,不似我一個閒人,整天閒着沒事做,只能扯着小兒輩們說些閒話,哪會怪罪於你,來來來,快些入座。小玉兒,將你姑姑他們也叫出來,一家人,就不講那些俗禮了,坐在一起熱鬧熱鬧。”

曹衝臉上綻開了笑容。說實話,他雖然身體才十四歲,但心理卻是二十大幾的過來人,蔡璣雖然長得漂亮,但在他的眼裡始終是個蘿莉,而十八歲的蔡璇,二十幾歲的大蔡夫人,那纔是符合他的審美觀點的。只是這點齷齪地心思不足爲外人道,只能藏在心理,當成一個秘密。現在聽說這兩人也來了,他地心情很不錯,對蔡瑁話中有話也不那麼反感了。

“岳父大人辛勞半生,能偷得幾日閒正當好好休息纔是,等俗事多了,只怕岳父大人再想如此清閒也不能了呢。”曹衝做出一副乖巧的樣子,含笑說道。

“我家兄長雖然還是個水軍都督,不過他手下現在只有百十個兵了,還能有什麼俗務?”大蔡夫人拉着蔡璇從後面轉了出來,正好聽到曹衝的話,笑着插了一句嘴。曹衝瞟了她倆一眼,笑道:“丞相已經上表天子請示重建荊州水軍,以北軍爲主力,同時招募荊州土著,利用現存的襄陽水師的船隻進行訓練,同時打造船隻,如果順利,快則五年,慢則十年,岳父又是手握雄兵十萬的水師大都督。”

“水師大都督?是荊州水師啊,還是大漢水師啊?”蔡夫人見兄長臉上現出驚喜,不由得也有些開心的開了個玩笑。曹衝笑道:“姑姑這話可就問住我了,五年之後地事情,我又不是術士,如何能知,抑或是荊州水師,抑或是大漢水師。”

蔡瑁一聽曹衝地話,心中大喜,臉上的頹喪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蒼老地臉上一下子顯出了年輕的氣息,他哈哈大笑,指着妹妹說道:“哈哈哈……小妹你句話可有點爲難倉舒了。他又不是術士,能未卜先知,五年之後的事情他哪能知道。做什麼大漢水師都督,能做個荊州水師都督,我已經是難負其重了,再幹幾年到了花甲之年,我什麼都督都不做了,就等着回來抱外孫子了,我說大玉兒小玉兒,你們也該努力一點了。大玉兒也是,這都成親一年多了,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

蔡璇正聽得熱鬧,沒想到蔡瑁一下子將話題轉到了他們夫妻身上,還直指這種話題,一下子鬧了個大紅臉,羞得她將頭垂到胸前,一聲不吭,手卻輕輕的撫上了肚皮。劉琮呵呵的笑道:“還未稟告岳父大人,大玉兒這些天身子有些不舒服,昨天去請張大師的弟子看了一下,說是已經……有了。”

張允一下子跳了起來,揪住劉琮作勢要打,口中笑道:“你個劉仲玉,這麼大的事剛纔說了半天閒話你也不告訴舅父,你可知道舅父有多着急,好啊你個劉仲玉,以前有什麼事都藏不住,現在倒好,這種事你也能憋得住?城府變深了啊。”

蔡瑁臉上都快笑出了花,他一把拉開張允,拍着劉琮的背說道:“好小子,有出息,這幾個月脫胎換骨,簡直象變了個人似的,哈哈哈……”

劉琮摸了摸腦袋,憨憨的笑起來,扭過頭看了一眼蔡璇,蔡璇也正好擡起頭來偷偷看他,目光一交錯,立刻象觸了電似的,臉上燒得厲害,連忙把頭扭了過去。蔡璣看在眼裡,喜在心裡,輕輕的捏了一下蔡璇腰間的嫩肉,竊笑了一聲。蔡璇嬌羞的撥開她的手,瞥了她一眼,相視而笑。

氣氛被蔡璇有孕的消息和蔡瑁即將重掌軍權的事搞得熱鬧了許多,大家一起入席,略吃了幾口,蔡璇又有些反應,由蔡夫人和蔡璣陪着入了內堂,留下四個男子圍在一起喝酒閒聊。張允見蔡瑁重新出山,自已自然也有了事做,不由得興奮異常,在席間談笑風生,儼然半個主人。一餐飯用罷,張允已經醉得胡言亂語,被人架了出去。蔡瑁吩咐人撤了酒,換上茶來,將曹沖和劉琮帶到房閒話。

“岳父大人,小婿有一言,不知當講與否?”曹衝看着蔡瑁空蕩蕩的身後,猶豫了一下說道。

“你有話就說嘛,這裡又沒有外人。”蔡瑁臉上泛着酒紅,略有些醉意,開心的揮了揮手道。

“岳父大人膝下僅有大玉兒和小玉兒兩個女兒,這偌大的家業將來總不能無人繼承。”曹衝一開口,蔡瑁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了,他看着曹衝一言不,等着他後面的話繼續說下去。曹衝笑着呷了口茶,這清香的醒酒茶一入口,剛剛還有些暈的頭立刻清楚了許多,他笑道:“岳母大人已經去世多年,岳父還念念不忘,雖說是夫妻情深,卻未必妥當。以小婿之見,岳父何不在侍妾中挑一兩個模樣正經品德端正的女子,納入房中,如能生個兒子,也好將來繼承你的家業。就算是岳父不忍,也可以在支族中挑一個看中的孩子,早日加以培養,也好讓岳父早日安享晚年。”

蔡瑁臉色慢慢緩了下來,他長嘆了口氣道:“我何嘗不知,只是……”他頓了頓說道:“有勞你關心這件事,我放在心上了。”

曹衝見他不願多說,只得也轉移了話題。他問蔡瑁道:“這幾年荊州水軍重建,故然事務繁多,但總之仗卻一時打不起來,操練水軍的事自有德誠(張允)去煩心,岳父大人可有什麼打算?”

蔡瑁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疑惑的看了看曹衝:“倉舒你的意思是?”

曹衝笑了:“我是說這幾年沒有仗可打,想要升官,估計是比較難,既然升不了官,何不想點財的事情來做做?我有一些打算,說出來請岳父和仲玉參詳。”

一聽說財的事,蔡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蔡家雖然在襄陽是個大族,家中財富無數,但又有哪個嫌錢多呢。何況這次蔡瑁丟了水軍,沒了實力,生怕曹家一下子甩開他,下了血本給曹衝的一千親軍配了全副鐵甲和最好的軍械,又安排了大批的糧食讓他們進山封閉演習,這可都是錢啊,每天想起這事,都讓蔡瑁心疼不已。現在一聽說曹衝有財的事讓他們做,他哪有不願意的。

第15節 書法第17節 孟達第38節 誘餌第34節 戰書第2節 暗戰第13節 黃忠第8節 馬謖第18節 新政第31節 糧草第3節 欲擒第5節 屠城第17節 亂陣第9節 勸降第1節 羞辱第30節 徐母第15節 虛實第35節 妙用第21節 賈詡第19節 孔融第22節 上庸第15節 周瑜第23節 孫匡第38節 斬首第16節 陳到第30節 單挑第4節 故縱第35節 風起第20節 分化第14節 交鋒第32節 挑撥第10節 有德第14節 議事第16節 法正第13節 對手第35節 妙用第26節 草案第28節 藏書第25節 興亡第6節 青囊第6節 青囊第35節 妙用第39節 反攻第3節 懷春第1節 狼顧第40節 長鎩第37節 託孤第35節 內憂第7節 南巡第1節 增援第14節 交鋒第4節 九品第27節 斬將第3節 密謀第27節 亂陣第34節 地勢第40節 脫圍第25節 封禪第18節 郝昭第9節 交鋒第25節 勸降第35節 妙用第6節 漢羌第21節 小勝第2節 天國第19節 何平第28節 攻戰第6節 彭羕第33節 賀齊第4節 馬鐙第29節 南海第21節 遼東第33節 火攻第11節 上巳第19節 去卑第8節 馬謖第2節 捷報第18節 新政第20節 驅虎第19節 雷銅第22節 楊阜第11節 糧食第16節 談判第11節 水師第40節 脫圍第20節 郗慮第11節 父子第38節 決戰第31節 糧草第2節 儒法第28節 張合第6節 漢羌第23節 關羽第25節 封禪第27節 談判第30節 蒲元第26節 賦詩第30節 蒲元第12節 盜版第10節 有德第21節 求索
第15節 書法第17節 孟達第38節 誘餌第34節 戰書第2節 暗戰第13節 黃忠第8節 馬謖第18節 新政第31節 糧草第3節 欲擒第5節 屠城第17節 亂陣第9節 勸降第1節 羞辱第30節 徐母第15節 虛實第35節 妙用第21節 賈詡第19節 孔融第22節 上庸第15節 周瑜第23節 孫匡第38節 斬首第16節 陳到第30節 單挑第4節 故縱第35節 風起第20節 分化第14節 交鋒第32節 挑撥第10節 有德第14節 議事第16節 法正第13節 對手第35節 妙用第26節 草案第28節 藏書第25節 興亡第6節 青囊第6節 青囊第35節 妙用第39節 反攻第3節 懷春第1節 狼顧第40節 長鎩第37節 託孤第35節 內憂第7節 南巡第1節 增援第14節 交鋒第4節 九品第27節 斬將第3節 密謀第27節 亂陣第34節 地勢第40節 脫圍第25節 封禪第18節 郝昭第9節 交鋒第25節 勸降第35節 妙用第6節 漢羌第21節 小勝第2節 天國第19節 何平第28節 攻戰第6節 彭羕第33節 賀齊第4節 馬鐙第29節 南海第21節 遼東第33節 火攻第11節 上巳第19節 去卑第8節 馬謖第2節 捷報第18節 新政第20節 驅虎第19節 雷銅第22節 楊阜第11節 糧食第16節 談判第11節 水師第40節 脫圍第20節 郗慮第11節 父子第38節 決戰第31節 糧草第2節 儒法第28節 張合第6節 漢羌第23節 關羽第25節 封禪第27節 談判第30節 蒲元第26節 賦詩第30節 蒲元第12節 盜版第10節 有德第21節 求索